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四十四:秦始皇和官僚帝国的创立

作者:猴哥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第四板块、《史记》中的六波地理大开拓

  第四十四、秦始皇和官僚帝国的创立

  上一讲中,我从地理大开拓的视角,给你分析了秦始皇的两次重要的对外战争——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今年这一讲,我要给你讲讲秦始皇对内的政治革新,官僚帝国的创立。

  一说到官僚,你肯定熟悉。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官僚”,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他们是伴随着分封制的瓦解才形成的,而第一个用官僚治理天下的君主,就是秦始皇。

  更准确地说,直到进入了秦朝,华夏世界才第一次彻底告别了贵族和家臣处理国事的模式,正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官员由君主任命而不是世袭继承、领取傣禄而没有封地,官员可以来自任意一个阶层。即便秦帝国很快覆灭了,但以官僚为基石的帝国体系,却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秦始皇是怎么打造出这样一个官僚帝国的呢?为什么这个官僚集团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就让我结合《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给你讲讲,这个官僚帝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秦始皇的战略设计

  上一讲我讲到,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创立了一个规模空前庞大的巨型帝国,而且在这个帝国的内部,地理环境也非常复杂,有高原,有平原,有丘陵,有盆地,更有无数复杂的山脉与河流。

  但是,当时的交通手段和通讯手段却非常原始。文字只能写在竹简上,人也只能通过车马相互联系,互通有无。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治理这样一个空前辽阔而复杂的帝国,就是秦始皇面对的挑战。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

  秦帝国内部,出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其实是呼吁沿用分封制,也就是再次分封王室贵族和功臣,建立一个2.0版的周帝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史记·秦始皇本纪》)

  但是,这个方案很快遭到了秦始皇的否决。在秦始皇看来,这种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之前,春秋战国之所以长期战争不休,就是因为这些诸侯之间,你打我,我打你。现在秦始皇好不容易实现了天下和平,如果再封一群诸侯出来,那就相当于制造了新的内战隐患。也许分封的诸侯第一代是忠于中央的,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帝国也会出现分裂的迹象,内战也就随之而来了。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那秦始皇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我认为,秦始皇的解决方案,核心就是,用官僚集团取代贵族集团,打造一个官僚帝国。

  打造官僚帝国

  秦始皇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官僚帝国的呢?首先是依靠郡县制。

  所谓“郡县制”,就是把天下分为若干个郡,每个郡下又设若干个县,每个县包括若干个乡,每个乡包括若干个亭,每一级都由相应等级的官员进行管理。这些官员,由中央任命而不来自分封的诸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更重要的是,按照秦朝的选官制度,这些官员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阶层,只要这个人的能力能够达到官方的标准,就有机会被任命为相应的官员,而如果干得不好,就会遭到罢免,严重一点的还有可能掉脑袋。

  所以你看,在秦朝没有什么诸侯国,也没有世袭的贵族和公卿,只有不同等级的官员,公开选拔,统一行动。这就用一个开放性的官僚群体,取代了分封贵族来管理天下的机制,打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官僚帝国。

  而这个官僚帝国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帮助秦始皇实现国家治理的标准化,从而打破地域之间的分割,深度推动天下一家。这里我给你划个重点,国家治理的标准化,是秦始皇推动天下一家的关键。而这个“国家治理的标准化”,既需要官僚,又给官僚集团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在课程一开始,我就跟你说过,官僚集团是在秦始皇手中第一次得到正式的全国性的推广。而在此之前,华夏世界没有“官僚”这样的群体,只有不同等级的贵族,对自己的封地进行管理。因此,不同地方的规章制度,一般也都是由各个诸侯国的国君自行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到法律法规、政治制度,小到文字、书法,甚至货币、计量单位、道路宽度处处都存在着差别,给秦始皇在各地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因此,打破分封世袭制度势在必行。那么,抛弃了旧有的管理制度之后,秦始皇的新制度是什么呢?

  首先,秦始皇制定出了一套官僚系统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比如,对于最底层的官员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负责收集信息。以户为单位,挨家挨户去统计人口,每户户主是谁、有几口人、叫什么名字,体貌特征。同时,这些官员也会记录当地有多少耕地、每亩产多少粮食、有什么特殊的物产、交通情况如何等等。而这些统计好的数据,都要统一汇总到首都咸阳,分门别类地收藏。

  那么,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这就要留给中高级官员们专门负责分析。特别是在饥荒和战争的时候,官员们负责根据这些数据,调配资源,做出一系列的调度计划。最后确定的计划,再返回到不同部门、不同等级的官僚手中,逐级落实。

  如此一来,这个帝国就像一个巨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个官僚,都是这个巨大机器中的一个标准化的部件,从地方到中央,维持着帝国的高效运行,让秦始皇的权力能够直接贯彻到基层。

  当然,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的标准化,光有操作流程是远远不够的,被秦始皇纳入到标准化范围内的,还有一系列的生活标准的制定,也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统一度量衡,书同文和车同轨。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

  当然,重新制定一个全新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在短时期内肯定会让人不适应,但是在更长远的历史进程中,却能塑造全新而统一的国家认同。

  尤其是车同轨的推广。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地的马车大小不一样,车道也有宽有窄,给道路交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秦始皇的车同轨,说白了就是道路的标准化,进而决定车辆上车轮间距的标准化。这样,全国各地的车辆往来就方便了。

  正是有了这个标准,全国的车辆制造和道路建设才真正合成一个整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连接、互通,全国范围内的军队调度、情报传送也极大地提高了效能。而道路的标准化,不仅仅是先进交通方式的代表,更是政治上的统一标准。因此,我才会说,官僚集团的标准化优势,又从根本上帮助秦始皇实现了天下的深度统一。

  二世而亡的秦帝国

  听到这里,相信有同学会问了,你之前一直在说官僚帝国的优点,这个系统如此高效,而且能够帮助秦始皇从根本上实现统一。那为什么秦帝国在短短十几年后就灭亡了呢?这不就证明这套官僚系统是无效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秦帝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官僚系统的无效,而是因为这套系统太过有效,让秦始皇的信心过度膨胀,试图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天下,反而让社会丧失了活力,最终导致系统的崩溃。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秦始皇颁布的“焚书令”来说。

  焚书令,也就是不再允许民间学派的存在,严禁民间拥有学术书籍。百姓只能自学医药、占卜、农林类知识。其他书籍,都要交给官府管理,多余书籍要就地销毁。谁敢私藏书籍,抓到之后,严厉处罚。如果多个民间人士聚在一起搞学术研究,抓到之后立即处死,而且不许家属收尸。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

  之所以有这个政策,是因为战国时代是一个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好处是新发明、新思想层出不穷,但坏处是新发明、新思想往往被用于战争,结果就是思想越来越分裂,社会越来越动荡,战争越来越残酷。

  秦始皇希望,他的焚书令,能让民间重新回归质朴之道,天下只需要“别黑白而定一尊”,意思是,由皇帝来分辨是非黑白,制定唯一的标准就行了。如果任由民间学术发展,势必导致人心不一,阻碍朝廷统治。

  但事实上,在秦始皇的统治下,这套系统虽然能够高效运转,但也压制了民间的活力,再加上秦始皇通过官僚系统,过度地使用民力,于是秦始皇死后,民间的反抗势力纷纷起义,反抗秦王朝的统治。这个看似坚固的官僚帝国,也就很快走向了系统崩溃的末路。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秦帝国覆灭了,但是官僚系统本身,却经受住了王朝更迭的考验,得到了后世无数统治者的认可。也正是在秦始皇失败的基础上,汉王朝开始对这个庞大的机器进行改良,最终找到了官和民的新平衡点,开启了日后的辉煌时代。

  总结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给你稍微总结一下。

  今天这一讲,我们从秦始皇面临的时代挑战切入,还原了秦始皇官僚帝国的形成过程,他通过推行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为平民阶层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渠道。然后,秦始皇又通过官僚系统完成了国家治理的标准化,将大一统贯彻到了帝国的每个角落。 最后,我们结合秦帝国的兴亡,分析了过度追求标准化对帝国发展的影响。虽然秦帝国很快覆灭了,但秦始皇打造的官僚集团,却一直沿用下来,并深刻影响了日后的中国历史。

  最后,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认为秦朝二世而亡还有哪些原因?说说你的理由。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四十四:秦始皇和官僚帝国的创立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