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三十一讲:社会治理的警戒线酷吏

作者:猴哥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第三板块、《史记》群星闪耀的华夏经典人格

  第三十一讲、社会治理的警戒线酷吏

  上一讲我讲了循吏,其中司马迁列举了春秋时代五位官员的事迹,用来象征他心目中理想官员应该具备的品格。这一讲我要讲的是,与循吏密切相关的另一群人,酷吏。

  “酷吏”也是司马迁独创的名词。酷是严酷的酷,吏是官吏的吏。这里的严酷,主要是指通过严刑峻法的手段进行治理。在《酷吏列传》的开头,司马迁就借用孔子老子的话,写了一大段议论,明白表达了他的价值判断:社会治理的好坏,并不在于法令的严苛与否。

  那么司马迁写这篇《酷吏列传》,是不是就是要对这样一群人进行批判呢?

  在我看来,也不完全是这样,至少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谴责。对于他着重写到的那些酷吏,他甚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虽惨酷,斯称其位矣”,意思是他们的手段虽然残酷,但也还是称职的。

  那么,在司马迁笔下,酷吏究竟是怎样一群人?他们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史记》的《酷吏列传》。

  武健严酷

  上一讲,我为你介绍过,司马迁用“奉职循理”四个字形容循吏。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也用了四个字描述酷吏:武健严酷。

  武健就是勇武刚健的意思。司马迁笔下的酷吏,首先都是很强硬的人物,他们在乎的只是目标和结果,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强力推进到底。表现在手段上,往往就很严酷。

  儒家经典《尚书》里有一句话,“与其杀无辜,宁失不经”。意思就是,为了避免误伤无辜,宁肯放弃对坏人的惩罚。而酷吏不一样,酷吏无疑看重的是惩罚坏人,能判有罪就不判无罪,能判重罪就不判轻罪。

  比如,酷吏义纵担任太守时,一上任就宣布,把两百多重罪犯人以及两百多私自入狱探监的人,全部处决了。靠着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从此连刁滑之人都来辅佐官吏处理政事。

  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史记·酷吏列传》)

  再比如一个叫王温舒的酷吏,手段极为严酷,犯了小罪的处死,犯了大罪的就灭族,处决的犯人血流十里,以至盗贼都不敢来他的辖区,最后甚至做到了道不拾遗。

  可是,如果为了道不拾遗,导致社会上人人自危,就代表治理效果好了吗?道不拾遗,是儒家对上古美好时代的描述,常常是道德行为很高的体现。但讽刺的是,在现实中,却是靠王温舒的严刑峻法实现的。人们道不拾遗,不是因为道德高尚,而是因为恐惧。

  这其实就涉及更本质的问题了,那就是究竟要如何评价酷吏这个群体的治理效果?

  酷吏的治理效果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酷吏靠着严酷的手段,的确能处理许多难以处理或者急迫的问题,司马迁也肯定他们的作用。这方面的典范是郅都,他也是《酷吏列传》中着重记载的第一个酷吏。

  郅都主要活动在汉景帝时期,这个人刚烈正直,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民间豪强,他一概不放在眼里,只要违法乱纪,一定打击到底。郅都前后治理了很多难治理的地区,晚年还镇守边关,也治理得很好。

  能做得好,关键在于郅都的道德操守很高。他不仅对人严苛,对自己也很严格,认为应该在职位上奉公尽职,为节操而死。而他最后也果然因为得罪窦太后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司马迁充分肯定郅都的价值,说他凡是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要原则都能据理力争。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史记·酷吏列传》)

  但是,现实中像郅都这样的官员,数量极少,要学他的高风亮节很难;要学他的严刑峻法,却很容易。而一旦酷吏不具备郅都这样的高品格,就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这就是酷吏治理效果的另外一面。

  拿前面说过的义纵和王温舒来说。义纵的兴趣都在老百姓的琐事上,虽然取得了小的治理成果,结果大的奸邪之事反而越来越多。王温舒呢,在他的治理下,虽然做到路不拾遗,但他的手下官员,大多以权谋私,导致他的治下贪腐滋生。

  所以说,除非酷吏的品格都像郅都那样,否则就容易滋生很多、很大的问题。

  而事实是,整篇《酷吏列传》一路读下来,你会发现,酷吏的品格越来越糟。到了最后记载的酷吏杜周,一方面手段越来越严酷,一方面又顺承上意,皇上想要排挤的人,他就趁机陷害;皇上想要释放的人,他就暗中找机会帮这个人摆脱关系。完全不是像郅都那样,专门针对特权分子。

  而杜周本人当然也因此获利。这里司马迁给了一个对比:杜周刚刚担任廷史时,只有一匹马,并且配备不齐全;最后,他跻身于三公之列,子孙也都当了高官,家产丰厚,和郅都的清廉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为廷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史记·酷吏列传》)

  不过,就像我在一开始提到的,《酷吏列传》写这些品格不同的酷吏,并不是在对他们做简单的道德上的判断,而是向君主敲出一记警钟,要谨慎使用酷吏。

  仔细读《酷吏列传》你会发现,司马迁在写到这些酷吏时,不止一次提到“上以为能”,也就是皇帝觉得他行,于是重用他。在写到酷吏张汤时,司马迁更是特别刻了汉武帝和张汤的关系,张汤又是如何符合汉武帝的需要而得到了信任。

  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丞相弘数称其美。及治淮南、衡山、江都反狱,皆穷根本。严助及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曰:“伍被本画反谋,而助亲幸出入禁闼爪牙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于是上可论之。其治狱所排大臣自为功,多此类。于是汤益尊任,迁为御史大夫。(《史记·酷吏列传》)

  实际上,《酷吏列传》记载的13位酷吏,全是汉代官员,其中有10位是司马迁时代的官员。还记得《循吏列传》吗?恰恰相反,没有一个是汉代的,记载的全是春秋时代的古人。与其说,这反应的是本朝只有酷吏没有循吏,不如说这反应的是整个国家的系统性问题。

  原因就在于,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当这种作为变成过度作为的时候,就会引发民生危机。为了加强基层管理,不得不依赖酷吏,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酷吏的数量越来越多,品行却越来越差。

  司马迁的政治理念

  到这里,从循吏到酷吏,《史记》中官吏这个群体就已经为你介绍完了。我们回过头来再追溯一个问题,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官吏划分为循吏和酷吏呢?这种特殊的划分方式,究竟彰显了他什么样的政治理念?

  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循吏列传》和《酷吏列传》的排列位置。

  后世的史书,如果既有《循吏传》又有《酷吏传》,绝大多数都是连在一起写,比如《汉书》《后汉书》《魏书》《隋书》都是如此。但司马迁却没有。

  在《循吏列传》和《酷吏列传》之间,司马迁插入了《汲郑列传》和《儒林列传》。《汲郑列传》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两个著名大臣,汲黯和郑当时的事迹;《儒林列传》则列举了孔子死后,儒家学派的发展和相关的杰出人物。

  为什么司马迁没有把循吏和酷吏放在一起写呢?

  在我看来,这里面隐藏着另外一层深意,司马迁笔下的循吏和酷吏,并非两个对立的分类,而是自有一套治理模式的分级体系,循吏和酷吏各对应其中一个层级。这套分级体系是什么呢?答案就隐藏在《货殖列传》中的五句话里。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货殖列传》)

  第一句是“善者因之”。上一讲我已经介绍过了,这种治理方式对应的就是循吏,这是至高境界,是一种理想。

  第二句是“其次利道之”。意思是,次一等的治理者,能抓住人性趋利避害的特点,引导个体从利己的角度,去做成对整个社会有益的事情。这种模式常常与道家文化结合。在汉朝,汲黯与郑当时都信奉道家的清静无为,强调不扰民,将活力留给社会,可以视为“利导之”的代表。所以,《循吏列传》的后面就是《汲郑列传》。

  第三句是“其次教诲之”。是说再次一等的治理者,通过道德教化来进行治理。而《儒林列传》中的人物,正是典型的教诲式治理的代表。所以,《汲郑列传》之后就是《儒林列传》。

  第四句是“其次整齐之”。是说再次一等的治理者,是像筑堤坝堵水那样来治理。也就是通过严刑峻法来治理。这就是酷吏了。所以《酷吏列传》排在《儒林列传》之后。

  第五句是“最下者与之争”。是说最糟糕的治理模式,那就是与民争利。司马迁不屑于给这些人立传。

  从这里来看,酷吏是一个信号灯,是一条警戒线。往上,就可能出现“教诲之”,甚至“利导之”的新时代。但如果不得当,就会从酷吏跌入最糟糕的局面。

  总结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这一讲,我分析了司马迁笔下的酷吏群体。他们的特点是武健严酷,而且能够通过残酷的治理方式,快速解决急迫的争议性疑难问题,但代价是副作用和后遗症比较大。一旦酷吏被不当使用,就会造成社会治理的恶性循环。二十四史中,从《史记》开始,一共有十部史书中都写了酷吏传。这就说明,酷吏也已经成了中国官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在中国历史上,你觉得还有哪些官吏算得上是“酷吏”?欢迎你跟大家一起分享。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三十一讲:社会治理的警戒线酷吏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