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这一段话,夫子也是给子贡把管仲做一个评价,评价得更清楚《雪公讲要》里面引用了《刘氏正义》,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当中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可以说就很具体的做一个评论。这话是这样讲,「注言此者,见夷狄入中国,必用夷狄变夏,中国之人,既习于被发左衽之俗,亦必灭弃礼义,驯至不君不臣也」。就讲古注里面说的,如果夷狄入了中国,夷狄是少数民族,外国人,外国人侵略中国,那就用外国人的那种制度,改变中原的这种礼乐制度。中国之人,既习于被发左衽之俗,你是用什么制度去规定百姓,用什么礼来教化,人就会变了。那用少数民族外国的那个礼,中国人就会变成被发左衽,不讲礼了,那一定是灭弃礼义,礼义就没有了,其后果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伦道德都不复存在。所以我们看到这一点,联想到日本侵华战争,二战的时候,日本打中国,对中国最大的伤害,不是在生命财产上,当然那种伤害非常惨痛,但是更惨痛的伤害是把我们中华文化、圣贤道统彻底打破,礼义完全没有了,中国文化在那里就断了。现在要慢慢把它复兴起来,就很不容易一件事情,可能还是要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去努力,那这个伤害是至为严重的。所以国家能够安定、能够和平、能够富强,有利于保证它自己文化的保存。

  「刘氏又说」,刘宝楠先生他又讲到,「管仲志在利齐国,而其后功遂济天下,使先王衣冠礼乐之盛未沦于夷狄,故圣人以仁许之,且以其功为贤于召忽之死矣。然有管仲之功则可不死,若无管仲之功,而背君事雠,贪生失义,又远不若召忽之为谅也」,这个评价也很中肯。管仲,他当时立志辅佐齐桓公,在利齐国。因为齐国是强国、大国,这个大国兴起来之后,就能够帮助天下安定,这很重要。确实,管仲实现了这个理想,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不是用武力称霸,这叫用王道,不是用霸道,让所有的诸侯都能够归附,都共同尊礼,这样就使到礼乐复兴起来,这个文化复兴起来了。我们藉古论今,现在中国是大国,愈来愈富强,如果中国能够安定,能够将传统文化复兴起来的话,那他也必定能够像当时齐国一样,利济天下,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导,不崇尚武力,崇尚和平,讲究协和万邦。所以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倡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个理念是植根于中华圣贤道统。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和为贵。不像外国,外国强大了,就想到打别人。鸦片战争怎么来的?这些欧洲国家强大起来了,贪婪就膨胀,就要打中国,蹂躏中国,这是损人利己。你看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时候,没有一个念头想打别人。明朝郑和下西洋,七次下西洋给世界人民带什么?带中国的茶叶,中国的陶瓷、丝绸这些特产,去送礼去的,而且把农耕的技术、把文化传到了外国。所以当时东南亚那些国家,深得中国之利。郑和当时的舰队不得了,是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它要是想吞并其它国家,那是易如反掌。可是,明朝当时没这么做。因为这是什么?老祖宗教诲的,老祖宗教我们以和为贵,讲究仁道、讲究以德化民,这是王道。怎么能够以武力欺压别人!

  所以,中国只要真正把传统文化、圣贤道统复兴起来,这正如汤恩比博士所说的,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英国伦敦大学的历史哲学家,他就讲只有中国能够统一全世界。他说,这个世界要真正化解一切战争,只能是政治上统一,大家都是一个国家了,就没有战争可打了。但是,谁有这个资格统一世界?他说只有中国。为什么?他深懂得中国的历史。这种统一,绝不是说武力的统一,绝不是。用武力统一,那我们看到前车之鉴了。德国法西斯想统一世界,用武力,最后失败了;日本法西斯想统一亚洲,最后也失败了。不行,这条路走不通。靠什么统一?靠文化统一。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中国人的世界。中国人靠什么来领导世界?只是靠文化。你说靠政治、靠军事、靠经济,这都不行,这也没有历史的这种前面的经验。

  自古至今,没有国家说能够用政治、用军事、用经济能够长久统一世界,不可能。像罗马帝国,那么的强大,不可一世,最后还不是灭亡了?所以,能够统一世界的,只是推行和谐的文化,就像管仲辅助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尊礼。因为礼是每个人性德,讲礼每个人都喜欢,世界各国都欢迎。所以汤恩比先生讲的,那真是真知灼见,把中国的文化复兴起来的时候,中国文化是什么?他讲得非常的具体,「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必须靠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靠这个,用这个来领导全世界。这是以德来感化,绝不以武力,所以中国的强大,不会威胁其它国家。为什么?中国没有威胁别人国家的历史,文化也不是这样教我们的,我们的老祖宗教我们以和为贵。所以,管仲辅佐齐桓公,这个确实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汤恩比先生说,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就像中国春秋时代一样。春秋时代成功的例子,就是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所以我们国家首先自己要把传统文化复兴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我们未必能够做到像管仲这样的功业,但是要有管仲的心,要有孔子的那种心,从自己做起,自己成圣成贤。有这个机缘,这个世界众生有福,你可以帮助这个世界走向太平。这个世界要是没福,像孔子一样得不到重用,他有管仲之能,但是没有齐桓公,他得不到重用,他就教学。以后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建议,汉武帝于是独尊儒术,把儒家文化就尊奉起来了,于是中国至此都维持着大一统,基本上都是和谐安定的。即使是改朝换代,也就是乱几年,最多是几十年,完了之后,很快就安定了。建国的这些帝王,很快又用儒家的文化来教导百姓,重新恢复到大治。

  所以,当时管仲之功,刘宝楠先生的评价就是说,使先王衣冠礼乐之盛未沦于夷狄,中国的圣贤道统、文化,没有被这些外国人、这些侵略者糟蹋,这是管仲之功。故圣人以仁许之,圣人是孔子,孔子称管仲是仁者,许是称许。且以其功为贤于召忽之死矣,这个以是认为,认为管仲的功绩比召忽的死更贤、更善,召忽只是殉节,管仲真正能够利益万民。底下又说,然有管仲之功则可不死,我们有管仲的这个能耐、这种智慧、这种才能,那可以不死,可以辅佐新的国君安定天下。若无管仲之功,而背君事雠,贪生失义,没有管仲这样的一种能力,而背离自己的国君,事奉雠敌,这贪生失义,这个存心,他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图个人的荣华富贵,那就失掉了道义。这种人,我们现在讲的是汉奸,像汪精卫,给日本人效劳去了,这就是汉奸,贪生失义。又远不若召忽之为谅也,这个谅就是小信,召忽他的死是守信,有信义,为他的主人而死,这就值得称叹,他把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

  管仲跟召忽同为公子纠的臣子,管仲不死,为天下,当然更为贤德。可是,如果没有管仲的能力,要有自知之明,而且那个国君又不是齐桓公,这个因缘可不容易找。你看,那个主人也是一位贤君,很贤明的,齐桓公他有这样的心量,你看你管仲曾经想杀我,我都能不仅原谅你,还要重用你,这样的心量,他能够称霸天下。管仲自己也确实自己知道他有这个能力,遇到这样好的缘分,就不能死了,应该为天下万民服务,这种机缘不容易得到。管仲他当然有智慧,审时度势。假如他看到齐桓公不是这样一个心量很大的人,当然齐桓公如果心量不大,也就不可能放过管仲,对吧?你杀我,我肯定要把你碎尸万段,那管仲当然他也就下场是死。即使遇到齐桓公,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能够帮助齐桓公,辅佐齐桓公的话,那自己就一死了之,像召忽那样,也不失为一位义士。所以在这里,我们都要仔细的去斟酌。

  再下面一段,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批注,「大丈夫生于世间,惟以救民为第一义」,这就讲得太具体落实了。为什么管仲可以不死?以救民为第一义,不是贪生怕死,死也是为民,生也是为民。「小名小节,何足论也」!像管仲这样,他可能是被人讥嫌、毁谤,你怎么贪生怕死,还事奉你的仇敌,这名节会受损,他没有放在心上,不看自己有什么名节,但看能不能够为天下万民谋福祉,你看这存心。所以,「天下后世受其赐,仁莫大焉」,这是最大的仁。「假使死节,不过忠耳」,像召忽那样死了,为他的主人殉节,主人死了,他也要死,这是忠。当然也很难得,我们都非常赞叹。但是,「安得为仁」?这不是仁。召忽没有到仁的境界,他只是忠。仁比那个忠更高。但是,忠是仁的一个基础。

  像夫子曾经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自己讲,这十户人家里头一定能找到一个人,跟我那么样忠信的人,忠信是道德的根基,但是这个人不如孔子好学。所以他能够成为一个忠人,忠信之人,成不了一个仁人,也就是成不了圣人,原因是他不好学。换句话说,有了忠信,未必能得仁;而倒过来,有了仁,他必定是忠信之人。那这个忠,就不是小忠;那个信,也不是小信,是大忠大信。大忠是什么?忠于全天下之人民,为他们服务,这是忠,而不是只为一个主人服务而已。召忽只是为公子纠服务,小忠;管仲为天下人服务,大忠。召忽殉节,是小信;管仲他没有为自己的主上去殉节,好像失信了,但是他这是大信。大信以什么为标准?以义为标准。有了义,这个小信有时候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不守,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孔子发誓,最后可以不守信。原因是什么?为了人民,都不是为自己,这才符合仁。

  底下蕅益大师又再评论说,「况又不必死者耶」。当时管仲不必要死,他能够一样实现为民谋福祉的这样一个理想。「当知召忽之死,特匹夫匹妇之谅而已矣」。孔子讲的匹夫匹妇是普通人,一般凡人,谅是小信、小忠,召忽只能归到这一类人。所以召忽之死,只是匹夫匹妇之谅而已。当然,这种人也是忠义之人了,它不是贬义,能做到这种人,道德也是相当有水平。但是,他的格局不高。

  底下又引两个人的例子,「王珪魏征,亦与管仲,同是个人」。王珪、魏征都是在唐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李渊称帝,当时的太子叫李建成,王珪和魏征都是辅佐太子李建成的。后来,李渊的几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当时李建成,还有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还有一个齐王李元吉,三方势力就非常的大,互相在那里斗争。王珪,当时辅佐李建成。结果李世民他很有计谋、很有谋略,制造了一个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就把太子杀了,也把齐王李元吉给杀了。结果李渊就让位于李世民,就称为唐太宗,李世民就尊李渊为太上皇。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爱才的人,看到王珪,还有魏征,都是贤才,于是就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请他们来做官。王珪和魏征,当时都曾经出谋划策帮助李建成打倒李世民,等于是李世民的仇家,但是唐太宗心量很大,他可以说相当于齐桓公这样的一种人。王珪和魏征相当于管仲,看到唐太宗确实是一个大心量、大智慧的国主,于是也就死心塌地为他们服务,为唐太宗来服务,最后帮助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

  我们知道魏征,那是唐太宗的一个有名的谏臣,劝谏唐太宗,不留情面,犯颜直谏。有时候唐太宗很生气,魏征都据理力争,反正魏征不怕死,他知道如果唐太宗这个人不能听劝谏,自己死了就死了。他原来为自己的主人李建成,李建成被杀,按道理他应该死、他应该殉节,所以他不怕死,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因此对唐太宗是敢于犯颜直谏。难得唐太宗他是一个受谏的人,他有福,能受谏就有福。有福的国君来领导这个国家,这国家人民有福。所以,你看王珪和魏征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唐太宗的谏臣。这是什么?良臣得遇明君,这种因缘也是很难得,所以他们不死。这个反而是大节,不是小节,不是匹夫匹妇之小谅,可见得他们这个存心都是为万民。

  现在我们老恩师得到了一部《群书治要》,这本书当时就是魏征领头,带领大臣们编辑的,专门给唐太宗看的。唐太宗是十六岁领兵打仗,毕竟是读书读得少一些,他当了皇上以后,就想到多读点书,知道中国文化里面有好东西。这里头有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这些重要的道理,他想学习,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很有见识的明君。所以魏征于是就编辑了一套,就把中国古圣先贤经典里面有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这些教诲收录起来,就叫《群书治要》,给唐太宗看。这本书后来在中国反而失传了,被日本人请回他们那里,在中国反而失传,日本人保留着。结果到近代才从日本又传回中国。我们师父一看,这是好东西,准备在台湾印个三千套,做为我们学儒的,特别是学怎么做个领导人,不管你是将来想做国家领导人,还是企业的领导人,反正领导怎么当,学问都在这里,看了这部书,等于看了几十部经典。

  所以,王珪、魏征跟管仲是同样的一种仁人志士。明白了这个道理,底下蕅益大师又说,「若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本非圣贤之谈,正是匹妇之谅」。若夫就是至于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这样的说法,说一个臣子是忠臣就不能够易主,只能够事奉一个君主。这实际上不是圣贤之谈,圣贤人没有这样教。孔子他赞叹管仲,管仲是事二君,但是他这个忠是大忠、大义、大信,这是仁。在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方孝孺,明成祖朱棣叛乱,自己当了皇上,就让方孝孺写诏令,诏告天下,等于是帮自己正名,自己当国君。方孝孺当时是一个很有威望的学者,也是明朝的重臣。方孝孺破口大骂,说你是燕贼,因为朱棣是燕王,燕贼作乱。朱棣很生气,结果灭了方孝孺十族,不是九族,十族。方孝孺,当然也是难得的忠臣,忠臣不事二君。可是明成祖朱棣,确实比前一位的皇帝要相对来说贤明一些,后来明成祖确实也很有作为。

  我们试想,假如方孝孺当时不死,能够辅佐明成祖,那他可以做帝王之师,就像魏征事奉唐太宗一样,唐太宗把魏征视若自己的老师,那可能明朝的人民会有更大的福报。所以「忠臣不事二君」,这种说法,并不是圣贤人说的。真正忠臣,不管事什么君都要以民为重、以民为本。当然说这个话,我们也不是说提倡随随便便事二君,不断的更换自己的主人。如果是有一丝毫的私心,为了图自己的私利,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那就是不忠不义。人家管仲是一丝毫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像王珪、魏征都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对唐太宗都不客气的,直言相劝,他能够死都不怕,所以他能够做一个忠臣。那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如果没有管仲的能力和才华,又遇不上像齐桓公那样的明主,那真的你能够殉节,也不失为一个忠臣。当然,这些事情只是可遇不可求。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微:无,没有。

  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自经:上吊自杀。

  渎:小沟渠。

论语,宪问第十四
阅读全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