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一模块、三十而立(15讲)
第五讲、孔子的第一份工作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在上一讲,我们看到,孔子为了补上贵族必备的各种基本功、成为一名合格的贵族,他是刻苦自学,到处请教。
孔子开始学习的时间晚,要赶上别人本身就很不容易了。但更难的是,在努力补课之外,孔子还面临着生计问题。因为孔家早就开始衰落了,并没有多少钱财或土地留给孔子,他得努力找份工作养活自己。那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找了份怎样的工作。
说到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对老板。你想想,老板要是不靠谱,要么干得不开心,要么干得不长久。那孔子这时候要找工作,有哪几个老板可以选呢?
最大的老板是“三桓”
按理说,春秋诸侯列国,掌权的是国君,那大老板就该只有一个,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还真有。因为这个时候,鲁国的国君并没有实权,真正掌权的是三家大贵族,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这三家大贵族,已经连续好几代人掌控鲁国了,被合称为“三桓”家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这三家的始祖,是一百多年前鲁桓公的三个儿子。
“三桓”这三家大贵族,按照第一代人的长幼排行,依次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叔、季这三个字,在古代表示排行次序,依次是老大、中间的和老小。孙呢,表示他们是这三位始祖的后人。
有意思的是,这三家的权力地位,跟他们的长幼排行刚好是倒过来的:季孙氏地位最高,世代掌握鲁国政权;叔孙氏次之;孟孙氏最弱。
这三家的名字有点复杂,记不住没关系,之后会不断提及。这里你只要记住:鲁国的政局,就是这三个家族说了算。我给这种政治局面取名为“贵族共和”,或者叫“寡头共和”。
要知道,这三家不仅控制了朝廷的局面,整个鲁国的土地也都被他们瓜分了。
那时鲁国没有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地方政府功能的,是拥有封地的大小贵族。为了打理好自己的地盘,贵族们自然会任命各级管家,来管理各地的封地,负责收税、处理老百姓的诉讼等工作。你看,这些贵族家庭就相当于地方政府。
本来呢,除了三桓,鲁国还有很多贵族,三桓不可能垄断所有的土地资源。但就在孔子15岁认祖归宗这年,三桓家族搞了一次势力分配。他们把全国分成了四大块,季孙家占两块,孟孙和叔孙家各占一块。
这样一来,鲁国上上下下都在三桓手里头了。其他鲁国贵族的头上,就凭空多了一位主人。
所以,孔子这时候要找工作,就有三个家族的老板可以选。那他会选哪个呢?
按道理,孔子应该选孟孙家,毕竟孟孙家跟孔家有些人情关系。前面第三讲讲我们讲到,孔子父亲孔纥当年替孟孙家打过仗,有过上下级关系。
但孔子并没有去孟孙氏家,而是去季孙氏那里找了一份小职员的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书里没有说。但根据常识可以推测,这时候季孙家占的地盘最多,在鲁国权力最大。那季孙氏家的工作机会肯定更多,发展前景也更好。都说人往高处走嘛,孔子也就选定了季孙家。
不要说孔子,就连他的小对头阳虎,现在也是在季孙家干活,而不是在自己的本家孟孙氏。
求职目标既然确定了,我们来看看季孙家现在掌权的是谁呢?就是季平子(谥号,名为季孙意如)。他是在孔子17岁那年继承的族长之位,现在的年纪可能和孔子差不多。那这位年轻的老板会看上孔子吗?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
具体的求职过程,我们是没法知道了。但结果史书里写了,孔子成功入职。《孟子》和《史记》里说,孔子刚刚入职的时候,在季孙氏家里做的是基层小职员。原文叫“委吏”,直接翻译就是“管仓库的小职员”。
孔子应该是在季孙氏的某个封地里工作,负责向农民征收粮食、登记入账,还管过牛羊牲畜。这都是些最基本的农庄管理工作,但孔子很负责,把仓库账目都搞得清清楚楚,牛羊也繁殖得很快。
估计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不敢相信,孔子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这样平凡。
其实,对于刚刚晋级成为贵族的孔子,这工作跟他的心理预期相比,也有一点落差。春秋的贵族们,从小听到的都是自己祖先横戈立马、建功立业的英雄故事,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是在马鸣萧萧、旌旗飘扬的沙场,或者举止文雅的外交场合。
可如今,小贵族孔子却被分配到某个农场或牧场里,当了个管理员!是有些不符合人们对贵族的想象。但打仗毕竟不是社会的常态,人总要过庸常的日子。
就算孔子觉得心里失落,看看做同样工作的阳虎,也该知足了。毕竟,人家从生下来就是名正言顺的贵族,还不是孔子这种半路上才认祖归宗的。更何况,这个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总比他在颜家庄要舒服多了。
发达太早那是假的
那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久呢?按司马迁的说法,很快孔子就越级高升了。《史记》里的《孔子世家》是这么写的:孔子在贫贱中长大,年纪稍微大一点,就去给季孙氏家族当了小职员,管收税和畜牧业,干得都很出色。于是呢,孔子就当了“司空”,但不久又被撤职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这里说的新职位“司空”,是个什么官呢?
按照汉朝人的理解,春秋时候的鲁国,最大的官是司徒,相当于国务总理,主管财政和人事。然后是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至于司空,差不多就是工业与建设部长。除此之外,还有个司寇,主管治安和司法。这几个职位就该是鲁国的权力核心。
这样来看的话,孔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刚刚脱离贫贱的身份,居然一下子就当上鲁国的司空,进了国家权力中枢。还有比这个更励志的底层逆袭故事吗?
不好意思,我要泼盆冷水。事实上,这个时候孔子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
至于《史记》中这段很惊人的记载,也是事出有因。因为司马迁这个人,虽然是个很出色的史学家,但他的个性有点粗线条,经常犯点马虎大意的小错误。“司空”这个官名他虽然没写错,但是他对官名的理解却不对。
简单来说,就是在春秋那个时候,司空不仅可以是朝廷大员,也可以是底层小职员,这跟西汉时候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这也不能全怪司马迁,毕竟西汉离春秋也好几百年了。我们之所以能指出司马迁的这个错误,也是多亏了现代的考古发现。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湖北省云梦县挖出了一套“睡虎地秦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法律制度、行政法规。有了这些秦代的竹简律令,我们才知道:原来司马、司空、司寇这类官,不是中央才有,下面各级政府里也都有。
比方说,在秦简里,负责乡村基层治安的,叫司寇。国家级的为了表示区别,就在前面加个“大”字,叫大司寇。
秦朝的制度是继承之前的,那春秋时候应该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三桓这些贵族的庄园领地里,也可以设司空这样的职位,来管一些基建工程。至于朝廷里做类似工作的,可以叫大司空,以示区别。当然,在不会发生歧义的场合,就可以不要这个大字。
所以,孔子年轻时候当过的这个司空,其实只是季氏封地里的一个基层小职员。司马迁不懂这个区别,以为是直接进了鲁国中央。
当然,孔子在五十岁以后,确实是进过中央,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史记》里的那段记载,实际上是把孔子五十多岁时的经历提前到了二十多岁,显得他刚进职场就完成了励志的逆袭。可惜,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关于《史记》的这个错误,很多史学家也都已经注意到了,比如民国时候的钱穆就在他的《孔子传》里提到过。但探究司马迁犯错的根源,还要靠出土的竹简,这也是现代考古工作给我们还原历史提供的帮助。
小结
好,小结一下,二十多岁的孔子给自己找了个在鲁国排名第一的大老板,具体的职务是个基层小职员,做些基本的管理工作。这个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孔子还是安安稳稳地干了一段时间。
在这一讲里面,我们跟随着孔子进入了鲁国职场,也就进入了春秋贵族的政治生活领域。在课程里面,我准备了一篇背景知识,介绍春秋贵族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当时的等级制度和游戏规则等等。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阅读了解一下。
说回孔子。在有了工作之后,年轻的孔子就要面临结婚成家的问题了。那他的婚姻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又是什么时候有孩子的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划重点:
1. 春秋末年的鲁国,真正掌权的并不是国君,而是三家大贵族,季孙氏、叔孙氏跟孟孙氏。我们可以把这种政治局面叫作“贵族共和”,或者叫“寡头共和”。
2.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鲁国权势最大的季孙氏家当基层小职员。
3. 春秋时候,司空、司马不仅可以是朝廷大员,也可以是底层小职员。所以,孔子工作不久后当的这个司空,并不是司马迁理解的朝廷高官。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