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红楼梦讲解

第十讲、《红楼梦》的第一主角贾宝玉

作者:猴哥红楼梦讲解[挑错/完善]

第三板块:文学杰作

第十讲、《红楼梦》的第一主角贾宝玉

说完了《红楼梦》故事背后的深意,接下来,我会用两讲来说说《红楼梦》里的主角们。

这一讲就从贾宝玉开始。

通常的文学评论和研究,都是把这个人物,当作《红楼梦》的第一男主角来看的。

但我要说,你误会了,其实,贾宝玉是《红楼梦》第一主角,读懂这个人,需要你把这个表示性别的“男”字先去掉。

宝玉明明是男儿身,就算有点脂粉气,怎么就当不成男主角了?

我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如果把这个角色看作传统意义上的男主角,有很多地方说不通。

比如,作者明明花了最多的笔墨塑造这个人物,而且有非常明显的偏爱,但小说看下来,一般人却很容易得出这么两个结论:

. 他是游手好闲的富贵公子。不图功名,不求上进、一天到晚无所事事。

. 他是爱跟女孩子混在一起的纨绔公子。从小儿抓周抓的都是脂粉钗环。长大了也到处留情,不仅夹在林妹妹和宝姐姐中间,甚至对不知名姓的小丫鬟们,也都格外殷勤。

作者为什么要把他的第一主角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呢?其实是为了全书的精神主旨服务的。

曹雪芹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更高的期望,他是照着自己对人性、对人格的最高理想来塑造宝玉的,

甚至他有意赋予宝玉这个男儿身一些女儿气,从而塑造了一个超越性别,或者用今天时髦的话,雌雄同体的形象。而且,他让这个形象,成为了红楼第一人。

你大概也听过这句著名的红楼语录:“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所以清爽;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所以浊臭逼人。”

难道曹雪芹真的想说,女人都好,男人都不好吗?

其实,红楼语汇里的“女儿”,并不局限于性别,脂砚斋就有一句批语专说这件事:“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

准确地说,在红楼词库里, “女儿气”并不等同于“脂粉气”,而是一种代表着清洁人格的特质。

在作者的人设里,宝玉是高情感性、高灵性、高精神性的,是一个气质干净、有赤子之心的人,总之,是一个“理想”。

如果我们盘点一下中国文学里传统的男性形象,要么是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比如三国里的关羽,要么就是纯粹的酒色之徒,比如《金瓶梅》里的西门庆。

对比之下,贾宝玉完全是一个新物种。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以至于后世读者对于宝玉的误会不断。

如果用男朋友、丈夫或者儿子等等这些现实角色来代入贾宝玉,你肯定会觉得挺别扭。

但小说的张力恰恰在于,宝玉表面的男儿身和超越了性别的灵魂之间的冲突。

正因为是贾政唯一嫡出的儿子、贾母最爱的孙子,父亲对他有光宗耀祖的期望,祖母对他有传宗接代的期许,而他的所作所为,在众人眼里就成了:痴、呆、傻、疯。

他的灵魂想呵护所有美好的女儿,但现实中又不得不在“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之间徘徊。

只有超越男性女性,站在对理想的完整的人性的高度,才能理解宝玉身上的种种怪诞,看到他的价值。

而且,宝玉不光超越了性别,也超越了血统和阶层的束缚。

你大概记得宝玉挨过父亲的一顿毒打。

起因是突然某天,一向关系疏远的忠顺王府派人找上门来,向宝玉逼问他们王府戏班里一个唱小旦的,叫蒋玉菡的下落,因为他们听到的消息说,宝玉跟他“相与甚厚”。

宝玉竟然为一个唱戏的得罪王府,贾政又惊又怒,他感觉到,在这个儿子的身上有某种危险的东西,是他理解不了也遏制不住的。

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下死手毒打宝玉。他说,再不管教,宝玉将来要闹到弑君杀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宝玉被打怕了吗?没有。

你看,黛玉哭得两眼跟桃儿一样,劝他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怎么答?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贾宝玉觉得为“他们”死了也情愿。这个“他们”是些什么人呢?正是秦钟、柳湘莲、蒋玉菡这样的人,他们或者门第清寒,或者身在底层。

但在宝玉看来,站在“人”的角度来讲,他们跟自己没有差别,而且他们是自己的精神同类。所以宝玉才斩钉截铁地说,为他们死了也情愿!

这个贾宝玉,既是自己阶级的逆子,又是时代里的异类。

而且最终,这个男孩儿还完成了生死和自我的超越。

在贾宝玉的心灵成长史里,经历过两个刹那,这是他生命里的两次自我超越,一次是生死观念的超越;一次是对自我观念的超越。

换句话说,宝玉也完成了两重证悟:证空和证情。《红楼梦》的主题,在宝玉的成长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你肯定知道《红楼梦》里最著名的“黛玉葬花”。这段故事,一般人的焦点都在黛玉身上。但我要提醒你,作者四分是为黛玉写的,六分倒是为宝玉写的。

你看,黛玉葬花的时候,口中念叨着《葬花吟》,宝玉刚好听到这首诗,他的反应是,“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宝玉听见《葬花吟》的诗句,竟然难过得跌倒了!这还真不是弱不禁风,而是因为就在此刻,他的内心,正在经历一场核裂变!他的人生之中,第一次被生死命题击中。

 

 

宝玉不仅证悟了生死,也最终超越了自己的个体局限。

这是在第36回,宝玉一时兴起,想听《牡丹亭》,所以到荣国府的戏班里去找唱小旦的龄官。

他万没想到,这位龄官对他根本爱答不理,眼里只有一个贾蔷。

宝玉一下子回忆起来,曾经见过眼前这位女孩儿,用簪子在地上写蔷薇的蔷字,一直写了几千遍还不停。

宝玉看到,龄官如何对贾蔷百般刁难、耍小性。而贾蔷一路容忍、赔笑脸。龄官的眼里,只有一个蔷字,她的眼泪,是流给贾蔷的。

那一刹那,宝玉作为局外人,在龄官和贾蔷身上,看懂了黛玉和自己的故事。

经历了这个刹那的宝玉,如梦初醒,他领会到,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要知道,这个痴公子以前的心愿,可是自己死去的时候,能得所有女孩子的眼泪来葬他。

此刻他已经明白了,自己不是宇宙中心,所谓一生之情,一生之泪,每个人,这辈子有他该得的那份,也都有他该给的那份。

超越了生死和自我的宝玉,怀着人性的温暖对待周围一切美好甚至弱小的人和事。

这就要说到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宝玉葬花。是的,不光林黛玉,宝玉也葬过花。

他的花塚里,埋了两枝花,一枝夫妻蕙,一枝并蒂菱。你别误会,夫妻蕙和并蒂菱,不是为黛玉和自己埋的,而是为香菱和平儿埋的。

平儿和香菱的身份都是妾。说起来,她们有家庭,但其实,既没有婚姻,更没有爱情

宝玉埋下的夫妻蕙和并蒂菱,是替香菱和平儿,埋下了一份不可能实现的祝愿,其实,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庞大的交响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非常柔弱的调子,更像是一首对弱小和美好的挽歌。

这曲挽歌,不单是为她们俩,也是为所有跟她俩一样的,没有被生活善待的女儿们。

参透生死,仍不舍深情,“证空”和“证情”这个二元主题,完全集合于红楼第一人宝玉身上。

完成了性别、血统和个体生命的超越,宝玉的英雄成长之旅,具有某种现代性,带着浓厚的人性悲悯,也担负了整部小说的主旨,就是我在前面说过的“证空”和“证情”,是真正的红楼第一人。

清洁、善意、深情,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人的生命,宝玉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不为众人理解的人文主义者。一个始终不舍深情,寻找生命答案的人。一个对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有大悲悯的人。

这个形象不但在小说里立得住,而且也成了《红楼梦》为世界文学贡献的一个独特的经典形象。

比《红楼梦》晚一个世纪左右,俄罗斯的文学作品里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文学史上管他们叫称为“多余的人”。

比如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他们和贾宝玉的形象有一些共同点,贵族出身、有高等的教养、心里带着人文主义理想。

小结

贾宝玉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中国传统文学形象里的一个异端,甚至在后世也常常被人误解,但他跟整个人文主义精神高张的世界潮流,有着共同的脉动。

划重点

清洁、善意、深情,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人的生命,宝玉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不为众人理解的人文主义者。

思考题

听了这一讲,你对贾宝玉的认识,有没有什么改变?欢迎在群里发表你的看法。

下一讲,我们说说《红楼梦》的女一号。

红楼梦讲解
阅读全文
《第十讲、《红楼梦》的第一主角贾宝玉》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第十讲、《红楼梦》的第一主角贾宝玉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