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第三板块、《史记》群星闪耀的华夏经典人格
第十六讲、中国的悲剧英雄项羽
今天我要给你讲讲司马迁塑造的悲剧英雄形象,西楚霸王项羽。
我们知道,虽然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其实历史中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失败,但依然能够以英雄的形象名留青史,这就是历史中的悲剧英雄。而在中国历史上,悲剧英雄这一类人格最早、最典型的形象,我认为,就是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为我们还原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他24岁举兵反秦,27岁就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31岁在乌江自刎。他的胜利有多么辉煌,他的失败就有多么惨烈。然而,虽然项羽失败了,但司马迁却对项羽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将没有称帝的西楚霸王,纳入了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入选的《本纪》中。
而通过司马迁的刻画,项羽的失败和悲剧,有了一种深刻的震撼力,让我们看到一个失败者也可以如此伟大。而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从此载入史册,为后世的英雄人物,提供了强大的人格典范。
那么,在司马迁笔下,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今天,我会借助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带你一起来看看,项羽的人格形象。
勇武过人
对于项羽第一个要说的,一定是他的勇武。
在《史记》中,司马迁分别从体能、个人战斗能力以及军事指挥才能三个角度,对项羽的勇武进行了聚焦。
比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开头部分,就写到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换算成今天的标准,就是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能举起几百斤的鼎。长得又高,力气又大,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天然的作战优势。
而且,项羽的单兵作战能力,也是举世无双。比如,司马迁写项羽起义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干掉了会稽郡守殷通身边的一百多个护卫。在场的其他人全被项羽的勇武震住,不敢反抗。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这还没完,项羽绝不仅仅是匹夫之勇,他还是一个军事天才。项羽一生亲自指挥了70多场大战,除了死前的垓下之围,剩下没有一次失败。
就以著名的巨鹿之战为例。说到这一战,世人最容易想到的破釜沉舟,也就是项羽渡河后,下令砸掉行军锅,凿沉渡船,从而激发起士兵的斗志,一举击破了秦军主力。但你注意到没有,在破釜沉舟后面,司马迁的下一笔,写的可不是项羽率领着自己几万人,直接跟秦军的四十万大军硬打,而是说“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
这是什么意思?
甬道,是秦军在巨鹿城外为了方便物资运输搭建的通道。当时,秦军的优势是兵力雄厚,四十万大军将巨鹿城团团围住。开辟甬道,一方面对巨鹿城形成长期围困,另一方面,也能依仗水运,源源不断地把物资从渡口运到城下,从而与赶来支援的各路起义军进行持久对抗。
面对这样的局面,项羽的战法,不是莽撞地直接跟秦国的几十万大军正面硬打,而是反复切断秦军的补给线。这样一来,秦军人多反而成了劣势,放大了断粮造成的恐慌情绪,不得不急于打通补给线,这就失去了主动权。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在战争中,大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场战争真正决胜的地方,往往在战场之外。果然,秦军为了保护补给线,被迫走出营垒,在项羽选择的战场上,进行正面对决,最终被项羽攻破。
巨鹿一战中,无论是对兵力的分配,还是对行军路线的选择,或者是对地形的利用,项羽都达到了艺术化的高度。
不世之功
项羽不仅勇武过人,而且他还有着史诗般的功绩。这个功绩,可不是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种一时一地的战役性胜利,而是三年灭秦,结束了一个巨型王朝的统治。
项羽十二岁跟随叔叔项梁四处流浪,二十四岁投身抗秦起义。叔侄二人步步为营,逐渐成为当时声威最大的反秦势力。后来,秦国大将章邯横空出世,打得各国起义军丢盔弃甲,项梁也兵败战死。正是在这个决定历史的时刻,项羽绝地反击,打赢了定鼎时势的巨鹿之战。秦帝国从此一蹶不振,而起义军却在项羽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三年灭秦。
在司马迁笔下,项羽一路杀进咸阳,所向披靡,似乎不费什么劲儿就覆灭了一个王朝。但我提醒你注意,项羽灭秦这件事本身非比寻常。
秦二世的时候,虽然秦朝政治腐败,但是军事力量依然强大。在项羽崛起之前,起义军在与秦朝对战的时候,其实是胜少败多的。虽然第一个杀入咸阳城的人是刘邦,但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战争是一个整体。如果不是项羽在黄河以北地区牵制并打败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黄河南岸的刘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抢先入咸阳。甚至更可能的是,巨鹿之战如果是秦军胜利,起义军将再也没有跟秦军抗衡的力量,就此失败。
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迁把没有称帝的项羽,列入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入选的《本纪》中,这已经是对项羽功绩进行了充分肯定。
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的那样,“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意思是,诛灭暴秦的是项羽,而刘邦是在项羽之后,平定海内,登基称帝,建立汉朝的。而司马迁把《项羽本纪》插入《秦始皇本纪》与《高祖本纪》之间,也是在向我们展示秦汉之际权力转移的这一过程。
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史记·太史公自序》)
因此我们看到,在司马迁笔下,项羽不仅是一个勇武过人的豪杰,更是能够主导时势的英雄人物,他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在秦汉的历史演变之间,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崇高的失败者
好,说完了项羽英雄的一面,我们再来看看他悲剧性的一面。
项羽27岁成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之后,东归彭城。然而,项羽主导下的分封制度,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各路诸侯也不满项羽的安排,纷纷起兵。短短几个月后,天下再度分崩离析。各路诸侯中,刘邦异军突起,成为了项羽最大的威胁。而也正是在与刘邦的角逐中,项羽接连犯错,最后兵败垓下,在乌江拔剑自刎。
尤其是从兵败垓下到乌江自刎的这一段,司马迁写得非常细腻,也非常精彩。
当时,刘邦集中了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项羽却在决战前夜,带了八百多个骑兵,逃出了包围圈,这个事情让刘邦大为震惊。刘邦派出了他最优秀的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精锐骑兵部队,追杀项羽这八百个残兵败将,还悬出重赏,只要是能杀项羽的人,赏千金,封万户侯。
这个时候的项羽,可以说是命悬一线,更陷入墙倒众人推的惨境,路上的农民,也故意给他指错路。最终,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而追兵已经把他们包围。这个时候,项羽也觉得恐怕是到不了江东了。 这就是《史记》里说的,“项王自度不得脱”。
这个时候,项羽把最后的这二十八个人分成四队发起反冲锋,把汉军打了个阵脚大乱。他要最后一次证明,他的失败,是上天让他失败,不是他缺乏军事能力的失败。于是,在大量杀伤敌军后,项羽冲出了重围,先于追兵到了乌江渡口。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过了乌江,就是江东。而这个时候,乌江边唯一一个控制了所有渡船的人,是乌江亭长。他准备好船,就等项羽过江。没想到项羽说,他不过乌江。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困惑的就是,如果说项羽不准备过乌江,为何要突围?既然已经突围成功,为什么又不过乌江?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要从项羽的深层人格去把握。刘邦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项羽逃到江东,战争不能结束。所以,项羽就要努力向江东突围,证明他没有败给刘邦。但是,最后当他真到了乌江渡口,项羽又说他不过乌江。理由是当年他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北上灭秦,现在只剩二十几个人回去,就算江东父老可怜他,还尊他为王,他也没脸回去。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换句话说,他要在乌江之畔,用自己的死,为这场战争落下帷幕,不再让战火烧到江东。这样一来,是他自己主动选择了死,而不是被刘邦杀死。 与此同时,又是他,主动选择了结束这场战争。正是通过这样一个选择,英雄末路的无奈,和这无奈里的最后抗争,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我把原文放在文稿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
而我们最终看到的是:项羽死了,楚汉争霸也结束了,但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的光辉形象却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了华夏文明谱系中的一个经典人格原型,进而影响了整个东亚的英雄文化。
总结
好,最后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这一讲,我给你还原了司马迁笔下,作为悲剧英雄的项羽。他勇武过人,可惜最终也逃不过功败身死的下场。说起来,其实今天我们看项羽的故事,最为震撼的,还不是项羽的惨败,而是项羽面对一个注定失败的命运,居然还能败得如此轰轰烈烈,败得如此光彩照人。悲剧和失败,从此有了一种穿越时间的震撼力,成就了项羽,也成就了所有中国式的悲剧英雄。
最后,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认为,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悲剧英雄?请你在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史记·项羽本纪》)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