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
这一章夫子讲,『其言之不怍』。根据《集解》马融的批注,《集解》是何晏写的,他引马融的批注说,「怍,惭也」,惭愧的意思。「其言之不怍」,就是其言之不惭,讲话不会惭愧。「内有其实,则言之不惭。积其实者为之难也」,这是马融的批注。在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雪公讲要》里面讲,马融的批注相对其他的古注更优、更胜,所以就用马融的批注。
这里是讲内有其实,实就是实德,我们自己真有德行,讲出来的话可以问心无愧,因此言之不惭,讲出来不会不好意思,因为你做到了。譬如说我们教人孝养父母,如果自己不能够孝养父母,而教别人孝养父母,大谈孝道,那讲出来心中有愧,讲得就不够那么样的响亮了,没有那么样的镇定和信心十足。换句话说,感化人的力量就没那么大。如果自己做到了,内有实德,你说出来,哪怕是淡淡说一句,那种感动力就很强。你讲话的那种神态、那种语言、音声,都是非常坚定,没有任何的怀疑,所以让人也一下子就能领受,这叫「言之不怍」。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修自己的实德,言语就没有虚妄,这是实学。
我们这些要弘扬圣贤教育的人,跟人家谈圣贤、谈君子之德,自己首先要去做。最起码的《弟子规》,我们要教人家学,都要自己做到,否则你讲这个课就很难感动人,人家听得出来。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耳朵也是聪慧的,你那个表现,大家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就能知道你到底是什么个程度。同样一句话说出来,两个人同样说这句话,他的教化能力不同,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人的德行有差别。所以,我们真想有那个感动力,有那个教化的效果,就是培养自己实德。所以,积其实者为之难,难是难在什么?积其实者,你真正在实德上下功夫,这个难。你譬如说《弟子规》,讲《弟子规》这不难,但是你真做到了,这就不容易。
像我也常常听到有些父母说,我那孩子,我让他学《弟子规》,可是他怎么好像都没有改变他的习气,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圣人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们让孩子学《弟子规》,孩子不肯学,学不进去?他品格没有提升,习气没有改,原因何在?其实得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原因,孩子没看到好榜样。你说《弟子规》,谁做到《弟子规》了?他要看榜样。你这个当父母的没做到,你让他来学,他能服气吗?所以,我们自己讲出来其实都惭愧,不能做到言之不怍,那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积其实,没有把《弟子规》变成自己的实学,只是变成口头上、言语文字上的,是文学,不是实学,那个就不管用。所以要教儿女,首先教自己;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要改变别人,首先改变自己,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所以难能可贵之处,是自己先做。我们恩师讲,你做到了再说,是圣人;说了就去做,说到又做到,这是贤人;如果说了不去做,那叫骗人,那就是言之有怍,他有愧意,不好意思讲了。
蕅益大师批注当中说,「正要人怍」,四个字,这个意思点得太好了。夫子讲,『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你讲的言语,讲出来能够问心无愧,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这个意思,我们一听就要懂,夫子是教我们要去做。首先你要生惭愧心,正要人怍,正是要你生惭愧心。为什么?你现在学了《论语》,学了圣贤之道,学了这些言语,不是说我们不跟人家讲,还是要跟人家讲。如果没人讲,那圣贤之教没有人去发扬光大,没有人弘扬怎么行,一定要去讲。但讲的同时自己要去做,先做个贤人,最后成圣人。所以自己生惭愧心,如果做不到,生惭愧心。惭愧是善心。如果一个人无惭无愧,那这个人就没救了,他做恶事,他不觉得不好意思,那他怎么可能改?听到圣贤的道理,自己做不到,居然还不生惭愧,那他怎么可能提高?所以能惭愧,这个人就能进步。
蕅益大师把夫子的意思点出来了,这真的是心要。自古以来,凡是成圣成贤的人,都是这个惭愧心,也就是知耻的心,成就的。他们这些古圣先贤成了圣人,我本性跟他一样,为什么我不能成圣人?那要惭愧,而这是知耻,知耻近乎勇,你才能够勇于改过自新,才能够难行能行。你为之难,难也能为,正是因为有怍,有惭愧,能知耻。
怍:音zuò,惭愧的意思。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