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这段比较长,也是讲了另外一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里面也有这个记载。这是孔老夫子跟子路在路上遇到了两位隐士,一个叫『长沮』,一个叫『桀溺』。根据《孔子世家》记载,这是孔子离开叶邑(这是离开楚国的一个邑),到蔡国的路上,途中遇到这两个人。这两个人『耦而耕』,当时他们都在耕种。根据郑康成的批注,「长沮、桀溺,隐者也」。这是两位隐士,他们的思想跟孔老夫子的不一样。『孔子过之』,孔子这一行人路过此地,就叫子路『问津』,「津」就是过河的渡口,在河边。子路就过去询问他们渡口在何处。「耦而耕」这个耦字,根据郑康成的批注说,「耜,广五寸,二耜为耦」。这个耜,其实就是一种农具,就在犁上面,像耕犁那个犁上面那种铁片,广五寸,二耜为耦,两个铁片就叫耦,都是耕种用的农具。津就是济渡处,这是过河的渡口。
结果子路就上前询问,首先问长沮渡口在哪。『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这位长沮没有回答子路渡口在哪,而是反问他「夫执舆者为谁」?这个舆,根据皇侃和邢昺的注疏都说这属于辔,就是御马的缰绳。因为子路做孔老夫子的车夫,给他驾驭马车,因为要下车去问路,这个时候马的缰绳就交给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就执舆。他在车上等于说抓着缰绳,所以长沮就问那个抓着缰绳的人是谁。『子路曰:为孔丘』,这是报上自己老师的名字。『曰:是鲁孔丘与』,继续问,是不是鲁国的孔丘?当时孔子已经是大名鼎鼎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隐士其实都知道,在这里是明知故问。子路就答曰,是的,『是也』。底下长沮又说了,『曰:是知津矣』,这个话的意思说鲁国的孔子周游列国,他是圣人,圣人是无所不知,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不必去问人了。结果还是不告诉子路渡口在哪。子路没法子了,又『问于桀溺』,就向第二位隐者来请问渡口在哪。『桀溺曰:子为谁』,桀溺也没有回答他,也是反问他,你是谁?前面那个是问他老师,现在是问他自己。子路就是有问必答,『曰:为仲由』,自己自报上自己的字。『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桀溺又问他,你是不是鲁国孔老夫子孔丘的那个门徒?『对曰:然』,子路说是的。『曰』,这也是桀溺说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滔滔」是讲天下浊乱滔滔,「天下皆是也」,天下都是这样的浊乱,真的是五浊恶世,当时各国都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礼崩乐坏,天下都是如此。「而谁以易之」,这个易是改变,谁能够改变?
底下又说,『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且而」的而字作汝字讲,就是你。而且你与其跟从「辟人之士」,那倒不如跟从「辟世之士」。这个意思就说你就别跟孔子了,不如跟咱们。因为这两个人是辟世之人,隐者,那个辟人之士就是指孔子。说孔老夫子是辟人之士,为什么叫辟人之士?因为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到处去寻访,希望找到机会来推行礼乐教化,实现大同之治的理想,可是到哪里都不得其人,没有人能够用他。这个国家没人用,他就到另外一个国家,所以周游列国,因此隐者称孔子是辟人之士。这里没人用他,他就辟往他处,这就辟人。辟世之士是桀溺自己做比喻,我自己就是我自比隐士。他跟子路说了这个话,还是没有给子路说渡口在哪里,很有意思。看到他『耰而不辍』,桀溺说完继续的来耕种。郑康成的批注说,「耰,覆种也。辍是止也。覆种不止,不以津告」。继续在那里耕田种地不停止,不理子路,不告诉他渡口在哪。覆种的意思就是说把种子下到地上,把土埋起来,覆盖上面,就播种。结果子路问了两个人都问不到渡口在哪,只好回去了。
『子路行,以告』,就告诉孔老夫子,把刚才那两位隐士说的话跟孔子说了。『夫子怃然曰』,夫子听了以后「怃然」,怃然的意思就是怅然若失,失望的样子。然后说了下面几句话。那我们会问为什么孔老夫子会在这显出失望的样子,从他底下的话我们可以去体会。失望不是说问不到渡口而失望,那倒不是大事,他觉得是对这两位隐士有失望。所以底下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是生活在山林里面的,如果说我们在山林里面隐居就是跟鸟兽同群,而不跟鸟兽同群就是不隐居,人跟鸟兽不同类,所以夫子用这个来比喻,他自己还是不愿意隐居。「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意思说我若不与这群世人同群,而与谁同群?根据邢昺的批注说到,「与、谓相亲与」,就是跟人群在一起。「我非天下人之徒众相亲与,而更谁相亲与」,换句话说,孔老夫子不舍众生,不舍天下人。所以不舍天下人之徒众,相亲与,要跟他们还是在一起。不跟他们在一起跟谁在一起?难道跟鸟兽在一起吗?孔老夫子就是这样的意思。「言吾自当与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从鸟兽居乎」?我要跟这些天下人在一起,不能离开他们,我怎么能跟鸟兽同群!
底下又补充说一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讲天下人各行其道,各有其道。「丘」就是指孔子自己,自称。说我不必与他们相为改易,「易」就是改变的意思,意思说我们各行其道而已。这是一种说法,在古注里面有两种不同说法,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就是这样来解释,就是不必跟他们相互改易。这是沿袭《皇疏》,就是南北朝的皇侃,他有个《论语义疏》,《义疏》里引江熙的话说,「丘不与易,盖物之有道,故大汤武,亦称夷齐,美管仲,而无讥邵忽。今彼有其道,我有其道,不执我以求彼,不系彼以易我,夫可滞哉」。这意思是说夫子讲「丘不与易也」,是说万物各有其道,所以你看夫子在《论语》里面大汤武,就是赞叹汤王、武王,这是圣人,这个大是大赞叹的意思。而又亦称夷齐,夷是伯夷,齐是叔齐。这两位是隐士,伯夷、叔齐他们跟武王同时代,当时都是纣王的一个附属国的王室的成员,他们都不愿意去当国君,而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又不愿意跟随武王讨伐纣王,所以他们隐居在山中。孔子赞叹武王是圣人,赞叹伯夷、叔齐也是贤人,所以这两个人是各行其道,跟武王完全不同。他们甚至阻止武王革命,换句话说,他们政见不同,可是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持,都能够堪称贤者。所以不与易,也就不必相互改易。像长沮、桀溺他们俩是隐士,有伯夷、叔齐之风。但是孔老夫子他跟他们不一样,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要继承文武之道、尧舜之风。
美管仲,而无讥邵忽,管仲和邵忽他们是朋友,都是跟公子纠(齐国原来的公子)一起谋事。后来公子小白称帝,称了王,就是齐桓公,做了国君。邵忽等于是辅佐公子纠跟公子小白争国,结果公子纠被杀了,邵忽也就跟着殉死,这是一位忠义之士。管仲他没有去死,反而倒过头来辅佐他的对立面,辅佐齐桓公,结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当时是霸业第一人。他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是很大,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对他也特别赞叹。美管仲是赞美管仲的德行,他不以自己的名节,不是看得很重,而是更看重天下生民的福祉,所以孔老夫子很赞叹。这是大公无私的心,甚至连自己名节都能放下的人,他的功业就比邵忽要大。但是孔老夫子赞美管仲的同时也不会讥笑邵忽,邵忽也是难得的忠义之士。这都是各行其道,两者虽然见地和行持有不同,但是都是值得称颂。所以今彼有其道,我有其道,不执我以求彼,不系彼以易我,夫可滞哉。所以这当时天下,春秋是天下大乱,圣贤之人各行其道,有的隐居了,有的像孔子一样来帮助社会,彼此都不需要改易,这是《皇疏》里头的意思。
另外一个意思也有先儒说过,像《朱子四书集注》里面有谈到,「天下若已平治,则我无用变易之,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当时孔子他说这个话,朱熹认为为什么丘不与易也,因为天下有道的话,国治天下平了,那我就没有必要去改变它,所以丘不与易也。但问题是现在天下无道,所以要以道来去改变这个天下,所以丘不与易也,这是在天下有道才不易,天下无道就得易,这个意思。孔老夫子跟长沮、桀溺两位仁者他的志向不一样,可以说这两位仁者是小乘,避世。孔老夫子在乱世却是一心弘道,施济苍生真正的恩惠。所以圣人他的那种心量、志向、德行跟一般洁身自好的隐士是不一样。
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孔老夫子他是怃然曰,他失望,失望在哪?觉得这两个人怎么还修小乘,大有像释迦牟尼佛弹偏斥小的味道。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面批评小乘,说你们怎么不发这种菩提心来救度众生?简直是焦芽败种。孔老夫子是大乘,不过大乘建立在小乘基础上。如果没有小乘,光在那里好高骛远,俨然一个大乘人的模样,但是自己修身都修不好,那个就是狂妄之徒了。孔老夫子本人他自己自分修行上洁身自好,根本没有任何德行的缺失,而又能发起普济众生的大心,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蕅益大师在批注当中他讲到,他是用小注的方式来作注,他没有一个整段的评论,我们看他的小注。他是在一段话之后加几个字的小评,我们从头到尾读一遍,也是复习一下。「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子路去问渡口在哪。「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是知津矣」这个话,是长沮说出来的,蕅益大师在这有三个字的评注,说「好赞词」。这是赞叹孔老夫子,他无所不知是圣人,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渡口也是种比喻,比喻什么?比喻方法,我们要救世得有方法,就好像你要过河得找到渡口一样,找到门径,找到下手处。孔老夫子用什么方法来救世?他用礼乐教化,这是好方法。礼乐教化目的是为了恢复道德仁义,这是他的目标,恢复道德仁义这是因,果就是大同盛世。天下为公,这是建立在崇高道德的基础上,所以下手处是礼乐教化,这是津。那些隐士对于孔子的思想也很了解,说一句话都是一语双关。
底下子路又去问了,「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桀溺他说出这个话,蕅益大师点评说「辟人之士,错看孔子」。他说孔子是辟人之士,为什么说错看孔子?因为孔子不是说只为了一官半职,他把功名利禄早是看得如浮云一样,那他为什么还要孜孜以求,能够有一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了藉此机会可以落实礼乐教化。
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国家的宰相,像在鲁国他做过大司寇,虽然只做了三个月,但是记载上说,三个月当中整国(一国)的人民全都受到教化而变得很有道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鲁国因为教化兴了,所以安定繁荣,连齐国都害怕。你看就三个月,就有这样的效果,这是在一个国当中推动。如果一个小小的地方像鲁国他也做过中都宰,这是一个小邑,像我们现在小镇,小镇里面推动也一样能够把礼乐教化的效果体现出来,这效果真的到现在你看都会有效果。我们的恩师前几年在他的家乡庐江汤池这个小镇做实验,三年效果卓著,真正改善社会风气,能使社会和谐。这个事情传出来轰动联合国,举世都瞩目,用的就是《弟子规》,最基本的礼来教化世人,没想到这效果卓著,证明人很好教。只要你用善法教他们,他们马上就能回头,马上能断恶修善。
现在况且都能有这样的效果,那二千五百年前孔子那个时代,人心毕竟比现在更厚道,当然他做鲁国大司寇三个月就能够构建出和谐社会,这个我们能够相信。所以孔子为什么他要求一官半职?他就为了做实验,告诉大家,「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把教育带起来了社会都安定,这是治国根本的方略。只是这每个国家都不能用孔子,哪怕你见到好效果了都不能用他,这真是没办法了,所以孔子才离开。为什么不用孔子?我们也想象得出来,那都是因为有利益集团的问题,孔子在那里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不欢迎孔子。那孔老夫子绝对不会搞革命,要推翻这个国家政权,不会的。他要搞革命完全可以,手下七十二贤、三千门徒,个个都是人才,要做大事一点不难,为什么孔子不做?他不给后世留下不好的榜样,他永远守分安命,「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不在其位就不谋其政,思不出其位,给后世做好榜样,这样什么?不会让社会有不安,有更大的动乱,不会。你用我,可以帮助这个社会安定,你不用我,我绝不会造成你的社会更大不安。这是圣人的存心,他没有一丝毫的自私自利,如果有自私自利那他就,你不用我,我就会要推翻你,这是小人!或者是怨天尤人,骂这个国君有眼无珠,像我这人才你都不认,你都不能用,这是小人。孔老夫子都没有这样,不怨天不尤人。所以桀溺说孔子是辟人之士,是真的错看了孔子!
底下「子路行以告」,告诉夫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个话对桀溺的评价做个回应。蕅益大师评注说,「可见不是辟人之士」,孔老夫子就凭这句话,他不是辟人之士,也不是辟世之士,高于辟人之士,高于辟世之士。为什么?这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明知天下乱而不弃离天下,这是大圣人,非一般隐士可以能够体会到的境界。
底下又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看夫子心怀天下,希望天下有道,世界大同,这样他自己就无需要改易了,天下无道他就要改易。所以蕅益大师说,「菩萨心肠,木铎职分」。菩萨心是大乘心,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不舍离众生。木铎这是《论语》当中有提到的,木铎是金口木舌的铃,敲起来很响,摇铃的时候声音是很能够响彻云霄。这意思是说能够震动天下。夫子的教化可以震动人心,所以《论语》中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换句话说,夫子来到世间他有这个使命,这个天职就是教化人心。所以他不舍众生,他不会辟人,也不辟世,随缘度众生,看看哪里有缘他就上哪里,所以周游列国。周游的目的绝不是为自己名闻利养,真正是天下为公,这礼乐教化在哪里实行都好。如果能够在一个地方创造一个榜样出来,然后进行推广。在一个国建成功了,全部诸侯国都来效法,这就能恢复王道。所以夫子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和谐天下。这个圣人之心我们要细细去体会。
孔老夫子,你看他跟子路说了这个话,「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完了就放下。虽然那两个隐士对夫子根本不理解,也不能说根本不理解,理解了一部分,不能理解全部,夫子也不去跟他们说明,这什么?不求人知而求天知,这真诚心!一般凡人听到被人误会了,马上去跟他解释,生怕人家到处给他去造谣,把这误会扩大。孔老夫子这些念头都没有,你误会就误会去。所以夫子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知道的东西。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学问、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足不足以让人知道之后感佩。人有不同种的人,不求人知,只求天知。不求现在的人知,求后世、万世之君子知,心多么豁达!所以君子坦荡荡,他无欲无求,连求个知己都不求,这个事情该做的就一味做下去,人知与不知都无所谓,更不会故意装做出个样子让人家知,也不必跟人说明。
所以你看大家注意一下第六章最后,跟前面第五章我们刚学的最后不太一样,第五章「孔子下,欲与之言」。前面那位楚国的狂人他是孔子的知己,这个人比长沮、桀溺的境界要高,孔子想找他来谈谈,谈也不是要求他知道自己,而是知音难遇,遇到知音当然是不亦乐乎,跟他谈谈,只是没谈上,他走了。当然这里有深机。你看第六章孔老夫子没有欲与之言,听到子路回来向他汇报之后只是怃然叹气,就算了,没有跟这两位隐者再解释什么,这种行为表现不一样。换句话说,长沮、桀溺这两位隐君子固然是很不错,但是还不足以做孔子知己。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