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这个话我们也来研讨一下。『子路从而后』,这个「从」是动词,跟随着孔老夫子。「而后」就是落在后面,大概他落在队伍后面追不上孔子。结果遇见了一位『丈人』,这位「丈人」就是一个老人。『以杖荷莜』,这个「莜」是指竹器,拿着他的拐杖,这是挑着一个竹器。结果子路就向他请问了,『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您见到我的夫子吗?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这问的口气也比较鲁莽一点,而且他也没有说他老师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突然就问别人。丈人给他回答了,『丈人曰』,这老人家说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个「植」就是立起来的意思,「芸」就是除草,他在那里除草。这个老人家答复子路就说我是一个农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个说法有两种。一种,《雪公讲要》都引用两种的解释,都可以合参。一个是引用包咸的批注,说「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耶」?这老人家说我手足不勤劳,五谷不能分植,谁有这个心思去给你找夫子?是这么样说。所以这个话不是这个老人责骂、批评子路的话。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老人家批评子路的,而不是说自己没空去找你的夫子,这是《朱子集注》里面说到的,「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就是对五谷,农作物都分辨不清。「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这是在批评子路,你怎么耕田都不会,不去从事农业生产而跟随你的那个老师去到处游,周游列国。你看这丈人也不是普通人,他都知道孔老夫子的行踪,说明他也是一位高人。这两种说法可以并存。《雪公讲要》当中就更倾向于第一种,就是老人家可能不至于这么样的不讲情理,见了面就马上责骂子路,只是说我自己都忙不过来了,谁有功夫注意别的事,我不知道你这个夫子是谁。大概是这样说就比较合情合理。所以「植其杖而芸」,他就继续干他的农活,在那里除草。

  底下『子路拱而立』,子路很有礼貌,毕竟是夫子的学生,很讲礼仪,所以他拱手恭敬而立,在他旁边站着。『止子路宿』,这老人家于是就留子路在家里住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这个「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小米饭,黄米饭。这个是盛情招待了,杀鸡、做黄米饭招待子路。「食之」就是供养,供养他食物的意思,读去声。『见其二子焉』,这个「焉」是表示给子路,「见其二子」,这个字念现,就是叫他两个儿子来见子路,这也是很有礼貌。『明日,子路行』,第二天子路就离开了,于是追上了夫子,『以告』,就把前一天遇到这位丈人的经过向孔老夫子报告。『子曰:隐者也』,孔老夫子说他是一位隐士,孔老夫子的境界确实比子路高很多。子路有点懵懵懂懂,丈人的这种行为其实里头有禅机,子路没看出来。回头见了孔老夫子报告了之后,孔子就明白,这位是个高人,他的一举一动那都含有深刻的含义。于是『使子路反见之』,就叫子路返回去再见这位丈人。『至则行矣』,结果到了以后没想到这个丈人已经外出了。

  然后底下又说『子路曰』,子路就到了丈人家里,没见到丈人,就向丈人的家里人,就是他之前见到的他的两个儿子转达一个话。说『不仕无义』,「仕」就是讲替国家办事,仕则有君臣之伦,五伦关系当中君臣是对出仕的人来讲的,就是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是讲一个读书人、一个士人,如果隐居不仕,不出来为国家、为天下人效力,便是废弃了君臣之义。《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讲到圣人教人「治人七情,修十义」。十义当中就有君仁臣忠,义是义务,义者循理,如果不义就是不符合道理,不合情、不合理。所以夫子他到处都是为了希望能够替国家、替天下做事,那这个话应该是孔老夫子叫子路去传达的,子路估计还没有这么高的水平说出这样的话,后面蕅益大师有提到这个问题。就从他前面遇到丈人,他的这种行持,没看出来,回来之后见到孔子,孔子才告诉他这是个隐士、高人。从此可以见到子路还没有悟透,所以他不可能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应该是孔子的话。所以这段话就是也是孔子对我们的教诲。

  底下又说『长幼之节,不可废也』,长幼的礼节不能够废弃。像这位丈人,他就对子路很有礼节,请子路在家里住一晚,盛情的招待,然后叫出他的两个儿子出来见宾客,这是长幼之节、之礼,礼节的意思。既然长幼之礼节不可废,君臣的礼节怎么可以废?所以『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够废弃君臣之间的礼节和礼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所以不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欲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即使有机会也不愿意出来,这是「乱大伦」,就是乱了君臣的大伦。根据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上说,「不仕则无君臣之义,视为乱伦。乱之为言,犹废也」。这个乱当废字讲,就废了、废弃了五伦当中的君臣这一伦。为什么?因为你不出来做事情,你躲在那里,那当然就废弃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这个实际上孔老夫子在这里也是教导子路,也是教导我们大家。我们学习的目的确实是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希望众生得安乐,否则学就无以致用。所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意思是说君子的出仕,出来为国家做事是为行其君臣之义,这是什么?把五伦十义修圆满了。「道之不行」,君子早已知道了。换句话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下虽无道,圣人犹不废弃道。孔老夫子是可以去隐居深山,为什么不隐居?就不想废弃这个五伦十义。五伦十义就是人间的道,你能循着道而修,这就是德。夫子讲道德仁义礼,他自己做出来,所以他自己五伦十义都修得很好,一个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他都有,而且都能敦伦尽分,为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即使天下无道,可以说每个国君都是个昏君,但是夫子还是出来,那很不容易。

  古文里面有一篇叫「为臣不易」,特别是给昏君服务,真不容易。你看孔子是怎么样给这些领导来服务的,君不君,但是他能守着臣道,该谏诤的时候他谏诤,忠义不失,忠而且顺。《孝经》上讲,「忠顺不失,以事其上」,这就是行君臣之义,全都是圣人给我们做示现。如果他不这么示现,我们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你说有多少领导人能够堪称圣人?跟圣人来做事当然容易了,他有智慧、有德行。他是个凡人,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那怎么帮助他去利益万民,你有这种心是忠臣。夫子有很多这方面的示现,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在讲《论语》当中也讲了不少的例子。大家有空也可以看看「孔子」的那个电视连续剧,那个也很好,这已经是二十年前拍的,应该能找到光盘。

  孔子使子路,就是叫子路去跟这个丈人说了这段话,可以说是此章的要义之所在,把夫子主要的思想体现出来了,五伦道德。所以一个社会能不能和谐,关键是伦常是不是得其正。人伦常道得其正了,这社会自然就安定和谐,天下太平。所以圣学没别的,无非学一个伦理,伦常道理。朱子说过,「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圣人也只是不过将伦常道德做到圆满而已,所以读书人不能够止于洁身自好而已,还应该懂得兼善天下。有这个立志,发愿造福人群,以此为自己的使命。但是在弘道的时候又不得攀缘,随缘而行。

  像夫子每到一个地方,你看他见了齐君,齐国的国君,国君不能用他,他就走。到了楚国,楚国的国君不能用他,他也走了。在鲁国,鲁国那个国君好色,三日不早朝,他也走了。随缘!随缘不是随便,他的志向从来没有退失过,只要有机缘他就一定把握住,做利益万民的事情。但是没有缘分他一点不会去攀缘,这是随缘妙用。如果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分别执着,控制局面这个心生出来了,那就不能随缘了,那也不是妙用。所以从夫子这种存心,夫子的行持,你去体会如何学圣人。真正像夫子自己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你用他的时候他马上就能够出来,去落实圣贤之道,推行礼乐教化;舍之,你不要他,他立刻藏起来,他就离开了。这就是随缘妙用,绝没有那种执着心。众生有福,自然会留住这个圣人;众生没有福报,圣人就像水一样就自然流走了。

  这一段话因为禅意极浓,我们再看看蕅益大师,认真的去咀嚼一下。如果你从这里头能够悟入境界,就像佛门禅门公案一样,这段何尝不是禅门公案?儒门的公案,你能够悟入,你就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禅宗它讲究参究,参透了豁然大悟,就得到了佛心。我们也从此参悟,希望得到圣心。我们从头来看一下,用蕅益大师的这段评注。「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这个话「问得满撞」。子路他粗心,遇到了高人没看出来,问得很莽撞。「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答得清楚」,这是蕅益大师的评注。问得虽然粗心大意,答得却是淋漓尽致。这个话很有味道!就是你有没有找到夫子,自己回去参。

  底下又说,「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蕅益大师评注,「露出马脚,惹出是非」。这个马脚也不是说那个不好的话,实际说露出一点真面目出来,这位高人也不是纯粹像之前的长沮、桀溺那种遁世之人,他何尝不是一个像夫子一样的心怀天下之人。何以见得?你看他也在行五伦关系,他把两个儿子叫出来,这不是礼吗?长幼之礼已经做得那么圆满了,这是露出马脚。惹出是非是什么?提一个禅门的机锋给你,自己去悟。只是很可惜子路没看出来,懵懵懂懂回去。「明日子路行以告」,回去把这个事告诉夫子,这里头的深意一点没体会到,可是夫子马上明白。「子曰:隐者也」,这个是个高人,但是不说高人说个隐者,也是让子路去悟。夫子教学着重悟性,如果一下把马脚全给你说透了,那你就没得悟了。你看夫子讲话不像我们讲《论语》讲得这么啰啰嗦嗦,全是很简洁的语言,每句话都是其味无穷。

  然后「使子路反见之」,让子路回去再去看望这位丈人,还要给他传个话。蕅益大师用禅门的一个公案来作评注,说「赵州勘婆子」,勘是勘验,这是一个禅门的典故,一会我们再来说。「至则行矣」,「勘破了也」,这个是什么?孔子跟丈人心心相印,勘破了。底下的话我们就不再说了,刚才已经重复了,勘破了就是底下子路所说的话,告诉你,虽然是乱世,还是要行五伦大道,礼不可废弃,君臣之义不可废弃,五伦十义不可废弃。其实子路说的话他现在再说,人家之前一个晚上已经给你做出来了,叫两个儿子出来见,这不就是在行五伦十义吗?可惜子路没悟透,让孔子勘破。

  我们在这结合一下「赵州勘婆子」的这段公案,讲一讲,因为蕅益大师在早年是修禅的,在禅门功夫上用得很深,真的是一千七百则公案个个悟透。这一千七百则公案都记录在《五灯会元》当中,《传灯录.五灯会元》,这里面是一个公案,公案就是故事,都真实故事,叫赵州勘婆。我们知道蕅益大师参禅二十四岁开悟,一悟一切悟,世出世间法一切都通达了,所以他注《论语》你看看,那是通儒通佛,世法出世法兼融圆满,真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五灯会元》里面这几句话是这么说,「赵州因僧问婆子、台山路向甚处去」。当时因为禅门公案记录的语言都比较口语化,目的是为了让当时人,文化水平极低的人都能了解,这是写作人的苦心。赵州是一位很著名的禅师,唐朝的赵州和尚,他法号从谂,是在禅门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很著名的「赵州八十有行脚」,他八十高龄行脚,那是苦行,靠走路走到赵州古城,所以后来人称他赵州和尚,也称他赵州古佛。现在我们还有赵州茶,就是跟他有关系的。他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跟佛的境界是一样的,那就是圣人。

  赵州因僧问婆子,就是叫一个徒弟,叫一个僧人去问婆子,这个婆子是在走向五台山的路上有这么一位老婆子。凡是人要到五台山去参访都要经过她那里,往往要向她问路。所以台山路向甚处去,台山就是五台山,去参访五台山怎么走?「婆云:蓦直去」,婆子说你就直往前去,这话都很有禅味。「僧纔行三五步」,结果听话的人往前走了三、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这意思就是说好个禅师,就那么去了?这话一说完,当然那个僧人可能就回头来问,妳还有什么事?这就是什么?没开悟,勘验出来。「后有僧举似州。州云:待我去与尔勘过这婆子」。于是后来有僧人去向赵州和尚说了这个情形,赵州一听明白了,这个婆子说的话有深意,他说待我去勘验一下这婆子。去了。「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是答」。就是台山路怎么走?直着往前走。「州归谓众曰:台山婆子,我与尔勘破了也」。赵州和尚他跟其它的僧人不一样,听了婆子的话就照往前走。当然婆子还是问,「好个师僧,又恁么去」,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赵州和尚不回头,继续往前走。回头告诉大家,我已经勘破了。

  这一段话跟孔老夫子让子路去拜见,重回头去拜见丈人,情形就很彷佛、很相似。蕅益大师把这两段话合在一起来让我们参,很有味道。你看看在这里孔子跟子路,听到子路回头说了丈人的这一段情形,他明白了,叫子路回去继续传话,就好比赵州和尚听到僧人说了这婆子的事,他也明白了,只是赵州和尚亲自去勘验婆子,孔子是叫子路去。赵州和尚听了婆子的话,直往前行不回头,这是什么?经过考试了,人家叫不回头了。夫子叫子路跟丈人说的话,不也是显示同样的道理吗?夫子在这样天下无道的乱世当中,还是一如既往推行五伦大道,仁义礼乐,也是直往前行,不回头。不管谁来说什么样的话,夫子不退青云之志,这就勘验出来了,夫子是真的真心。就像赵州和尚经过勘验了,婆子叫他不回头,人家其它僧人一叫回头了,说明什么?还是被音声所转,六根接触到六尘境界,你会被六尘境界所转,你不能直往前行。直往前行你就能见性,六根如果被六尘境界所转,耳听声,婆子一叫你,你就回头了,你不是直往前行。换句话说,你对这个话没懂、没透,透了就见性了。直往前行显我本性,见我本性,任何六尘境界不能诱惑我,不能染污我的自性,明心见性。赵州说我勘破了。

  你看这话都是听言外之音你才能听得懂,公案全是意在言外。禅门公案你要是去参,只在语言文字上参,参上一百年也不开悟,就得什么?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说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要得孔子心法也不例外。你看夫子说,我欲无言,天何言哉,换句话说,只点明白你离言说相。孔子欲无言,但是他不是不言,他还讲了这么多话,你看整个《论语》都是他讲的,后人记载下来的。为什么说无言?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圣人心地清净,哪有说法。都是什么?应众生机感而发。譬如叩锺,钟本身不会响,你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这就是应众生之机感,众生有感圣人有应。而自己心是空的,夫子讲空空如也,自己是空空如也。那我们学夫子之道也要懂,听而无听,无听而听。

  你要是读《论语》,在语言文字上抠着,那你训诂学搞得再好,到最后不开悟,你只能成为一个儒学专家、教授、学者,但是你不能成为圣人。为什么?言说相没放下,心缘相没放下,名字相没放下。抠着语言文字,这就是言说、名字这个相,心里面在那里推测、考虑、思考,心缘相没放下,你怎么能体会孔子空空如也的境界?你怎么能体会夫子吾欲无言的这个境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这些妄念放下,真真诚诚的用自己的真诚心来接受圣贤的教诲,这你才有可能悟入。还要用至诚恭敬的心来学,稍有诚敬不足,就是自己学道的障碍。

  为什么你看孔子所有学生里面特别赞叹颜回,颜回对老师最为恭敬。这《论语》里面他有赞叹老师的话,说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叹到极致。这个赞叹是他内心中真诚的想法,不是故意阿谀奉承,所以他真正传得夫子心法,他老实、听话、真干。子路确实比他要差,夫子的一些做法,子路不理解的时候还不悦。你看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公山弗扰、佛肸要去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也是不悦。他不理解老师,就不满了,心就不平了。为什么不满?执着自己的意见,自己有成见他怎么能理解老师?老师心是空的,他的心是实的,满满的都是妄想分别执着,他怎么能体会老师的境界。就像这里你看看见了丈人,丈人已经给他做示现,全然不知,这叫混混沌沌,这真的凡夫就是看不出圣人的落脚处。虽然子路也称为贤人,但没开悟,贤人不知圣人落脚处,整个就不知,不是说贤人知道圣人百分之五十,不是那样,完全一点都不知,境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就像《华严经》里的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落脚处,二地菩萨不知三地菩萨落脚处,整个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孔老夫子也在点化子路,同时也教导我们世人重视伦常道德。但是更深的禅机在里头,我们要自己好好悟。

  蕅益大师最后有一个评注,说「此数句,绝不似子路之言」,这是讲最后子路说的那段话。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这段话,这段话绝不像子路自己说的。为什么?他前面已经看出来了,他没那个境界。「想是夫子教他的。幸得丈人不在,不然却被丈人勘破」。这话可见得蕅益大师,完全已经体会得夫子的境界了。这个话也是过去先儒没讲的,说老实话,先儒也没看出来,没悟。蕅益大师那是真正我们相信佛菩萨再来,境界不在夫子之下。所以你看他的点评,那真的是点睛,让我们一看就拍案叫绝。

  子路的这些话确实正显出圣人的见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能够在这乱世当中立起伦常大道。在这个乱世、天下无道的时局当中,夫子推行礼乐教化,怎么能够没有烦恼?正因为夫子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无心。无心,他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你要有心做就会有烦恼。一有心,有什么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执着当然就会带来烦恼,这对我们现在推动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来讲很有启发。如果你没有说真正放下执着,你在这个推动过程中那肯定会有烦恼,而且这烦恼可能超过凡人。或者是生起名闻利养的心,或者是生起控制、占有的心,或者是生起傲慢、嫉妒的心,或者是执着于自己成见,左右法运的发展,这都是背因果的。所以没有真正高的见地,没有断烦恼的功夫,做不了大事。怎么办?好好修,跟着老师学。子路就是得这样,子路没开悟,得老实跟着孔子,他要是出去准是会出乱子。你看他前面第一句话问「子见夫子乎」,问丈人,蕅益大师就看出来问得莽撞。这个什么?烦恼没断尽,见地还没开,所以问出这种话。

  我们再看江谦先生的一个补注。「长沮桀溺丈人之勤四体,分五榖,自是古时学者本色。两汉学风尚如此也」。当时学风所谓耕读并重,所以长沮、桀溺、丈人都是搞耕种的,但他们也是读书人,也是士人。他勤四体、分五谷,搞农业,这是古时候学者的本色,自古耕读传家,这确实有好处,学文、力行并重。不是只是做象牙塔里面的一个人,他是要在生活当中来学习的。所以两汉时期的学风也是如此的,两汉是在春秋以后。「孔子欲进以大乘救世之学,故不许其辟世」。孔老夫子在这个基础上把学问往上提升,进以大乘救世之学,就是我们要生起广大心,救世人,扶正法,而不是简单的辟世,辟世是小乘。「然高于后世科举学校所养成之游民万万矣」,这不是后世科举时代,包括民国以来的学校所养成的游民可以比拟的,连过去的耕读学者都比拟不了。人家那个真的是重视道德学问,科举时代的图功名,现在的学校只崇尚科技,忽视了人伦道德。

  所以「今之学者,当法长沮桀溺丈人之生计自立,而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则真孔子徒也」。今之学者,江谦先生是民国年间的人,他跟弘一大师是同事。他那个时候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校长,弘一大师在那学校里当过教员,在没出家之前当过教员。江谦也是现代的学者。他劝导我们当效法长沮、桀溺、丈人这些人,以生计自立。就是不光是要为自己生计而能够独立起来,这是你能够独善其身而已,还要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那是孔子的学问,就是帮助这个苦难的世间,这才是真正的孔子的弟子。「读樊迟请学稼章,亦当知此意」。樊迟是孔子弟子,他说他想回家种田,学怎么种田,被夫子批评,说樊迟是小人。这个小人是说他心量小,只是想着回家独善其身,没有想兼善天下。兼善天下大心量,叫大人,所以大人之学叫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己的受用,恢复自己明德,成为圣人。还得亲民,就是教化众生。两者圆满了,自度度他圆满了就止于至善。所以孔子为什么要出来?他要止于至善。只自度,不能够度他圆满,都不是至善。

  「若战国时许行君民并耕而食之说,则窒碍难通矣」。战国时代,这是在《孟子》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许行是农家的一个代表。当时三教九流其中一流是农流,他就讲君民并耕,所有的人一起都得务农,这样才能够吃自己种的粮食。这个被孟子驳斥,孟子说有劳心者、有劳力者,可以分工,怎么能够大家只一味的自己搞耕种?这是窒碍难通的说法。「两汉诸帝,尚躬耕籍田,以供宗庙祭祀。而令郡国各举孝弟力田之士,以为乡里表率。此则良法美意可施行也」,这是江谦政策性的建议。两汉,汉朝,西汉、东汉各个皇帝崇尚躬耕籍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包产到户,每一家都要去耕种,自己以供宗庙祭祀。令郡国就是当时这些,就像我们现在省一样,各个省、各个郡,各举孝弟力田之士,举孝廉出来为国家服务。力田之士就是他不仅是有孝悌之德,他还有躬耕之力这样的技艺,这种人来为乡里做表率,让大家学习效法。这是良法美意可施行也。这个话用我们现在的意思来讲,就是我们应该在各行各业里面提出表率的人物,这个表率,他自己有自己行业的技术,是标兵,但同时他又有孝悌忠信的品德,也就是德才兼备的这种人,我们要提出来做榜样。这是一种美意,可以施行于天下。这是江谦在补注当中给我们提出这种政策性的建议。

  【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论语,微子第十八
阅读全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