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孔子在这里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个「由」是指子路,他叫仲由,孔子是对学生直呼其名。古时候只有老师和父母能够直呼其名,其它人,即使是皇帝,也不能直呼其名。可见得老师跟父母是同等的地位,一般人直呼其名是很不恭敬。师道,它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恭敬,跟对父母的恭敬没两样,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得出来。老师对学生也关心爱护,像父母对儿女一样,父母养儿女的身命,老师养学生的慧命,慧命的成长甚至比生命的成长更为重要。

  中国人重视师道,你看孔子的时代,师道就非常的完善,孝道也非常完善。当时,你看孔子着《孝经》,你要看看其它国家都没有《孝经》,就是咱们国家孔老夫子有写了《孝经》。佛门里也有孝经,佛门的孝经是《地藏经》、是《佛说盂兰盆经》,这是孝经。东方的文化重视孝道,西方很少听到。孝道能够发扬光大,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有根了,所以民族能够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都能够历久弥新。这说明什么?根基很厚,这个根基是孝道。还有一个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这里孔子是评论子路的,「片言可以折狱者」,这个狱就是诉讼,官司、案件。一般听讼,就是判案子,当然要听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供词,才能够判决。这里孔子说片言可以折狱,片言在古注里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偏言,当偏字讲,偏颇的偏;一种是当作半言,一半的那个半。偏言,这个讲法就是讲子路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他偏信一方的言辞,就能够断案,这是讲到一个讲法。另外一种讲法,是子路他不是判案的人,他是一个参与诉讼的人,可能是原告,也可能是被告,其中一方。因为他平时言辞很信实,很有诚信,所以听讼者,就是法官,只要听子路一面之词,半言,他这一半,他讲了,行了,就不用再去考证,就能够判明案情。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他的道理,不过两者比起来,李炳南老先生他说应该第一种讲法比较好。因为什么?自古至今判案子不能够只听一方的。如果子路是案件的一方,他讲的话你就听信了,这对另一方都不太公平,所以不能够把子路做为案件的两造之一这个讲法,这样才能够比较的妥当,诉讼两方也能够心服。所以,这个是这样的一个说法。

  为什么子路能够片言可以折狱?就是他在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他很快就能够断案子,三下、两下就能够把判决做下来,而且能够使诉讼双方都心服口服,这子路这样的一个做法,原因在哪里?孔子赞叹他,『其由也与』,就是仲由(子路)才能够做得到,是因为子路为人忠信刚直。所谓刚则明,明则断,他能够明断,所以这个是因为他有诚信而来的,他心很忠直、无私,这样他看问题就能看得很清楚。

  那么底下一句,『子路无宿诺』。这一句,是不是应该跟前面这一句合为一章?雪公讲,这有点问题。因为好像那个意思不是说非常的连接,而且前面是孔子说的话,是直接叫着仲由,他的名字,后面这里是讲子路,是称子路的号,所以雪公认为这应该另起一章。当然这是一种提法,我们可以来参考。当然也不能说没有相关,这一章跟前面也有关系。这个「宿诺」,根据《论语集解》里面讲的,当「预诺」,预先的预,就是预先承诺,一桩事情,子路从来不会事先就答应。那么换句话说,子路如果答应了,他一定不会失信,有这个意思。这是记《论语》的人,他认为子路这个人很忠信,他的德行很能服人,所以附在「片言可以折狱」后面,等于说做前面一节的批注,这样的说法也说得通。所以,一个人能够判案子判得非常明断,他自己首先是个忠信之人,他有德行,他才能判案。像历史上的包公,这是我们老百姓都称为「包青天」,青天大老爷。青天是说他什么?有忠信、无私、明断的品德。包青天也是很忠信刚直的,跟子路恐怕性格上面、品德上面很相像。

  片言可以折狱,出自于忠信,这个信怎么写?人字旁一个言字,人之言。《弟子规》上讲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人的言语那一定要信,如果人的言语不诚信,就不是人的言语了,那是什么?是鬼话,鬼道、畜生道这些话。你看欺诈的、虚妄的,那就不是人言,换句话说,这个人就不是人,是禽兽、是妖魔鬼怪。那么言语必定是少,特别是对于承诺这方面的事情,《弟子规》上面讲,「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这是讲「无宿诺」的意思。如果这个事情不是很适合的,不能很轻易的许诺、答应,这一答应了,要是进退两难,你就很麻烦。这就是告诉我们处世要慎言,特别要慎诺,无宿诺,这是慎言。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论语,颜渊第十二
阅读全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