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结束语
第四十九讲、读《史记》要感谢的三个人
之前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史记》这部书的内容,从时间、空间、人格三个角度,为你介绍了《史记》中记载的人和事。今天,我要给你讲讲《史记》是如何跨越了两千年的时间来到我们面前的。
说到这个话题,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后人经过不断传抄,自然就流传到今天了呗。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
我之前讲过,《史记》是一部私人著作,在成书之后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司马迁写《史记》,一直写到他自己生活的时代。他在《史记》中,对汉景帝的刻薄寡恩和汉武帝的很多错误做法都进行了批判。所以,司马迁一开始也并没有准备将《史记》公布于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就导致,在当时,不是司马迁的亲近之人根本看不到这部书。这种小范围的流传方式,很容易造成一本书的失传。这是其一。
其二,《史记》写于两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纸张没有普及、印刷术也没有出现,更没有出版机构,《史记》这五十多万字的内容,是写在竹简上的。当时,别说是一整部书,就算是一篇文章,一首诗,想要保存到现在都是非常艰辛和幸运的一件事。
其三,从汉代到现在,很多地名、人名、专有名词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点虽然跟《史记》的流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没有注解,《史记》的阅读将会非常困难,对这部书的传承也会产生影响。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司马迁准备“藏之名山”的《史记》能被后世广泛传阅?为什么时隔两千年,我们还能较为顺畅地阅读《史记》?《史记》又是怎么被完整保存下来的?
借着上面的几个问题,接下来我给你讲一讲,在《史记》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三个人,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史记》的公开
在《史记》的传播、研究过程中,第一个必须说的人,就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yùn),他是让《史记》进入公众视野的第一人。
杨恽出身著名的华阴杨氏家族,父亲杨敞是汉昭帝时期的丞相。这个华阴杨氏,是汉代著名的望族,除了杨敞、杨恽父子之外,东汉大学者杨震,汉末高官杨彪,以及他的儿子三国才子杨修,都是这个家族的传人。
那么,华阴杨氏出身的杨恽,是怎么和《史记》发生关联的呢?
这就要从杨恽的母亲说起了。
杨恽的母亲,正是司马迁的女儿。因为母亲的原因,杨恽从小读外祖父司马迁的书长大。他被这部书所折服,立志要让这部经典得到朝廷的认可。长大后,杨恽为人处事也处处效法自己的外祖父司马迁。他为官清廉,敢于在皇帝面前直谏。汉宣帝时期,杨恽就因为举报霍光的妻子谋反有功,被汉宣帝提拔为平通侯。
而杨恽正是在这次升迁之后,借机将《史记》献给皇帝,希望能够把这部巨著公开。
忠弟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汉书·司马迁传》)
不得不说,杨恽的时机抓得非常恰当。一来,汉宣帝少年时代是在民间度过的,还当过游侠,他熟知基层治理的真实情况,更容易接受司马迁的观点;二来,杨恽有功在身,地位较高,由他出面代表司马家献书,更容易帮助《史记》得到皇帝的认可。
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汉书·宣帝纪》)
而汉宣帝也的确接纳了《史记》,从此《史记》摆脱了“藏之名山”的命运,正式公布于世。我们作为后世读者,现在之所以能广泛阅读到《史记》,首先要感谢的人就是杨恽。
《史记》的修补
但可惜的是,虽然杨恽让《史记》重见天日,但《史记》已经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传抄的错误,甚至还有多篇内容整篇失传。
要知道,古代保存、传播书稿的手段比较落后。即便是到了清代,《红楼梦》在作者曹雪芹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内容,并且丢失了很多篇目。可以想见,《史记》面临的传播环境有多艰难。
就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的那样,《史记》传了几十年,一百三十卷的内容就丢了十卷,而且书中的很多内容又因为抄录错误,出现了很多谬误和语句的增删。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修补,隔的时间越久,越难以保存这部经典的原貌。
《史记》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而十篇缺,有录无书。(《汉书·艺文志》)
面对这部书缺损、散佚的情况,学者们很早就纷纷开始想办法修补这部书。而在这些早期修补《史记》的学者中,汉元帝时期的大学者褚少孙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尤其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褚少孙是颍川人。颍川,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禹州市地区。作为汉朝的经学大师,褚少孙熟读史书,尤其喜欢读《史记》。
好观览太史公列传。(《史记·三王世家》补文)
窃好太史公传。(《史记·龟策列传》补文)
为了修补《史记》,褚少孙从官方的书库,到民间藏书,想方设法寻找不同人手中收藏的《史记》文本,借此对《史记》进行比对和复原。对于完全无法找到的篇章,他就自己参考史料进行补充。我们今天看到的《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篇章,有很多内容就是褚少孙增加进去的。
而对于那些比较完整的篇章,他也补充了一些关联内容。
比如,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我在讲《滑稽列传》的时候,其实故意没有提到这一篇里包含的另外一个人物,东方朔。这其实是因为,《滑稽列传》中与东方朔有关的内容,是褚少孙后来补充的,并不是司马迁的著述。
褚少孙还模仿司马迁品评历史的笔法,在书中加上了自己的点评,并统一标注为“褚先生曰”。但他毕竟不是司马迁,后代人就说他狗尾续貂。不过,对于《史记》的读者来说,褚少孙的努力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正是因为褚少孙的续补和修订,后人才能看到一部比较完整、权威的《史记》。而且,虽然褚少孙只是当时《史记》众多续补者之一,但他却是最著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为后人了解、研究《史记》的流传、散佚、残缺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考证。
给《史记》作注
当然,除了修补《史记》的人之外,研究《史记》的学者也有很多。因为随着时间流逝,人们读《史记》的时候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障碍。司马迁写《史记》时提到的很多地名、人名、专有名词的词义都发生了变化。渐渐地,理解这些词句就成了困扰后人的难题。于是,就有人开始给《史记》做注解。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取得了里程碑地位的学者,是南朝的裴骃(yin)。
说到裴骃这个名字,有些人会觉得很陌生,但说到他父亲,你也许早有耳闻。裴骃的父亲就是那位因为给《三国志》做注而名扬史册的裴松之。父亲裴松之给《三国志》写了注,儿子裴骃给《史记》写了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对著名的父子学者。
裴骃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关于《史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和汇总,写成了八十卷的《史记集解》。
这部书有多“全”呢?
裴骃不光将经传百家中,有助于理解《史记》的内容全部收进来,还把他自己和前代学者的《史记》研究成果也一起放在《史记》相关的文句下面。
比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用“呰窳”(zǐ yǔ)这个比较冷僻的词,形容楚越地区的人。这个词什么意思呢?有学者认为是“苟且堕嬾”,也就是懒惰的意思,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这是“(得)病”的意思,裴骃个人更倾向认为这个词是身体“弱”的意思。
面对不同的观点,裴骃会把这三个解释和来源都用小字写在原文下面,供读者参考。 如果遇到拿不准、不能确定的地方,他宁可缺着,也不凭自己的臆想妄加解说。
【集解】:徐广曰:“音紫。呰窳,苟且堕嬾之谓也。”骃案:应劭曰“呰,弱也”。晋灼曰“窳,病也”。
当然,从杨恽把《史记》公布于世以来,中国学者对于《史记》的研究远不止裴骃一家。但可惜的是,因为战争等原因,裴骃之前研究《史记》的著作基本上都失传了。而这些内容,正是因为裴骃在《史记集解》中的全面记录,才得以保全。
另外,我们知道,从汉朝到南北朝,这几百年间,沧海桑田,很多河流的水道改变了,甚至消失了,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裴骃的这本《史记集解》,后人在阅读《史记》,理解具体方位的时候也会面临巨大的困难。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棘原”,这个地方是哪里?《史记集解》会告诉你,棘原位于漳水南岸,巨鹿城南,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平乡县附近。
【集解】:张晏曰:“在漳南。”晋灼曰:“地名,在钜鹿南。”
从这两个例子,你可以看到,正是裴骃的努力,让《史记》的研究没有因为战乱而中断。后来,宋朝人将裴骃的《史记集解》,以及后来唐朝学者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并为《史记三家注》,广为印刷传播。这个本子,可以说是对宋之前《史记》研究的集大成。直到今天我们研究《史记》,必读的入门书依然是这个《史记三家注》。
当然,除了杨恽、褚少孙、裴骃之外,《史记》的传播和研究背后,还有数以百计的历史人物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史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磨难之后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一个缩影。
总结
今天这一讲,我给你梳理了《史记》是如何跨越了两千年的时间来到我们面前的。在这个过程中,《史记》并不是完好无损地一路传承下来,有缺损也有删改,但通过一代代学者不断地修补和注解,最终《史记》被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能够被我们较为顺畅地阅读。《史记》修补和研究的背后,我们首先要感谢杨恽、褚少孙、裴骃这三个人。
最后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还知道哪些古书增补、修订的故事?欢迎在跟大家一起分享。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