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这章里面有很多层的意思,我们一句一句来学习。我们还是主要依据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和蕅益大师的《四书解》做为我们的主要参考依据。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就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这是鲁君没有实质的权力,是三家专权,季孙是三家当中权力最大的,这个家族它的力量最强。季氏要出兵去攻伐「颛臾」这个地方,颛臾按照孔安国的批注是说伏羲的后裔。伏羲氏我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创造了文字。这是他后裔,姓风,刮风那个风。颛臾这个小国本来是属于鲁国的附庸,当时是属于鲁君的臣子。季氏当时,就是鲁国当时是季康子,季康子贪心,想要把它的这块地盘据为己有,所以要出兵攻伐颛臾这个地方,要灭这个小国,把它据为己有。这是这章的历史背景。

  当时冉有和季路,他们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也叫冉求,季路就是子路,这两位都是孔老夫子的大弟子,他们俩当时是季氏家的家臣,服务于季氏。因为季氏要准备出兵攻打颛臾,所以这两个弟子就来见老师。『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这个「见」就是来求见于孔子,把这个事情报告给老师。他们就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个「有事」就是攻伐之事,要打仗了,这一打仗当然难免要死人,老百姓也会遭殃。

  孔老夫子非常反对战争,因为战争是不仁道的,除非是真正替天行道,仁义之战,否则是不可以随便去动干戈的。当时季氏要出兵去攻打颛臾,这个不是仁义之战,这是季氏自己要贪图颛臾这块肥地,所以当然孔子就非常反对。当冉求、季路两个人来见孔子的时候,孔子就说了,『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这个「求」就是冉有的名字,老师叫弟子直呼其名,这是符合礼的,师徒如父子。在过去只有两种人能够直呼其名,就直呼别人的名字,一个是他的父母,一个是他的老师。所以老师跟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古人尊师重道。更有古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把老师推崇到极高的地位。

  所以中国人非常重视师道、重视教育,因此这个民族可以延绵五千年长盛不衰。这是因为这个民族它有根,它有圣贤的文化,而圣贤的文化扎根于孝亲尊师。所以孔老夫子对弟子就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他们,这里告诉他们说,「求(就是冉求),无乃尔是过与」。这个无乃是疑问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恐怕是你的过失」!你看说话很委婉,但是也很厉害。你的主人现在要出兵打别人,谁的过失?恐怕是你的过失!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是圣贤人的弟子,你的主人现在不仁不义,是你自己没有劝谏好他,是谁的过?自己要反省。

  底下孔子说明理由,『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孔子在这里说为什么不能够攻伐颛臾这个地方。颛臾是周朝「先王」所封的,先王那是指周朝,因为春秋是在东周之末,东周之前还有西周,是武王建立周朝。武王建立周朝之后,他就分封诸侯,给每个诸侯封地。颛臾它是先王所封的,是东蒙山的祭主。「东蒙」就是蒙山,在鲁国的东面,所以叫东蒙。现在这个蒙山就是蒙阴县南部四十里的地方,它的西南边就跟费县交界接壤,底下又谈到费。这个「费」就是我们写浪费的费字,古音读必。这是颛臾这个地方。『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不仅它是先王封的祭主,而且这个地方又在鲁国封域之内,又是鲁国的社稷之臣。因为现在的颛臾是附庸国,附属于鲁国,所以对鲁君来讲它是属于臣。那这是在一国之中,你怎么能够在国内打内仗?所以『何以伐为』?你怎么还要攻伐它?这个不符合道义。

  底下冉有就说话了,『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推脱责任了,孔老夫子说这恐怕是你的过失吧,冉有竟然这时候推脱责任,他不敢承当。这都是给我们表演,引出夫子后面的教诲。一个人,你的主人有错误,你不能够直下承当,还要推脱责任,这就不对了。你看冉有这里说「夫子欲之」,这个夫子是指季康子,他的主人,是他想干,不是我们俩想干的。「吾二臣」就是冉有和子路,他们俩是家臣,他们不愿意去讨伐颛臾,但是季氏他愿意,我们没法子。这种推脱责任的说法没有办法逃脱孔老夫子的批评,孔老夫子对学生那真的是非常的严厉。

  孔子说,『孔子曰:求』,这个求,这回叫的这个声音比较大了。然后底下就教训他,『周任有言曰』,这个「周任」,根据马融的批注,他是古时候的一个良史,一个史官,很有品格的,他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是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他引用先贤的话说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是周任的话。陈力就是陈其才力,意思就是说为人辅相者,做人的臣子,为人服务,你自己要量力而行,你自己量度一下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就尽量去做。「就列」是就任的意思,在跟着主人排班出列,就有就位的意思。所以量度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不能者止」,你要是不能胜任就应该告退。这是先贤说的话。

  底下是孔老夫子讲的,『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是针对冉求和子路两个人。「危而不持」这是指谁?指季康子,他的主人。这个主人如果行不义之事,兴兵来攻伐一国之内的另外一个臣子,这种动作本身很危险。《尚书》上有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如果一个人行善,天都降下吉祥;如果一个人不善,不仁不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上天就降下灾殃,他就危险了。你看孔老夫子非常明白这个因果道理。《左传》上面讲,「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人常常做不义的事情,自己招来祸端,让自己最后家破人亡。一个忠诚的臣子见到主人要是做错事情,有危险了,怎么能够不去扶持他?所以这是好比一个旗杆,它快要倒下来了,你是不是应该去扶一扶它,这叫持,把它维持住,让它不要倒下来。「颠而不扶」也是一样,颠倒了,你怎们能够不扶起它?譬如说一个旗杆都倒下来了,你还要把它扶起来。对人也是如此,否则还要你这两个人来辅助吗?「则将焉用彼相矣」,这个彼专门是指冉求和子路两个人,相就是帮助,焉用就是何须要、何用,何用你们俩来帮助?换句话说你们俩失职了,没有尽到为人臣的本分。见到主人行不义,你们不能够劝阻,还推脱责任,还说什么这是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话你还能说出来?你看孔老夫子看问题看得很深刻,你逃不过他的眼睛。

  底下又进一步说,『且尔言过矣』,你的话错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虎」就是老虎,老虎很凶猛,出来会吃人的。「兕」是指犀牛,这也是很凶猛的动物,这种动物要把牠关在笼子里才行。这个「柙」是属于笼子,柙槛。那现在这些动物跑出来了,那是谁的过?看守的人的过错。「龟玉毁于椟中」,这个「椟」是装玉的那种椟箧,那种盒子。这个龟玉叫神龟宝玉,很名贵的宝物,结果在所藏的那个椟匮当中、那个盒子里头被毁掉了,你说这是谁的过失?这明明就是看守人失职。这个话也很明显,冉有、子路两个人你是等于季氏的家臣,你有责任辅助主人行仁义,不能够祸害人民。他这个主人现在想这么做,谁的责任?所以孔老夫子讲这道理,逼得人是没有办法再为自己开脱了。

  底下冉有又讲了,冉有也很会说话,他善于政事,很会做事情,能力很强,所以季氏找他去做家臣,他也是很有政绩的。底下冉有就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是现在,现在颛臾这地方,「固」这是指它的城郭很完固,就是它很能够有防御能力。「而近于费」,这是跟费邑很接近,古时候邑就是现在讲的县,跟费县这个地方是很近的。『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如果现在不攻取颛臾这个地方,将来必定是季氏子孙的忧患。冉有说出实话了,你看他给季孙氏说话。换句话说,他还认为季氏攻打颛臾很有道理,这是为自己、季氏家族的子孙考虑,他的势力能够保住。但是这种考虑完全是站在季孙家族这个小团体上考虑,他没有在大的局面上来考虑,他没想到鲁国,没想到天下,没想到人民。冉求他对季氏可谓是忠诚,但是这种忠就叫愚忠。为什么叫愚忠?愚迷,以为他给这个主人效力了,但是这种做法不仁不义,这就叫助纣为虐,这不是真正的忠,这叫害主人。就像孔子讲的「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主人有危险了,我们还要助他一把,把他推落火坑,让他造恶业。

  所以在《孝经》上曾子曾经问过孔老夫子,这一部《孝经》就告诉我们怎么尽孝,怎么尽忠,怎么修身,怎么齐家,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这部《孝经》太了不起了,真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曾子问孔老夫子,是不是「子从父之令」就是孝乎?儿子只是听从老父亲的命令,这就叫尽孝?夫子说了两句「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讲错了。然后夫子举出几个例子说,在古代「天子有诤臣七人」,什么叫诤臣?就是能够劝谏主人的人,就像唐太宗有魏征,魏征是谏臣,是诤臣。「诤」就是可以跟你争执的,可以死谏的这种人,诤臣。如果一个天子有七个诤臣,像魏征这样,「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即使这个天子再是无道昏君,他不会丢天下,因为有这七个人保住。

  「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他的这个国家不会灭。「大夫」,季孙氏是大夫,「有诤臣三人」,有三个这样的人,「虽无道,不失其家」,他的家族不会灭亡。「士有诤友」,一个士人,因为古时候分阶级,有天子、有诸侯、有大夫、有士人、还有庶民,这五大类。士就是读书人,将来他有机会可以为国家服务,像冉有、像子路这种人,这是士人。「士有诤友」,有这样的一个朋友给他劝谏,告诉他正理,把持原则,虽然自己再不好,不失其令名,令名就是美名。如果没有人劝谏他,他难免会犯错误。你看像冉求、像子路他们有好老师,有孔子,有问题他来请教孔子,孔子就给他说出正的道理,让他不失其令名。否则连冉求、子路这种人都会做错事。然后孔老夫子讲「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一个父亲他有一个诤子,就是能够劝谏他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了。所以「故当不义则诤之」。现在季氏(主人)有不义了,那你冉求和子路有这个责任做诤臣,要劝谏。怎么能够还站在他那边考虑,帮助他去做不义的事情?

  所以孔老夫子底下教训他就教训得更厉害,因为冉求说出他心里话,他想着季氏应该夺取颛臾,要动干戈。孔子底下就说,『孔子曰:求』,第三次叫着他的名字,这次批评得就更严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你看冉求说话不诚实,心里想一套口里说一套,所以孔子说冉求,「君子疾夫」,这个疾就是讨厌,厌恶。君子厌恶什么?底下说「舍曰欲之」,这个舍就是舍去、不说,欲之。因为冉有前面讲是「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他说是季康子欲之,是季氏他自己贪欲,想要拿颛臾这个地方,不是我俩想愿意去的。结果后来他又供出来了,自己原来也愿意。你既然心里是这样想的,你还为自己来辩驳,来推脱责任,你舍之不说。这里头还有一层意思,舍,不说自己欲之,而推说主人欲之,本身这念头就不正,不真诚。另外又不说主人欲之,主人他要攻伐颛臾这本身也错误,你还「必为之辞」,为他还捏造一些言辞替他说话,这两层意思。这是君子所厌恶的。因为冉有他讲出也是振振有词,说夺去了颛臾可以不使季氏子孙有忧患,说出好像有道理的话,其实没道理。

  底下孔老夫子就给说出正理了。『丘也闻』,「丘」字是孔老夫子的名,他自称,也是很谦虚的说法。就是我曾经听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个「有国者」就是指诸侯,就是每一个国家的国君,这有一个国。「有家者」就是指大夫,像季孙氏,这是他有家。大夫称家,诸侯称国。不管你是一国之主还是一家之主,「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寡是指民寡,就是人民少,这是寡的意思;均就是贫富能够平均,不均就是贫富不均。实际上这两句,很多古注有特别说明,它的词句可能有了调动。因为从这个意思来看,应该是说「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就对了。因为不均是指贫富方面不均,寡是对不安来讲,这就比较对。

  所以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特别引了古注说,「董子春秋繁露度制编」,这个董子就是西汉的董仲舒,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他老人家把孔老夫子推荐给汉武帝的,所以儒家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主流的文化,是董仲舒他的推荐,这是非常有功德的。他有《春秋繁露》这本书,这是他撰写的,这个是专门以《春秋公羊传》做为依据,把先秦的这些儒学的思想融会在里头,总共有十七卷,有八十二篇文章。这部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的著作,它里头有一篇叫「度制编引」,引用什么?有这么一段话,孔子的话,「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孔子说的,所以贫是对不均,寡是对不安,不安是指上下不相安,这是指人民来讲。

  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就是这里头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盖贫由于不均,故下文言均无贫」。我们底下就看到了,下面两行,马上底下接着就是「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下文讲的均无贫可以见得贫跟不均相对。所以底下说,这是刘宝楠的话,「《论语》本错综其文」,它这个文字可能有错换,「而《繁露》」,就是《春秋繁露》董仲舒的,「则依义引之,故不同也」。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确实孔老夫子的意思应该是讲「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样我们把文字重新调换正确就好了。

  为什么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实际上如果贫富能够平均,人心也自然就平了,不在于说人多富裕,多有钱,这个差距不要拉太大,大家心也就比较平。这个让我们能想到,有的国家可能它还是属于比较贫穷的,但是它贫富差距并不算很大,那里的人民生活得还是比较的安定。可是有的国家,它富裕的人生活非常奢侈,但是贫富拉距很大,让那个地方的社会人心就不能安定,怨气就很大。「不患寡而患不安」,就是不要怕没有人气,只担忧人他心不安。所以底下讲,『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个「盖」是提起下面的话,是大概因为平均则没有真正的贫穷。因为贫是相对富而言,如果大家平均,那就当然没有贫,大家整体的生活水平一起上升,这就最好。「和无寡」,和是和气,家和万事兴,和为贵,所以就没有寡。寡是人气就少了,和无寡就是人气就多了,和气就能够聚人气。所以远方的人都纷纷来投奔你了,你就不怕人数寡少。「安无倾」,跟邻里乡党,一个国家跟邻国都能够相安,这就不会招到外患,不至于倾危,这个倾就是危险。这是孔老夫子告诉我们齐家治国之道,也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和谐社会之道。怎么做?「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就是和谐社会,不在乎你的经济水平发展得多高。经济发展上去了,要是人心不安,这个社会不和谐,就不会有幸福。

  底下孔老夫子又说,『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夫如是」是指刚才讲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诚能如此,这就夫如是,夫是语气助词。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会怎么样?如果「远人不服」的话,这个不服就不能归顺。远方的人,譬如说少数民族,他不能够归附,产生民族问题,产生各种社会不安的问题,或者跟邻国有矛盾、有冲突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孔老夫子说,「则修文德以来之」,我们自己要修养文化道德,文是文化,德是道德,以来之就是使他来归顺,让他归附。因为人他都能够服德,你真正有德,他就服。你用武力、用经济竞争的手段不能让他服。

  所以我们就想到美国它打伊拉克,打了这么多年最后是以失败告终,最近是撤兵了,去年撤兵,损失惨重,那真的是得不偿失。为什么?他用武力去压迫、去攻打,别人不服,所以自杀式爆炸事件很多,防不胜防,搞到自己是焦头烂额。这是举出一个现在我们就看到的例子,证明什么?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为了去争一些利益而大动干戈,那伤害的就是老百姓,那会让人愈来愈不服。《弟子规》上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不仅要理服人,更重要要德服人。曾经有人问过我,说现在我们中国跟日本关于钓鱼台的问题起争执了,怎么办?你能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决?我说我没有办法解决,孔老夫子有办法。我也不是外交部的,我这是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我可以把传统文化里头的原理、原则跟你讲一讲,但是不能够代表任何的政策性建议,这还是你们自己去考虑。

  我就举了一个例子,我说当年周文王,你看在西伯的时候,孟子讲,「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天下。这个王天下是什么意思?让天下都归顺,以他为王,尊他为天子,这是王天下,不是称霸天下。称霸天下你用武力那个不能长久,人心也不服。他是以什么?以德,为政以德。文王当时他没有搞革命,是武王后来被逼出来的,才革命灭纣。文王当时在西伯,就是「修文德以来之」,让远近的诸侯都归附。曾经有两个小国闹别扭,也是为了争土地,一个叫虞国,一个叫芮国,虞芮两国争一块土地,相持不下。这两个国家,各个国家都说这是我的土地,要争。结果后来他们就决定去找周文王来评判。因为大家对周文王都敬服,周文王评判的一定是最后裁决,我们大家都能服,所以这两个国君就来找周文王。结果进入到西伯,就是周文王的国家,当时还是个小诸侯,百里地有多大,方圆百里。那时候一里,周朝的里比我们现在要小。你看弘一大师有一个文章叫「周尺考」,专门考察周朝时候那个尺度,都比我们现在小。大概是一丈等于我们现在的六尺,就差不多是一半那么短,所以这个「百里」,我看也就是现在的五、六十里,用公里算二十来公里,方圆二十来公里而已,比香港小,比新加坡也小。

  当时这两个国君进入到周文王的国度,发现那里国家的人民互相都能够礼让,个个都是彬彬有礼,从来没有争执的。这两个小国国君看到了非常感动,你看我们做国君难道都不如人家的庶人吗?人家平民老百姓的德行都比我们好,真惭愧!最后就决定不争了,也不用去找周文王了,就回家了。然后各自把那块地也让给对方,两个人又互相让,最后把它做为公共地带。你看这就是什么?「修文德以来之」,周文王用德行、用文化、用礼仪、用教育,把国民教好了。国民都教好了,远近都能够服,哪里会有争端?和谐自然就实现了。和谐最重要的,是要求自己跟别人和,不能要求别人跟我和。一有要求别人跟我和的这个心,那这个和谐就很难做到。所以古德常讲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要好好修文德。文是文化,德是道德。

  我们也很欢喜的看到现在祖国也不断的在弘扬传统文化。十七大特别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它提到日程上来。十七大这个精神贯彻下来,我们看到国家很多的传统文化论坛,各地、各个省、自治区都做这种的论坛。我也被应邀参加了不少。我们也看到在腊月二十八,不是腊月二十八,腊月初八,就是不久前,今天是腊月十五,就是一个礼拜之前,腊月初八那天,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我记得很清楚,中央电视台有报导,在天安门广场有九点五米高的孔子铜像树立起来了。这个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让我们看得很欢喜。孔老夫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人物,在天安门广场上树立起来了,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事情。所以这就是文化,大家能够真正意识到修文化道德而使邻国归顺。能不能做到?一定能。首先使自己一国之内的国民民心归顺,进而远方的人民也能归顺,由近及远。

  底下说『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归顺了,则使其安之,他来了就让他更安乐。怎么安乐?还是用文德,用文化、用道德。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靠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五个方面的教育。这个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就至关重要,这三种教育能够让人民百姓安乐,他的心安定,止于至善。他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就能够断恶修善。如果这个社会都是善人,当然社会就和谐。「百善孝为先」,从孝道开始弘扬,这是至关重要。所以一部《孝经》就是告诉你怎么样以孝治天下,和谐社会从孝做起。所以用文化、用道德的教育向远方传播,让远方的人都来归附,都得到安乐,自自然然就将你这个国度推崇为天子。周文王何以被人尊为天子?不就是因为他有德,用文化来感召!四海归服。

  所以汤恩比博士是真了不起的一个大哲学家、大历史学家,他曾经在一九七0年代就预言,我看到的是他的英文的那个杂志,他写这篇文章,「谁是地球的继承人」,这篇文章。我把这篇文章主要的意思也翻译成中文,呈给师父上人看,那是十年前,我还在美国教书的时候。我那大学图书馆有这个文章,有这个杂志。我记得是有个英文杂志叫「Horizon」,叫地平线,那上面一九七三年的文章。这个文章里头就说出汤恩比博士自己说的,「唯有中国人最有资格做地球的领导者」,就是我们古时候讲的天子,说中国人有资格统一全世界。因为汤恩比他经过一战、二战,他对战争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所以他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能终止人类的战争」,他说只有这个办法,把整个地球统一成一个国家,那就没有战争了。每个国家就好像一个州或者一个省,大家就不会有战争。

  那谁有资格统一全世界?汤恩比说只有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有几千年的统一的智慧、统一的经验、统一的理论、统一的方法。中华民族你看几千年都是大一统,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能够留存下来,其它三个文明已经没落、消亡了,这就是中国人有这个经验。我们师父给他做补充,这个统一不是武力的统一,不是政治的统一,也不是靠经济、靠科技,是靠什么?靠文化、靠道德。就是这里讲的「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学习到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大家都欢喜,就和谐了、就安乐了。孔子的大同理想就可以实现,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的理想也可以实现。

  但一定要靠文德,不能靠武力,不能靠霸道,依靠霸道肯定不服。就好像孔子这里批评冉求和子路,实际上也是批评季氏,只是因为季氏是国家重臣,不好直呼其名来批评,通过批评弟子来批评季氏。说什么?你以强势服人,去压服人,你去攻伐颛臾,这是不对的。应该修文德以来之,否则你想让天下太平,不可能。所以《论语》真的都是孔老夫子他的教化,是真理,到现在依然适用。我们再看底下,孔老夫子又说,『今由与求也』,「由」是子路,他叫仲由,「求」就是冉求,这两个人。就是你们这两个人『相夫子』,「相」是辅助,「夫子」是指季康子。你们是季氏家的家臣,你们辅助季康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远方的人他不服你,这里指什么?颛臾,颛臾这是远方,在那个时候对季氏家来说就是远方的人。他不能归服,你却去要讨伐他,而不能让他归服,「不能来」,来就是归服。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这个「邦」是指鲁国这个国家,「分崩离析」了,就是国人人心分崩离析。人心分崩离析,这个国家也就要分崩离析,换句话说,动乱就要来临。失人心则失天下,得人心则得天下。人心你怎么能得?修文德以来之。你修养道德,弘扬文化,你才能够真正让人心归顺,否则「不能守」。你自己不能够保守自己的家业,国家也会出现危机。现在你不懂这个道理,『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还要谋划出兵攻打颛臾,颛臾是一国之内,它是附庸国,也就是这一国里头的国土,打内战,你还要这样打内战,这个危机就大了。所以孔老夫子说,『吾恐季孙之忧』,我担心、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之内」就是指这一国之内。

  根据郑康成的批注,「萧之言肃也」,萧也当肃字来讲,它俩这个字就差一点,有个草字头和没草字头。所以「萧墙谓屏也」,就像屏风一样,一个屏障。「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所以这是古时候君臣见面的时候,臣要向君行礼,臣子到了这个屏障之前,这个屏风(这块小墙)之前就要加肃敬,他要严肃起来了,要生起恭敬心,所以这块墙就叫萧墙,这么个来历。这也是比喻在朝廷之内,在国家之内。根据《雪公讲要》里面又引方观旭《论语偶记》,他引了方观旭这个人,有一个《论语偶记》这本书,说「萧墙之内何人,鲁哀公耳」。萧墙之内那个君就是指鲁国之君鲁哀公,当时鲁国国君。「不敢斥君,故婉言之」。这是孔老夫子说话的艺术,说话得得体。你看他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说鲁哀公实际上成为季氏之忧了,这个话讲得很厉害,也直接捅到了季氏季康子心里去了,像一把尖刀。为什么?原来季康子已经有谋反之心了,所以他为什么要攻打颛臾?他的忧患不是在颛臾,在萧墙之内,他忧患自己不能做鲁国国君,不能把持鲁国的政治,怕自己失去权势。

  这位方观旭他认为,当时鲁哀公已经有心思想要削弱三家的势力。鲁国这三家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这三家一直专权了好多年,几十年,所以很多个国君都想要把这三家之权收回来,都没成功。鲁哀公当时就想收回去这三家的权力。当时因为颛臾,他也是鲁臣,鲁国之臣,跟季氏形成犄角之势,互相抗衡。如果鲁君能够联合颛臾这个力量,可以削弱三家势力。季氏他也想到了,所以他就要计划来讨伐颛臾,先下手为强。这个是阻止鲁哀公的企图,不让他联合颛臾的力量。所以才有冉求刚才说的话,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是讲季氏家的子孙将来就会忧患,为什么?因为颛臾的势力大,直接就会危害季孙家族。冉求是站在季孙家来考虑,但是孔老夫子站在鲁国国君的角度上考虑。孔子是赞成鲁国国君将三家势力收回去。所以孔子曾经协助过鲁国国君堕都,就是把城都城墙堕掉,把三家城墙都堕掉,三家势力就削弱,能够重新使鲁国国君集权,这是符合礼的。如果国君没有权力,都得听任臣的摆布,这叫君不君臣不臣,这是乱世的现象。

  底下《论语》这章我们就看到,我们下面会看到,说「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更无道的是诸侯都没有权力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季氏家他来掌权,这是乱象。所以孔老夫子为什么这么严厉批评冉求,他没看到这个利害关系。孔老夫子念念是要恢复礼治,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国君的像个国君,他要有国君的威严和权力;当臣子的像个臣子,他要臣服于国君,忠诚于国君。当父亲的像个父亲,当儿子的像个儿子,要尽孝道,否则就是乱世。所以判断一个时代是治世还是乱世,就从这个五伦关系上就可以看得到。

  现在我们看到举世每一个国家都这样,儿子不孝顺父亲,父母对儿女不能慈爱,不能够尽到做父母的义务。你看像现在父母都不考虑儿女的前途,只顾着自己的吃喝玩乐,只顾自己的利益,没把儿女放在心上。所以不能够养儿女,不能教儿女,这种现象太多了。儿女长大以后,他怎么能够感父母的恩?所以他对父母很仇视,甚至打父母、杀父母的都有,这就是父不父、子不子。那他对父母不能尽孝了,他能够对主人尽忠吗?他对领导能尽忠吗?领导也不顾及下属的那些利益、前途,他也没想,他都想自私自利,所以自然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这就是失教的结果。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我们自己要修文德以来之,我们自己好好学习文化道德,力行圣贤教诲,从我做起,改变世界。古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自己要做好样子。人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们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们要讲道德、讲道义,敦伦尽分,要负责任。

  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他用心确实非常良苦,对冉求也是给他点出来季氏为什么要讨伐颛臾,因为他之忧在萧墙之内,他忧的是自己的权势被鲁君收回,甚至可能季氏本身都有谋逆之心。在哀公之前,昭公曾经有一次要收回三家之权,大动干戈,结果被打败了,昭公被迫逃亡外国,死在外国。这是已经看出当时三家的谋逆之心,幸好他还没做出弒君的逆行。但是后世很难讲,上一世能够把国君赶出国门,下一世可能干脆就杀掉了。春秋时期弒父、弒君的这种悖逆之行愈来愈多,所以孔子称它是乱世。要挽救这个世道,那必须要从我做起,点点滴滴每一个举动都要想到它的流弊,它有什么影响。所以孔老夫子批评季氏讨伐颛臾,他想到了这个流弊之所在。他站在国家的高度,站在恢复礼治的这样的一个高度去考虑问题,说这个话也是遏制季氏那种悖逆的心态。

  《雪公讲要》里头引了《皇疏》一段话,就是皇侃的《论语义疏》,皇侃是南北朝时代的经学家。「《皇疏》引蔡谟说」,蔡谟是东晋时期的经学家。蔡谟这么讲的,「冉有、季路并以王佐之姿,处彼相之任,岂有不谏季孙,以成其恶。所以同其谋者,将有以也。量己揆势,不能制其悖心于外,顺其意以告夫子,实欲致大圣之言以救其弊」。这个话讲得就很圆融,也应该是事实真相。蔡谟这里讲冉有、季路这两位孔子的弟子,实际上他俩是贤人、是君子,难道这个利害关系他能不懂吗?他们肯定跟夫子是同心同德的。但是他在这里要这样表演,把季氏攻打颛臾的这么一个企图暴露出来,让孔老夫子去评判,是让世人、让后人得以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违背正义。所以蔡谟这里讲冉有和季路这两人实际上是表演出来、装出来的,不是真的他们不义。

  所以并以王佐之姿」,这个王就是帝王,佐是辅佐,王佐就是辅佐帝王的这么样的一个姿态。所以古人称王佐之才,就是这个人可以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他有非凡的治国能力。冉有、子路两个人确实他们能够治国、治天下,他们能够辅佐周朝的天子,更何况辅佐季氏?季氏只是诸侯底下的大夫,岂有说不能够辅佐好的道理。所以处彼相之任,就是做辅相这样的一个任职,做家臣。岂有不谏季孙,岂能够不劝谏季孙氏(就是季康子),「以成其恶」?那还会成就他的恶行吗?我们说这冉有确实是替季孙氏说话,成其恶。所以同其谋者,表演出来,好像跟他同谋合污。「将有以也」,这是什么?有用心的。这个用心是在于教化世人,冉有表现一个反角,让孔子来表演主角、正角。

  量己揆势,不能制其悖心于外,确实冉有和子路他们自己虽然也想劝谏季孙,但是自己因为还毕竟是家臣,只能劝谏,不能够强来遏制他。所以季孙氏有悖逆之心,图谋不轨,那冉求、子路也不能够说制服他,因为他是处于外,他是心内,季康子心里想的,外力他加不上。所以顺其意以告夫子,这两个人可能觉得力量不够,不能劝谏季康子,所以他们俩请教孔老夫子。这个夫子是孔老夫子,顺其意这个「其」是季康子。顺着季康子的意思跟孔老夫子汇报,就好像在替季康子说话,实际上都是表演,让孔老夫子来评论。所以实欲致大圣之言以救其弊,大圣就是孔老夫子。冉有、子路两个人也很聪明,他们俩力量不够,不能搬动季康子,不能阻止他去攻打颛臾,他们俩请孔老夫子来发言。孔老夫子是大圣人,当时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圣人,所以个个都敬重他,他这一说话谁也不敢唱反调。所以这是什么?请孔老夫子讲出这些话救其弊,这个其是指季康子,让他不至于继续作恶,停止攻伐颛臾。蔡谟讲的这个话确实很有道理,让我们去体会其实冉有、子路两人也是用心良苦,冒着被孔老夫子批评、痛骂一场的这么样的一个代价,希望通过孔老夫子的话来说服季康子。这样理解也是很正确的,很符合孔老夫子的弟子的存心。

  雪公《论语讲要》里头也引了古注来说明,说在历史上,你看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左传》,都没有记载说季氏攻打颛臾的事情。换句话说,季康子大概听了孔老夫子这段话之后,他也就不敢去造次了,就停止了攻打颛臾的想法。毕竟这是孔圣人讲的,要是他逆着孔圣人的话来做,那会失掉民心,所以后来真的就没打。这不仅是孔老夫子的功劳,也是冉求、子路两个人的功劳,他俩去问孔老夫子,装着为季康子说话,这就把这场战争遏制住了。这种用心非常良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我们怎么样为人臣,这种是曲线救国,这是智能。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他只有一句话,讲得也很精彩,说「老吏断狱曲直分明」。这个老吏是比喻,讲孔老夫子,就好像一个官吏断案子,老夫子年纪大了,所以称为老吏,称呼老吏也很亲切。断狱就是断案子,曲直分明,谁是曲,谁是直,这样一说非常分明。孔老夫子通过批评冉求和子路两个人,实际上也批评了季氏,让他能够收回战争的野心。

  我们再看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江谦先生是民国时代的大学者。他这个补注里头讲,「文德即均也,安也,和也」。这讲修文德以来之,什么叫文德?文德就是使人民均贫富,就是使社会安定和谐,人心安,社会和,这就是文德。所以文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就是这三样。所以国家要以文德为中心,这个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也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该以文德(文化、道德)教育为中心。你看《礼记.学记》上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然一个国家它的发展是需要有一定的阶段,文革以后,我们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富裕起来了。那孔子曾经在卫国的时候,也对冉求说过,一个国家人多了怎么办?「富之」,让它富裕起来,就是经济建设。富裕了之后怎么办?「教之」,要教育他们,那就要以文德为中心。所以看到江泽民,前任的国家主席,他就提出以德治国。现在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家园,这走上正道了,他这个道路是非常正确的,能够让社会和谐。

  「不均,不安,不和,故人不服也」。人为什么不服?民心为什么不服?为什么会有民怨?这里就说出了原因。当贫富不均的时候,贫富悬殊太大,就会有民怨。当社会不安定,如果不提倡道德教育,只是提倡纵欲的生活,提倡追求名利、竞争,就不安,社会就不和谐,所以人心就不服。「远人不服,而修文德以来之。此正本清源之化」。这个是孔老夫子讲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个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点,要以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为主要的任务。特别是当遇到争端了,国际争端,远人不服,这是国际争端,不是要跟它争,而是自己修文德,让他归服,这叫正本清源之化。本是根本,源是源头。一个树木的根本稳固了、正了,它树木长得就正。一条河流的源头清,河水就清。这个化是教化。

  「若弃文德,而黩武功,近人不服。况远人乎」。这个就是什么?美国是最好的例子。刚才我们举出美国打伊拉克的例子,你看弃文德,而黩武功。黩就是轻率的妄动,黩武就是轻率动武。放弃了文化道德教育,而轻举妄动,使用武力去压迫别人。近人不服,国内的人都不服气。所以你看布什总统下了台之后,共和党也就赢不了了,民主党上了,奥巴马是民主党派。为什么?国人都不服共和党,你老打仗,我们不行,我们不喜欢战争。更何况远人,国外的人更不服。所以美国它这个举动也给我们证明战争不能打,要打代价太高。

  「故国家之忧,不在远人,而在萧墙之内也」。所以一个国家它的忧患不是在远人,不是在国外的那些恐怖分子,不是,在萧墙之内,在你国内。你看我们看到报纸,纽约又发生枪杀案了,就最近这两天,国内不和谐,天灾人祸也很多。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因为丧失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人心不善,这是国家之忧。国忧不在外,是在内,不在经济、不在武力、不在政治,而在教育。所以这段话让我们对《礼记.学记》里头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古代适用,现代也适用,中国适用,外国也适用。你要违反了这个客观规律,那只有灾祸等着你。所以你看这《论语》真的仔细的研读,就能理解为什么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治天下就是使天下大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世界,半部《论语》就够了,真的。其实你要是用心去读,信手拈来这几章都够用了。

  这次我们跟老恩师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走访,走访三国,去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在印度尼西亚他们办了一个中华文化企业家的论坛,当地的华人企业家来参加。当时我们老恩师在论坛上有一个访谈,陈大惠老师做主持访谈,就谈及印度尼西亚如何能够得到和谐安定的问题。因为印度尼西亚曾经历史上有两次很严重的排华事件,所以华人在那里心都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一次排华。最近这是一九九八年的排华,那是很严重的,当地的那些凶徒、歹徒打砸抢,烧杀淫虐,把华人真的是杀害了很多,很多家都被烧毁,所以华人都不安。所以这个论坛在印度尼西亚举行,来的人很多,都想寻求如何能够和谐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教育,这是老恩师提到的。他说在二00三年第一次应邀来访印度尼西亚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印度尼西亚副总统邀请的。当时老恩师没想到要去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很多净宗同修他们就一定祈求老人家过去。老人家说,「这么多净宗学会,世界各地这么多同修,要是我答应了你,那别人请,我不答应,那厚此薄彼,这不行。除非你们国家总统邀请我就去」。一开始是开玩笑说的,结果他们对方当真了,真的副总统邀请他们去了,邀请老人家,二00三年,当时我也有幸跟随。下了飞机那是国宾待遇,走特别的贵宾通道下了飞机,坐上他们安排的车子,前面警车开路,一直开到总统府,跟副总统在他办公室里见面。

  副总统先生向老恩师请教两个问题。那时候二00三年,印度尼西亚还没有完全从一九九八年的危机当中走出来。一九九八年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是排华事件,当时苏哈托总统下台;另外一个当时刚好又是亚洲经融风暴,雪上加霜。所以印度尼西亚自一九九八年以后经济一直不景气,社会也不安。所以副总统就请教,说「用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经济繁荣起来?第二,怎么样能够使我们社会得以安定」?向老人家请教两个问题。因为他也知道老人家很有智慧,深入传统文化。因为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印度尼西亚,所以印度尼西亚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比较尊重的。

  老人家回答副总统先生,说你这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应该排在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应该排在第二。最主要的问题是社会不安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如果这个社会安定了,那你想想,印度尼西亚是天府之国,它土地肥沃,矿产丰富,风景秀美,资源很充裕,外国投资者肯定都会来想投资,你这个国家经济不用愁,肯定会繁荣。但是你这个社会老不安,老排华,华人企业家很多,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华人是最富有的,掌握了整个经济命脉。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他掌握着经济。当然也是因为贫富不均,华人在那里都是生活得非常奢侈,印度尼西亚人很穷,很多乞丐,贫富不均。古德有讲,「一家饱暖千家怨」,你不能够去把你的财富贡献给这些穷苦的人,帮助他们,那人心怎么能够服?所以排华也不能完全说是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你得修文德以来之,这对华人要这么讲。对副总统先生的建议,你要使社会安定,你得办教育,也是修文德。你把教育办好了,人心安定了,社会和谐了,经济肯定繁荣。

  副总统就问怎么个办教育法?我们这也在办教育。老人家告诉他,最重要的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我们就感觉到,跟着老人家后面就看到,这老人家不就是国师吗?给这些领导人提出这些治国方略。当然这些智慧全是老祖宗的智慧,你看孔老夫子二千五百年前就这么说的。怎么办教育?老人家就说,印度尼西亚是千岛之国,很多岛屿,实际上它是有一万七千多个岛屿,是万岛之国。你要在每个岛屿建学校那是费用很大,成本太高。最好用什么?用远程教学,由国家设立专门的电视台、电台,然后邀请这些有道德、有学问的学者来讲课。因为印度尼西亚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口都是信仰伊斯兰教,这是他们的国情。老人家他非常开通,就建议副总统,你就干脆将伊斯兰教的这些长老们,把他们聚合起来,请他们每天在电视台、电台上讲解《可兰经》的教义,讲解特别是关于怎么做人,伦理道德因果的这些教育,教化国民。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讲究和平的。伊斯兰你看它的意思就是和平,Islam就是和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义,那些极端分子的煽动就没有效果了,邪不胜正。大家不知道正理,当然就会听邪说,邪法就会炽盛。你要把正法推出来,邪法没有市场。所以极端分子、恐怖思想,我们说邪教,要不要有意、刻意去打击?其实不需要,你把正法推起来了,邪教就没市场了。通过半年到一年的教化,整个印度尼西亚就能够社会安定,人心就变善了,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老人家讲三年经济一定发达。你社会安定了,外国投资者就愿意投资了,愿意把钱放在你这国家里头,那你这个社会经济肯定繁荣。

  正像《论语》里面讲的,孔子说「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就是如果有人用我,这指用我的建议,治国方略,期月而已,这个期月就是一周年。譬如说今天是一月份,到明年一月份就是一周年,就能够见到成效,三年就有成就。成就什么?成就和谐社会。你能够用远程教学,效果快。过去没有这么多的这些通讯工具,可能教化的效果比较小,现在有,你要能好好利用,该多好。现在远程工具播些什么内容?是让人都能够学好还是让人都学坏?你怎么教他们?不拿正法教他们,都教他们竞争,再教他们追求财色名利,甚至渲染这些色情暴力的内容,那人心当然就不善了。所以老人家的这个治国方略、建议,不仅是适用于印度尼西亚,每一个国家都适用。孔老夫子当时对鲁国的建议,难道在当今世界对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政策性的帮助吗?肯定是有帮助。看我们能不能够去采用,能不能够去力行。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颛臾:音zhuān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兕:音sì。雌性犀牛。

  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椟:音dú,匣子。

  费:季氏的采邑。

  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论语,季氏第十六
阅读全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