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孔子在这里讲了三位仁者,都是殷商时期的人,殷代最后一个皇帝就是纣王。殷纣王暴虐无道,他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任何人的劝谏都不能听取。当时有三位贤臣,分别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离去,『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就是他假装癫狂,做了奴隶。比干他是劝谏,劝谏纣王改过,可是纣王不听,结果比干被剖心而死。(这个比干的「干」字应该是两横一竖那个干,字幕打错了,麻烦改一下。)这三个人的行迹虽然不一样,孔子认为三位都是忧国忧民的仁者,所以说『殷有三仁焉』。当时纣王有这三位贤臣,结果因为他不听劝谏,三个人有如此的遭遇,这是证明了殷纣王是暴恶已极了,到了极点了,所以其结果必定是灭亡。这三个人跟纣王其实都有亲戚关系,根据马融的批注说,「微、箕,二国名」。这是两个国家的名号,当时纣王封了这些诸侯国,都是封这些自己的亲戚,皇亲国戚都有封地,微子和箕子他就封到了微国和箕国,子就是爵位。

  微子是纣王的庶兄。庶兄还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是胞兄。当时纣王的父亲叫帝乙,他娶了纣王的母亲,这母亲当时还是个妾,不是正室,她先生了一个长子叫启,启就是微子,然后生了第二个儿子叫仲衍,之后大概是连生两个儿子,结果帝乙就把她封为正室,这个母亲就成了正室。然后才生了纣,所以前面两个儿子还是算庶出,因为当时是妾,还不是正妻,当她被封为正妻的时候就生了纣,所以纣王的福报比较大。当时虽然帝乙很想让微子(就是启)做太子,继承王位,微子贤德,可是因为他是庶出,史官就争辩说,「有妻之子,不可以立妾之子」。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母亲,只是那时候的身分他母亲是妾,所以微子称为纣王的庶兄,同一个母亲,但是身分不一样,所以结果还是立了纣王,这是属于正室之子。所以微子就成为纣王的庶兄。

  第二个箕子和比干,根据马融的批注说都是「纣王诸父也」,诸父就是伯叔的通称。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当时比干直言劝谏纣王,结果纣王非常生气,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要看一看,你这个圣人心是不是有七窍,于是就命人把比干给杀了,杀了之后把他心肝拿出来。所以对待自己的叔父都如此的残忍,那真正是恶贯满盈,因此天灭之。这三人的事情大概是介绍到这。孔子称这三个人都是仁者,都是贤人。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异世者,却知其仁。同时者,却云不知其仁。孔子于仁字,何等认得清楚。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伯等,隔墙猜谜乎」。这说得很有意思。异世者,是讲这殷朝的三位仁者跟孔子是隔世的人,隔了整个周朝。孔子是周朝末年,这三位仁者是商朝末年,隔了一个朝代,八百年。孔子却知其仁,八百年前的人,孔子能够知道这三个人,就从他的行为上判断知道他的仁,他们是贤人。可是同时代的人,同时者,就跟孔子同在这个世间,还活着的人,有人问某某人是不是仁者,孔子却说不知其仁。这说明孔老夫子对这个仁字认识得很清楚,他说不知其仁正是太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者,不知其仁是客气话了,说个不知,不说你不是,是对你客气。我是不知道你是不是仁者,他居然知道八百年前是仁者,那岂能不知当世的人是不是仁者。所以他对「仁」字认识得何等清楚。为什么?因为孔子本人就是仁者,仁者爱人,这个爱是平等的博爱,不是私情的那种情爱。一家的人,父母爱儿女,先生爱太太,这个爱叫私情的爱,它不是平等的,是有条件的。因为他是我家人,所以我才爱他,有条件;如果不是我家人我就不爱他,这就不是仁,仁是「凡是人,皆须爱」。

  孔子说的这殷朝三位仁者正是因为他爱民,他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行为来,可以舍弃他的名位,微子舍弃了名位,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去隐姓埋名去了。箕子舍弃了他的地位,他本来是国君,现在做奴隶。比干舍弃了生命,那是杀身以成仁。这都是一片爱民之心驱使他们这么做的,不忍心商朝百姓涂炭,在纣王统治下深陷水火,不忍!这是爱民,不仅爱民也爱纣王,不忍心看到纣王造恶多端受天怒人怨,最后导致整个王朝的灭亡,这就是仁人。孔子心地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他没有这样的地位,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抱负,他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没有一个诸侯国用他。可是他没有退心,周游列国等待机会,为天下万民服务。他自己证得了这个境界,所以他能知道别人也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仁。

  「仁」是讲二人一体,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这个字就显示两个人是一体的。哪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没有自他的对立。我怎么爱他和怎么爱自己是一样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就是自爱。这个境界是唯证方知,你不证得怎么跟你说,体会不到,体会不到当然没入境界,没入境界也就不可能去鉴定别人是不是仁者。所以在《论语》当中,不少的学生也问孔子,让孔子评价某某人是不是仁者,为什么他问孔子?他自己不知道,他没入这个境界,自己没证得这个境界那何以去鉴定别人。所以这里讲,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伯等隔墙猜谜乎?他们这些弟子,这里讲了四个人,他们都是隔墙猜谜。换句话说,对仁的境界还没搞清楚,虽然听夫子老是说仁,但是没入这个境界,那还是隔墙猜谜,这叫什么?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没看到真的,模模糊糊的,仁到底是什么境界,猜的。我们回头看看前面的《论语》,我们所学过的一些篇章,看看这四位是怎么个隔墙猜谜。

  第一个讲子路,在前面第十四篇,「宪问第十四」有一章说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你看这是子路向孔老夫子请教君子,君子有三达德:智、仁、勇。其中一个就是仁。怎么样做君子,孔子答复他说修己以敬,你自己好好修自己,修自己以诚敬心,所以修身关键在于诚敬,敬人、敬事、敬物,敬到了极处,修身也就圆满了,没有一个不敬。《礼记.曲礼》一开头就说,「毋不敬」。敬到什么地步?看每一个人都是圣人,这个敬就是圆满。你看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的话,你自己就是圣人了,何况是君子。

  这个话子路没听懂,他认为「修己以敬」这四个字太简单了,所以说如斯而已乎?就这么简单,仅仅如此吗?孔子就说,修己以安人。你把自己修好了就能使人心安,自己得到了圣贤的法喜,也能够教诲别人,让别人也同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那就是圣人,所谓自觉觉他。子路还认为不够,其实他还没听懂,这个境界确实太高深了,他还想头上安头,再问如斯而已乎?上面还有没有境界,是不是就这么简单?到此为止?孔子说曰:修己以安百姓。安人,这个人是指百姓,天下苍生都安了。实际上怎么安?你修己,自己心安了天下众生就安了,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病,这是做动词讲,诸是之于,病之于,就是以此为病,换句话说,连尧和舜这样的圣人还尚且觉得未能达到究竟圆满。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心净国土净,这是最上乘的圣人心法。所以尧舜还看到天下有不安之人,所有他心还未完全安,他还要努力的去修,还是修己以敬。所以修己以敬就概括了后面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这个境界三个不是三,是一,一而三,三而一。

  子路没明白,他以为这就是三个不同的境界,一层往上还有一层,这就是隔墙猜谜。为什么你修己就能安百姓?因为人是讲一体,自己跟百姓是一不是二,相上是有人和我,自己和百姓之分,在性上是一体的。正如我们人身有不同的器官,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细胞,代表不同的人、不同的众生,但是它们是一体的。如果有一个器官不安了,它病了,全身都不安。所以君子就心不安,一定要修己以敬,直至众生安而后已,众生安自己心才安。正如地藏菩萨要下地狱度众生,他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果地狱还没空,还有一个众生在那受苦,那菩萨心不安。所以他要修心安,就是度众生,度众生他才能心安,这就是仁,佛法叫慈悲。一直把一切众生度尽成佛道了而后已,那时候才心安,心安就成佛了,成佛的时候一看众生原来真的是佛,当然他就心安了。还看到有众生相他就不安,他就会永无休止的去度众生。所以尧舜还没有完全成圆满佛果,当然其犹病诸,像地藏菩萨还犹病诸。这个境界子路确实没明白,那说老实话,如果我们没有佛法的熏修我们也不明白,都是在那隔墙猜谜。这个境界虽然懂了,只是理上通了,事上没证得,只是方向看清楚了,要往那个方向走,看到了指路牌,那个地方在那边,还得往那边走,走到了才是你的境界。

  子路问完了,再看子贡。这都是我们复习复习,因为《论语》讲到今天,讲了一百三十二集了,二百六十四个小时,前后讲了两年,今年是第三年,我们速度比较慢,前面讲的可能忘了,回头复习复习有好处。在还是同一篇,「宪问第十四」有一章是,「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这是子贡问管仲,这个人应该不是仁者?他问了,也是在猜,管仲的境界子贡没达到。子贡他很会说话,说了一个设问,底下还有论据,他证明管仲不是个仁者。他说,「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这是他的论据。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跟公子纠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俩都因为逃亡在外国,当他的父亲死了以后,他们俩都要争着回去齐国,谁先回去谁就继位做国君。当时管仲服务于公子纠门下,公子纠当时是依靠鲁国,鲁国护佑公子纠,要赶紧回到齐国,要当国君。公子纠就命令管仲,一边自己赶路,一边去拦截公子小白,就是日后的齐桓公。结果管仲去拦截,然后看到公子小白就弯弓搭箭,一箭就想把他射死,没想到这箭射到了他的腰带,公子小白也很聪明,立刻就装死,可能在兵车上面就倒下去了,然后就逃离掉了。

  管仲就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回去告诉公子纠,我们慢慢走,不要紧,你没有对手了。于是他们就慢慢走,走到了齐国之后发现公子小白已经率先赶到齐国,成为了齐桓公。于是齐桓公就派兵来抵抗公子纠入境,打了一仗,当然鲁国军队不是齐国军队的对手,公子纠死了,齐桓公把公子纠杀了。当时有一位跟管仲一起为公子纠服务的人就自杀,等于是以身来殉死,因为自己的主人死了。管仲不能死,他没有死。没有死就是没有自杀,被俘虏了,见了齐桓公。当时鲍叔牙是齐桓公门下的谋士,就建议齐桓公,说管仲是一位能人,如果你对他礼贤下士,你封他做相,他能够辅佐你称霸。齐桓公人也很大量,不计前嫌,管仲曾经要杀他,差点把他杀死了,但是他很大量,不仅不杀管仲,反而拜他为相(宰相)。所以这里子贡说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能死,又相之,就辅佐齐桓公,因此子贡说管仲不仁。为什么?他不能忠于他的主人,反而还为他主人的冤家对头去服务,这就不仁。说得挺有道理,我们再看看孔子怎么回答。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意思就是说,孔子说管仲是个仁人。为什么?管仲相桓公,为齐桓公服务,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当时确实齐桓公九合诸侯,真正让天下归顺,使到国家(就整个天下),天下主要是指周朝当时北方到中原这些地带。不仅如此,管仲还对传统文化,我们现在讲传统文化,当时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大贡献,就是保全了中国文化。如果当时管仲没有能够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话,很可能中原就被夷狄,就是少数民族,侵略进来,那么汉文化可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孔子在这里非常赞叹管仲,说民到于今受其赐。人民百姓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赐,受到他的恩惠。微管仲,微就是无,如果没有管仲,那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们都可能现在披头散发,左衽就是向左边开衣服的纽扣,这是少数民族的那种穿衣服的方法,跟周朝当时传统的文化是不相应的。意思是说全被少数民族统治了,文化都被摧毁了。所以管仲岂是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这个谅是小信,为自己的主人殉死那是小信,不是大义,那个只能叫匹夫匹妇。所以自经于沟渎,自经就是自刎,自刎而死于沟壑之中,谁知道他?换句话说,这种人不能对人类历史上做出什么贡献,对天下苍生没有什么真正的实益,所以这种人不能称为仁者。管仲是个仁者,这是孔子的看法。子贡跟他就看得不一样,为什么?心量不同。子贡只看到他眼前对他主人应该怎么样做,没看到应该怎样对天下,乃至万世之人,应该用什么做法才是带来最大的利益。孔子不一样的地方在这里,见地高,所以行持就跟凡人不一样。

  再下面看子张,子张在第五篇,「公冶长第五」有一章,第十九章说到,「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这是一段。子张是孔子的弟子,他问孔子说令尹子文,令尹是个宰相官名,子文是他的人。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就是三次都曾经做过宰相。而没有喜色,他不因此而高兴,做了宰相他觉得没什么,不以为喜。三已之,结果三次下台,无愠色,也不会不高兴。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当他下台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这些政务好好的移交给新上台的这个宰相,这个人何如?怎么样?应该是仁者?子曰:忠矣。这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忠臣。子张就问,这个人仁矣乎?孔子说未知,焉得仁。他虽然忠,但是没有智慧,怎么能够称为仁者?仁者必先有智慧。所以子张对这个仁者的境界不了解,什么才称为仁者?一定是有智慧为先导,他就懂得如何来进退,做出的决定都是非常正确的。

  底下子张又问,「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张又举了另外一个人,当时齐国崔子弒君,杀了这个国君,陈文子就离开了。因为国家君王被杀,他就不愿意在那里再当官。结果他离开了,虽然有马十乘也弃而违之,就是他能放下自己的名位富贵。至于他邦,到了别的国家。还特别说犹吾大夫崔子也,每到一处都这么说。能够这么说这种人如何?孔子说,「清矣」。清就是这种人很清白、很清高,不愿意跟崔子,就是这个弒君的乱臣为伍。子张问「仁矣乎」?子张他对陈文子境界不了解,他属不属于仁者?孔子说,「未知,焉得仁」。陈文子也是没有智慧,他的行事孔子并不欣赏,所以他怎么能称为仁者?所以子张在这方面确实不了解仁是什么个境界。

  武伯他也问过,这是孟武伯。他曾经问过以下问题,在第五篇,「公冶长」篇里面。「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路是不是个仁者?「子曰:不知也」,就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者。又问了一次子路是不是仁者?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由就是子路,子路他能够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让他可以去治理、去收赋税等等,但是他只是会管理国家,不知道他是不是仁。换句话说,孔子不认为子路是仁者。不知其仁也,那只是个客气话。「求也,何如」?孟武伯又问冉求是怎么样的人?能不能称为仁者?「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这也不是,冉求他很有能力,很有管理的才干。千室之邑,一千户人家这么一个城,或者百乘之家,一百辆兵车的大富家,就像鲁国的季氏家,那是大家,可以请他做家宰,就是家臣,但是不知其仁也。后来又问「赤也,何如」?赤是公西华,也是孔子弟子。「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西华他善于外交,善于辞令,可以让他束带立于朝,装束整齐做外交官,与宾客言,这就是去接待使节,但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仁者。换句话说,孔子对于子路、冉求、公西华都不以为他们是仁者。孟武伯也不晓得,所以来问孔子,如果晓得就不必问了。所以才有蕅益大师这句话说,「隔墙猜谜」。真正知道孔子境界的,那个时代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颜回,所以孔子最赞叹就是他。

  底下蕅益大师又引,「卓吾曰:千古只眼」。卓吾就是李卓吾先生,李贽,他有一个《四书评》。千古只眼,换句话说,他有这个慧眼、有这个天眼,看到过去未来,能鉴定贤愚不肖。这个智慧其实都是自性中本来就有的,夫子能证得,人人都能证得。等到你自己也开智慧了,你也来做仁者,你也就能够评定千古当中的人物谁是仁者,这就是慧眼。有了慧眼才能识人。整部《论语》讲到仁太多了,哪些是仁,哪些是不仁,那我们从中去体会。关键不是去识人,而是识自己哪些地方不仁,能看得透自己,能改过自新,你才具千古的慧眼,才能够识人。

  方外史曰,「若据后儒见识,则微子之去,箕子之陈洪范于武王,安得与比干同论。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蕅益大师引了方外史先生的话,他说后儒的见识,后儒是孔子之后学儒的人,实际上都没有孔子的见识,没有孔子的慧眼。所以他们看这三人,批注这章《论语》的时候说微子之去,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陈洪范于武王,「洪范」是《尚书》里面的一篇,武王伐纣,箕子曾经见过他,向他陈述「洪范」这篇文,就是讲这个意思。他说微子、箕子两个人比不上比干,比干能够效忠,以死相谏,所以后儒认为三者有高下。实际上有没有高下?我们看看夫子只讲,「殷有三仁焉」,三个人都是仁者,没有高下的。为什么微子和箕子能跟比干都是相同的?比干是舍身,微子和箕子他们因缘不同,他们也有舍身之勇,但是没这么做而已。微子是用身教,他离开了。离开纣王其实也是劝谏,提醒纣王仁人贤士离开你,你是应该悔改了,这是身教。当然比干是言教,劝谏是言教。箕子为之奴,也是身教。所以这个对仁的道理,连史上的很多大儒都没有完全明了。所以蕅益大师慨叹,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发出这种千古的感叹,对仁的这种道理,对仁的境界不明白的时间太久远了,换句话说,史上仁人太少了。

  蕅益大师能敢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他境界不在孔子之下,他也一样具千古慧眼,他能够评定史上的这些大儒们,知道他们的境界。真正能够证入仁的境界,那他必定是放下了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仁是一体,甚至证得了本体,仁的本体的这个境界,他也没有这个念头,说我已证得了。刚有这个念头已经有我相了,有我相就有人相,人和我就对立起来了,仁就没有了,仁是人我一体。那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前面有讲到他读颜回,「颜渊问仁」那章,那时候他才十七岁。读到那个时候,他就感觉到对孔颜心法忽然有所悟。而后来出家修道坐禅,二十四岁到山上一个人去静坐去参禅。忽然发现一切境界消陨,人我众生全部都没有这些相上的分别了。那个时候他讲真正悟明了孔颜心法,对仁的体、相、用完全通达,换句话说,他那时候开悟了。二十四岁开悟,也是从佛上面得的开悟。所以清朝的大儒们都讲,「吾学佛,然后知儒」。

  江谦有个补注说,「为仁而去,为仁而奴,为仁而死。故曰殷有三仁焉」。三者行迹虽不同,仁心境界完全一样。一个是为仁而去,离开了;一个是为仁而做了奴隶;一个是为仁而死。这三个人境界都一样。所以我们要学仁者不是只学个行迹,学行迹学不到,要从他们的心性上去悟。悟的同时还要去力行,力行到一定程度又有新的悟处,那个悟在没有彻悟之前都是解悟,但是解帮助行。读圣贤书不能只读个字里行间的意思,要读懂言外之意,听懂弦外之音,不能执着语言文字,而从语言文字中悟到圣贤的心法。

  那我对这个一体的境界忽然有所认识,还是去年年初,我父亲来探望我,我们住在一起。因为气候比较凉,那是冬天,结果我父亲得了肺炎。当时他咳嗽得很厉害,通宵不能睡觉,我就守候在他身边帮助他,给他做服务,他起来小便要扶着他,他咳得太厉害的时候把他扶起来坐一下。当时我看他很痛苦,我就发了一个愿,说希望他的病苦我来代受。结果这个愿一发还真灵,我也得了肺炎,我也是通宵咳嗽。我身体不错的,从来没犯过肺炎,结果跟着他一样咳得很厉害。可是他本来到医院打点滴、开药,吃了很多西药都不好。自从我发了愿之后,很神奇,吃了两天的中药就全好了。他好了之后我也好了,我没有治疗,自然就好了。这个事情让我感触很深,突然明了父子确实是一体,父亲的苦就是自己的苦,因为是一体的。我们有时候感受不到是因为自己麻木不仁了,别说外人的苦感受不了,连自己的至亲的苦都感受不了,麻木到所以然处了。就好像身体四肢都已经瘫痪了,麻木了,所以你捏它它也不痛,感受不到,这叫麻木不仁。

  所以为人先行孝悌,孝心最能够帮助我们契入仁的境界。所以有子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不是仁?还不是仁,但是它却是为仁之本,为仁是告诉你你要真干,为就是行的意思,行仁。行仁之根本在于孝悌,所以你能尽孝这就是行仁,还没有证到仁的境界,但是你在往那里接近。等你证得了,那你就是圣人,完全跟宇宙众生成为一体了,你的感知力是尽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的疾苦你都能感受到。就像观世音在《楞严经》上讲到的,上能同诸佛同一慈力,与诸佛本妙觉心相合,合为一体。诸佛就是智慧,合一了。下能够同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上是和诸佛同一慈力,慈悲的力量度化众生,跟佛同一个神力;下和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跟宇宙一切万物万类合为一体,这是仁的境界,从行孝做是最容易能够体会到。那就不是自己瞎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起来可以千言万语说不尽,但是你知不知道,那真的是你自己的事,你得去体验到才行,体验不到怎么说,那都是隔墙猜谜。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论语,微子第十八
阅读全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