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夏在这里说『博学而笃志』,「博学」就是广泛的求学,可见得子夏他是一个很爱搞学问的人。前面一章他说的好学实际上就是博学,不能叫好学,称为博学可以。这个「笃志」有两种讲法,第一种根据孔安国的批注,「博学而笃志」是讲「广学而厚识之也」。博学是广学。笃志,这个笃是厚的意思,是坚固的、厚重的这样的意思。笃志这个「志」在古时候往往跟「识」通用,那个识字也是念志。像「默而识之」,这个识也是讲记的意思,就是记在心里。所以志和记往往是相通的意思。换句话说,这里笃志就是记得很坚固,学了之后真的把它记住,记得很牢,也就是博闻强记这个意思。子夏他是追求这个学问,这是属于做学术了。子夏在孔门四科当中文学是最好的,他是博闻强记,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观点。学《论语》,我们最重要学孔老夫子的思想,其它的人我们可以参考,但是跟孔子所说的不一样,我们可以不接受。我们跟孔老夫子学,孔老夫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子夏是属于我们的大师兄。他讲的话如果跟老师讲的不一样,我们要听老师的。当然他讲得不能算错,这总是好事,博闻强记是好的。

  但是杨伯峻先生他把笃志的志解释为志趣。朱熹朱夫子的解释也是相类似的,也是用志趣来讲。这个笃志就是坚守自己的志向,这样讲也很好,比博闻强记的那个意思要更深一层。不只是搞学术了,他还有个志向在那里。志向是什么?志在圣贤。为什么要学?学做圣贤,这个才叫真正的笃志。你能这样笃志,你就能够去力行,学了之后去力行,不是光是学。光学不力行,《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相信也不是子夏所希望的。所以做志趣讲,这种讲法更顺文意。

  底下说『切问而近思』,在求学过程中肯定会有疑问,这个疑问要赶快请教师友,这叫「切问」。根据皇侃的《论语义疏》,把这个切字作急字讲,急着赶快问。这个急着问,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看到《雪公讲要》里面没有提到。急着问,确实你能够学到知识,学得很快。但是有个什么问题?我们要急着问,问来的只是记问之学,没有经过自己的悟。而且问来的东西往往是什么?你就不去悟了,你不会回头再参了,这就将你的悟门堵住了。所以有时候有问题不要急着问,你急着问的时候,自己不肯通过参究找到答案,那不是自己的境界。所以在佛门里面禅宗特别注重疑情,就是你有疑了,有疑不要马上求答案,你存在心中叫疑情,天天去参,不知道答案,你就在那里努力的去参。参,当然不是用思想、用推敲、用思惟,不是这个。参是不用思惟,就疑情摆在心里,不断的重复这个疑情。等到一个不定的因缘,忽然恍然大悟,这是参究。这个方法好,你悟出来的,那是你真实的体验。

  就像蕅益大师读《论语》,我们看到他的生平(年谱)上讲,他二十岁又一次读《论语》的时候,读到「颜渊问仁」这一章,在「颜渊」第十二篇,第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参孔子这个话,他不看先儒的批注,这些先儒的批注他都看过了,但是他觉得先儒对这个境界还没有真正契入。所以苦心孤诣在那苦参,三日三夜没有睡觉、没有吃饭就参这句话,忽然之间大悟,大悟了孔颜心法,他全得到了。这个得到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得到了他知道,我们没得到的我们也不知道。这是通过参究得来的真实学问,所以问不要急着问也好,虽然知识不那么丰富,但是你悟性会愈来愈高。一旦彻悟,所有的都通,一通一切通。所以蕅益大师把「颜渊问仁」这章参透以后,以后所看的所有儒释道的经典全部都通,不仅是儒家的经典通,道家、佛家经典全通,这叫大悟。

  当然这个还不算大彻大悟,大彻大悟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那成佛了。所以蕅益大师没出家之前就已经大悟了,跟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六祖大师听了《金刚经》,他也是大悟,没彻悟。后来在五祖忍和尚会下,经过一点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

  蕅益大师出家之前,读「颜渊问仁」这章,大悟。出家以后二十四岁,也是参一个话头。刚才我们讲了,他跟雪岭禅师出家,之后他就参禅。然后遇到有个问题,他觉得佛讲的,我们因为迷了就入胎,入胎了就有这个身体。那你现在忽然觉悟了,你这身体能离开吗?他这个问题没搞懂,这个身体是幻影。觉悟了能不能马上离开这个身体?他问老师。老师点他一句,说你现在入胎了没有?他答不上来,答不上来上深山里面去苦参,就参这个话头,入胎了没有?也是苦参了好几天,最后恍然大悟,什么大悟?发现身心世界全部陨灭了,整个宇宙空了,没有了。然后他就悟到原来整个宇宙就是你一个念头的幻影,哪有什么入胎、出胎?这个时候想必他也应该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彻大悟,因为我没大彻大悟,我不敢评论他的境界,基本上即使不是彻悟也应该接近边缘了。所以他以后看所有佛经,只要看到马上就通。为什么?他已经懂了佛的心法。所以这是佛门里面讲究的参究,跟急着去问不一样。

  「切问而近思」,这个近思是就自己所学的要认真的思考其义,这什么意思要搞懂。孔子在《论语》当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思。学而不思则罔,罔是迷惑。思而不学则殆,殆是什么?你光在那思,不再去学了,那就会疲累不堪。甚至殆是危险,出现危险,你可能会思到邪途上去了。所以学了要思,这是近思。子夏说能做到这一点,『仁在其中矣』。《中庸》上讲的「力行近乎仁」。仁,我们现在没得到这个境界,但是通过力行可以近乎仁,跟仁这个境界接近了,所以你不力行,不去依教奉行,那不能得到仁。《中庸》上又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前面四条,子夏说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前面讲到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都是属于前面的四科,后面笃行就是力行。前面四条叫学文,后面是力行,学文跟力行要并重,不能光学文不力行,那是「长浮华,成何人」,也不能够光力行不学文,那叫「任己见,昧理真」,要文行合一,解行并重。既然做到了前面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当然他自然就会笃行,就要去力行,所以「仁在其中」,是有道理的。

  蕅益大师解释只说了一句,「此却说得有味」,这是评点。前面一章蕅益大师觉得子夏说「好学」,说的那个味道不足,跟孔子讲的完全是两个味道。在这里就是赞叹子夏,这里说得倒是有味道。我们结合《朱子集注》里面的评注,我们来体会蕅益大师讲的他这个有味道是什么味道。《朱子集注》引用他的私淑老师程子的话,程颐,是「二程」程颢、程颐。程子说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为什么子夏说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前面是属于解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解门。解门一定要落实在行门,彻上彻下这个方法,换句话说,我们要行必须先要有解,否则没有方向。通过力行能够下学而上达,能够真正领悟到道。底下程子「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这个话点得好,学要学得博,就是广学。广学为了什么?为了守约,约就是一门深入。广学原为深入,博学是为了守约,如果不真正博学的话,对这些道理还不太明白,你守这一门你守不住,你总觉得这一门够不够?

  譬如说我们学儒,学一部《论语》就够了。你会怀疑够不够?你要怀疑那就广学多闻,把十三经都读完了,经史子集都看了,《四库》全部都通了,然后你觉得真的就一部《论语》就够了。一部《论语》可以帮助你成圣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这不够了吗?所以你才能守约,约是单一的、最简单的、简约。那你要成功,必须守约,学杂了就很难成功。学杂是什么?前面的基础,通过这个广学多闻,你才能够死心塌地守着这一门。志不笃而不能力行,这是志向要坚固,这样你才能力行,所以志在圣贤,你才有这个动力,力行不辍。切问近思都要在自己身上,反求诸己,把圣贤学问落实到自己的身心,你就是在力行仁,仁在其中矣。所以还是力行,你要是不力行那就不得仁。这个是《朱子集注》里面引程子的话,也很有道理。

  【评析】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论语,子张第十九
阅读全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