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这一章是子贡向老师请教仁的道理。夫子讲仁讲得最多。仁是圣贤的境界,夫子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的这个境界,那么子贡当然他也很愿意去把仁能学到。但是要做到仁之前,道理首先要弄清楚。道理搞明白了,我们才知道如何来下手。这一章是告诉我们下手之处,如何行仁,怎么下手。所以这一章非常的重要。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教我们如何行仁,那这一章可以说是核心。
『子贡曰』,这是子贡,孔子的弟子,他向夫子请教。『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这是向夫子请问,如果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算如何?『可谓仁乎』,这算不算是仁了?我们先看《雪公讲要》里面说的,「子贡问孔子,如有广施恩惠于民,而又能济众于患难者,何如,是可谓仁乎?」这是把子贡的这个话翻译出来。子贡问「如果有广施恩惠于民」,「施」是布施,这个布施是广施,这个「广」不仅是事上是非常的广博,心上也是广大的。如何能够做到心上广大?没有分别,这叫广施。我们在布施恩惠给人的时候,不会分别这个人他是贵贱,还是贫富,还是你喜欢他,还是厌恶他,统统没有这些分别,平等普施,普遍的来布施,这叫广施。有分别有执着,这个心就小了,狭小就不叫广,广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那么说施与、给人的是恩惠,就是真正利益人群,、利益大众。这个「民」是讲人,人民。
底下「而又能济众」,这个「众」就比民又更广了,在对象上来讲这也是广施。众是众生,众生的意义比民要更大了。民只是人道,众生是六道,甚至是十法界,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都要布施他。现在科学家用数学的方法,给我们证明宇宙里面至少十个维次空间,那每个空间里头应该都会有生命,只是我们四维空间里面的生命看不到其它维次的空间,但是不能够否定他们的存在。这个「济众」,济就是救济、帮助这个意思。众生处于患难当中,我们发这个愿去普济,帮助他们解脱患难。前面说广施恩惠于民叫仁民,又能济众于患难这叫爱物,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要做到这样的广施、普济,从哪下手?亲亲。亲亲就是先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这个是你爱心的原点。你要对你父母没有爱心,你怎么可能仁民、爱物?所以这个广施恩惠于民和普济众生于患难,这都是什么?你的孝心的推展而已。这个孝心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你对你父母是真的,所以你对人民、对众生那个爱心也是真的。那是一个心,只是从一家扩展到一天下、一个宇宙。这个广施是你的心量随着增大,不再是对一家、一国而已,而是什么?一天下和整个宇宙,包括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你都能够用这样的孝心来敬他们、爱他们、帮助他们、照顾他们,这个叫「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整个宇宙没有一个众生遗漏的。
你看看,儒家这个境界也是相当之广博的,子贡问的问题也是相当有水平的。一般人只理解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只是对一天下而已,那是小了。一天下就是我们讲一个地球,那个并不大,心量不算很大,宇宙里面这个地球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我们老师讲课里面还给大家看了这么一个片子,这是我们的地球,很小,这是从外层空间拍下来地球的景色。再要远一点,这地球是这个样子的,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如果你再要从更远的地方去拍,这个相片一下子没有了,从外层空间看我们的家园,这一天下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如果是我们只看到一天下,这个心量也不是很大。所以心量要扩展到整个宇宙,其它的星球也一样有众生、有生命。有形的生命、无形的生命统统都要普济,你这个仁者的仁才做到圆满。子贡问出这样的问题,说能够这样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是可谓为仁乎?」做到这样如何,算不算是仁?
我们来看雪公底下所讲的,「本国民众待施待济既多,尚有各国民众,此世界外,又有他世界,推之无穷,而货财有限,博施救济,孰能周遍」?所以这个境界之高广,我们怎么能够达得到?这里就举出来了,我们要博施于民,先要从本国开始。你看我们国家二00八年五月汶川大地震,今年又有青海玉树地震,还有干旱的地区,还有发洪水的地方,这很多的灾难,这些民众都等待我们的施与,等待我们的救济。即使是他们现在没有灾难,但是可能他们也生活在烦恼的、痛苦的境界当中。如果他不明白圣贤之道,处理问题他没有智慧,他就会烦恼,。那烦恼也属于患难,也需要我们去救济,这么多。
一般来讲,这个施,布施的施,一般来说有三种,所谓是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用你的钱财,、用物质去供养。看到谁需要吃饭,你去布施饭;需要衣服穿,你布施衣服;需要钱,你布施钱;需要什么你布施什么,这是财布施。另外,第二个是法布施,布施法是你将真相、真理跟别人说清楚,让他能够听了法之后,他明理了;明了理,就解脱烦恼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了。像我们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法施,布施的是法、正法。还有是无畏施,就是让众生解脱畏惧、解脱忧患。他要是痛苦,你给他以安慰;他要是有苦恼,你帮助他解决问题,他就解脱了,这都是无畏施;他有恐惧、有畏惧,你让他能够安心,这都是无畏施。譬如说,如果有人怕黑,不敢走夜路,你陪他走一程,这就是无畏施。这是对人而言,还有对一切动物、一切众生也包括在内,我们不吃众生肉,这是无畏施。能够放生,看到人家宰杀生命,我们去放生,我们能够把众生从刀口下解脱出来,这也是无畏施。
所以布施是三种布施,这是讲的大类。每一种里面都是无量无边的,这是博施、广施。三种布施里面,哪一种最为殊胜?法施。因为人听了正法之后,他能觉悟。觉悟了,有智慧了,那么他就能够知道该怎么过日子,怎么做人,怎么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怎么得到快乐。这是法给他带来的利益,这个金钱都买不到的。金钱只能够满足暂时的要求,但是他听了法之后,、听了圣贤教育之后,他能改变他的人生观,从此以后,他能够真正解脱烦恼了,解脱烦恼也是无畏。而且不仅这一生他得到利益了,那生生世世都得到利益。
人决定不是就这一世,孔子都承认人有轮回的。你看孔子他提倡祭祀祖先,《孝经》里面讲的,「春秋祭祀」,「以鬼享之」,当我们在春秋祭祀的时候,祖先的魂就来享受我们的祭祀。这个鬼就是祖先的魂,他的神识他来。如果没有鬼,、没有祖先这些灵魂,那《孝经》就不会这样讲了,证明什么?人不是死了之后就没有了,真有,还有来世。我们学了法,明白道理了,不仅这一生得利,这个人生观、世界观跟着你的神识到下一生,它不中断,这叫慧命。身命是有一定的时期的,这人生七十古来稀,你七十岁,你断气了,你走了,你生命就此完结,可是慧命是永恒的。所以法施的功德比财施要大,财施只能够养活他的身命,法施是滋养他的慧命,所以法施比财施殊胜。
法施里头必定含有财施,也必定含有无畏施。譬如说,你跟人讲法,那你就得备课,你得花这个时间,、花这个精力,用你的身体去做这项事情,用你的脑力、体力去工作。你的脑力、体力的布施,那就是财施,这个财叫内财,它不是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是你的体力、你的精神,这个布施比布施外财又更加的难得可贵,这里面含有财施。当然如果你不讲课,你不跟人讲法,但是你送一个光盘给人家,「这是《弟子规》,你们回去好好听听;这是《论语》,你们回去好好听听」。不用你自己讲,但是你送了光盘,向人推荐,这光盘也是你自己掏钱请来的,这也是财施,那也是法施,而且你还不用自己去备课、去讲,不累,直接送光盘,这个聪明。你看这里头有财施、有法施。他听了这个光盘,或者读了你这本书,他就能够解脱烦恼了,他苦恼没有了,这就无畏施。
所以我们真学会了,我们就应该懂得时时处处留这个心,这叫广施恩惠,可以说这种恩惠是给人民最大的恩惠。所以有的同仁确实很有智慧,他们专门做光盘流通,或者是整理书籍,把它整理成文字,然后印刷去赠送给别人,这就是你的法施,这里面也含有你的内财、外财布施,也有无畏布施的效果。
我们知道布施是因,果报是什么?你如果财施,你得到的是财富;法施,你得到的是聪明智慧;无畏施,你得到的是健康长寿;,如是因得如是果。《易经》孔子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就体现在你能够广施恩惠,这是积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庆就是福,这个余福是给你的子孙的,子孙享着你的余福,那你自己的本福是你自己享。所以你看孔子讲的这个很有味道,他说积善之家,这家是指你的家族享受你的余福。那讲到余福肯定有本福,本比余要更大,本是你自己享的,自己享受。那你人都不在了,在哪享受?你还有来世,你有轮回,你下辈子能享受。那么如果作恶,子孙所遭受的是余殃,本殃是自己遭受,下一辈子得受苦了。有六道,三恶道是受苦的,地狱、饿鬼、畜生是受苦的。
说老实话,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他们真正是在大患难当中,你怎么样去救济他们,?这里面最重要的不是财施,是法施。要知道他为什么会堕落到恶道里面?因为他的心恶,如是恶因招感的如是恶果,真正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他一念贪心起来了,这个心变现的是饿鬼道;一念瞋恚心起来了,他变现了地狱道;一念愚痴心起来了,变现的是畜生道。三恶道是自己心变现的,就好像人作梦一样,你堕了三恶道是等于做恶梦了,恶梦是谁造的?还不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作梦的心变现的。所以要改变恶道这个环境,那得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怎么改?必须通过教育,法布施。把那些患难众生的心,通过教育把它扭转过来,改恶迁善。他恶心变成善心了,这三恶道就没有了,就变成三善道了,这是真正的济众于患难。
所以讲到布施,这里头的事相、道理那是无限的深广。在对象上来讲,不仅是本国民众要布施,还有各国民众,还有此世界的之外还有他世界,这世界是什么?星球。这个星球以外还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这虚空当中不同维次空间都有生命,推之无穷。所以你看子贡问的这个问题十分广大,那我们怎么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我们的货财有限。子贡他是一位大富之人,钱财很多,当然他也是一位喜欢布施的人。如果他不喜欢布施,说老实话他不可能有这样的钱财。财布施是因,财富是果报,他这一生有这么大的财富,前生施财施得多,所以他这一生还有这样的习气,很喜欢布施。所以他观念当中以为仁就是以财布施为主,博施于民。但是财有限,博施救济又怎么能周遍?说这个境界太深、太广,那我们这么点财富怎么可能都照顾得了。?
底下《雪公讲要》又说,「虽然,仁不可不学,善事不可不作」,虽然这个境界很深广,但是还是要学仁,还是要做善事,就是要尽量的去行布施。可是子贡问这是不是仁?我们看孔子讲『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真正做到了像我们刚才所讲到的那种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包括此世界和他世界一切众生,你都能够普施、广济,那何止是仁?「何事于仁」,就是何止是仁,「必也圣乎」,你一定能够成大圣人,你要能做到真正的博施,你就是大圣人。不仅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你都能够圆圆满满的做到这些,那你就是大圣人。大圣人连尧舜都做不到,『尧舜其犹病诸』,以此为病,「诸」就是之于,尧舜其犹病之于,就是以此为病了,做不到。做不到是不是就不做?不行,还得做。仁要学,善事要做,博施我们也要去行,但是要有方法。
雪公在这里讲到,「故结示学仁之方」。孔子讲到了「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那不是让子贡打退堂鼓的,而是告诉他下面那个重要的开示。这个是结示,结是末后,、结尾,给他开示出学仁之方,方是方法,我们怎么样学仁,用什么方法学。「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学仁的方法。太广博的境界你找不到入手处,这就是入手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它是第一层境界。立,它的意思实际上也是相当深广的,立什么?首先我们要立志,这里底下讲的「己欲立者」,我们己欲立,立什么?「自己先志于道。」,自己志于道,就是立志成圣人,这是志于道。然后要立人,帮助别人也志于道,这是第一步。但是立又不光是立志,还包括你要力行,立定了志向,你得力行,所以志于道了,「再据于德,再依于仁」。下一篇《论语》我们会讲到这一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条,道、德、仁、艺,这艺是艺术的艺,技艺的艺,雪公说是整个圣贤的修学总纲领,总纲。
这个「据于德」,据是依据。「志于道」的道是无形无相,不可名,甚至是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无形,生养万物。这个道,实际上它已经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我们要回归到宇宙本体上,这就作做圣人了。跟宇宙合而为一,这是我们的志向。为什么要学圣、学贤?这是我们最高目标。道确实很难描述,因为它无形无相,可是它又无所不在,那我们从哪里去体会道?从德上体会道,道德道德,所以要据于德,这依据的是德。德是有相,一般我们讲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有相,你可以感知的。道,你是感知不了,说老实话它是超越语言,甚至超越思惟。你思惟都不能达得到,那你只能是思惟德,可以。你能修德,这就是顺道,你始终就能够归于道,德很重要。
还要「依于仁」,依也是依据,仁的心,我们的存心是什么,我们不能没有思想。如果到没有思想了,那是什么?那你就归于道了。这个没有思想不是说什么都不知道、麻木,一个木头似的,不是。是你有充分的见闻觉知的功能、圆圆满满的功能,宇宙任何一处的地方、任何的众生,有任何的波动现象,你立刻感知到,你是跟宇宙合而为一的。但是你自己没有妄想,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没有思、没有想。但是我们现在是凡人做不到这一点。做不到,依于仁,思想要讲求仁爱。仁是什么?仁者爱人,人都爱自己,不爱别人,现在叫你爱别人,爱人如己,这叫「依于仁」。
所以这是什么?帮助我们学圣学贤,这是己欲立。「己如是立,亦如是立人」,你这样立了,就你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那你也要帮助别人也如此做去,这叫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达的境界就比立的境界高了。「立后则言达,达者通达」,你通达了,已经有成果了,你已经可以说是圆满了,那叫达,通达无碍。通达到哪?通达到自性,通达到道,这达道,那么你就成圣。我们做为仁者,仁者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欲是说明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欲望,我们有这样的愿望,可能现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得到,但是要有这个愿望,而且已经在力行。虽然没成功,但是已经有这样的一个志向,这是「欲」的意思。如果没有这个愿望,不能叫仁者。有这个愿望了,你才能称为仁者。而且你这个愿望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是什么?你付诸于行动,真干,你真的在立,而且一点一点的在通达。
底下又说「举凡天地人三才之道,以至六艺百工,皆须求其通达」。刚才讲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底下还有一句「游于艺」,艺就是六艺百工,这些我们都要通达。不仅通达六艺百工,还有前面的「举凡天地人三才之道」,你都要通达。换句话说你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这才叫达,就是你已经成了圣果了。这能吗?能。因为我们每个人自性当中,本来具有这些德能,它是本自具足的,不是说靠你学而学到的。要学,你学这么多你怎么能学得来,学不来。它本来具足,现在只是被障碍住了。什么东西障碍?自私自利障碍了,、烦恼障碍了,、分别执着障碍了,、起心动念障碍了,这些东西都障碍了自性,使自性的这些圆满的德能不能显现。所以真正学问没有别的,去障碍而已。不是让你真正从外面增加点什么,你把障碍去除掉了就行。这些德能、能力圆满恢复,你就通达了。那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得到,因为圣人他把所有障碍都去干净了,真正自性圆满的德能现前,所以「游于艺」他也做圆满了。
「己欲通达,亦教他人通达」,我们知道有这样的境界,不能说这个境界是圣人的境界,我做不到,不想做了,那不行,你还要欲通达。虽然很难,很高远,但是一定有这个愿望,而且相信自己一定有一天能够做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具有的,这才是你本来面目。如果你本来没有,像你这样做,你很难,那我也承认可能你也做不到。但你现在是本来是这样的,让你恢复你本来的面目,这有何难?这是求自己的事情,不是求别人。关键是你肯不肯做,你有没有这个欲望要做。那仁者是有这个欲望,己欲达而达人,不仅对自己有这样的愿望,要恢复自己自性圆满的德能,而且还要教别人也这么做,鼓励别人也这么做,让别人也有一天圆满的恢复他自性本具的德能,这才是仁者。虽然他没有成功,但是他已经有了坚定的志向,而且在努力的做当中。
所以「自己与人既立既达,博济之事自能为矣」,这样他能够既立既达,「既」就是你已经做到了,成功了,立、达都成功了之后,「博济之事自能为矣」,「自」是自然,自然你就能做到了。为什么?博济的事情也是你本来具有的德能,自性中本具。所以你只要能够立、达,你成就圣人的境界,你就自然做到了。子贡问是从果上问,我怎么做到博济?孔子给他讲的是从因上讲,教你为仁之方,那方法是这样的。
那我们来看《朱子集注》当中对这一段的解释。他讲到『能近取譬』,「譬,喻也」,譬比喻;「方,术也」。『仁之方』,方就是仁之术,就是你这个方法、这个技术。「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这个「能近取譬」,朱子在这里讲到,是什么意思?近取诸身,诸是之于的合音。近,最近的就是自己的身,远的别人、他人,从自己身下手。我要有这个所欲,就是己欲立,然后譬之他人,当然你想到自己欲立,别人也欲立;自己欲达,别人也应该欲达。己所欲也要施于人,己所不欲就勿施于人。所以这里讲到的是自己既然有这样的志愿,也应该同样使他人有这样的志愿。
「知其所欲亦犹是也」,「其」是他人,也知道他人所欲的也跟我一样。然后推自己的所欲以及于人,推己及人,这叫恕,、恕道。恕之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己所欲施于人,这叫恕。想到自己必定想到别人。所以「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这就是仁的方法。从哪下手?从恕道下手,这个恕道就是推己及人,这是为仁的方法。「于此勉焉」,我们从这里努力的去力行。,「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就有一天我们就可以战胜我们人欲之私,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了,、把五欲六尘这个贪着放下。有人欲、有自私,这天理就难以住脚了。能够胜人欲,放下自私就能「全其天理之公」。天理是为公,大公无私。为什么?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大公无私是真理。你在这一体当中割裂出一个这是我的,那是你的,产生自私自利,那不符合天理,不符合宇宙的真相,你跟宇宙的真理是背道而驰。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自私自利,你才能够证悟宇宙的真理、天理。所以最重要的战胜自己的人欲,自己的自私,这就是《大学》讲的格物。这是下手处,否则仁的境界做不到,你有私,你永远做不到仁。
那么底下朱子又引程子的话,「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德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程子说这番话也是相当有水平,不愧是大家之言。他举的一个譬比喻,是医书上讲到手足痿痹痹,就是手足麻痹痹,可能中风了,、偏瘫了,手足不能动弹了,、不能控制了,这医书上讲这属于不仁,麻木不仁,手脚麻木就不仁了。这个说法「最善名状」,很容易让我们体会意思,什么叫仁?从手足麻痹痹我们就能够体会仁的道理。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就是一体。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就是二人,二人在一起叫仁。这二人,一个是我;第二个,凡是不属于我的,就是他;,自他不二,这叫仁。自他是什么?自己跟天地万物那是一体的,这叫仁。所以天地万物「莫非己也」,全都是一个自己,没有说自己以外还有一物,没有了。整个天下,实际上程子讲天下、天地万物都是说得不够大,应该说是宇宙万物就对了,不同的星球,、不同的星系。现在我们科学家能够观测到的宇宙,最远是二百亿光年,这也不大了,二百亿光年以外也包括在内,没有遗漏的,全是一个自己,那就是自己,那就是我。这是真我,这才是仁的境界,不二了。所以这宇宙当中万物都好像是人体上的细胞一样,无量无边的细胞,全是组成一个自己。
你能够认到这个道理了,「认得为己,何所不至?」你要知道那全是一个自己,宇宙没有一个地方你不能够感通。无所不至,是你没有到不到的地方。这个到是什么到?你的感觉到了,你的见闻觉知的功能到了,没有不到的地方。如果不到,那就是还是仁没做到圆满。「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果你把它割裂了,本来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己,那你把它割裂,这部分不是我,那部分才是我,那你只能感知属于我的那部分,不属于我的那部分就感觉不到了,跟自己不相干了,这是自然是这样的,全是你那个观念。你要放下自私自利的观念之后,你看整个宇宙是自己,自然什么东西都跟你相关,没有不相干的。你说火星上有生命,他跟我相关吗?跟我相关,太相关了,是一体的。他有患难,他有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也要博施济众,不能分远近。你譬如说我这身体,近的,我的心脏有毛病了,我能感受到了;远的,最远的,最底下脚趾头要有毛病了,那我也能感知,跟我是一体,我也要去帮助它解决患难,要治疗它。
所以中医讲的用身体做比喻这个讲得很好,不管是哪里的部位,、哪里的细胞都是跟你一体。假如你要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那你叫做麻痹痹了,麻木就不仁了。「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你如果手足麻痹痹了,偏瘫了,动不了了,没有感觉了,这叫不仁。这是什么?你的气贯不到那,中医讲的气,你的气贯通到那里,你就能感觉到,;贯通不到那里,那你就感通不到。说老实话,感通不到的那部分就不属于你。所以是什么?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就了解,了真正要达到仁的境界,、达到圆满,那必定是你自性的德能全面恢复,。就是你是个健康人,你手足也不麻痹痹,你能感觉到宇宙当中每一个角落任何众生的他们的疾苦,、他们的需要,然后你也能够帮助他们,否则那你没有达到真正的圣人的境界。为什么?你还有那部分、那个角落的众生,属于你感觉麻木的那个体位、那个部位,那还是不仁,跟手足之不仁是一个道理。
「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所以到了这样的境界,你就是圣人了。你能够这样博施济众,整个宇宙法界任何众生,没有说帮助不了的,、没有说感通不了的,这是圣人的大功用。所以「仁至难言」,这个仁要讲起来境界太广博了,、太深远了,不容易讲,。所以孔子在这里只是跟子贡这样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什么?子贡到不了这个境界,说了子贡也未必能够听得懂,这是圣人果地上的境界,可能只有颜回能够承当这样的境界,子贡不行。所以孔子只跟他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先立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你好好的去力行,你这么做,也帮助别人这么做,。你要先要有个欲,、有个愿,有立志,而且你要真干,这样子贡听起来他能够受用,很实在,从这下手。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什么?我这一身,近于自身,我要想这么做,也希望别人也这么做。这个「譬」是以自己譬比喻人,既然自己想这么做,别人也应该是这么做的,所以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就是仁之方,这是学仁的下手处。「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这是孔子想让子贡如是观仁,这样去观察仁的这种境界,、这种因果,、这种方法,那么领会得仁之体,这个体是本体。仁这个境界确实不容易理解,你要得到它的本体,确实没有基础他都领会不了。子贡是能领会,所以孔子跟他这样讲。仁之体是什么?就是自性。你证得自性,性德圆满现前了,你才能真正做到仁。
仁之体就是自性,仁之相?那就是这里讲的民、众,博施于民的民,而能济众的众,就是宇宙一切众生。众生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这叫众生。不一定是指有感情、有生命的那种才叫众生。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它都是众缘和合,各种因缘、条件合起来的,它就是众生。也就是宇宙一切现象都是属于仁之相,广博无际。仁之用?用,大用无方。广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就是用,博施济众这就是用,是性德起用,这是一个用,那还有其余。
雪公还有一段话讲到,「立达皆非易事,要在能近取譬」。这是又补充刚才《集注》里面讲到的,还没有完全讲透。雪公在这里讲要立、要达,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不是一种容易事,关键在于能近取譬。这里的「能近取譬」跟程子和朱子所说的有一些意思上的差别。程子、朱子所说的「能近取譬」是推己及人,由自己推到别人,这叫「能近取譬」。雪公这里补充的是由近及远。「如《礼记·中庸》」里面说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什么是仁?仁人就是讲人、人民那个人,而做人亲亲为大。亲亲就是孝敬父母亲,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亲是名词。孝敬父母这是最根本的,、最首要的,这叫大。《论语·学而篇》里面就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孟子·梁惠王篇》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的老是尊敬,、是孝敬。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吾老是我的老人,、我的父母,孝敬我的父母以推及别人的父母,天下一切的父母。「幼吾幼」,第一个幼是动词,就是爱护,;第二个幼是名词,儿女。爱护我的儿女以推及别人的儿女,爱天下儿女。「此皆由近及远以行仁」,这是讲的由近及远。所以「能近取譬」是由近及远的意思。
「子罕篇颜渊喟叹」,这「子罕篇」里面颜回长叹,叹什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即是能近取譬」。颜回赞叹自己的老师是循循然善诱人,循循善诱,很会教人。「博我以文」,学文就是研究如何成圣成贤,这个学习要深入、广博,多研究、多了解,你才不会迷惑。知道的要广博,但是「约我以礼」,约这个是简约,礼是你去实行的。你要真正实行、要践行圣贤之道,你只能够依一门,这是简约。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你真正去力行,不能够学两门,学两门这心力就分散了。所以博学是你要懂得多,但是你真正选择一个门路,一门深入下去,直达自性,你就能够成圣成贤。这是颜回总结出来的,这个也是「能近取譬」。
「学仁难,学礼则近仁」,学仁是很难的,学礼比较容易了。为什么?礼,它有条文,约我以礼。学仁先从学礼开始,这叫「能近取譬」。因为礼就近仁,「近仁则近德,近德则近道」。你看道、德、仁、礼,从礼学,从礼入手容易。你能够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所以从礼下手。那么如何克己复礼?夫子教颜回,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勿」,你看这是很简约。你真干,真按照这「四勿」干一辈子,那你也就能达到仁了。所以行门方面是愈简单愈好,愈专一愈好。我们的解门,我们的学文方面是要广博,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后面笃行之,笃行是一门深入。「故曰: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仁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由近及远,、由自及他,、由易及难,这就是仁之方。这是夫子教给子贡的一条能够可操作的道路,要不子贡无从下手,所以确实夫子是循循善诱。你看这么难的问题,、这么广大的问题,夫子给他抓住一个纲领,让他有下手处,让他两脚落地,不是飘在空中。
好,我们来看蕅益大师批注,「博施济众,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达,因中二利之始。子贡求之于果,不知明其真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以己及人,正是自他不二,只向一念观心处下手也」,先看到这里。这一段分析得好,他的这个见地又高于程、朱。你看看,他讲到「博施济众」,这是讲的果地化他之德,圣人的果地。这果地是说他已经成就圣人的果了,、证果了,在这个圣人地上他是怎么样来教化、来帮助他人的,他是博施济众。那真的是不仅是这个星球,宇宙中所有星球的众生他都能够去布施、能够救济,没有一个遗漏的,这是果地上的圆满的大德。
「欲立欲达」,这是讲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讲因,有果必有因,有因才能有果。圣人修因才能证果,因是什么?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二利,自他两利,这叫二利。这是讲始,始就是下手处,从这下手。,所有的圣人都是从这里下手的。这里面欲就是发愿,要下手先发愿,就好像佛法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己立、己达;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立人、达人。你看这都是因,才能后来有果,果就是圆满成佛。果得了,成了佛,才能够真正做到博施济众,我们讲普度众生。
「子贡求之于果」,他求的是果,不明真因,对于这个果的因他没弄清楚。他想得到这个果,但是他不懂因,那怎么能得到果?所以夫子教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是让他修因,两脚落地了,踏实了。这个不是以己及人,这跟朱子、程子讲的就不一样了。朱子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由己及人,、推己及人,这是仁之术。但是蕅益大师说这不是,「正是自他不二」。由己及人那还有二,有自己、有人,那不就二吗?实际上自他是不二的,孔子教他做不二观。不二观就是一心,没有自他。有自有他,说老实话,仁没有圆满。仁里头一体的,哪有二?
所以下手处,「只向一念观心处下手也」,自和他都出于一心。那你能够从一念观心处下手,观什么?自他同出于一心。整个宇宙从哪来的?都是我这一心变现的,从这下手。所以立人和立己是不二的,自他两利。因为什么?自他不二,整个宇宙不就是自己吗?程子这里他已经说,「天地万物为一体」。程子会说,但是真正下手你得要以这个为观念,知道什么?天地万物既然是一体,哪有自,、哪有他?就好像我这个人身,你说我的心是我锺茂森?还是我的脑袋是锺茂森?还是我的手脚是锺茂森?哪一样是自己?全部合成在一起才叫自己,单个不能算自己,所以哪有自他的分别,只有一个我,没有他,这是境界上是这样的。但是你要从根本上观就知道,这个境界,、这些宇宙的万物完全是一念心变现的。
所以《大学》教我们,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从正心、修身下手,这是从一念观心处下手。心是本,家、国、天下、乃至宇宙都是枝末。物有本末,但是我们知道知其先后,从哪下手?从这个本下手,修心为本,修心就是修身。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有下手处了。但是我们观念一定是有正确的宇宙观,知道自他一体。下手处是修行,从修自心下手。
底下又说,「立,即不思议止。达,即不思议观。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观心则易,故云能近取譬,是仁之方。方,法也。立人达人,正是博施济众处。尧舜犹病,正是欲立欲达处。仁,通因果。圣,惟唯极果。尧舜尚在因位,惟唯佛方名果位耳」。真的,要是不懂佛法,对于孔子所说的这些境界始终都是如雾里看花,看得不清不楚,只是个彷佛大概而已。学了佛法之后,才恍然大悟。蕅益大师是站在佛法高度上来解这章,居高临下,解得就透彻。他说「己欲立而立人」这个立,即不思议止。达,「己欲达而达人」的达,是不思议观。这是讲止观,止观是天台所修行的法门。止,简单的来讲是放下;观,就是讲看破。看破、放下同时进行的。所以「立,即不思议止」,这是放下,放下了,你才能立得起来。达,是通达,通达是观,看破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了,这是达。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你对人生真相不明了,、对宇宙真相不明了,你哪能放下。?
那宇宙真相是什么?万物唯心所现,都是你这一念心生出来的。而且是什么?念念相续所产生的幻相,不是真的,是念头生的。既然是念头所生的,就不是实有。所以佛法称妙有,不是真有,像作梦似的,梦境有没有?有,明明作梦,但是那是幻境,那不是真有,是假的,作梦。你看破了,原来我们现前的宇宙、人生,种种境界就像梦境一样,这叫达,这叫不思议观。然后你就能立,立是不思议止,放下了。放下什么?不是放下什么事都不做了,不是,放下的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什么都不要执着了,一切随缘。不执着就是孔子所谓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没有分别执着就是没有意、必、固、我,就放下了,甚至什么?妄想都要放下,根本不用妄想,这都是修心。
佛法太高了,众生法太广了,。这里讲的佛法是佛的境界,佛是大圣,果地上的境界太高了,这博施济众是佛的境界,子贡根本没办法领会,它太高了。众生法又太广了,你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民和众是众生,众生太广博了,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佛经里面讲的,一微尘里头都有重重无尽的法界。就是你随便拿一个分子、原子,里头它有宇宙在,;这宇宙里面又任何一个分子、原子、基本微粒,里头又有宇宙在,重重无尽,立体的、多维次的、不可思议的、广博的这么个大宇宙,。众生你说有多少,太广了。佛境界太高,众生境界太广,那怎么下手?观心最易。为什么?佛境界、众生境界不离你那一心,你从这下手就容易了,这叫能近取譬,。挑那容易的下手,挑那难的,你根本没下手处。所以观心就叫能近取譬。「故云能近取譬,是仁之方」,这就是仁的方法,方就是法也。
所以你看学佛注重在你修你的心,观心,止观这就是下手处,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当然你得明理才看破,天天我们学习就是明理;明理,看破了,看破就放下。为什么你放不下?你没看破,就放不下,看破了一定放下。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还执着什么?还分别什么?还妄想什么?看破放下了。看破和放下相辅相成,我们一下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一点点来,看破一分,也帮助你放下一分;放下一分之后,你能够看破一分。「立人达人,正是博施济众处」,刚才讲的立和达,这是因,修因能证果。这个立人达人,刚才我们讲到的,是帮助一切众生都能够立志证道,这就是博施济众。帮助众生,最圆满的就是让众生觉悟,他能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也看破放下了,他也证入了最高的佛圣的境界了,这是博施济众。
「尧舜犹病,正是欲立欲达处」,尧舜这是世间的大圣人,犹病是还做不到。做不到不是说不想做,他想做,正是欲立欲达处,欲就是他想,这种想就是他有这个愿。四弘誓愿里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什么?我愿广度众生,这是博施济众。尧舜虽然做不到,但是他有这个愿,他就是菩萨。虽然他还没成佛,但是他已经是菩萨,菩萨就是仁者。「仁,通因果」,这个仁,又通因又通果。在因上讲是欲立欲达,他有这个愿,但是还没圆满,他在因地上。等到他圆满了,他立人达人,他能做到博施济众,就成了圣果,他也叫仁,所以仁是通因通果的。「圣,惟唯极果」,到圣人他就是真正果地上的,因已经圆满了,修成正果了。极果,极是究竟圆满的果,他所有的大愿都已经圆满了,真正能够做到立人达人,博施济众,没有丝毫欠缺。
所以「尧舜尚在因位」,尧舜他还在欲立欲达处,还没有圆满,还在因上,还没到果。「惟唯佛方名果位耳」,真正圆满了就叫佛,没圆满的叫菩萨。那仁者是还没圆满,到了圣人这就圆满。所以你用佛法来看,这一章就非常的通顺,而且不会把它解浅了,、把夫子的境界降低了。所以孔子自己本身也应该在因位,他还没到果位,他没成佛,他是菩萨,从境界上我们去可以看到。
江谦有一个补注,他是引用了《列子冲虚经》,证明了孔子也知道有佛。《列子冲虚经》第四篇,「仲尼第四」,专门是讲孔子的言行。《列子》被收在《道藏》里头,道家的经典。《列子》也称《冲虚真经》,所以合称《列子冲虚经》。这经里面讲,「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我们先看到这。
这个经上记载,说商太宰见孔子,商是春秋时期宋国。因为宋它所在的地方是过去的商朝国都,所以商就是宋国。宋国的太宰,这是在宋国的一位官员见孔子,向孔子请问,「丘,圣者欤?」丘,是请问孔子,孔丘,你是不是圣人?「孔子曰:圣则丘何敢?」孔子非常的老实,说我不敢自称圣人,圣人的境界我没达到,我何以敢称圣人。「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我只是博学多识,就是知识很多,很博学,懂得很多而已,圣人达不到。这是既是孔子谦虚,那也是事实,因为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决定是比他自己的境界要高很多。
我们再看商太宰又问了,「三王圣者欤?」三王又叫三皇,我们讲三皇五帝。三皇五帝都有好多种说法,都是我们老祖宗。有的说,像《尚书》里头讲的,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还有其它的说法,这个我们也不必去辨别、辩论,说是哪个三王,总之三王,传说中的我们的祖宗。这三王是属不属于圣者、圣人?孔子说「三王是善任智勇者也,圣则丘弗知」,三王他是善于任用智勇之人,当然他们也是智勇之人,所以他们能够善任智勇。至于说他们是不是圣人,说我不知道,意思说他们还不是圣人。夫子讲得比较的谦和,圣人我觉得他们还不是。
商太宰又问了,「曰:五帝圣者欤?」那五帝是不是圣人?五帝也是多种的说法,譬如说,《大戴礼记》里面讲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五帝。还有讲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和颛顼,总共的说法很多种,反正我们这里也不做考证了,五帝也就是指我们的祖先,三皇五帝。商太宰问这五帝是不是圣人?按道理他们应该有圣德才对,没错,是圣德,但是孔子说五帝是「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他们善于任用仁义之人,当然他们也是仁义之人。三皇和五帝,这些都是仁者,但是还不能称为圣者。「圣则丘弗知」,孔子不认为他们是圣人。
底下又问,「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知」。这里讲的三皇跟前面讲的三王又是不一样的,这里讲的三皇应该是三皇五帝的三皇,前面的三王可能是指夏、商、周三代之王,这个我们没有做考证。商太宰又问三皇是不是圣人?孔子说三皇是善任因时者,他能够懂得时节、因缘,该做什么做什么,知人善用,但是「圣则丘弗知」,他们还不是圣人。
底下说,「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商太宰听到孔子说三皇、五帝、三王包括孔子本人都不能叫圣人,那到底谁才是圣人?他就惊骇了,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在神州大地上最了不起的人,他们都不叫圣人,那谁是圣人?「孔子动容有间,曰」,这时候孔子动容,就是他非常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样子,「有间」,是片刻,有一会,这一会他没有做声,很激动的样子。
底下说的话是相当的惊人的,他说什么话?「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孔子讲谁是堪称圣人?「西方之人」,中国属于亚洲的东方。西方,古时候是称天竺、古印度那是西方。我们讲西土,我们是东土。天竺,西方天竺有一位真正叫圣人的。「不治而不乱」,他不用起心动念去治理天下,天下就不乱。「不言而自信」,不讲话他已经有威信,他就能够使到众生心悦诚服。「不化而自行」,他不去动念头要去教化众生,众生自己就行仁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荡荡乎是孔子称赞这位圣人实在是不可思议,那种威德巍巍荡荡,并不是孔子和三皇五帝所能比拟的。,甚至我们说不出来,不可思、不可议,。「民无能名焉」,名就是议论,要把它说出来都说不出来,甚至想都想不到,这圣人的境界太高远了。
孔子说的是谁?底下我们来看,「孔子所谓西方圣人者,即周昭王甲寅岁降生天竺之释迦牟尼佛也」,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释迦牟尼佛,孔子已经知道他了。释迦牟尼佛是在西域,他出生的年月有两种说法,这是其中一种,叫周昭王甲寅岁,这是周昭王二十四年,周朝昭王二十四年,也是公元前九七二年,九百七十二年,公元前,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他是那一年的四月初八降生,农历四月初八,所以四月初八也叫做佛诞日,这是一种。
另外一种,这是外国人的算法。一九五0年在斯里兰卡,有一次佛教大会,大家因为对于佛出生的年众说纷纭,所以他们就敲定,大会通过说释迦牟尼佛是公元前六二三年降生,这跟我们中国人的算法不一样,差了三、四百年。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它的道理,现在一般世界上公认的是属于斯里兰卡佛教大会所公认的,不过那一年,一九五0年,中国没有派代表去参加这个会议,所以是他们西方人定的佛是公元前六二三年出生的。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不做考据、考证了,两种说法我们都可以承认。不管是哪一年出生,都是早于孔子,因为孔子是公元前五五一年出生的。佛,如果你说是公元前九七二年或是公元前六二三年出生,那都是早于孔子,也早于老子。老子大约是公元前五七一年,他比孔子年长二十岁。
所以孔子说的西方圣人,那只有释迦牟尼佛了。,所以孔子他也知道,这是有经可查的。大概释迦牟尼佛他虽然在西域教化,但是我相信当时也是有些文化的交往,中印这个地区它肯定有一些传说。虽然孔子没见过释迦牟尼佛,但是通过这些传说,因为孔子多闻,他说博学多识,他肯定能够听过。而且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威德,我相信一定那时候就传到中国了。
中国正式引入佛教,官方正式迎请佛法进来的是到汉朝,汉明帝永平十年,就是公元六十七年那时候正式迎请,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带着佛像,驮着经典来到国内,、来到我们神州大地。皇帝给他们专门建立了寺院,洛阳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寺院。所以佛是大圣人,跟孔子一样都是一生推行教育。但是这个教育境界确实比孔子要更高,孔子自己本人承认的,这不是我们故意来做比较的。为什么?孔子还没有真正做到断除妄想,他可能已经断了分别执着。但是释迦牟尼佛妄想都断了,所以他能做到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不治、不言、不化,是他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念头而又行教化,他的威德真的是可以尽法界虚空界,普度一切众生。我们现在要学圣,儒释道三家都得兼学,不能只学一家。只学一家,你就学儒,不圆满,连孔子都想要学佛。你看看孔子说这个话,他很可惜没见释迦牟尼佛,要他见到释迦牟尼佛,他也是拜佛为师,所以三家并不矛盾。
江谦补注里面又讲到,「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之最优方便」,那我们要怎么学?方便下手处,最佳的是什么?「无过于净土念佛法门」,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特别是我们现前末法众生,修净土法门能够得度。「了脱轮回,是真能立」,什么叫己立立人?立就是了脱轮回,这叫真立。了脱轮回,你就是圣人。「一生补佛,是真能达」,到了极乐世界叫一生补佛位,就是你是候补佛,你这一生一定成佛,。这真正能达,通达了。,达什么?达佛位,这是最高的,孔子所仰慕的圣人的境界你都能达到。
「是以诸佛赞叹,众圣求生,诸天信受,列祖奉行」,你看这些佛赞叹,众圣、菩萨、仁者统统求生,连天人也信受,列祖就是祖师大德都奉行。所以「闲忙无碍,愚智皆能」,这个法门方便、容易、简单,无论闲忙都没有障碍,无论是愚智,你的根性如何都能够修,念阿弥陀佛都能念。只要你真心发愿求生净土,一定得生。所以「博施济众,舍此末由已」,要做到子贡所说的普施济众,离开这个法门很难。这个法门详细在佛法里面的《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五经一论当中,我们时间短暂,不能够详述。可惜孔子没有念佛,要念佛了,那他也真正能够一生补佛位,他真正是博施济众就能圆满,真正成为他心目中的圣人。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这「雍也篇」我们就讲圆满了。明天我要跟恩师出国,到六月六号回来,我们七号以后再进行《论语》的讲解。到那时好像时间有改变,改成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每星期二、四、六、日四天来讲解。我回来之后,晚上先会讲一个女德的专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我们会开讲因果。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施:旧读shì,动词。
众:指众人。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夫:句首发语词。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