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五讲:《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三大追求

作者:猴哥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第一板块、《史记》总览

  第五讲、《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三大追求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通过《史记》的目录,分析了《史记》的全书结构。从中你不难发现,这部书的结构是精心设计的。就像一个建筑,不同寻常的结构背后,必有不同寻常的思想。同样的,一本书的结构背后,也藏着深层的思想,这就是一本书的宗旨。

  好,那什么是《史记》的宗旨呢?其实你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是见过的,就是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自己归纳的三句话: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太史公自序》)

  常规来讲,咱们一般都会把这三句话看成是司马迁提出的三个并列的目标,但在我看来,其实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成一家之言”。至于“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则是司马迁要回应的两个核心问题。在这两个问题里面,“天人之际”是一个更高、更宏观的问题,而“古今之变”则可以看作是司马迁面临的时代问题。

  所以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和一个目标,三者不是并列,而是逻辑上的递进。就像一栋楼房,司马迁是从最高层向下讲的。但你要走进去,恰恰要从第一层向上走,才是循序渐进的方法。

  因此,这三句话并不能顺着理解,恰恰是要倒过来去看,先看目标,再读问题,由浅入深,反而更容易看清司马迁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成一家之言

  我们先看司马迁的目标——成一家之言。

  这里的“家”是诸子百家的家,一个家就是一个学派。言,代表的是著作。成一家之言,就是写出一部足以形成新学派的著作。具体到司马迁的时代,家又分大家和小家。

  比如兵家,就是一个大家。这个大家下面又分出很多小家,比如侧重军事技巧研究的,就是兵技巧家;侧重机动战研究的,就是兵形势家。你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大家”相当于一级学科,都是先秦时代就已经形成的。到司马迁的时代,已经没有新的大家产生了,所以司马迁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只能不断从大家里分化出新的小家,也就是二级、三级甚至级别更低的学科。

  那么,司马迁要成的“家”是大家还是小家呢?在汉代人看来,显然是小家。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在第2讲的时候特别提到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死前,托付给儿子的两件事,第一件,就是继承春秋遗志。

  这并不是一个虚指。在当时,有正式的春秋学和春秋家。《春秋》是孔子写的一部史书,在汉代的地位非常高,属于六经之一,相对于单纯记录历史,更强调微言大义,也就是借历史来讲终极道理。

  春秋家就是研究《春秋》的学派,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类似的还有研究《诗经》的诗家和研究《尚书》的尚书家。而在当时,因为没有独立的史家,所以历史研究著作都被看做是对《春秋》的补充。司马迁的老师里,有两个很著名的学者,一个是孔子的后代孔安国,一个是西汉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其中,董仲舒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位春秋家。

  司马迁在父亲弥留之际答应的,就是继承春秋学的传统,努力成为春秋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家,也就是二级学科。

  那司马迁最后完成了吗?答案是完成了。

  汉代人在给《史记》进行归类的时候,是把司马迁的《史记》看做二十三个春秋家里的一个小家,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书的地位下降了,甚至再也没人去读,但读《史记》的人越来越多,《史记》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到了隋唐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共同推举《史记》为史学的开山鼻祖,司马迁也就成为了一个大家。

  好,以上这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目标,成一家之言。事实证明,他不但实现了这个目标,更是超越了自己的目标,在隋唐的时候成为了和春秋学等量齐观的大家。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的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回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两个问题的。

  好,我们依次来说,先看“古今之变”。

  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里,最大的一个古今之变,莫过于周秦之变,也就是从周的分封制向秦的郡县制的转变。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变。

  依靠血缘维持的政治秩序崩溃了,新秩序却没完全建立起来,贵族可以一夕之间变成平民,平民也能随着时代的浪潮一跃成为贵族。人们的言行举止也失去了规范。在汉初,人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得体地吃饭、说话,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对此,司马迁记录了一个典型场景,那就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们,在宴会时,功臣们互相争功,喝醉后大呼小叫,口出狂言妄语,乃至拔出佩剑敲打大殿的柱子,连最基本的礼法规矩都没有。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事实上,这个现象只是冰山一角。

  当时,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其实大家都在努力认识这个全新的世界。司马迁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无疑也在探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那司马迁是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呢?答案就在《史记》中。

  你看早期的史书,《国语》和《左传》,关注的都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情。相比之下,司马迁的《史记》却是以人为主体,甚至写下了很多小人物的行为和对话。

  司马迁通过对“本纪”、“世家”与“列传”里面几百个精彩人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汉代最直观的古今之变。在他的笔下,相对于人的出身,他更看重的是人的品格和气质。

  在司马迁看来,历史中有很多的变化,如何打通历史和当下的壁垒,看清“变”背后的“不变”,传承什么,扬弃什么,如何在新世界找到新的规范。正是在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司马迁提炼出了一系列经典人格,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史记》称为“中华人格的基因库”。

  好,了解了古今之变后,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要解决的终极问题,也就是“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

  究是探究、寻找。际,是交际“际”,本义是两面墙相交的地方。究天人之际,就是要去探究天和人的关系。哪些是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哪些不能。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司马迁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尝试着给出答案,这些答案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天代表终极力量,世间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人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而另一种则正好相反,认为人定胜天,凡事都要看人的努力。

  那这两种观点,司马迁认同哪一种呢?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司马迁都不接受。

  你看他写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失败,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的意思是说,上天要让我灭亡,而不是我打不过敌人。对此,司马迁是不认同的。他说,战败了却不反思自己,还说什么是天要亡你,太荒谬了。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与此同时,司马迁也不见得认同人定胜天。比如,他在《六国年表》的序文里说到秦灭六国的时候,他说,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取得最终胜利,和秦国的努力关系不大,主要是“天所助”,用大白话说,就是老天帮忙。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史记·六国年表》)

  形势比人强,上天要一个皇帝,秦始皇顺应了这个潮流,所以成功了;项羽却非要当什么西楚霸王,所以就很难赢。但是不能赢,不等于一定输。输也可以不输的得这么惨。你看,这才是司马迁的观点——输和赢之间,成事在天,但事在人为。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孔子的梦想是在乱世里辅佐明君,推行仁政,重建人道主义的秩序。但是我们从事实层面看,孔子并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但孔子没有成功,不等于失败,因为整个中华文明已经因为孔子的努力而改变。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叹:“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在我看来,这就是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孔子的理想和追求跟他所在的时代不符,所以他到死都没有成功,这是“成事在天”。但是孔子却因为自己的努力,坚定不移地选择,成为了后世的“至圣”,这就是“事在人为”。

  好,弄清了司马迁的目标和需要回应的两个问题之后,你再顺着读一下这三句话就会发现,司马迁的三大追求之间,有着很清晰的逻辑递进——

  首先,要弄清楚历史趋势和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就是究天人之际,才能在制度、文化、政治格局的古今之变中,找到变革背后的不变,这个不变就是人格的觉醒,解决了这两个核心问题之后,再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赛道,就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一家之言了。

  总结

  好,最后我来给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这一讲,我分析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也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并不是并列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目标,两个问题。解决“成一家之言”这个目标,必须回应“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这两个大问题。跳出《史记》来看,司马迁做到了,他不光在汉代的时候已经成了“一家之言”,甚至在后代地位越来越高,成为史学的开山鼻祖。而《史记》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司马迁找到了古今之变的关键——人格觉醒,以人为本,探究历史趋势和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是司马迁寻找和突破这两个问题的方式和手段。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五讲:《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三大追求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