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我们先看朱子的解释,他讲「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这是讲到心不在焉是什么意思,是心有不存的意思。心不在就是讲心不存在,所以他就不能够检点他的身,心是身的主宰,心都不知哪去了,身怎么能检点?所以就『视而不见』,看到好像没看到一样,听到好像没听到一样,吃东西都不知道味道,这是什么?能检点其身的那个心已经不在,这心就不正,所以身也就不修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讲身不能修,原因是心不能正。身不修是因为心不正,所以『修身在正其心』。所以君子必定是细密的检查自己的心在不在,然后把这个心敬以直之,让心摆在诚敬的地位上,直之就是心正之,这就是正心。这个心能长存,也就是诚敬正直的心长存,那么身一定能修。
这是朱子对此节经文解释。连着前面一节经文,朱子判成这是《传》里面的第七章,是解释正心修身的。他在批注里面又说到,「此亦承上章以起下章」,所以这节经文是承上启后,因为下面是讲齐家在修身,这里讲正心以修身,这是启下;那么承上,承接上面,所谓正心在诚意,这里正心而后修身。朱子又说,「盖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朱子这里说,前面讲到的诚意,诚意的效果是什么?做到了无恶而有善,所有的恶、所有的过错都没有了,内心里只有善,这个时候是诚意,意念是真诚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检查反省自己有没有正心。有正心,才能够检查我们的身能不能够修好。朱子认为,先有诚意,再有正心,再有修身。正心的作用,就在于检查自己的身有没修好的就把它修好,这是正心的作用。
他说,如果只知道诚意,而不能够细密的检查自己的心正不正、存不存在。这个心就是讲到的敬以直之这个敬直的心,没了这个心,他说光有诚意,也不能够让自己的心正直,所以也不能够修身。从这里意思我们能体会到,朱子是把诚意、正心、修身讲成三个,他说诚意以外还有个正,所谓的正心,如果只知道诚意而不能正心,那身也不能修。那就说明诚意之外还有个正心,这分开来了。可是要知道,诚意、正心、修身它不能分,它不是说诚意以外还有个正心。能诚意,心就正,心一正,身就修了。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修身,它是一不是多,在表象上讲它有多个方面,一多不二。正心怎么来的?因为你有格物,格除你的物欲,格除你的烦恼妄想;你能致知,你能恢复你的良知,你能有智慧;你的意念真诚,你没有妄念,你看你的心不就正了吗,哪里还要从格物致知诚意以外找个正心?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做到,你的身当然也就修好了,哪有说格致诚正之外还要找个修身?这是我们对朱子解释有个正确的理解。蕅益大师解释这一段就很圆融,他把正心跟佛法里讲到的「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对应来讲,所以他讲得圆融,他讲的道理极其深刻。
这里讲的心,是指我们的第八识心,所以这里是心跟身合起来讲,叫心身合释。上次就「心不在焉」这节经文,我们学习了朱子的解释。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第八识体,本自无所不在,亦无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种,随彼染法所起现行,为视、为听、为食。面见闻知之妙性,遂为彼所覆蔽矣」。这是一小段。经文当中这个心是「第八识体」。蕅益大师告诉我们,第八识体这个心「本自无所不在,亦无所在」。本自就是本来就是这样的,自是它只有自己一个。这宇宙间万事万物可以说都有对立的一面,所谓相对论,就它都有相对的。唯独第八识体没有相对,所以称为本自。无所不在,说明它是遍一切处,整个宇宙、一切时空都是这第八识体变现出来的。所以,宇宙每个角落都有第八识体,就称为无所不在。
「亦无所在」,这意思就更深。第八识体,这个第八识的体是讲我们的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无一物,所以它没有一个所在的地方。有实体、有形相,才能够称为有所在,但是自性没有。正因为它无所在,才无所不在,假如它有所在,那肯定也有所不在的地方。像我们一个人,如果我们在这里,就不在那里,这是有所在,那肯定就不在那里,就有所不在。自性没有形相,六根都没有办法接触到,眼不能见、耳不能闻、鼻不能嗅、舌不能尝、身不能触、意也不能想,所以它没有一个所在的地方,它才能够做到无所不在,宇宙万有确实是它变现出来的。
为什么《大学》经文里面讲「心不在焉」?如果这个心是讲第八识体,它应该无所不在,为什么又说它不在焉?这里讲的不在,不是真的它不在,而是什么?它受染了。蕅益大师说,「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种,随彼染法所起现行,为视、为听、为食」。这个受染就是受到污染。实在讲,自性本自清净,不会真的受污染,这里讲的受污染,是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产生了识。第八识是属于识,但是第八识的体是自性,自性是不会有染着,所谓「不垢不净」,它不可能受污染,因为它本来无一物。有一物,那就是染,受染了就称为识。所谓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前六识,再加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受染法的熏习,染法就是分别执着、起心动念。
由于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在熏习,就成为染法种。这种种子留在第八识里头,叫阿赖耶识。也就是说,这些种子本身也是虚妄的,也不是实体,第八识也不是实体,也是虚妄,叫妄识。那它怎么来的?因为有念头,这念头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统统都称为念头,念头就是识。第八识是说它能够含藏种子的这个功能,所以持染法种,就是它能含藏。这些种子在阿赖耶识里头,遇到缘它就会起现行,所以随彼染法所起现行。这个染法是有内的、有外的,内是属于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外是境界。内外一交合,这些阿赖耶识的种子起现行,产生境界,就有什么?有视、有听、有食。
视是看见,用眼根来接触外面的境界,外面叫色尘,眼接触色尘,这叫做视。有能视,有所视,能视的是自己的妄识,所视的是妄识所变现的境界。那你就应该明了,统统是妄识作用,这能视所视统统都属于妄识,所以实在讲没有能所,只有一个识。这是佛法里面唯识宗他们所提出来的宇宙观,根本就没有能见的人,也没有所见的境界,只有识,这叫唯识。唯识所变,那你就知道,境界统统是虚幻。凡夫,这些种子现行的时候,在妄识里面产生能所,能视、所视。而在所视境界里面,又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这个识灭不掉,也就是念头断不了,念念在生灭。一念起来、灭了,又一念起来、又灭了,念念相续,没有间断。所以,能视、所视都不间断,就产生我们这个相似相续的宇宙。我们如果在这样一个境界里面不觉悟,执着有能有所,这叫有视。有听,听是讲耳,耳能听。耳根接触声尘的境界,耳闻声,就有听觉,这个听觉立刻转变成妄识里面的耳识,又留下种子,含藏在第八识里头。下面讲的食,食而不知其味的食,这是用六根里的舌头,舌头尝味。如果不能够觉了,能尝的舌根与所尝的食物、食品这些味道是一不是二,在里头产生分别执着,留下舌的识,又含藏在第八识里做为种子,这些种子将会遇缘又起现行。我们念念都在重复着这些动作,从来没有断过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从来没有断过能所的这种妄念,总把本来一体的自性分为能所二法,这就是叫染法。
所以,「面见闻知之妙性」,这个妙性是自性的这种作用,自性本来具有见闻觉知的功能。面见闻知这些是指它的见闻觉知的功能,也就是它会有反应,但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自性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它能够见闻觉知,能够变现境界。但是因为我们染着境界,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自性的作用就受到障蔽。这里说「遂为彼所覆蔽」,覆蔽就是障蔽住,障碍住。为彼,这个彼是什么?就是染法,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有妄想分别执着,自性的作用就被扭曲。本来是能见,现在称为视,叫视而不见。所谓见,这个功能是能见尽虚空遍法界。如果落入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就只能叫能视,能视的范围就小多了。你用眼睛能看到多少范围?你站在最高处,往最远的地方看,大概方圆三十里地也就是尽头,这是你能视的范围,三十里以外你就见不到。本来你是能见到的,为什么?那是自性本来的作用,因为自性无所不在,遍一切处,它都有见的功能,所以不管在哪里都能见。现在我们不能见,原因就是为彼染法所覆蔽,好像眼中长了白内障,障住了。
耳本具闻性,闻性是自性本来的作用,也是无所不在,遍一切处。现在是听而不闻,耳朵只能听。所听到的,都是你妄识所变现的声尘,而且听的也不能很远,有了障碍。食,是用舌头去尝味。本来舌根的功能通自性,自性是能知虚空法界一切处的味道。但是由于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把范围给缩小了,舌头所尝到的味道范围就很狭窄,一般讲苦辣酸甜咸这些味道而已。所以食而不知其味,统统因为自己有妄想分别执着。
所以这里讲到的「心不在焉」是什么?迷失了真心,真心也就是自性,就是这里讲的第八识体,你迷失了,好像它不在了。其实不是不在,是你迷失了,它不起作用;或者说它的作用本来是妙用无方、尽虚空遍法界的,现在被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缩小到很小的范围。
底下,蕅益大师给我们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三个方面,进一步的给我们说明。他说,「盖其光圆满,得无憎爱者,名之为见,既有所视,便不名见」。这句话,「其光圆满,得无憎爱」,是出自于《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这个经文的意思是什么?「其光圆满」,光,我们六根里面对光最敏感的是眼根。这里讲的光是我们眼根的作用,它所感知的就叫光。其光圆满是什么意思?因为宇宙一切的光都是我们心性所现,心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光是圆照的,遍一切处的,一切处都是我们眼根中的见性所遍及的地方。所以这里讲的其光圆满,正说明我们眼根本来的作用,见性是遍一切处。「得无憎爱」,当我们用一心的时候,一心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也就是它没有憎爱,憎爱就是爱憎,爱是贪爱,憎是厌恶。有爱憎说明有执着有分别、有起心动念,这就不平等,这就产生二相,你有爱有憎,这是二。本来是不二的,本来只有一心,眼所见,你就能觉知。这见的当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它不会留下印象,不会留下痕迹,也就是说它不会产生识,不会产生第八识的染法种子。这种见的作用「名之为见」,这是见性见。
交光大师在批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应该用根中之性,不要用根中之识。譬如说我们眼根是能见这个作用。那用我们见性见,就是见的当下明明了瞭,照得圆圆满满,但是里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用见性见。可是我们凡夫一见到东西,第一念是见性,但是速度很快,马上就会起念头。先是起妄想,心动了,境界一现前心是动的,这是妄想,这时候分别执着还来不及起来。但是这个速度太快,马上就起分别,这个第三念就是分别。第一念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第二念一看到就起心动念,就是妄想;马上又起第三念,分别来了,这是好的,这是坏的,那个时候只有分别,还没有执着,也就是还没有爱憎;到第四念的时候,执着也起来,好的我就爱它,不好看的我就不爱它、厌恶它,这是爱憎。第一念是觉悟,那是自性的作用,可是到了二三四念的时候,就落到识里头。因此,圣人的能耐就在于保持第一念,他不起第二、第三、第四念,所以他能够「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他用见性见,不用眼识去见。用眼识见,实际上没有见到事实真相。外面的这些色尘,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是我们眼识连带着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和第八识里头种子的现行混合的作用,产生这个色尘的境界,我们见到是这个。这个时候就不能叫见,就叫视。「既有所视,便不名见」,你有所视,你看到了,这个是假相,你就没见到真相。
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难懂,我举个简单的比喻,大家就好懂。我想现在可能有不少人看过3D电影,就是立体电影。立体电影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你进入立体电影院,每个人发一副特殊的眼镜,这种眼镜能使平面的影像立体化,你戴在眼睛上,它会变成立体的形相,把二维变成三维。所以你在这个电影院里头,戴着这个3D的眼镜去看,结果你看到影片里头有东西向你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真的是向你袭来,你会躲。当看到有人拿个棒子向你砸过来的时候,你真的觉得那个人拿着棒子打到你头上来,所以你就会躲避、会逃跑、会惊叫。特别是带些恐怖性质的电影,在里头你会看到很多观众就像丢了魂似的,一会东倒西歪,一会惊狂乱叫。这是什么?他看不到事实真相。假如这时候你把眼镜摘下来,你看那平面上没有什么。因为立体的影片在平面上显示,这个影像是不清晰的,还不如一个一般的平面电影,所以你看到一点东西都没有。你再看看周围的这些观众,一个个都东倒西歪、惊恐乱叫,你觉得他们好像很好笑。这个时候,把眼镜摘下来的人,就是一位圣人,你看清楚了事实真相,原来如此,有什么值得我们这么投入?全是假相。可是戴着眼镜的那些人,他们忘了真相,他们迷在境界里头,他有爱有憎,就有恐惧、有好乐、有忿懥、有忧患,这是迷惑颠倒的人。所以他们是什么?有所视就不能见真相,真相被他的眼镜挡住,这个眼镜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没见到真相。
我们现在能看见的这个宇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统统是被我们妄想分别执着扭曲了的形相。就好像我们戴了这个眼镜,把外面的真实的景象给扭成我们所感知的那个境界,因此,在这境界里面产生种种的烦恼。七情五欲就是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欲都起来了,《大学》里面讲到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起来了,我们前面讲到的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也起来了,全是因为迷惑产生的。而这些迷惑还有个很麻烦的事情,它又在自己第八识留下种子,将来又会遇缘起现行,又产生境界,又让你迷在那个境界当中,所以你永远出不来。
如何才能得到解脱?把眼镜摘下来。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刻境界就没有。当你放下识的时候,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境界也就跟着消失。所以,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我们讲宇宙,哪来的?因为你在迷惑当中,你是在作梦,梦出来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入大光明藏,入常寂光土。那个境界里头就是本来无一物,而随着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你能够去应,遍应万物而保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能见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但是因为你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不会留下识这个种子。那个时候叫得大自在,所谓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已经跟自性融为一体,你的身就是宇宙,叫法界身。你能够随顺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而去应化,去普度众生。这就是《法华经》里讲,观世音菩萨能够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这个用功,全是在转识成智,所谓转识成智,就是不用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用智慧。
这是讲到「视而不见」这一条,视而不见是迷的时候的状态。听而不闻道理是一样,这是讲耳根,视而不见是讲眼根。蕅益大师说,「十方击鼓,十处齐闻者名之为闻,既有所听,便不名闻」。这是出自于《楞严经》里面的比喻。它原来的经文是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这是讲,假如你在安静的地方,没有声音,你耳朵里听不到东西。忽然之间,十方一齐击鼓,有鼓声响起来,你这时候当然明显听到有鼓声。你听到鼓声的时候,请问你,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加上、下,这叫十方,是一方一方这个鼓声按照次序进入你的耳朵,还是你同时听到的?当然我们是同时听到的。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说先听到东边的声音,再听东南的声音,再听西边,再听西南,没有这样的次序。十方一齐击鼓的时候,鼓声一下子统统进入我们的耳根,叫「十处一时闻」,同时闻到,没有先后。这就是讲,我们耳根里面的闻性是遍十方,所以你才能够十方的鼓声一时同时能够听到。
你从这里去体会,是不是闻性遍十方?假如说我这闻性只遍东方和南方,不到西方和北方,那十方击鼓,你只能听到东方和南方,听不到西方和北方。可是你同时听到,正说明闻性遍东南西北,遍于十方,遍一切处,叫周遍十方、本自圆满。这是闻的作用,这我们比较容易体会到。自性的作用就是这样,不仅是耳根,眼耳鼻舌身都是,这个根中之性遍满十方。在这里面假如我们动了念头,本来我们是十处的鼓声一起听到,但是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东边的鼓声,专门听那个方向的鼓声,这就是有所听,其它方向鼓声你可能就听而不闻。你注意力不在那,他的鼓声敲错了你也听不出来,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东边的鼓声。这是什么?因为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把范围就缩小了。
我们常常有这个经验,假如在一个菜市场里面跟一个朋友聊天,菜市场里面很嘈杂,很多的杂音,其实你是听到的,因为你的闻性遍满菜市场,所以你都能听到。可是你跟你的朋友聊天,回来了别人问你,你在菜市场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二十米外可能有个人在大声讲话,你有没有听到?你说我听不到。他很大声讲话。我当时跟我朋友在聊天,我怎么能听到他讲话?你看,这就叫听而不闻,明白了吧?因为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的妄想分别执着集中在这个朋友身上,范围就缩小,把闻性的作用就变成了只对这个聊天的朋友、听到他的话这个小范围,所以其它地方都不能闻了。我们自性,这讲闻性,是就耳根而言,本身也是遍虚空法界,一切宇宙的众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听不到?你能听到银河系以外那个星球上的众生在讲话吗?你听不到。你的闻性也遍及那个地方,你本来是可以听到的,可是现在你把妄想分别执着只集中在你现前这个地球周边的范围,而且很小的范围,不要说整个地球,过一条街,隔壁人讲话你都听不到。你看,这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闻性的作用缩小到这么小、这么可怜的范围。就是因为我们有这种妄想分别执着,只要放下,自性的德能马上现前。
下来讲「食而不知其味」,道理是相通的。「舌根不动,淡性常在者名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其味」。这也是出自于《楞严经》的解释。《楞严经》经文说到,假如一个人用舌头舔着自己的嘴唇,舔了很久,你的舌头就累了。累了以后,如果我们有病,会尝到苦的味道,如果没有病,会有微微的甜味。实际上,这个甜味和苦味本身根本不存在,本身是淡味,「淡性常在」。可是因为我们这个舌头舔着唇舔了很久,疲劳了,就产生这种幻觉,味道的幻觉。大家可以自己试验一下,这个味道的幻觉有甜有苦,那是什么?就是妄识的作用。如果舌头不动的时候,它有没有尝到味?也是尝到味,尝到淡味,就是不苦不甜的味,也是一种味,叫淡性常在。所以苦和甜是有味,这是一种幻觉,淡味也是一种幻觉。我们舌头本身就有能尝的功能,因为它有知味性,「名为知味」,知味的这个性,就是这个功能。见闻觉知,这是自性本来的功能,舌头的根中之性也有见闻觉知,它能知味,因为舌头对味道最敏感,所以讲它知味这个性能。
这个正说明什么?甜苦这是有味道,淡性这是没味道,能尝有味道和没味道的这种功能,不是因为有没有真的食品给你去尝才存在。给你一块糖,当然你能尝到它有甜味,给你吃黄连,你就觉得苦味。这个能尝味的功能,是遇缘它能显出来,遇到糖它就显出你能尝甜味,遇到黄连你能显出知苦味。可是没有缘它本身也有能尝的性能,你把舌头伸到嘴唇上久了,你也能尝到这个味,那时候没有糖,也没有黄连,你怎么会尝到甜和苦?因为有妄识作用,就生出这种虚妄的味尘,叫妄尘。外面的境界叫尘,这个是讲味道的境界,叫味尘。那为什么它有能尝到甜苦这种性能?就是因为舌头的能尝之性、知味之性是遍一切处的,有缘它能显出来,没有缘的时候,虽然平时不显,但是它还存在,不因你吃糖还是吃黄连它才有知味之性,你不吃黄连不吃糖,你也能知甜知苦。这也说明舌的尝性遍一切处。
这里讲到的用眼、用耳、用舌,这是六根里面的三个,来说明什么?根中之性周边法界,但是一有分别执着,这个作用范围马上受到限制,缩到很小很可怜的范围。所以既有所食便不知其味。有所食,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有所食,所以你就有所不食,你知味的功能受到障碍,你只能知道你舌头尝到的东西那些味道,不知道你尝不到的那些味道。所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这样讲法,非常的深刻。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迷失了真心,这叫心不在焉。
蕅益大师讲,「故前一节,深明现行熏种子之失。此一节,深明种子生现行之失。身心相关若此」。前一节就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下来的这一节。这一节是讲「现行熏种子」。现行是什么?烦恼现行,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是烦恼现行,留下阿赖耶识的种子,这叫熏种子,熏习之后留下的种子,这是一种过失。「此一节,深明种子生现行之失」。种子是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第八识里的种子现行。所谓现行就是产生境界。产生境界,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是讲到身心互相的关系。前面是讲身对心的影响,后面这第二节是心对身的影响。这两节把心和身合起来解释,再次证明前面第一节「身有所忿懥」这个身不应该换作心。程朱大德他解释说身就是心,这个倒不如保持原文里的「身」好,这意思更加的圆满、更加的深刻。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大学》里面「心不在焉」这节经文。蕅益大师为我们说明,这个心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体就是自性,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有识的存在。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身体的六根根性作用都受到障碍。本来这个作用是见闻觉知,这种功能是尽法界虚空界遍宇宙的,但是现在被我们妄想分别执着全缩小了、全障碍了、全扭曲了,因此才会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问题出现。
蕅益大师批注当中继续说到,「故必格物致知,以诚其意,然后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诚。不见不闻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这是告诉我们,要想恢复我们自性的作用,必须要格物致知。格物,蕅益大师解释作唯心识观,也就是能够明了整个宇宙就是自己心性变现的,在这里面不能分为二,只有一,一就是自性。即使有妄想分别执着,还是一,这时候不叫唯心所现,叫唯识所变,能变跟所变还是一,根本没有二。这是告诉我们正确的宇宙人生观,这叫唯心识观,这就是格物。也就是说,让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大学》里用物来作代表,把这些都格掉,格除掉。当然,要格除,从最重的格起。最重的是什么?我们的欲望。
所以,印光大师将格物直接解释成格除物欲,这是从最初下手来讲起的。格到最后,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都格除掉,你真正入唯心识观,这时候你致知了,致知就是你自性智慧现前。具体而言,你将第六识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你能诚意,诚意是把第七识末那识的执着这种烦恼格掉,那就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然后心正,这是讲转第八识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而身修,身是讲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五根里头原来的五识也转,转成成所作智。你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身修统统圆满,这时候就是你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关键问题,我们肯放下,格致诚正修统统圆满,不肯放下,一样都不圆满。
「有所忿懥等」,这个「忿懥等」就是有这些烦恼,有分别执着,原因是什么?「只是不能格物」,不能放下这些烦恼、格除这些烦恼,意就不诚。这些烦恼都是执着里头的现象,所以意不诚,有执着意就不诚。「不见不闻等,只是不能致知」。为什么不见?因为有所视,视而不见。有所视,这是什么?见的时候起了分别,你挑你想见的见,不想见的就见不到,这是分别。耳本来能闻,闻性遍一切处,可是现在听而不闻,因为你有所听,所以就有所不听。这就不见不闻了,只有能视和能听。这是因为有分别,分别是不能致知,有分别你用的是意识,不是用妙观察智,所以你不能致知。不能致知,前面讲,又不能格物,意就不诚,有分别有执着,这些会留下业习种子。分别执着产生业,在阿赖耶识第八识里头落印象,本来是大圆镜智,现在成为阿赖耶识,心就不正。所以眼耳鼻舌身统统不正,这就身不修,完全迷失事实真相,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身所触的,全不是本来的样子。宇宙本来的样子是什么?叫一真法界,现在我们见不到、接触不到,我们落到十法界里头,甚至落到六道里面,总在身不修、心不正、知不至、意不诚、物未格。
底下蕅益大师用个设问来回答,「问曰:前云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乐,皆不得正,前后不相违耶?」这个问得也很好。前面经文里面明确的告诉我们,我们要「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如恶恶臭就是像讨厌难闻的臭味一样,这种讨厌属不属于忿懥?如好好色,是说像喜爱美色一样,这属不属于好乐?前面讲的这是讲诚意,为什么好像说成了有忿懥、有好乐?明明是说「有所忿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这前后不是互相矛盾了?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这里回答,「答曰:如恶恶臭,断我法二执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观也。二观成就,方能无忿懥等。自无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所以,这里讲的如恶恶臭,他不是讲的忿懥,这是用比喻来讲,对我执、法执这两种执着要去舍离,好像舍离难闻的臭味一样,比喻我们当下要把它断除。如好好色是讲修二空妙观,我空、法空,这属于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我们修这两种观,就像喜好美色一样,比喻我们要不断用功追求。这不是讲的贪婪或者瞋恚,它不是烦恼。为什么?因为二观成就,你能观人我空,你能观法我空,这时候烦恼就断除,所以才能够无忿懥等烦恼。忿懥、好乐、恐惧、忧患,统统都是烦恼,烦恼就是因为有我法二执。把二执断除掉,就没有忿懥等私了。这个私是自私自利,这是我执。有我执,只想到我,不能想到众生,所以就不能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两句是《大学》后面提到的经文。
「民之所好好之」,就是众生喜欢的,我们就能够帮助众生得到。如果众生厌恶的,我们就帮助他去除。《弟子规》讲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个亲,如果扩大到当作民众来讲,就是这句话,「民所好,力为具,民所恶,谨为去」。说明什么?自己没有好恶,为什么?没有自己,众生跟我是一体,只有众生,所以才能够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里回答了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跟忿懥、好乐并不矛盾。有忿懥好乐是因为有私,把私心断除,然后我们才能够诚其意、正其心。所以下面说,「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别无诚意正心之功」。把私心放下就是格物,没有分别,平等了,用自性的明德来应事、应物、待人,这是致知,这就是诚意,这就是正心。格致诚正不能分开讲,它是同时的,完全是修行的同一个境界。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