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五讲、 读《易经》前的基本心理准备

作者:猴哥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

  第一篇、读《易经》前的思想准备

  第五讲、 读《易经》前的基本心理准备

  读《易经》必须要有个基本的认识,也就是心理准备。我认为有六点要说明一下。

  第一点,忧患意识。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传》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在西方心理学上,不讲忧患。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强调忧患。有忧患精神,我们的思想才深刻。成语“殷忧启圣”,意即深切的忧才能启圣。但是要注意,忧患不是个人的忧愁,而是为天下苍生忧。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一朝之患是每天的患得患失,这是个人的,不是我们强调的忧患意识。忧患是一辈子的,是为人类、为国家。所以作《易》者既然有这种忧患意识来写这本书,我们也需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去感应。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何“发而皆中节”,没有详细的解释,那么如何转化七情(喜、怒、哀、乐、惧、爱、恶)?哀是忧,忧有个人的忧,有为国家、为人民的忧。个人的忧是暂时的、片面的、痛苦的,所以个人的忧会变成忧郁症,郁结在心里化不掉。所以我们要转化忧,把个人的忧转化成为国家、为人民、为人类的忧。曹操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即《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前面的忧,是忧生命苦短,属于个人的忧。但是后面的忧改变了,是忧从心起,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忧是大目标,是要救人类的。曹操想救人类于水火中,这个忧就不是个人的忧愁。你看,同一首诗,两个“忧”字的境界完全不同。忧必须转化,忧的转化我是从《易经》里面得到的。

  你占到一爻是凶的,要能够把凶转成吉,就如把个人的忧转成为天下的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要有忧患的精神,才能跟《易经》的作者产生感应。

  第二点,智慧重于占卜。占卜只是方法。无论我们用五十根蓍草,还是用三个铜板,算出了一个卦,得到某一个爻是我们所问问题的答案,都只是方法。借这个方法进入《易经》以后,我们要看《易经》的原文,如卦爻辞,看《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所看到的才是《易经》的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知识加上德行。《易经》三百八十四爻告诉我们如何理解问题,怎么做才能得到吉。我们读《易经》,得到了知识的运用和德行的修养,这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靠占卜,占卜只是手段,它本身不是智慧。虽然我们不反对占卜,但是我们要强调它只是方法,而不是智慧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点,了解三条路子。一条是孔子的儒家路子,第二条是老子的道家路子,第三条是用《易》者个人的路子。今天我们研究《易经》,因为《易经》影响老子,影响孔子,所以我们要还原老子和孔子这两条路子。老子的思想非常高明,我们借老子这条路子进入《易经》;孔子念《易经》韦编三绝,他晚而喜《易》,写了“十翼”(《易传》),我们也可以借孔子这条路子读《易经》。先贤的路子可以借,但是,还有一条路是个人的,即知识、经验、智慧。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同,每个人得到的经验不同,每个人拥有的智慧不同,因此每个人体悟《易经》的程度也不同。可见,我们进入《易经》有三条路,我们要读儒家,要读老庄,最后还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拿来体验、发挥。这三条是我们进入《易经》最重要的路子,是三条通路或者出路。

  第四点,重视诚元之气。一是所谓的气,是指《易经》从八卦重叠而成,八卦就是八种气的运行。由八卦的气通过宇宙万物,所以我们要把握气。二是诚,诚就是人的德。三是元,元就是人的理想。也就是说,我们读《易经》要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诚元之气。如果你能够充实自己的诚元之气,不一定要用占卜,而是从每一卦、每一爻去研究,只要诚元的运用就够了。

   第五点,进入《易经》宝山。

  进入《易经》宝山的,大概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比如中医师到宝山,专门去找药材;植物学者到宝山,则是专门挑那些特别的植物。这是一种人,因为他们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到宝山里面自然去挖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

  第二种人就像学哲学的。老子讲无为,庄子讲无用,禅宗讲无心,先把所有的观念意识放在一边,然后进入《易经》的宝山。这时候看任何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没有专注在一个特别的问题上。我就是在这点上想起了苏东坡的《赤壁赋》,苏东坡受老庄和禅宗的影响颇深,他在《前赤壁赋》

  中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易经》就像“无尽藏”,一个没有存着成见的人去念《易经》,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易经》的新东西。这是第二种人,是我要强调的。

  第三种人他们想到宝山里面去挖金银财宝。他们进去以后东挖西挖,结果挖不到,空手而回。很多人念《易经》,想到自己可以去帮人算命,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都是先存主见,自然看不到《易经》的全貌。我讲《易经》的概论,就是要先打掉你们的观念意识,以一颗纯粹的心去看《易经》所讲的道理。

   六、占卜的原理

  占卜虽然很神秘,但占卜的原则就像数学的原理,你懂得这个原理,再去看书,就会觉得很容易、很简单。占卜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整个的《易经》应用上,都是不离这些原理的。后人把《易经》搞得很复杂,我不采取很复杂的方法,因为这些原理是从孔子的《系辞传》里面拿出来的,不是我创造的。孔子的《系辞传》,前贤朱熹等都把它混在《易经》里面,跟《易经》不可分。没有《系辞传》,就没有这些原理,我们当然无法读《易经》。古代的皇帝占了一卦,由太史去解释,他自己不懂,只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占卜官。所以现在我给大家讲这些原理,将来诸位去读《易经》,就会知道《易经》非常有理性和逻辑性,绝不是神秘不可知的。

  先看第一个原理,六爻的特性。一个卦的六个爻就像六个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人格和特性。初爻是开始,作用在潜,潜就是潜伏,还没有表现。如乾卦初爻就是“潜龙勿用”。二爻多誉,为什么多誉?在整个《易经》里面,第二爻多半是代表君子和修养。三爻多凶,这一爻是内卦的最上一爻,上面的三个爻组成外卦。四爻则多惧,战战兢兢。五爻有功劳,多事功。上爻则最危险,大家一看就知道,物极必反,高处不胜寒,危险。这是六爻各自位置的特性。这个特性不是百分之百的,但在《易经》的应用上可以说是百分之八十。毕竟还有很多定义掺合起来运用,和其他爻的关系也会变,不完全只是这个特性。

  再看第二个原理,六爻的感应。每个爻和每个爻之间都有感应的关系。《易经》的感应不仅是我们进入以后和这个爻的感应,还有这个爻和其

  他的爻之间也有感应,所以《易经》本身是一个感应体,是整体的感应。当我们通过占卜进去以后,就进入了一个感应网。

  感应的原则第一点:当位与不当位。这个常常出现在爻的《小象传》中,当位则吉,不当位就不好。什么叫当位不当位?六个爻以单双数划分,一、三、五,代表阳;二、四、六,代表阴。也就是说,一、三、五爻的本质是代表阳的位,二、四、六爻代表阴的位。当你占到一个卦,如果第一爻不是阳爻,而是阴爻,那就和它代表的阳的特性不同,所以位不当,同理,三爻、五爻也是阴爻的话,也是不当位的。相反的,如果都是阳爻,则当位。二、四、六爻如为阴爻,则当位,否则不当位。

  第二点:相应和不相应。把六个爻分成三对,第一爻和第四爻是一对,第二爻和第五爻是一对,第三爻和第六爻是一对。在这三对里面,如果第一爻是阳爻,第四爻是阴爻,一阴一阳相应,这就叫相和。如果这两个爻全是阳或全是阴,则不相应,也不相和。其余的二爻和五爻、三爻和六爻的相应、不相应,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点:内外卦。一卦六爻,下三爻称内卦,上三爻为外卦。内卦多半是代表心里的想法、内在的东西、家庭的问题;外卦是代表社会、国家和外名的行为。好,现在我解释一下前面所说的第三爻多凶的缘故。因为它从内卦到了外卦。第三爻在内卦的最高点,由内到外,当然有凶险。对内来讲,心里怎么想都没关系。到了外面,你的言行就受限制,动辄有危险。文字写下来,话讲出来,都要战战兢兢,要小心,否则就凶。这在心理学上就是一个转变,内外的转变,我们要小心。

  第四点:三才。把六个爻三分,下面两爻代表地位,当中两爻代表人位,上面两爻是天位。这就是天、地

  人三才。我认为,才就是才能,天、地、人都有其才能,天道有天道的能,在生万物;地道有地道的能,在养万物;人道有人道的能,人在天地之间维系了天地的变化。人很重要,人在地上也可以升入天中,所以人是维系天、地、人三才的主轴。

  第五点:二五相应。二、五两爻的相应,宋明理学家,像朱熹和程颐,特别强调二、五两爻。第二爻,代表君子,也代表一般的臣子;第五爻代表君主。第二爻居内卦之中,第五爻则据外卦之中,所以这两爻各为内外卦的中心。如果这两爻能够相应相和,全卦多半很好。这两爻如果不相应、不相和,全卦定有缺陷。所以,他们认为看《易经》的卦,首先要看二、五爻。

  第六点:乘和比。什么叫乘?这是指两个相近的爻,如第一和第二,或者第二和第三。两个相近的爻中,上面是阴,下面是阳,譬如第二爻是阴,第一爻是阳,以“乘”来讲,是阴盖了阳,阴是代表暗,遮盖了阳,多半是不好的;相反,阳在上面,阴在下面,多半比较好,因为阳比较开放,是光亮。这就叫乘,也是一个原则。将来我们讲两个爻之间的关系时会用到“乘”字。还有一个“比”,比和乘是相关的,乘是上面坐下面,比是从下面往上面相比。比和乘是一样的。如果比下面是阴,上面是阳,就好,因为它靠阳;相反的,上面是阴,下面是阳,阳被阴遮盖,多半不好。这也是一个原则。

  由上可见,《易经》就是用这些原则,然后再加上八卦的性能,整个《易经》的原理就在这里了,多么简单啊!

  总之,读《易经》之前,可以用以上六点作为心理上的认识和准备。

猴哥带你探索易经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五讲、 读《易经》前的基本心理准备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