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这章比较长,主要是讲孝道的。《孝经》上讲,「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丧礼很重要。《弟子规》也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都是行丧礼。三年之丧这是给父母服丧的年限,最长的,这都是古礼,《礼记》上都有记载,这是周公所制定的。但是周朝到了东周时期,慢慢人遵守礼的就愈来愈少,到了春秋时期就礼崩乐坏。丧礼在东周时期已经人不遵守,在孔子的时代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还守三年之丧。但是孔子他提倡礼乐,推行周公之政,所以他对于礼守得非常严格,还是严守三年之丧。所有孔门的弟子都必须依教奉行,还得要完全依礼行事。宰我在这里来问孔子,实际上都是表演的,表演出一个玩世不恭的态度,反对三年丧礼,引出老师的一段批评,警醒那些违礼之人。

  『宰我问三年之丧』,宰我在这等于是代表大众来问,这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这时间是不是太久了?这个「期」可以按时期来讲,时期已经太长久了,不需要那么长,因为当时人都不守三年之丧。宰我是很会说话的人,孔门四科里面宰我是言语第一,跟子贡一样,都很能说会道。所以他说了这个论点之后,底下还有丰富的论据,很充分的理由,为什么说三年太久了。他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个意思就是说君子如果时间太久不去为礼乐,不行礼,不去习乐,就会导致礼崩乐坏。当然这是肯定有一个古成语是这么说的,所以宰我这里讲的是振振有词,因为在行丧期间真正是礼无容、闻乐不乐,礼和乐都不做了。不做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孝子在居丧期间他对父母的哀思很深切,所以连礼乐都没有心思去为去行了。这个就反倒成为宰我主张缩短丧期的一个论据。邢昺的《注疏》里面也说到这个成语,原因是君子以礼乐来修养身心,所以不可须臾离也。但是居丧期间就不一样,既不为礼,也不为乐,这是等于开缘。

  宰我就据此来辩解,不仅说这个礼乐的问题,他还举出下面的论据,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这个「期」就做周年来解,就是一周年。「旧谷既没」就是去年的那个谷物已经尽了,今年的新谷已经成熟了,换句话说谷物它也是一年就得更新一次。谷物如此,还有钻燧取火,这个叫改火,就是改用新木来取火。古时候都是用钻木取火的。取火一年四季用的木头不一样,根据马融的批注,《周书.月令》里面「有更火之文」,他这里有出处的,宰我,你看,凡讲的这些话语全部都是有来处,很会说话。他说,「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这是不同的树木,「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你看春夏秋冬取不同的木头。「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这就是宰我的说话理由。那么一年都有改火,钻木改火,所以一年的时间他认为就足够用来作丧期了,所以「期可已矣」。我们也很佩服宰我,确实讲话很振振有词,其它人还真的说不过他。结果孔老夫子怎么回应?我们看底下的经文。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孔老夫子不去跟他辩,也不去跟他批驳他所引的论据,直接从心地上指向,就问他,你吃的是稻米,穿的是锦衣,你的心安吗?这个稻米在古时候北方是很贵重的,因为北方稻米很少,一般都是种小麦、大麦,南方种稻米,所以在北方以稻为贵,不是平常的食物。居丧期间不能吃这么贵的食品。「衣夫锦」,衣应该是念意字,念去声,就是穿的意思,动词讲,穿锦衣。锦衣是丝织品所制的有文采的这些衣服,在居丧期间应该穿没有纹饰的麻衣,我们叫披麻戴孝,不能穿锦衣。孔子在这里问宰我,说如果你将三年之丧改成一年,父母去世一周年之后你就可以吃贵重的食品,就像稻米这种贵重食品。「稻」也是泛指贵重食品,不是专指稻米,现在来讲稻米都不算贵重。意思就是开始追求享受,你吃得这么好,穿得也是这么漂亮,漂亮的锦衣,「于女安乎」?你的心能安吗?直指人心。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凡是古时候的礼,它的根本还是在那颗恭敬心,不是在一些事相上、形式上去遵循而已。如果没有那颗恭敬心,没有那颗孝心,只在形式上做,那个礼就不真实。孔老夫子在这是直接给我们点出礼乐之根本。再看宰我的回应。

  『曰:安』。他居然说「安」,说我心安。为什么他说安?大概现代的人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居丧三年,个个都如此,所以我也如此,我能心安。结果孔老夫子就告诉宰我,底下是孔子的话,说『女安,则为之』,你心既然安的话,那你就去做吧,你就去只守一年的丧。然后又说到,『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孔老夫子讲的这话也是很尖刻。他说一个君子当他的父母去世的时候,在他居丧期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父母,所以无心来享受生活,「食旨不甘」这个旨就代表美味。凡是这些肉食、贵重的食品都不愿意吃,吃也不觉得甘美,吃不下。「闻乐不乐」,听到优美的音乐也不觉得快乐,因为整个都沉浸在对父母的哀思当中。「居处不安」,这个居是讲他的房屋(住的房屋),如果住在华美的房子里面,他心都不安,所以古人都有守庐、守灵三年,他不再想住在自己那个舒服的家里,就是放弃一切衣食住行的享受。夫妻也需要分房,把一切的享受都放下,这是君子,他有孝心。「故不为也」,就是他不愿意只服一年之丧。底下又说,「今女安则为之」,又说了一句,这话表示对宰我极度的失望,说你如果心安,你就这样做去,被圣人所弃了。

  『宰我出』,他出去以后,孔老夫子大概屋子里还有其它的弟子们。孔老夫子对其余弟子就说,『予之不仁也』。这个「予」就是宰我,他也叫宰予,说宰我真是不仁。为什么这么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人子者,自出生到三岁都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怀抱,父母生我们、养我们那种恩德是无量无边。在这三年当中父母是念念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儿女,推干就湿,抱持养育。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虽然我们三岁以前的事都忘掉了,但是看看现在年轻的父母怎么样子对待自己的孩子就能看到了。孩子哭泣的时候母亲立刻为他哺乳,孩子晚上睡觉尿床(尿湿了床),都没有床单来换,父母把孩子放在干的地方,自己睡卧在湿的地方,三年当中都基本没什么好觉睡。从这些点点滴滴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也是一样的。三岁之后才说脱离了父母的怀抱,可是父母那种忧念也是时刻没有离开过。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又操办着让孩子上学,古时候上私塾,找好老师,现在找好学校。现在学校要入学可能费用比较高,特别是好学校,父母就是不惜代价。在学校孩子要是不争气,学得不好,父母非常操心、非常伤心。如果孩子还在上学期间还谈恋爱,那更是对不起父母。父母花了这些血汗钱供他读书,他竟然还在那里搞风花雪月。好不容易学成、毕业,出来找工作,父母还要操心为他找工作。工作找到了又操心给他成家立业,找对象。找了对象结了婚生了孩子,那父母的工作还没完,还得要为自己的孙儿或者外孙儿继续当保姆。真的古人讲「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亲到一百岁还在忧念着八十岁的孩子,真正到死,这个忧念才会断。古人常用蜡烛来比喻父母的这种恩情,「蜡烛成灰泪始干」,真的,父母把自己燃烧殆尽,那才终止对孩子的关怀。所以父母的这些深恩大德,怎么能报得尽?

  结果宰我竟然还这么说,三年之丧,他觉得太长了,一年他已经觉得很心安,他没想到圣人制定的这个丧礼为什么要制定三年。夫子在这里点出来,『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通」是通行,天下之通行的丧礼,就是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那不是只做一个形式,是让我们在这三年当中尽自己的哀思,父母之恩报不尽,三年之丧又岂能报父母恩?制定三年只是什么?怕这些孝子无限期的守这个丧,所以用三年为限,不可超过三年,教民有终,有个节制,礼是讲究节度,是这么个意思。它是一个上限,三年是指时间的上限,结果宰我还觉得时间太长了。所以夫子讲,『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他对于自己的父母有三年之爱吗?这个话问得是不给宰我任何余地了。

  孔安国批注当中说,「言子之于父母,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而予也有三年之爱乎」。这个话的意思,孔子讲为人子对于父母,那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报不尽,昊天罔极,父母的恩德像天那样宽广,无极,就是没有限度、没有边际,所以三年怎么能够报得尽?连这三年之丧都嫌长,所以孔子说宰我还有三年爱父母吗?三年的丧期,按照郑康成的批注来讲是讲二十七个月,根据《礼记》里面的文就说这是二十五个月,二十五个月是最少的,就是头尾三年。这个春秋时期的人都不守,大概还能守上一年,时至今天,不要说一年了,一个礼拜的有多少?如果套孔子这句话,不要说予了,就现在的人也有一周之爱于其父母乎?可见古人与今人那种存心已经大不相同。古人厚道,真正有孝悌之心;今人心已经很薄,就是不知恩义。真正学儒的人要恢复这个礼,从自己开始做,人家不做是人家的事情,我们自己要做,没有礼就没有儒。不仅要做形式上的礼,更要有实质,就是我们这三年的孝思不可中断。

  其实我们也应该感恩宰我,问出孔子这一段话,这段话那是一个顶门针,从头顶扎下来,希望能够把我们的孝心唤醒。人现在都迷在五欲六尘当中,只图自己享受,自私自利,只追求自己的名闻利养,多少时间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如果说父母不要了,我自己追求事业,这事业即使做得再大,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不可能长久。如果说舍离了父母,我说要为社会大众做好事,这个好事已经没有根本了,不见得是个好事。「百善孝为先」,你要做善事先要行孝,你想帮助社会大众,那先得帮助父母,这叫从根本上修。「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你要为仁必须先行孝悌,否则做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事无成,为什么?因为丢了根本。

  我们再看《雪公讲要》,他引了皇侃的《论语义疏》,《义疏》里头又引缪播,这是古代的一个学者,他的话说,「尔时礼坏乐崩,而三年不行,宰我大惧其往,以为圣人无微旨以戒将来,故假时人之谓,咎愤于夫子,义在屈己,以明道也」。宰我也是用心良苦,这种用心,古德这些先儒都能看得出来,因为宰我孔门弟子当中言语第一,被孔子所赞叹。言语第一,岂能说对礼一无所知,还会问出这么样的话来?这样问法实际上都是跟老师配合做教学的,师生之间一唱一和把这个道理显发出来。尔时,就是那个时候,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只有一个形式,没有实质内涵,夫子在《论语》中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心地不仁、不仁慈,他习礼作乐又有何用?那只是增加虚伪而已,把自己装点装点成为一个伪君子。所以礼乐之根本在于仁,仁之根本在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有子说的。所以要恢复礼乐从哪做起?从孝道做起,提倡孝道,这是从根本上来恢复。礼乐可以带来和谐的社会,社会想要和谐,离不开礼乐,礼能帮人调身,乐能调心,大家身心都调和了,社会就和谐了,但是要从孝道来做起。

  所以和谐社会之本就在于孝,这是《孝经》上讲的先王之至德要道,至高的品德,重要的方法,可以和谐社会。「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孝道,把人孝心唤起来,善心才能开,礼乐才能兴。丧礼这种活动本身是一种孝道,一种教育。丧礼、祭礼都是孝道的教育。曾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丧礼是慎终,祭礼是追远,能够这么做,提倡丧礼和祭礼就能够使民风淳厚,所以这个很有必要复兴。现在社会的人不知道怎么来行丧,没有一套可行的规矩给大家,所以大家也无所适从。

  古时候社会最重视的几个礼,一个是冠礼,成年了,二十岁了,行冠礼。第二个婚礼,夫妇是人伦之始,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伦,有夫妇才有父子,才有其它的伦常关系。婚礼很重要,它是使社会和谐的一个关键之所在。婚礼很隆重,所以结婚的这一对夫妇互相就珍惜,知道这种姻缘是非常的不容易,结合前世姻缘,父母恩准,天地相保,所以对婚姻、对家庭就重视。不讲求婚礼,往往就会什么?大家不重视,甚至还有什么?上午办了结婚手续,下午就离婚,有这样的事发生,把婚姻当儿戏。还有一个就是丧礼,还有祭礼。这几个大项,最好能够把它恢复起来。

  这里特别就讲丧礼,丧礼是三年,到清朝都是维持这个礼的。你看《弟子规》,清朝人写的,李毓秀夫子他写这个时候是清朝,「丧三年,常悲咽」。常悲咽就是尽到哀思,那个哭泣也不是装模作样,真正是由心而发,哀痛,恨自己在父母生前没有能够及时行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这样的深深的遗憾,所以「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清朝被推翻以后,这个礼也就被推翻掉,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到今年正好是一百周年。一百周年里面可以用夫子的这个评论,也是属于礼崩乐坏的时期。现在我们也很庆幸看到国家对传统文化愈来愈重视,要复兴传统文化,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礼乐制度都要把它兴盛起来,还应该用传统的古制。礼乐的形式、采用的仪式可以根据现代有所变化,但是其精神、其根本的一些做法不能够改变,这是圣人教学良苦用心,礼乐都是圣人所制。乐现在确实没有什么传承,周朝时候的乐到今天恐怕都找不到了,这很难传承。礼可以在文献上还能够读得到,那可以在这礼上我们多用点功夫,希望把它复兴起来。

  在当时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所以宰我他也是发大慈悲心。大惧其往,就怕再这样下去礼乐都不复存在,所以以为圣人无微旨以戒将来。这个微旨是精深微妙的意旨,他跟孔老夫子要唱一台戏,把精深微妙的意旨发明出来,以戒将来这些后人,所以他问出这些话来。故假时人之谓,这是假借当时人的那种说法,咎愤于夫子。咎是过咎、得罪;愤是使孔夫子生气。实际孔夫子不会真生气,但是为了教学可以装出生气的样子,而且装得很像,那是对宰我痛骂。这都是什么?给我们狠狠的棒喝,所以宰我是唱反角,引出孔老夫子的这一段千古垂训。他义在屈己,以明道也,让自己唱反角,就是屈己之情,自己宁愿唱一个反面的角色,但是使道德得以显明,把礼乐之根本显明出来。

  《皇疏》,皇侃的《论语义疏》又引李充的说法,「余谓孔子目四科,则宰我冠言语之先,安有知言之人而发违情犯礼之问乎,将以丧礼渐衰,孝道弥薄,故起斯问,以发其责,则所益者弘多也」。这是这些先儒把宰我的这番苦心给我们透露出来,让我们不要误会,以为宰我真的就是一个不孝之人,不是。所以李充在这里讲说他以为,余谓就是他自己说,我以为孔子目四科,四科教学的科目,到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宰我属于言语之冠,他比子贡还行,讲到言语先排宰我,再排子贡,所以冠语言之先,先于子贡,那是最会说话的。安有知言之人,会说话那当然是知言之人,那他岂能够发违情犯礼之问,他怎么会问出这样违背常情、有犯礼节的一个问题?就显得这是故意如此。为什么这么故意?底下说明了,将以丧礼渐衰,孝道弥薄,人心愈来愈刻薄,没有孝心,连父母的恩义都不能够去怀念。所以故起斯问,把这个问题问出来,以发其责,让孔老夫子责骂他。这一责骂,所益者弘多也,听的人就受益了。不仅当时的人受益,弟子们在场听到了他受益,这话记录下来,你看千年万代这些读书人都受益。所以这是师徒的演戏,而且宰我他说的这些道理、这些理由,可以说没有别的人能比得上他,他言语第一,连他这样的人最善于言语的这种强词夺理,讲这些话,孔老夫子都能够批驳,其它人更没话说。

  我们再来重新看看蕅益大师对这师徒之间的对话一些评点,我们再重新读一读这段《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你看说这种理由,蕅益大师评点,「唤甚么作礼乐,可耻可耻」。一下点到了礼乐之根本,你还用这个来做为理由,把三年之丧去掉,这可耻!为什么?没有孝心,你还谈什么礼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不仁之人还谈礼乐,这叫可耻。「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这是宰我的话。底下是夫子的话,「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曰:安」。这个字蕅益大师评点叫「丧心病狂」。蕅益大师这个那是比孔老夫子更加直截了当,你为这个还安,你心安了那叫丧心病狂,简直就是没救了。用佛法的名词来讲,这叫一阐提,断了善根的人,那是决堕地狱的人。以不孝父母为安,你说这种人是不是良心丧尽。

  「女安,则为之」,这孔子说的。「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蕅益大师评点说,「真礼真乐,和盘托出」。什么是真礼真乐?就是仁孝存心,和盘托出,这是心法。没了这种心,礼乐那是个躯壳,没有灵魂。蕅益大师在底下讲,我们再看回《论语》,底下说,「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蕅益大师评论说,「难道三年之丧,便报得三年之爱?且就人情真切处,点醒之耳」。丧三年报不了父母三年之爱,不能这样等同的。即使是我们这三年时时刻刻都尽到哀思,这种回报也报不了父母在我们从小到大三岁之内对我们的爱护关怀,报不了,一万分之一都报不了,只是从人情真切处点醒一下,唤起人的那种真情真义。

  《孝经》上有这么一段话,第十八章,最后一章讲到的,「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所以《孝经》这里讲得比较详细,从这里会体会孝子的存心。孝子在父母亲过世之后哭不偯,他的哭声,这个偯就是曲折委婉,一般普通的哭泣那个声音是比较能够连片。但是孝子因为太哀痛了,嚎啕大哭,叫泣不成声,所以哭声都不能连成一片,就没有那种曲折婉转的哭声,就是叫哭得死去活来,哭不偯。礼无容,他也没有心思去行那个礼,所以礼无容。言不文,讲话没有任何文饰,因为他心思都在思念父母上。服美不安,穿美丽的衣服心就不安,因为想到自己能够穿美丽的衣服,父母不能穿,他怎么能心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就是享受统统都没兴趣了,从这里去体会他的哀戚之情。这些做法那都不是故意造作的,全是真情自然流露。你要是学这些表面的动作,愈学愈不像,要真正把自己的孝心恢复起来。

  孝心是真诚的,容不得半点造作,造作叫虚伪。那不仅是不孝,比不孝更糟糕,因为在不孝基础上还加上虚伪。所以圣贤其实就是教一个心法,一切要从真实心中做,心地要至诚。为什么人心不诚、不真?没有别的,都是在这个社会当中因为追求名利,因为自私自利,真心被染污了。要把真心恢复出来,一定要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放下,彻底放下,否则真心出不来。学圣学贤都是学个皮毛,只是用他这些圣贤教育文章词语装点装点自己而已,不是真君子。所以,你看这些孝子他们都是真诚。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圣人制定的这个礼度,教孝子一定三天之后要吃饭。这些孝子因为失去父母的那种哀痛三天都不能吃饭,再不让他吃饭那就是会伤身体,所以按照礼,一定要吃饭。如果伤了身体那反而对不起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事死者,如事生」,犹如父母在一样。假如父母在,知道我们伤身体了他多痛心。因此圣人制定最多是三天之内你可以不吃饭,三天之后一定要吃饭。那你看着这个不能说,三天才吃饭,能不能改成一天?你这一问跟宰我问话没啥两样,那夫子就会痛骂了,你还有一日之爱于父母乎?你要体会那个心,不能只是事相上在那里钻牛角尖,这是圣人的礼就是教民无以死伤生,不要因为死去的人而伤害了还活着的人。

  毁不灭性,这个话在先儒的批注当中只说还是「以死伤生」的意思。毁是死,死了的人不要灭性,性是指生,当生字讲,就是死去的人不要伤害了(灭是伤害了)生的人。这个话听起来怎么跟「以死伤生」好像意思重复,我看了《孝经》那些批注,都没有把这句话解释得让我们满意,所以我就跑去请教师父,我说这「毁不灭性」能不能这样理解。性应该当作自己的灵性讲,毁是身体,身体虽然死亡了,但是性不灭,所以人其实没有真正的死。所谓死是身体毁掉,断气了之后拿到殡仪馆烧了,毁了,可是性没有灭,我们的灵性不生不灭的,能不能这样理解?我们恩师是点头,「对」,这样的理解用佛法就比儒家讲得就更高,提升了这个意思,否则圣人经上讲的话两句重复,这好像有点不太能够讲得很顺。经典那字字都是非常宝贵的,怎么能重复意思,所以应该是这样理解。

  孔老夫子他知道,性是不灭的。《易经》上讲人他投胎轮回这种状况,孔子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父精母血结合做为生命的载体,我们现在讲受精卵。游魂为变,游魂游荡在虚空当中,见到父母的缘他去投胎,跟生命物质的载体结合了就成为一个生命。然后变异,胎儿慢慢长大,出生,生老病死,这是变异。死了之后又去投胎,又去生老病死,所以叫变。性是不变的,身体在变。因为如此,所以圣人教我们不要以死伤生。因为其实父母没有真的死,只是身体现在毁坏了,但是你要想到灵性不灭,你要继续去行孝,「事死者,如事生」,祭祀的时候「祭神如神在」,就是这个意思。《孝经》上讲祭祀,「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祭则鬼享之」,这个鬼就是指已故父母祖先的魂,他真的来享用。所以不能因为父母不在而中断了自己的孝思,孝心不能够退。能够把孝心保持终身不变,并且能够扩展,对一切人都是用这个孝心,爱他们、敬他们,这个人就是圣人。所以孝心是根本,圣人之政,他就是用孝道来教育大众,以孝治天下,真正能使天下和顺。

  丧不过三年,以三年为极限,示民有终也,有始有终,对父母这一生的尽孝,到丧三年之后为终了。这个终是示出来,就是示现出来,其实心哪有始终?自始至终都不改变,但是他这个礼仪要示有终,否则其它事都不能办,这就不是中庸之道。所以丧三年它是这样来的,最多三年,原因在此地。这个最多三年,实际上是讲我们的孝心是不止三年,勉强以三年为极限。如果这三年还讨价还价,三年太多了,改成一年吧,改成半年吧,改成一个月吧,那你的孝心何在?

  所以蕅益大师底下还有批注说,「陈旻昭曰」,陈旻昭是跟蕅益大师同时代的一位学者,也是佛门的大护法。蕅益大师《灵峰宗论》里面,这是他的学生成时法师搜集蕅益大师的这些文献,编成的一部书,《灵峰宗论》,里面就有搜集了跟陈旻昭的书信,可见得当时跟陈旻昭先生有很多的往来,彼此探讨儒佛大道。在此地蕅益大师引他的话说,「宰我答安」,孔子问他,你心安吗?他说心安。这种回答,「真有调达入地狱的手段」。调达是提婆达多,这是当时佛(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专门跟佛作对的人,最后他掉到地狱去。他是造尽了五逆重罪,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所以掉到地狱去。宰我这种答法,就是证明他跟提婆达多入地狱的那种心态是一样的,就是善根丧尽。用我们的话来讲,良心丧尽,所以只有入地狱了。

  「得他此答,方引出孔子一番痛骂,方使天下后世之为子者,皆不得安;方杜绝千古世后,欲短丧之邪说」。宰我他答「安」这个字,功德无量,他说这么一答,就引出了孔老夫子一番痛骂。这一痛骂,警醒后世人,使天下后世之为人子者,做儿女的,心都不安了,圣人这么痛骂,自己就不敢造违礼之事,不敢不用孝心,不敢不尽孝思,这就杜绝千古世后欲短丧之邪说。孔老夫子和宰我这两位都是大圣大德,这一唱一和,其目的是杜绝了往后千古世后,有人提出这封建礼教不要了,都过时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守着那古礼干什么,这叫邪说。为什么?他把这个丧礼缩短,宰我那时缩短,现在就不要了,丢弃掉。丢弃丧礼的同时,把仁孝之心给丢弃掉了。你说这是不是邪说?所以我们要弘扬圣贤教育,讲到礼的时候,要把礼的精神开解出来,使人知道为什么圣人制定这个礼,其意何在。

  在江谦先生的补注里面,他补蕅益大师的注,特别把调达这个人的名,他的来历给我们显示出来。「调达,即提婆达多。于无量劫前,佛为国王,调达为阿私仙人,为王说妙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这个人跟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就认识,他俩就有缘,当时释迦牟尼佛是做国王,调达(提婆达多)是阿私仙人,是一位仙人,他也有修行,也懂佛法,给这个国王说《妙法莲华经》,所以他们俩有这个法缘在。这仙人虽然能说《妙法莲华经》,但是他的心地并不正,换句话说,他还有名闻利养的心,即使是讲佛法,弘扬圣贤教育,他自己没有成就。他能成就别人,国王听了他能成就,后来成为释迦牟尼佛,但是他自己本人没成就。为什么?经上讲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怎么不真?他的心中还夹杂着一些名利的心,名闻利养放不下。所以纵然能讲《妙法莲华经》,那都是什么?只讲个皮毛,没证得实义。他没懂,他没入境界。国王听了《妙法莲华经》,为什么他得利益?他有诚敬心,他心地真、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虽然说法的人没开悟,听法的人开悟了,听法的人成佛了,所以利益全是看自己的存心。所以善导大师劝我们,一切须从真实心中作,不可以有半点虚妄。

  下面又说,「自是世世示现逆行,专意害佛」,当时这位阿私仙人,因为说《妙法莲华经》发现,这听众这国王开悟了,反而生起嫉妒心,我讲的都没开悟,你听的都开悟了。这一念生起来之后,这两个人就结了这种恶缘,生生世世他都示现逆行,专意害佛,这是因为嫉妒,嫉妒佛。因为他名利心没放下,看到佛得到名利,得到人家恭敬、供养、赞叹,他就生起恨意,要害佛。到这一世,释迦牟尼佛生在净饭王家,他生斛饭王家,净饭王跟斛饭王这是兄弟俩。所以「为佛从弟」,也就是堂兄弟,佛是年长的。「常以毒藏十指甲,礼佛接足,足不伤,而指自坏」。你看他蓄意害佛,他常常用毒藏在十指的指甲当中,见到佛要礼拜,因为他是佛的弟子,跟佛出家,拜佛的时候,就用手指扎在佛足那里,扎出血,毒就渗到血里头,他就想害佛。结果没想到佛有神通,扎进去的时候,那个足就像石头那么硬,足不伤,反而提婆达多的手指坏了。他出血了,反而自己死了。死了以后他就堕地狱,(31:23)恶心恶念,这是招致自己的灾殃。

  「又与阿阇世王,谋欲杀佛,而自为新佛」。他为什么想要害佛,因为他觉得佛个个都恭敬他,得到大家的恭敬供养,他生嫉妒,这是名利心的驱动,所以他要把佛杀掉,自己作新佛。自己带了一批人从僧团那里分裂出来,破和合僧。跟阿阇世王,当时阿阇世王做提婆达多的护法,他俩合计要谋杀释迦牟尼佛。底下说了两个事,怎么谋杀?「王纵五百醉象踏佛,佛以手指,指现狮子,象皆摄伏」。这是一次,阿阇世王听了提婆达多的建议,在佛来的时候,纵五百醉象,把这五百个喝醉了的大象放出来,醉象因为醉了没有理性,看到人就想踩,象就想要把佛给踩死。没想到佛神通广大,不慌不忙,见到象来,以手一指,结果那象看到那手指,好像现出狮子一样。象皆摄伏,全部都服服贴贴,跪倒在佛面前。现在我们想这好像不可思议,其实这种神通能力,佛告诉我们每个人本来具有。只要我们把烦恼放下,这种能力马上就现前。这是用大慈悲力来化解这些象的那种恶行,用慈来化解瞋恚。

  底下又说,「又推大石压佛,地神遮之,石碎,迸其小者,中佛足流血,因是陷入地狱」。这又一次是提婆达多亲自干的,他把佛骗到山里头,在耆阇崛山中,也叫灵山,《无量寿经》就在那里讲的。等到他走到山的山谷的时候,提婆达多就在山上把那大石头往下一推,石头飞下来,马上压到佛头上了,结果地神(就是护法神)立刻拿金刚杵把那个石头一挡,击碎了,结果佛没人能害他,因为佛福报太大了,谁都不能害他。但是能出点佛血(佛身上的血)还是有可能的。石头被打碎了之后,还有个小碎片掉下来,打到佛的脚上,流血了。因此提婆达多出佛身血,这个罪就是堕阿鼻地狱的,所以他陷入了地狱当中。

  我们再看底下的补注里面又说,他堕了地狱里面,佛很慈悲,并没有记恨他,还派使者去看望提婆达多。所以「佛遣使问其安否」,释迦牟尼佛是派遣阿难尊者,这些都有神通,佛加持阿难能够到地狱当中,等于说看望看望,就好像我们现在犯人被关了监牢狱里面,你可以去看望他一下。问他,你安吗?就是你心安吗?「报曰:我处此,如四禅天乐」。这个提婆达多就回答,说安,跟宰我说的一样。不仅安,他说我在这像四禅天那么快乐,人间都享受不了这么快乐。「又问几时出地狱」,你什么时候会出地狱,你刑满了,什么时候出来?「答曰:待世尊来入地狱,我方出之」。这个话你看他竟然还说得出来,表面上看好像提婆达多对释迦牟尼佛是恨之入骨,他非得要把佛整入地狱为止,他才罢休。如果佛不入地狱,我不出来了。表面上好像是这个意思,其实这里讲了,「其五逆类如此,实则大权示现」。这个五逆之罪,每一条都能让人堕地狱,五逆罪是杀父亲、害母亲、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这五逆重罪。提婆达多都造尽了,实在讲他是大权示现,大菩萨来表演,来「成就佛功德」。如果没有他来成就佛功德,我们还看不出释迦牟尼佛的那种德行。

  释迦牟尼佛真是仁恕到了极处,仁就是慈悲,恕是宽恕。你再怎么去害他,他还是对你慈悲,到你掉了地狱里头,他还来探望你、关怀你。这里提婆达多讲,待世尊来入地狱,我方出之,这个话其实是一语双关。释迦牟尼佛会入地狱吗?两种人堕地狱,一种是真正造了五逆重罪、十恶不赦的,堕地狱;第二种都是大权示现的,佛菩萨示现到地狱去度众生的。佛入地狱,那肯定是第二种,大权示现。换句话说,佛为什么会这样示现入地狱?他也会可能示现出像提婆达多那样,假装害另外一尊佛。言下之意,提婆达多他也是佛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境界没有太大区别。换句话说,世尊也入地狱,我才出去。出去干什么?继续度众生。众生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可以现好人的身,也可以现坏人的身;可以现佛身,也可以现这种五逆重罪人的身,全是大权示现,都是为了成就佛功德。

  「故法华会中,得授记成佛」。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面给提婆达多授记,说他无量劫之后要成佛,这个就很有意思。你看释迦牟尼佛跟提婆达多这段表演,都为了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我们问他神通广大,怎么可能让提婆达多出佛身血?肯定是他愿意,真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难道佛没有能力说不让那石块打伤他的脚吗?这个能力还没有,那还成佛?他故意让这个石块打到脚上流血。你看前面有提到的,提婆达多手指甲藏了毒,要扎在脚上,结果脚变成石块那么硬。那为什么石块掉下来的时候,脚没有像石块那么硬,偏偏让它出血?这不都是在演戏!这一表演,好让大家看到,不可以造这种五逆重罪,造了这罪是决定堕阿鼻地狱。就跟孔子跟宰我一样表演,所以两个人都是功德无量。这台戏缺哪个角色都不行,两个是双簧戏,缺一个唱不起来了。

  所以这个功德太大了,因此提婆达多在地狱里面跟四禅天没两样,快乐无比,功德太大了。他是大权示现,不是凡夫。他可以这样示现,我们可不能学他。我们学他那真堕地狱,那可不是四禅天,真的是刀山火海的煎熬。我们从中要学什么?第一,不能够造这些罪业,要规规矩矩,依教奉行,要守礼、要持戒,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名利心,学这个。你看名利心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个因要是不肯断,将来遇到缘,那个缘要是像提婆达多这种缘,遇到真正的圣人,他因为名利心起嫉妒,起杀害的心,那个罪业就重了。因小果大,不可以留下一点点的这些恶因。

  从这当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点,就是不可以把提婆达多真的看成恶人,不可以把宰我看成不孝之人。一切人都要看作是圣贤,看作是佛菩萨。实在讲,他们真的就是佛菩萨,真的就是圣贤,他们就是大权示现。他们这种行为,如果我们没看出来,以为他们真的是在造恶,那是自己看走眼了。孔老夫子讲,「性相近,习相远」,要看,看他的本性,本性本善,不要看他所做的,所做的是习性。习性上,有的是圣贤,有的是恶人,那是相距很远,但是看本性都一样,平等的心就生起来了。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更究竟,你看他成佛之后,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其实佛也在表演,经上讲他成佛已经是第八千次了。到这一次他又成佛了,然后叹奇哉奇哉,好像他第一次才刚发现,这都是在表演。叹奇妙奇妙,引起我们的注意,奇妙什么?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众生本来就是佛。

  提婆达多是不是佛?是佛。宰我是不是佛?是佛。那些来谋害我的、伤害我的,跟我过不去的人,是不是佛?是佛。为什么我看他好像就不像佛?说其它人是佛我还勉强能承认,他是佛?我不能接受,心里过不去这个坎。为什么?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谁的妄想执着?是他的妄想执着吗?他有妄想执着,所以他不能证得佛,他就不是佛。搞错了,他本来就是佛,他没有妄想执着。宇宙里面只有一个人有妄想执着,那就是我自己。我有妄想执着,所以我不能证明他是佛。我把他看走眼了,他本来是佛,我把他看成凡夫,甚至我把他看成恶人,专跟我作对的,跟我过不去的,我自己有妄想执着。把佛都看成凡夫,佛成佛了,没有妄想执着,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原来就是自己念头转过来就是,等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恭喜你,你也成佛了。所以佛哪会舍弃罪恶众生?提婆达多到地狱,佛还表演,请使者去探望,表示什么?不舍罪恶众生。在佛眼里,提婆达多也是佛,如果不是佛,在法华会上不可能给他授记。

  从这里我们学圣人的存心,佛如是,孔子也不例外。在《论语》当中我们看到有三段,第一段是孔子去见南子,南子是卫国卫灵公的夫人,淫乱,声名很不好。孔子为什么去见她?子路看不明白,子路不悦。第二个他去见公山弗扰,就是在本篇第五章,「公山弗扰以费畔」,他在那里谋反,召孔子,子欲往。第三个是本篇第七章,「佛肸召,子欲往」。佛肸也是这种人,他也是要谋反的人,那都是违礼之人,可是子还是欲往。那么这三种情况下,子路也给我们做表演,都看不明白,要质问孔子,你为什么要去?这三个人都是恶人,都是不好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去见他,他召唤你,你还要去见。他不明白孔老夫子心中没有恶人,真的看一切人皆是圣人,所以他也不舍罪恶众生。

  你看到人有好坏、有善恶,是你自己的分别执着,你自己打妄想。事实上没有善恶、没有好坏,都是平等的。佛告诉我们,一切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就是妄心,唯心所现这个心是真心,圣人没有妄心,只有真心,所以他只有所现。所现的全是佛,所现的境界全是极乐世界、一真法界,凡夫就有唯识所变,把现出来的这些境界变了,变成有善有恶、有好有坏不平等的这些境界。所以就有十法界有六道,这都不平等。相上虽然是不平等,性上平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习是讲相,性是一,相是多。圣人不着相,他见性;凡人着了相,就迷了自性了,所以他就生出分别执着,分别善恶。

  执着是什么?有好恶之心,善的、好的我就喜欢,顺我意思的我就喜欢,不顺我的意思我讨厌,这是好恶之心。有好恶的心,你就心不得其正。《大学》里讲的「修身必先正心」,怎么正心?心有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你有喜欢的,好乐就是喜欢;忿懥是你不喜欢,你讨厌、你生瞋恚心,厌恶它。忧患、恐惧,种种的这些心念都是心不得其正,这都是分别执着,所以要把这些心念统统放下,用一味的心去对待所有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看一切人都是圣贤,唯有自己是凡夫,这就是圣贤的心法,成圣之要诀,直截了当。

  你想要成圣人吗?你就看一切都是圣人。如果你不看,你看不到,说这些人都不是圣人,那就说明你不是圣人。你看一切人是好人,你自己就是好人;你看这些人都是坏人,你自己也是坏人。一切法是你心想生,你心里变现的。所以从这些境界当中回头,这叫真修行。不可以埋怨外面境界,夫子不怨天、不尤人,天和人都是外面的,外面的都是自己心中变现的,何必要怨外面的?反求诸己就好。这种人自然就是乐天知命,他的智慧就现前,他不会迷了。

  这段经文比较长,我们开解也比较深,里头的意思很多很广,真的是读起来味道无穷。既讲了孝道,讲了礼乐之本,还有讲到我们如何去看待外面的一切境界,如何来存心,看一切人都是圣贤,那你这存心就是纯净纯善。

  【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期:音jī,一年。

  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论语,阳货第十七
阅读全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