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作者:佚名大学[挑错/完善]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这一段是讲诚意。这一段是很长的,这是第一节经文。朱子的解释,他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朱子也是这样认为,诚意是行门的开始,「自修之首」,修就是行门。朱夫子他也认识到,格物是知的开始,诚意是行的开始。我们看《朱子语类》第十五卷里面有这句话,「格物者,知之始也」,这是解门;「诚意者,行之始也」,这是行门。朱子又说「知至而后意诚,须是真知了方能诚意。知苟未至,虽欲诚意,固不得其门而入矣。惟其胸中了然,知得路径如此,知善之当好,恶之当恶,然后自然意不得不诚,心不得不正」。所以朱子这里也谈到修行的功夫,「知至而后意诚」,这个知要真知,就是你真明白了,把道理真搞清楚,你才能够诚意。只是朱子他这里认为,知至,知是包括知识,就是你天下万物无所不知,你才能达到诚意,这一点是有欠妥而已。但是他讲到「知至而后意诚」,是你真知了就能诚意。这个知,如果按照王阳明先生是讲的良知,这个良知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求得的知识,是自己本有的,这样来解释就很容易通。我们的良知被物欲覆盖了,所以把物欲放下,良知显现,这是真知,你的意就诚了。

  如果说,这里讲知未至,你想要诚意,也不得其门而入,就是你这个意念真诚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你良知未显。对道理,对于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的恢复,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这个知就未至。真正到知至了,「胸中了然」,就明白了,走什么路都清楚,自然能做到好善好德。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就好之,恶的就恶之,你喜欢行善,讨厌作恶,就断恶修善,这是靠你知的能力。这样「自然意不得不诚」,你肯定诚意了;「心不得不正」,你肯定正心了。

  朱子还用一个蜡烛光来做比喻,蜡烛的光就好像知,就是我们能够判断是非善恶这样的一种心,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你有这个良知,就好像蜡烛光照到旁边一片都光明。如果有不好的东西、事物,拿到这个蜡烛光底下一照,你就知道那是不好,你马上就把它去除掉,那些好的东西你就能保留。因为什么?你有蜡烛光,你能够照得清清楚楚,你就知道哪个是好、哪个是不好,这就是致知,你方能够诚意正心。假如蜡烛光照不到,那一片地方是黑暗,那你知不至。就好像光不至,到不了那个地方,那么你就看不见东西,有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是好,不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不好。所以你就没有办法做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你做不到,因为你不知哪是善恶,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因此意就不诚,心就不正。

  所以朱子,假如他这个知解释成自性本有的良知,这个道理全解通,跟王阳明先生、跟蕅益大师、印光大师所解释的就一样。所以反而证明他这个知,不是从外面得到的知识,是他自己自性本有的良知,用这个良知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有取舍,然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一段刚起了个头,明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做汇报。

  朱夫子对这节经文有比较详细的批注。前面我们有讲到,他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也就是说,要修行首先是在诚意上下功夫,这是行门里面的基础。什么叫『诚其意』?《大学》里面这里说『毋自欺也』,就是你不要自欺。朱子说,「毋者,禁止之辞」。就是不可以自欺,有自欺就不能诚意,意就不真诚。什么叫自欺?朱夫子解释说,「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自欺是讲自己知道要为善去恶,就是断恶修善。为什么他自己能知道要断恶修善?因为人人本来就具有明德,具有良知。我们通俗点说,人都有良心,知道作恶是不好的,行善是好的应该做的。所以,他的良心会告诉他要断恶修善,可是境界现前的时候,往往自己把持不住自己,所以「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这个心就是良心,也就是佛家讲的真心,王阳明先生讲的良知。这个真心、良知刚一启动,他就知道现前的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可是由于习气严重,虽然明知是善,而不能够去努力为善;或者明知是恶,而不能够果断的去恶。这就是「心之所发有未实也」,就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让良心坚持下去。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昧着良心而去作恶,不肯为善,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欺也。欺骗自己,把自己本有的良心、明德蒙蔽住,这个意念就不能真诚,他是习气做主,不是真心做主。

  下面他说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恶臭就是难闻的气味,这个古音臭字念嗅字,是气味的意思。诚意是认识到何以是善、何以是恶,因而努力的为善去恶。去恶就好像厌恶恶臭的味道一样,生怕去之不及。好善如好好色,好色是美色,让我们赏心悦目的这些事物,我们很喜欢,行善、乐善就好像喜欢这些美色一样。这个才叫做自谦。这个谦不读千,谦字在这里朱夫子解释,「谦,快也,足也」,也就是高兴、满足的意思。当一个人能够凭着良心去处事待人,事事都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能够逐步显明自己的明德,这个叫做自谦,就是会获得真正的喜悦、满足。孔老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很喜悦,为什么喜悦?因为他一天一天的将自己的明德显明出来,一天一天向着止于至善的境界进步。所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往往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都会谨慎小心、守规矩,不会放肆,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良心驱使着他要断恶修善,要做个好样子出来。否则别人也有良心,他看到我们如果作恶,他也会讨厌我们,如恶恶臭。每个人对于恶事都会厌恶,即使是个大恶之人,当他看到别人行恶,他也会气愤,特别是这个恶事是对自己的,他会更气愤。为什么?良心使然,人人皆有良心,哪怕是个大恶之人,他也有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人人都讨厌恶事、喜欢善人,所以我们在大庭广众下就能够检点自己,不敢任意妄为。但是在独处的时候,没人知晓你,没人看到你,你还能不能够保持断恶修善?这里讲的「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人人都有独处的时候,这里的独,朱夫子着重是在自己独知的地方,别人不知道那个地方。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内心里面有不可告人之事,那也算你自己独知而人所不知之地,对这些念头都要谨慎,更何况身体的造作,还有口中的语言。

  在《后汉书》记载着有位叫杨震的官员,他在汉朝时代做过东莱太守,他曾经举荐过一位书生叫王密。王密后来当上了县令,有天晚上就带着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可是杨震是个很清廉的官员,见到王密来送礼,就很不高兴的说,你不知道老朋友的心。意思是说我是很清廉的,你怎么能够来坏我的名节?这时候王密就说,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就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里说有人不知道的?结果王密听了这番话很惭愧,就把黄金带回去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先生这种廉洁的德行一直为后世所传颂。所以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依然能够这样谨慎,而不愿去作恶,不愿去蒙蔽自己的良心,这个人就是君子,这个人就能做到诚意,能诚意必能正心,必能修身,也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夫子在这一段继续解释说,「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这一段是朱子把这节经文的大意为我们解析出来了。这一段是说,要自修者,一个人希望能够自明其明德,从诚意上下功夫的人,他必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与恶其实是一个人本有的良知,而非从外来。朱子说到,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推极吾之知识是为了能够诚意,因为这个知识里面最重要的是包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知为善以去其恶」。可是朱子他误以为这个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王阳明先生给我们揭示出来,这个事情不是从外学来的,而是天性中本有的,这就是本有的明德。能知为善以去恶,这就是致知的效果。然后他「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那就要下功夫修行。这个力用在哪?用在克服自己的习气,为善和去恶这两方面。而且功夫着重在慎独,不能自欺。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希望做件好事的时候,可是有了困难,有人障碍,这个心很快就退了,这是不能够实用其力以为善,可能会矜惜自己的名节,或者是不愿意落人的口舌是非,因而为善就行之不勇。这是什么?力度不够,朱子这里讲也算是自欺,为什么说自欺?欺骗了自己的良知,该做的善事应当勇猛而为之,不要顾惜自己的名节,也不必怕人毁谤,只要有这种缘分,应该实用其力,努力为之。

  在去恶这方面讲,我们的体验可能更多。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个恶习气、坏毛病的时候,当我们一知道,这是什么作用?良知在作用,这是我们的明德起作用,你这一点上就叫致知。可是这个坏习气毛病不肯改,结果姑息自己、纵容自己,一天天因循苟且度日,十几年、几十年都没把这个恶习气、坏毛病改过来,这也叫自欺。所以能够做到不自欺,这个人必定是勇猛的改过行善。真正勇猛断自己的恶,这个才是勇士,这才是英雄。能战胜万军那种勇,还不如能战胜自己的恶习气、坏毛病的勇更大。所以朱夫子讲,「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厌恶自己的恶就好像厌恶臭味一样。假如我们经过一个开放式的露天的简陋厕所,那里面的味道散发出来很难闻,可能我们就捏着鼻子急急的走过,很讨厌这样的臭味。可是你要知道,我们身上的坏毛病、恶习气,也同样散发着这种臭味,我们能不能够像厌恶恶臭一样厌恶自己的坏毛病,而努力的去除掉?

  「好善则如好好色」,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希望多看几眼,甚至流连忘返。可是看到别人的善行,看到圣贤教诲里面的圣贤的风范,我们能不能够同样生起仰慕、渴求、效法的心?就好像我们喜好美好的事物一样,心心念念都想要得到它。如果能够得到善行就像得到美好的事物一样,有那种心,这个人很快就能成圣贤了。孔老夫子赞叹自己的学生颜回,就是能够「不贰过」,对待自己的过失,只要知道了,立即改正过来,绝对没有犯第二次,这是「如恶恶臭」;见到有好的德行,立即心心念念不忘,而努力的达到它,这是「如好好色」。所以后来被称为「复圣」,也是圣人。

  「皆务决去」,务是务必要,决是坚决的,对恶要去除掉,对善要努力「求必得之」。能够心心念念渴求善,成就自己的德行,「以自快足于己」,让自己真正能够实现自我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不是外面境界那种欲望的满足,不是贪求外界,而是内心里面明德的开显。这种喜悦叫法喜,如同泉水从里而外汩汩流出来。即使是外界环境再多的困扰,就像颜回居住在陋巷,每天吃箪食、喝瓢饮,但是他不改其乐,这是他真正做到了自谦,「自快足于己」。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苟且以殉外而为人」,意思就是说,苟且应付外界,做给别人看。这个殉就是对别人显示,显示什么?显示自己是善,而把自己的恶包藏起来,那个叫自欺。

  朱子说,「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这里讲的实,是你断恶修善是不是实实在在,绝不能够纵容自己,包庇自己的恶。自己的恶别人未必知道,别人知道的恶,其实还容易改,为什么?因为自己不好意思,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他会改得很认真。但是别人如果不知道的,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些恶行、恶念,那要自己真肯改、真肯放下,这个人才有诚意。大凡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圣贤君子,都是从自己内心隐微处断恶修善。所以朱子说「故必谨之」,谨是谨慎,很细心的去反省检点,落实克已的功夫。「以审其几」,这个几是讲微小的行为和念头。有时候自己一个念头起来,自己明知不对,但是不肯放下,这就叫自欺。念头,人没有办法观察出来,当然是一般人没有办法观察出来,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也能观察出来,为什么?后面讲的,「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他的相貌、表情、举止,都是他内心的反应,有智慧的人通过看他的表相就能知道他的内心,其实是骗不了人的。正是后面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哪里能够瞒得过人?瞒只是瞒那些愚痴的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一眼就把我们看穿了,所以我们不能够不诚意。

  下来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批注。大师说,「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蕅益大师说的这个道理就更深,讲的境界就更高了。所以朱子所说的是世间法,蕅益大师把四书提升到出世间法。能按照《大学》朱子的解释去修学,你能成为世间圣贤;但要达到出世间圣贤,我们还必须提升,用蕅益大师所提到的境界来要求自己。什么叫诚意?「直心正念真如」,这叫诚意。直心,这个直是正直,心里没有邪曲,也就是首先心里没有自私的念头,没有欲望,这是直心的最低的个标准。这个诚意前面的基础叫格物致知,心里还有物欲的念头,物没有格,所以意也就不诚。首先要把欲望、把私念给放下,但是能不能称为直心?还不能。为什么?因为欲望、私心,这是执着里面最粗的一部分,断掉这些之后,不代表他没了执着,更不能说他放下妄想分别了。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把执着放下,把分别放下,妄想也要放下,这才叫做直心。直心里面只有正念,没有妄念,没有邪念。什么叫妄念、什么叫邪念?有念皆妄,有念皆邪,心里只要有念头,这个念就不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清净心,没有妄念,这个时候才叫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心里也要无一物才行,有一物,意就不诚,心也就不直,念也就不正。所以清朝的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他读古书也是读得很通,他讲的这个境界也是很高,只要心里有一念,那就不能称为诚意。所以直心就是清净心,正念真如就是心中无有一物、无有一念,这叫做诚意。

  「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自欺是跟诚意相对的。如果是把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了,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妄计实我实法」。实我就是以为真有个我,这叫妄计实我。妄是虚妄、不真实,计是认为,错误的认为真有个我,这叫妄计实我。妄计实法是错误的认为真有法,法是代表宇宙一切的万事万物,以为真有,不知道那些都是虚幻的幻相。《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作如是观,你的意才诚,稍一迷失正念,这叫自欺。所以这个「自」是什么意思?自性。欺骗了自性,就是迷失自性,堕到无明里面,所以剎那之间明德也不明,物也未格,知也未致,意也不诚,心也不正了。因此,凡夫和圣人区别在哪?一个是在迷,一个是在悟,只有迷悟的区别,没有实实在在的什么区别,迷了自性就成为凡夫,悟了就是圣人。悟了以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部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全部实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一桩没实现,条条都没实现。所以朱夫子讲三纲八目,不能够把它分开独立的来解释,这三纲八目是一,它不是分开的十一条。

  下面蕅益大师说,「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我们凡夫在迷位,必须要学习圣教,聆听圣人的教诲,破迷开悟。本来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也就是都有本来的觉悟,但是现在确实是迷了,不知道,那就要学习圣教,学习圣教也是属于致知的内容。稍稍听闻了圣贤教育之后,这里讲的圣教,尤其是指佛法,佛法讲到的宇宙人生真相最为圆满。明白以后,都知道我执、法执这两种执着是恶,为什么是恶?因为它蒙蔽我们的自性、障碍我们的性德。学习圣教以后,也能够懂得二空妙观为善。二空妙观是断我、法二执,我执断了,就证入人我空;法执断了就证入法我空,这叫二空。这个时候就能够转烦恼成菩提,把原来的八识转成四智,这叫妙观。用智慧来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不会迷惑,所以二空妙观是善。这里讲的善是究竟圆满的善,帮助我们恢复明德、止于至善的这个善。

  蕅益大师这里讲,不仅说自己有我法二执是恶,如果不能够厌恶我法二执好像厌恶恶臭味一样,这也叫自欺。我们想想,凡夫不都是这个样子吗?不要看别人,问问自己,我现在有我执、有法执,我想不想断?如果还不想断,认为自己现在还可以,比其它人好很多,那些不学佛的远不如我。虽然知道我法二执是不好,但是还没有努力要断的这个心,不能像厌恶臭味一样厌恶这个二执的烦恼,这也叫自欺,把自己的自性忍心扔入一个污染的泥潭当中,不能让性德光辉显发。

  怎么断?修二空妙观。怎么修?就是我们要常常存着这种观念,认清楚我这个身不是真实的,它是因缘和合的假合体,这叫五蕴之身。由色,这是物质;受、想、形、识,这是精神,这两方面组合而成。它没有自性,根本不是真的我。能够真正存有这个观念,还会不会自私?不会了。自私的人就是因为有「我」这个观念,事事都要想我的利益,甚至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来,这个根本的烦恼就是我执。你要是真正认识到这个我是个假我,不是真实的,你为它谋取这些利益有什么用?那真的是徒增自己的罪业而已,何苦来!一旦能够觉悟到,你就能够喜欢断我执。你喜欢断我执,必定是能够舍己为人、牺牲奉献,毫不为己、专门利人,你不会再有自己的念头了,有自己的念头这是恶。所以你喜欢听闻圣教、学习佛法,渐渐把我执的念头淡化,最后放下。这是如好好色,就好像喜欢美好的事物一样,这是作比喻,你这叫真正的自爱,爱自己的自性,不愿意自己的自性被我执法执的烦恼给污染。

  法执,用法我妙空这个空观来断除,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为你有起心动念,才会现出万事万物,所以万事万物都不是真的,因为念头自己本身都了不可得,它所变现的事物哪里有实有?空的,幻相而已。佛告诉我们作梦观。梦是最好的个比喻,现前的一切现象都是在梦境当中,你执着什么?把一切法的执着都放下,然后你能真正圆满的开显自性,你就是法身大士,那你才真正叫自谦。自谦是自我满足,这个满足是满足自性,让自性得以圆满而没有一丝毫欠缺,这叫自谦。稍稍在自性上加上污染,也就是加上自己妄想分别执着,起了我执法执,这就是自欺。所以二空妙观常常提起,不令间断,其实成圣成贤不难。就在你这一念之间,你真正认识了宇宙人生真相,念头一转,你把我放下,把法的执着也放下,恭喜你,你就真正成大圣,大学之道你统统圆满。

  蕅益大师下面说,「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知最重要。圣贤之道是知难行易,难是难在你能知,知道了之后,行起来很容易。譬如说你真正知道了这个我是假我,不是真的,叫你放下自私自利有什么难的?你不肯放下自私自利,就是你还不知道这个我是假我。现在在理论上跟你讲,好像你能承认,或许你也能接受,但是没往心里去,境界一现前,还是原来的老习气,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深陷于恶臭当中而不肯自拔。所以能够知道有臭味,「臭必知臭」,知道自己有这些恶习气,「色必知色」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一定要努力的去实现。这里着重是讲二空观,就是转变观念,这叫「良知」。「知臭必恶」,这个难闻的臭味,我们一定是厌恶它、去除它;「知色必好」,见到好的事物、美色,必定是喜欢它。这是比喻什么?你知恶必定断恶,知善必定行善,这才叫做致知。这个致知是什么?开显我们自性本有的良知。如果我们现在知道二执之恶,知道我执、法执是不对的,而不去努力的破除;知道二空妙观之善,而不努力的去修学,那怎么能叫做致知?这是蕅益大师劝导我们要认识宇宙真相,从而改变观念,放下恶习气,放下人我二执。

  下面说,「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这里讲「慎独」的解释,是说我们真心以外没有一物,没有我也没有法,我和法是什么?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一种幻相,心外无有一物可得,所以这叫独。这个独是什么?自性。只有自性,没有任何其它的实物,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你能知这一点,这叫致知。知道以后,就要把那些妄想分别执着断掉,也就是这里讲的「断意中我法二执」。我们意念这个意是妄心,妄心里才有我法二执,你要把它俩去掉,而且去得干干净净,「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这二空妙观是本性中本有的智慧,现在我们迷失了,圣贤教我们来修,这叫全修在性,修在这个性上,自性本有的良知,把它修出来。「修无不圆」,一定要把它圆满的实现,这叫「慎」。所以慎独也就是努力的断除妄想分别执着,而证入心性本有的智慧,正所谓明心见性,这叫慎独。

  所以我们从朱子和蕅益大师两位大德的解释当中看到,他们都注重修持,诚意就是讲修持的。可是这修持的境界不一样,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蕅益大师讲得究竟圆满。

大学
阅读全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