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二模块、孔子中年失意
第十三讲、 孔子是如何挽回当局者的关系的?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上一讲里,孔子在40来岁的时候,彻底结束了在齐国的流亡打工生活,回到了鲁国。要知道,这时候的鲁国,已经彻底成了三桓的天下。
那么,之前毅然决然站在三桓对立面的孔子,现在又该怎么面对三桓呢?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还是改换门庭,为三桓寡头们服务呢?
都不是,孔子选择了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同时呢,还要对三桓认赌服输。孔子需要向三桓表明,自己会吸取教训的,下不为例,从而换来他们对自己的容忍,至少是不予追究。
我猜,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意外,这好像跟孔子的人设不太符合。那孔子到底是怎么认赌服输的呢?他真的觉得自己以前追随鲁昭公就错了么?
这一讲,我们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歌颂伯夷叔齐
说到孔子的认赌服输,他好歹是个要面子的学者,自然不可能直接去三桓家门口负荆请罪,只能采取比较迂回的方式。
那具体怎么个迂回法?通过研究这段历史跟《论语》,我发现,孔子这次回到鲁国后,会时不时地给学生们讲一些提倡和解、放弃复仇的历史人物。
结合当时的背景,可以认为孔子这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自己认赌服输的态度。
要知道,那个时候给学生们上课,就相当于是在公开进行表达,可以让贵族圈子都了解到他的立场,借而拐着弯地传到三桓的耳朵里去。
在这些历史人物中,孔子特别推崇一对兄弟,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都是商朝的宗室贵族,他们反对商纣王的残暴,但又不赞成周武王灭商,觉得这是以下犯上的造反。
所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这兄弟俩就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包括不吃周朝的粮食等等。最后的结局,你可能也猜到了,伯夷跟叔齐都饿死了。
在《论语》里面,孔子多次赞扬这两人。比如他曾经评论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说,伯夷叔齐这俩人不记仇,所以也不得罪人。
听到这,有朋友可能纳闷,这种说法,感觉跟刚才介绍有点儿合不上啊?要是这兄弟俩真看得开,也不至于不吃周朝的粮食,落到活活饿死的结局吧。
的确,光从字面上看,是有点儿矛盾。但我们联系到孔子现在的尴尬处境,就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了。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在评论伯夷叔齐这两人,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
你应该这么来理解这句话。在孔子看来,鲁昭公就像是商纣王,位居政治正统,但缺乏能力和道德。而跟鲁昭公对立的三桓呢,则好比周武王,是以下犯上的叛逆之臣,但偏偏又成功掌握了权势,谁拿他们都没办法。至于孔子自己,自然就是代入伯夷叔齐的处境。
那么,孔子说伯夷叔齐兄弟“不念旧恶”,能把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就是在表达他自己对往事的态度,表明自己已经跳出了当年的恩怨纠纷,只想过好眼前的日子。
这样一来,孔子就向三桓释放出了和解、求饶的信号。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没有损伤他作为学者的面子。至于他对伯夷叔齐的解释,是不是真的符合历史,就是另一回事啦,这里就不展开了。
下面,我再给你讲个《论语》里的例子,让你对孔子求饶的努力有更深的感受。
有一次,弟子问孔子,伯夷叔齐的下场那么悲惨,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他们会因此怨恨周武王吗?
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他们这么做只是追求自己的道德标准,所谓“仁”而已,可不敢怨恨别人!
客观上来说,孔子又不是伯夷叔齐本人,他怎么能断言人家没有怨恨呢?这其实啊,还是在借两位古人来表达自己的心态。
潜台词就是,自己曾经追随过鲁昭公,但那只是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并不会因为失败的结局就来怨恨胜利者。
其实啊,除了伯夷叔齐这两个人,孔子还经常赞扬其他的商朝遗老遗少。这些人都是周朝灭商以后出现的隐士,他们虽然不愿配合周朝,但也不敢跟周朝作对。
在孔子回国后,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歌颂这些人,是因为他实在得罪不起三桓,只好用这套历史解释来安慰自己,同时也让三桓放心。
虽然孔子做出了认赌服输的姿态,字里行间也都希望能得到三桓的谅解、让自己可以继续在鲁国生存下去,那他真的觉得自己之前做错了么?
我认为并没有。从前面讲的那两个例子来看,在孔子心里,他仍然认为三桓专权是不合理的,而自己当年追随鲁昭公的行为是正义的。因为他歌颂的伯夷叔齐那些人,内心认可的都是原有的合法统治者。
怎么对待死去的鲁昭公夫妇
除此之外,在孔子晚年的时候,他还处理过鲁昭公夫妇的一些后事。这些记载也能证明,在孔子心里,他一直很在意他跟昭公的君臣关系。
比如说,鲁昭公本来被埋在了国君陵区的外面,这是季平子故意安排的,就是为了羞辱昭公。十多年后,孔子在鲁国掌权当了官,就派人改建国君陵区,把昭公的坟墓圈到了陵区范围内。
虽然这时候季平子已经死了,孔子这么做没太大风险,但从这也能看出来,孔子想尽力为昭公做点事。
如果说改造坟墓这件事,还不够体现孔子对昭公的君臣感情,那让我们再来看看,他晚年对昭公夫人的态度。
鲁昭公的这位夫人,原本是吴国的公主,跟丈夫同姓。之前我们讲过,当时的习俗是同姓不婚,那这桩婚姻就违背当时的主流,列国的舆论也都普遍认为昭公的行为很荒唐。
其实,昭公自己也知道理亏,就一直没敢向周天子申请册命,也就是申请结婚证。所以,从法理上说,他这个夫人是非法的。
那按照正常的礼节,孔子根本就没必要、或者说没资格去参加昭公夫人的葬礼。但他还是去了。
要知道,昭公夫人死后,并没有得到国君夫人应有的丧葬礼节。因为鲁昭公曾经跟三桓是对头嘛,三桓家族也一直记恨在心。而且,刚才我也提到过,这段婚姻是不合礼义的,那么把她的葬礼规格压低,也算说得过去。
更何况,那时的国君鲁哀公,是鲁昭公的侄子。既然昭公夫人只是哀公的伯母,并不是直系的母亲,大臣们也就没有去吊唁国君伯母的义务。
这说的是没有必要去。除此之外,孔子也不应该去。因为按照现有的史书,孔子在鲁昭公时期并没有当过官,那他对鲁昭公夫妇就没有君臣的义务。
同时,孔子去祭奠,还有政治上的风险。《左传》里有一个细节,说孔子参加完昭公夫人的葬礼后,打算顺路去季孙氏的府邸拜访。
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去季孙氏家里呢?史书没写,据我推测,孔子应该是担心季氏还在记恨昭公夫妇,那自己参加葬礼这件事,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所以得去解释一下,让季孙氏放心。
根据《左传》的记载,马车到达季氏家的时候,孔子看到人家大门上并没有挂挽联之类的东西。
要知道,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国君夫人去世,大臣的家门上都要挂一些白布的挽联、挽幛,来表示哀悼。季孙家没这么弄,就等于公开声明,他们根本不在意昭公夫人的丧事。
孔子这时刚从吊唁的现场出来,身上还穿着丧服呢。他看到季孙氏的这种态度,就知道自己穿着丧服进去,肯定会冒犯人家,自讨没趣。所以,孔子是先在门外把丧服脱了,才进去拜见季康子。
既没有必要、又没有资格,还可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那孔子为什么要去祭拜这位鲁昭公夫人呢?以前的学者都猜不透这件事,但听了我前面的分析,你应该能猜到这背后的答案。
孔子早年曾经追随过鲁昭公逃亡,这在重视君臣道义的孔子心目中,就算结下了正式的君臣关系。那他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参加昭公夫人的葬礼。
这件事呢,也被《左传》记载下来了。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左传》的这个记载很值得我们注意。
要知道,孔子参加过的国君、以及国君夫人的丧事其实很多,但只有这一段被记录了。我认为,写下这段 记录的人也知道,孔子这个举动很不寻常,跟他对君臣秩序的追求有关系。
从孔子这些表现,我们能看出来,哪怕三桓寡头们再怎么讨厌鲁昭公,孔子也要委曲求全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是有节操的人,为了坚持节操,他牺牲了很多东西,也背负了很多东西。历史,就是这么无奈而又沉重。
小结
现在,如果再回过去,看孔子对三桓认赌服输的方式、看孔子对伯夷叔齐这些人的歌颂,是不是会有更深的理解呢?
面对现实,孔子退了一步,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也知道活下去需要付出什么。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坚持,孔子曾经追随过鲁昭公,在他后面的一生里,从未放弃和背叛过这一段君臣关系。
那孔子这样不彻底的求和姿态,能换来三桓的谅解、过上安稳的生活吗?
我们下一讲继续。
划重点:
1. 从齐国回到鲁国后,孔子不时会借一些提倡和解、放弃复仇的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认赌服输的态度,希望能得到三桓的谅解,让自己可以继续在鲁国生存下去。
2. 面对现实,孔子退了一步,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但在心里,他仍然认为三桓专权是不合理的,而自己当年追随鲁昭公的行为是正义的。
3. 在重视君臣道义的孔子看来,自己早年追随过鲁昭公逃亡,就算是结下了正式的君臣关系,那自己就有义务去参加昭公夫人的葬礼。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