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颜渊』就是颜回。颜回,我们知道是孔老夫子最欣赏的弟子。蕅益大师说,孔老夫子的心法,只有颜回一人得到了,他是真正的夫子衣钵传人。但是只可惜颜渊他死得早,他在孔老夫子生前就过世了,所以夫子非常的痛心,甚至比他自己儿子死的时候还要痛心,因为圣人他更注重的是法的传承。所以有人问孔老夫子,你的弟子当中,谁最好学?夫子讲,有弟子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已经死掉了,今也则亡,现在已经没有了。所以孔老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他独赞颜回,只有颜回是最好学的,也就是意味着颜回真正学成圣人了。其它人,你看曾子、子思,子贡、子路那更不能说了,都不能够算得上好学。这一章我们看颜回是如何评价他的老师,以及说他自己的修学心得的,这就很重要。我们想要真正得到孔子的心传,颜回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颜渊这里是『喟然叹曰』,「喟」是叹息的声音,颜回他叹息的说。他叹,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他是赞叹,叹孔子,赞叹他的老师;第二个是颜子,颜回他自己感叹自己,这个叹有两层意思。底下这个文章里面就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四句是赞叹孔子道行极其高深。底下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一段是赞叹孔子传道有方,就是很会传道,循循善诱,很会教学,不仅自己有道行,他还会教人。光自己有道行,不懂得教人,不能够利益他人。孔老夫子这两者都做得很好。最后一段从『欲罢不能』,到下面『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一段是颜子他自己感叹自己修道的情形,这也是他的谦虚,但是他也是非常有他自己自知之明,我们来细细的品味。
首先我们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个仰和钻两个字都是动词,它这是做一个比喻,就好像我们登山,登山抬头一望,这山很高很高,愈往上看愈高,叫「仰之弥高」,弥是愈来愈的意思,真正是看不到山顶,可能是云雾缭绕着,可能是层山重迭着,一层一层的看不尽。这是,我们如果喜欢旅游的人,都会有这种经验。如果大家到过云南大理,你去看看苍山,苍山真有这个味道,一层一层的,你要上山的时候,真的仰之弥高,看不到最高点。这个「钻之弥坚」,钻就是凿,像凿一个很硬的东西,像一块大石头,我们还是用苍山石来讲,苍山石叫大理石。后来我知道,原来那个石头是从大理出来的,所以叫大理石,大理石比大理还有名,大理石很坚硬,是苍山的石头。那就是什么?你愈往里头钻,你拿个电钻你去钻它,愈钻,它里头愈硬。这是比喻什么?愈往深处,你会觉得更深不可测,这都是形容孔子的道行高深莫测。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瞻就是看,你要看他,好像在眼前;忽焉,一会在后头也有,这都是一个比喻,比喻什么?前后左右无不是道,道无所不在,孔老夫子他证得了。道确实是说不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道德经》上有讲到,「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用起来那是大用无方,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你又看不见、摸不着,它无处不在。怎么样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又大用无方?我们打个比喻来讲,就像磁场,大家都知道磁场存在,可是磁场你看得见吗?你摸得着吗?你摸不着、看不见,但是你知道它存在。如果你把一个带电的线圈放到磁场里面,它就会自己转动,这就是电动机的原理,带电的线圈一放到磁场它就会转动,像汽车、电动车、所有的这些锅炉、所有的电器,都要由电来带动轮子的转动,所以「用之不可既」。如果你把一个线圈,不带电的线圈放到磁场里面,你把它转动起来,它就会有电流,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所以,譬如说用风能发电,用风吹动一个风车,带动一个轮子、一个线圈,在磁场里面转动起来,它就发电了。发电,电的用途可就大了,我们现在生活不可能离开电,你看电视、冰箱、洗衣机、计算机,甚至煮饭你都得用电,离不开电,「用之不可既」。
道也是这样,这是用个比喻,你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用起来是无限的,不仅它用无限,它自己所遍布的范围、空间也是无限,无处不在。你真见道了,你见道,见道就有体会了。所以,你看禅宗祖师要给一个弟子印证的时候,问他道在哪里?法性在哪里?问他。他随便拿起一个东西,这就是。祖师就给他认可,你见道了。为什么?无处不在,哪不是道?如果你说有一个地方没有道,那个道就不是无处不在。道,在佛法里面称为法性、称为佛性,意思都是一样。在无情众生上面就称为法性,像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这就叫法性;在有情生命上来讲,这就是佛性,佛性和法性是一个性。我们众生人人皆有佛性,很多人对这个还不能理解,我怎么会有佛性?如果说佛性在你这没有,那就说明什么?道就缺了你这一块,你这个人身就这么大的空间,这一块没有道,道就不是无所不在了。道,确实是无所不在,所以也包括你这个空间里头每一处、每一个细胞都有佛性,怎么能说你没有佛性?你既然有佛性,你肯定成佛。所以对这个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你没信心,你就不可能成佛,你就不可能见道,这是最重要的。
《三字经》,开头一句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性本善。这个人之初,不是说刚生下来的时候那叫人之初,这个解得太浅了,这个初是本来面目,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那是在你出生以前,在父母未生之前的那个面目,就叫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性是佛性,佛性本善本觉。你要相信这一点,这圣贤教育就好办了。圣贤教育没别的,就是把你这个佛性恢复出来,把你的本善本性重新恢复出来,你就成圣人了。颜回跟着他的老师学习,就是学这个。他也见道了,老师的道行很高深,老师的道也是自己的道,佛性上是平等的。孔子有,颜回也有,那我们在座的呢?每一个人都有,这个道就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无所不在,遍布前后左右、上下十方。
何晏批注,这是他的《论语集解》里面讲的,他说,「弥高弥坚,言不可穷尽。在前在后,言恍惚不可为形象」。这个「仰之弥高」的弥高,「钻之弥坚」这个弥坚,是讲它不可穷尽的意思,道是不可穷尽的。为什么说不可穷尽?因为道,我们不能用六根接触得到,我们六根缘不到,所以叫不可穷尽。你讲到有穷尽的,那是有形体的、有限的,那才叫做可穷尽,那我们六根还是能够攀缘得到。可是这个道是六根接触不到,古人讲得好,如何见道?行到行不到处,你就见道了。你走走到哪?走到走不到的那个地方,那你就是见道了。什么意思?你六根没办法接触到,你不能用你的意念达得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眼不能见,耳不能闻,鼻不能嗅,舌不能尝,身不能触,连你的意念都不能想象,所以叫不可穷尽。
那你怎么样见道?放下意念,放下你的妄想、你的分别、你的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之时,你才能见道,这叫行到行不到处。等你见道了,你就知道,原来前后左右、上下十方无不是道。因此《中庸》上面讲了实话,《中庸》是四书里面的一部,我们还没讲到,《中庸》里说什么?「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是实话,道不可以须臾离开的,须臾是很暂短的时间,一剎那,一剎那都离不开道。为什么?它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可须臾离开,可离开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叫不可穷尽。
「在前在后」,那是讲它「恍惚不可为形象」,恍惚就是很模糊的样子,似有非有,似空非空,这是恍惚,它不是个形象。你说道,拿给我看看?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拿得出来告诉你那个是道,但是又没有一个东西不是道,没有一个东西不承载着道,道无所不在,你却又不可以用六根去见、去接触,所以叫恍惚不可为形象。这个只能是什么?这是一种境界,你必须通过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才能够证得,怎么说都是一个恍恍惚惚、模模糊糊的样子。这桩事情,古人讲得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说那个水,这杯水,我说这个水是五十度,然后给你形容这五十度是什么样子的,口感如何,喝下去你大概觉得嘴角是什么样的反应,舌头是什么样的感觉,怎么给你描绘,你还是觉得恍恍惚惚、模模糊糊,到底五十度是什么样子的?你就干脆喝一口,啊,这五十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你就理解了。然后再让你说五十度是什么样子的?你也只能够说出个恍恍惚惚、模模糊糊,别人也是听得模模糊糊,你还得让别人再尝一口,别人才能真正了解。所以这个叫唯证方知,你得去证明它,你才能知道。
这个道,就是《中庸》里面所讲到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可须臾离也」,那个道。颜子跟孔老夫子所学的,就是学这个道。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所学的,还是这个道。这个道是人人本具,每一个人心中本有的,不是孔老夫子或者释迦牟尼佛独有的,不是,人人都有,人人分上本有这个道,所以每个人都能证得。这是颜子给我们说出夫子之道,实际上也是讲我们的道。只是夫子已经见道了,证得了,我们没有证得。曾经有一位高僧,这是在印度的一个高僧,接受一个西方的记者采访。这个记者对于什么是佛,他不了解,就问他。因为这个高僧,大家很景仰,就像对佛一样的景仰。记者问他,说:「你真的是佛吗?」问这个僧人。僧人说:「是的,我是佛。」然后他又说:「你也是佛,只是我知道我是佛,你不知道你是佛」。这个回答特别的妙,也是事实真相。所谓圣人没有别的,他知道自己心中本有这个道,他成圣人了,他念念不会忘了这个道。我们凡人?本有这个道,可是忘失了。忘失了,不是说真的失去了,是因为忘了而失,就是不起作用,得不到道的受用。
颜子体会到,夫子他的道其实也是自己的道,所以他也在追求,他明白了。忽然能够明白的时候,他也是圣人。我们能不能够明白?我们能不能直下承当?孟子讲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尧和舜都是圣人,人人都能做,我们敢不敢做?我们敢做就能做,重要的是自己要真肯做,没别的,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而已。自己做了圣人,就要教别人。孔老夫子在这里给我们表演的,你看他证道了,然后「循循然善诱人」。这个循循,就是次序的意思,按照次序,按部就班给我们来教学。道,确实很难教,因为它不能够说得明白,也不能够用思惟想象达得到,怎么教?孔老夫子他就有办法,循循然善诱人。具体他怎么教?「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颜回他讲老师如何教我的。博文约礼,就是按照顺序来引导颜回求学,这叫善诱。善诱就是你很会教,诱是诱导,他这里用诱而不用教,我们要细细去体会。为什么不说「循循然善教人」,而是说「循循然善诱人」?教是什么?我教给你一样新的东西,你不懂的,我教你;你没有的,我教你,这是教。诱是什么?你本来有,你本来有,我现在诱导你、认识你自己本有的东西,我没有教给你任何新的东西,这叫诱。所以诱字比教更好,更跟事实真相贴近。就像你自己本来有这个能力,现在我来诱导你,慢慢恢复这个能力。老师他的功能就是这样,帮助学生恢复本有的智能德能,仅此而已,没有给你新的东西,因为你本自具足的。
诱导的方法,就是博文约礼。博文,博是广博,要研究修道的门路,我们每条路都了解。了解之后,要约礼。约是什么?简约,一门深入,这是约。不能够太广博,不能够学得多、学得杂,这不行。博文就是为了选择道路,我样样都接触一下,都明了了,然后选择一门深入。礼,就是讲你的修行;文,是你要认识不同的法门,看一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修行。选定以后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叫约礼。所以老师善教,跟弟子们讲不同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都是帮助你回归到本性,恢复你本有的道。但是方法太多了,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实际上不止,无量法门。孔老夫子对不同的弟子先给他讲个大概,然后对每个弟子给他选一个法门,这对他负责任。老师对学生了解,为他选择一个好的法门,学生自己未必懂,老师是过来人,所以他听老师讲,只要能依教奉行,能脚踏实地,真正老实、听话、真干,一定成功。
成功是什么?就是恢复自己的道,转凡成圣,但是条件是一定得听话。如果不肯听话,那老师再循循善诱,都没有用,你不肯接受,所以依教奉行最为重要。颜回最难得的是他听话,你看《论语》里面讲颜回,叫「不违如愚」,他对老师教的这些方法,绝没有违反,不违反老师的教诲,也就是依教奉行,如愚,就像一个笨笨的人,什么都不懂,老老实实就是听话。「不违如愚」这四个字,颜回成功的秘诀。我们恩师现在讲了六个字,更为的明显,叫「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六字真言,你成功的秘诀。颜回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有两种人能够成功,一种是上根利智的人,他一听老师讲的,他全部明白,老师教他这么做,他一点怀疑都没有,因为他全明白,死心塌地做下去,他成功了;另外一种人,他不明白,不明白他老实,他能够不打折扣,虽然不明白,但是他真正肯干,走到那了,他也就明白了,他也成功。这两种人,叫上智和下愚,这两种人能够成功。我们这种人呢?又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怎么办?那就得学。所以博我以文,这就是学习的问题,我们要学,要懂。
但是学也要跟一个老师学,不能学杂了,东听听、西听听,你增长的只是一些皮毛的常识,可是对老师所说的真义往往就不了解了,甚至不相信。听得多了,往往会怀疑,为什么?这个人说是这样,那个人说那样,到底哪个是对的?心里就起了矛盾。一矛盾,起了怀疑,怀疑把我们的信心就给断掉了,所以学习一定是要跟着一个老师学。像我自己本人就是个例子,我这种人又不是上根,又做不到下愚,中间叫半吊子,怎么办?只能博学,博学是跟一个老师学。你看我跟着恩师,从开始听他的经教到现在十八年,这十八年可以也算得上博学了,老人家讲的很多经典我都听过,选择法门到底选哪一部?到最近我才心里踏实了。
从一九九二年,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十九岁,恩师到广州光孝寺讲「阿弥陀经研习报告」,我妈妈带着我,那是初次认识,开始请他的,那个时候还是录音带,还没有录像带,更没有光盘,就听这个录音带,后来有录像带,听录像带,最后听光盘,听了十多年。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常常到达拉斯佛教会去他那个道场亲近他老人家。后来毕业了,在大学教书,常常亲近老人家。后来老人家提示让我们到澳洲去,我跟我母亲就移民澳洲,来到昆士兰。在昆士兰大学教书的同时,常常有机缘跟着恩师身旁学习,老人家带着我参加世界和平会议,推动宗教团结等等,听经教基本是每天不断。后来把工作辞掉,专学了,到现在也是四年了。你看这么长时间的熏修之后,到最后我才了解要一门深入。
我辞职跟着恩师学的话,那也是学得很多。老人家教我扎根,好,凡是有关扎根的经典,我都认认真真的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地藏经》、《文昌帝君阴骘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了凡四训》、《阿弥陀经》、《中峰三时系念》,每一部我不仅听,我还讲过,有的甚至讲过二、三遍,到现在已经讲了一千三百多小时,包括四书包括,那也算是学得很多了。到最后,现在终于认识到了,要把心定下来。就是到上个月,老人家吩咐我,你现在应该讲《无量寿经》了,讲就是学习,复讲,让我在香港,定在香港,礼拜一、三、五讲国语,二、四、六讲广东话,复讲《无量寿经》。老人家不提示,我那个时候还想着要学《华严经》,那更广博了,现在终于定下来了。所以这也是一个过程,我这属于钝根,十多年才了解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四书,我准备把《论语》讲完了,我就想着停下来不再讲了,后面的《孟子》、《中庸》,以后等我开悟了再讲,现在先放下,先求开悟。所以年底把《论语》,这已经开了头,就得把它完成。完成之后,就干一门,就《无量寿经》学到底。
「约我以礼」,这一门深入很重要。老人家,你看近期讲经的时候,好像我觉得就是对我讲的,要一门深入。你看刘素云老师,人家五十五岁才开始学,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五年,就三昧了,这都是好榜样。不过,我现在回头想想,我也很感恩,过去十几年那都叫扎根,没有这个根,也不可能有现在坚定的决心,还是心浮气躁。所以,扎根教育非常重要。老人家讲,先把根扎好,然后你再选择一门深入。根要是扎不好,你那个一门也学不了,为什么?因为心定不下来,甚至自己的烦恼习气很多,克制不住,业障会现前,你就学不下去。
颜子这里根早就扎好了,而且是什么?「广学原为深入」,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讲的一句话,广学为了什么?为了深入。颜子当时也是这样,我感觉到我也是走这条路,这个是属于什么?还不是上上根。你看,即使是颜子这样的人都不算上上根,他还要博我以文,还得先广学一下。他不学这么多他不踏实,他心里觉得到底我现在学的,是不是最适合我的?他心里会怀疑,这个难免,知识分子的通病,就是好疑。求学问都是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所以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就是疑根很重,我自己就是这样。所以跟着恩师在一起,一坐下来,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提问题最多的都是我,每次都是我提很多问题。现在也没什么问题了,博我以文,你广学之后,你懂了,没什么好问了,就干吧!懂了,就得干;不懂的时候,才会提很多问题。当然有问题就得提,没办法,你不能把它藏在心里,藏在心里憋在那没好处,提出来解决,解决了之后要老实真干。
所以颜子在孔子循循善诱之下,你看他先是「博我以文」,每一样都了解了,然后选定一个法门,「约我以礼」,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真叫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法喜充满。所以这后面讲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法喜充满的表现,想停都停不下来,为什么?太快乐了。你看,颜回,夫子是赞叹他「贤哉回也」,颜回真是贤,贤能。贤在哪?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老夫子两次赞叹「贤哉回也」,贤哉贤哉!他贤在,在这么苦的生活环境里,还是那么快乐。箪食是吃饭连碗都没有,拿竹子编成个篓,叫箪食;喝水连杯子都没有,拿个葫芦瓢,瓢饮;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头,别人在他这个处境里不堪其忧,不知多忧虑,可是回也不改其乐,这难得,他快乐得不想改变。为什么他这么快乐?因为修道的法喜,天天享受着这种法喜。这个法喜不是从身外物质环境里面所得到的,而是从他内心里面流露出来的,一天一天灵性在提升,超越了物质环境,所以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既竭吾才,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尽到,竭尽全力的来学习,尽心尽力的来学习。颜子很谦虚,「如有所立卓尔」,这个卓是卓然,就是立起来的样子,所以「如有所立卓尔」,就是「卓然如有所立」的意思。这个立是什么?立下根基。颜子很谦虚,他的根基早就立好了。这个话用在我们身上可以,我们根基还没有稳固,还要扎根,所以根基立得愈深愈好,愈稳固。颜子这里讲,他说,竭尽全力的来学习,希望能够立下根基,但是「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就是我还没有达到究竟,我虽然想要从之,这个从之,就是跟从老师孔子的教诲,我要百分之百落实老师的教诲,不断的修,可是老师的道太高、太深,我愈努力学,愈感觉到道行之高深,所以「末由也已」,是讲犹未至于究竟,末就是无的意思,都没有达到究竟。这是颜子谦虚的话,当然也是个事实,难得他对自己看得那么清楚,也对自己评估得非常准确,所以他没有一点傲慢心,他很谦虚。真正谦虚的人是什么?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谦虚。那些傲慢的人是没有自知之明,以为自己了不起,比起圣贤怎么样?差得太远了。真的像古人讲的,给别人提草鞋的资格都没有,哪有什么资格来傲慢。你看像颜子愈学,他深入,愈是谦虚,为什么?他更知道自己,他知道夫子之道了,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在哪,很谦虚,而且很诚恳。这个谦虚不是假惺惺的,明明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还不肯承认,那是假的。古人讲,「当仁不让」,你是到了这个境界,你不必客气,你可以承认;没达到这个境界,你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所以谦虚是诚恳的、是真诚的,是建立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
雪公在他的《讲要》里面,让我们参照「里仁篇」里面的一章对照的来研究。「里仁篇」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早上闻道了,闻道就是你已经体会得道了,你证道了,这个闻不仅说你听到了、明白了,还包括你证道了,那才叫闻。像菩萨闻思修三慧这个闻,这个闻是什么?闻即是思,思即是修,不是说我听了之后,叫闻;听完之后,回去仔细寻思寻思这是什么意思,那个思;想通了,然后再去修。那个闻思修不是菩萨三慧,那叫凡夫他学习的这种逻辑过程,不是真正的闻思修。真正闻思修是一而三,三而一,同时完成。一听到就明了,一明了他就做到了,这就是闻、思、修。思是明了,开智慧了,叫思;一闻就开智慧,闻而思;一开智慧他立刻入境界,思而修。朝闻道,他已经证道了,证道了,早上闻道、证道,到晚上死了都无所谓。说老实话,你闻道、证道了,你生死就没有了,所以夕死可矣,死的是这个臭皮囊,你呢?你没有生死,你超越生死。夫子他已经超越了,颜回呢?正在超越的过程中,最后他也超越了。这个道,确实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无处不在。
蕅益大师批注,也批注得非常好。他这个批注叫《论语点睛注》,画龙点睛,这一章的经文给你勾勒出一个轮廓,他给你一点睛,整一章都活了。他是这样讲,「此与问仁章参看」,这是蕅益大师让我们跟「颜渊问仁」那一章《论语》互相参究来看。《论语》真的是前后这些经文,我们都最好要熟一点,熟了之后,这样互相参看、对照,你就更能够体会孔颜心法。他这里讲,「此与问仁章参看,便见颜子真好学,又见颜子正在学地未登无学。约我以礼,正从克己复礼处悟来。欲罢不能,正从请事斯语处起手。欲从末由,正是知此道非可仰钻前后而求得者。两个我字,正即克己由己之己字。王阳明曰:谓之有,则非有也。谓之无,则非无也。」
蕅益大师这段批注,让我们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师对于儒、佛造诣也可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他的传记中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十七岁就已经得到孔颜心法。他怎么得的?他也是读《论语》,正好读到「颜渊问仁」章,他是言下大悟,从此孔颜心法就通透了。儒透了以后,他来学佛,所以在佛的造诣上也是极深,他也是二十四岁开悟,后来专修净土,成为净土宗的祖师。其实他的造诣远不止在净土而已,他在天台的造诣,在律宗的造诣,在禅宗的造诣,那都是在当时最高的,所谓儒、教、律、禅都通达。
我们来看看「问仁」章,「问仁」章是在第十二篇,我们现在是学的第九篇,还没学到,但是我们先提起来。因为这一篇可以说也是孔颜心法,孔子教给颜回的,蕅益大师在这里开悟,我们也先一睹为快,等到学到那里,我们再详细的为大家说明。「颜渊问仁」,颜回向孔老夫子问仁,什么是仁。仁,我们知道是圣人的境界。仁,人字旁一个二字,二人合而为一,这叫仁,一体,那是仁。在禅宗公案里面也有类似的,一个跟「颜渊问仁」类似的公案,我们可以把颜渊问孔子看成一个公案一样。在禅门里面,我们看到唐朝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他向归宗禅师请教,归宗是见性的人。灵训禅师问归宗,「如何是佛」,什么是佛。这跟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是一个道理,问话都是一样的。
底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老夫子讲,什么是仁?他不讲什么是仁,他讲什么是为仁,大家要注意,为仁是达到仁的一种方法。怎么为仁?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就是我们要努力去行仁,这是修行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克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的意思,就是能自己复礼,复就是恢复。礼是自性中的性德,仁义礼智都是自性本有的性德,人皆有之,这是孟子讲的,人皆有之。怎么样把它恢复?你首先要有信心,你能够自己恢复。怎么恢复?第二个意思,这个克字,克服,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因为毛病习气本来没有,把本来没有的克服掉、去除掉,你本来有的就现前了,你就复礼了。所以,克己复礼就是为仁的方法。
底下说得精彩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你这一天,你能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了。他不讲你自己归仁,他讲天下归仁,这个味道极深。为什么?你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了,为什么?因为自己跟天下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讲,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一日,不是讲昨日,也不是讲明日,就是今日,更具体一点,今日今时今刻当下,当下你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什么?你跟天下不二,你归仁,天下就归仁。这个是孔子的心法,颜回得到了。孔子怕颜回还没有完全开悟,再给你补充一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这桩事情就由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哪里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别人的事情?因为根本没有别人,只有个自己,整个天下,乃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自己,哪有别人?人、我是不二的,自他是一体的,哪里有人?只有个自己,所以为仁由己。
这个就像禅宗公案里面,灵训禅师问归宗,「如何是佛」,归宗给他答,答什么?「只你便是。」什么是佛?你就是,你就是佛。这就是为仁由己,就是个自己,哪有别人?这句说下去,这一个转语,颜回就是言下大悟,开悟了。开悟了,他怎么个表现?古人讲悟后起修,所以「颜渊曰:请问其目」,颜回听明白了,底下就得找个下手处,「请问其目」,目就是眼目,有没有一个修学的纲领可以给我去下手的?禅宗公案,归宗点化灵训禅师,只你便是佛,灵训就问了,「如何保任」,我明白了,我怎么样保任?我明白自己是佛,我怎么样去修行?修行才能保任,要光明白了,会失掉的。这就是颜渊这里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了四勿,不符合礼的,不去看、不去听、不去说、不去做。这个非礼勿动的动,包括我们的身口意,不仅身不动,口不讲,连心都不能去想,起心动念也是动,非礼勿动。凡是不符合性德的,与性德相悖的,不去想它,更不要去做。这正如禅门公案里面,灵训问如何保任,归宗给他回答:「一翳在目,空华乱坠」。这个翳就是眼里头的障碍,我们说白内障那种就是翳,上面一个「殹」,底下一个「羽」字那个「翳」。有一个小障碍物,一个砂子什么的在眼里头,你会觉得空花乱坠,你就看到好像眼前就是一片花了,实际上那个花是妄想,不是真有花,是你的感觉。这个一翳是什么?障碍你性德的障碍物,那是非礼的东西。把那非礼的东西全部除去,就是这里讲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保任,孔子教颜回下手处。「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回听明白了,他自己说,「回」就是自称,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要依教奉行。「请事」,事就是奉行,「斯语」,就是孔子这个语言、这个教诲,我要依教奉行。就好比灵训听到归宗给他开示完了,他就礼拜,礼拜顶礼而去。去什么?依教奉行。所以从这里看到,颜子真正好学,悟后起修。
所以蕅益大师讲,「此与问仁章参看」,就跟这一章对照来看,「便见颜子真好学,又见颜子正在学地未登无学」,颜子还没有成功,无学就是毕业了,没得好学了。在佛法里讲,无学是阿罗汉的境界,小乘无学。大乘无学,那就不得了了,那是佛圆满果地。他这里还没有登小乘无学,还没有放下执着,还有一点见思烦恼,还在学地。所以他在这里讲,「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是他还在学地。「约我以礼,正从克己复礼处悟来。」你看,刚才「问仁」章里讲的克己复礼,他听到夫子讲克己复礼,他真干。他开悟了,就是真干,没有真干,就是没开悟。「欲罢不能,正从请事斯语处起手。」请事斯语,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这是欲罢不能。「欲从末由」,就是「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正是知此道非可仰钻前后而求得者」。仰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都是向外攀求,六根向外攀缘,道不在那。道在哪?反观自性,回头是岸,一回头就得到。所以从这一章我们看到,颜子还没有完全回头,还没有见自本心,明自本性。但是,他至少懂得了那个方法。这里讲的两个我字,就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两个我字,「正即克己由己之己字」,就是「问仁」章里面的「克己复礼」、「为仁由己」这个己字一样的道理。这个己是什么?就是天下就是一个自己,没有别人。
后面引王阳明先生,这是明朝的大儒,他说,「谓之有,则非有也。谓之无,则非无也」。这里有是什么?「如有所立」这个有。谓之无,是「末由也已」,这个末就是无的意思。说有,就不是真有;说没有,又不是真没有。这是什么意思?真道是妙有非有,眼前看的一切相,那是假相,那叫妙有,不是真有。道是真空,真空又不是真的无。所以夫子见道了,他不离真空,又不妨碍妙有,他这个道叫无功用道,不起心、不动念而用道,稍一想着力,就见不到道了。所以为什么颜回说「既竭吾才」,我尽力的去做都见不到,就是不能尽力,这里是着力不上。颜子很难得,至少他懂得了孔子的这个境界,虽然没有到这个境界,可是至少他明白了夫子的境界,他要去模仿,他要去学习。
我们来看江谦先生的补注,他说到,「一切众生,真如本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我们先看到这里。江谦先生他的补注是将蕅益大师的意思进行了开解和发挥,完全把《论语》当中这个教导提升到大乘佛法。儒释道三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绝不会相违背,只是各人见地高低不同,所以他解悟的深浅就不一样。对于一个能够圆解儒释道的人来讲,这些意思完全都是圆融的,所谓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我们学《论语》之所以采用蕅益大师的批注,正是因为如此,蕅益大师是圆人,真的是对佛法是圆解圆修,所以他的见地可以说比任何一位先儒都要高,比朱熹朱夫子高出很多。江先生是师承蕅益大师的,他的批注可以说是他学习蕅益大师批注的一个心得,可以做为我们重点的参考。
他一开头就说「一切众生,真如本性」,直指我们的本性,这真如本性,一切众生本自具足,每一个人都没有缺少,佛有真如本性,我们也有真如本性,而且在真如本性上来讲无二无别。真如本性这里讲到「无量无边,不生不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它的相,有体必定有相,相是无量无边,而且一切宇宙万事万物都由真如本性出生的,本性是源头,流出宇宙万法。我们看到整个宇宙这么多的星系、星球,这么多的生命、现象,完全是真如本性所生所变的,因此讲「无量无边」。这个无量无边是真实的无量无边,不是个形容词,就是整个宇宙都是由真如本性所生的。所生的这些现象有生有灭,像我们人有生老病死,万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星球有成住坏空,这些都是生灭的现象。
但是这些生灭的现象当中,有不生不灭的,那就是这个本体,真如本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个不生不灭的本体产生、出生了这些能生能灭的现象,能生能灭的现象就叫假相,为什么?凡是生灭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不变的。像我们这个身体,这不是真的。真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个身体误认为是自己,你要是把它误认为是自己就错了,那叫自寻烦恼。看到这身体老了、病了,你就在那烦恼、在那忧虑,这个完全没必要,它不是自己,它也不是真的。甚至现在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告诉我们,它根本不存在,它纯粹是一个妄相、幻相,是由这些分子、原子组合而成的这么一个形体,而分子原子最终极的就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只是振动的一个幻相,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动所产生虚幻的一个相而已。这个相看起来有生有灭,实际上生灭的也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那是真如本性。所以觉悟了之后,我们要从假的幻相那里回头,回归到真的本性上。
「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讲宇宙现象。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时间上讲;十方是空间上讲,也就是说,真如本性遍满一切时空。为什么遍满?因为一切时空、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那里变现出来的。我们怎么能够在这一切现象当中去见到真如本性?首先我们要有理解、解悟,解悟什么?这些现象确实由真如本性所生,因此真如本性的功能遍布在一切现象当中,这个功能是什么?见闻觉知。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切有情的生命都有见闻觉知,像我们人有见闻觉知,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是因为真如本性的作用,能见的功能跟我们眼根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我们能见的这种功能。如果说只是眼根能见,可以不需要真如本性,它都能见的话,试问问,一个死了的人,他的眼珠能不能见?所以说,我们自己能见,是因为真如本性在作用。但是我们这个作用把它扭曲了,变成什么?变成识,把性扭曲成识,这个识在眼睛上讲叫眼识。我们眼睛看到外面的事物,落下一个眼识,这个眼识是通过自己分别执着之后,构成的这么一个印象。可是,它的本体是因为有真如本性能见的作用。一切动物牠们的眼根都能见,植物、矿物能不能见?实际上也能见,因为真如本性是遍一切处。
现在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证明了这一点,他证明出来水也能见。水结晶它能够读得懂人类的文字,它怎么读?当我们用好的语言,把标签贴在水的试管上,它的结晶就很美;如果用不好的语言,像「我恨你」、「讨厌你」,这个语言贴在水的试管上,它的结晶就很丑陋,它有反应。这说明它也有见闻觉知,只是它的见闻觉知没有带着分别执着,不像我们众生,这些有情众生都有分别执着,把见闻觉知的功能就转变成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了。但是不管你有没有去改变它的功能,就是不管你会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真心本性见闻觉知的功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整个宇宙一切的现象都有见闻觉知。
水有见闻觉知,石头有没有?一样会有。在佛法里面你看有一个公案,叫「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他说法说得很真诚,对谁说?对石头说,没人听他法,他只好对石头说,石头都能点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古谚语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句话对我们这些弘法的老师来讲是很大的鼓舞,到哪里,没人来听没关系,对着桌椅板凳,现在好,现在对着摄影机,不过现在还没说得它们点头,真诚还不够。但是如果你真诚心够了,真的会点头、会感动,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都有见闻觉知,你能感,它就能应,这是真如本性本有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不生不灭的。
就好像当年《楞严经》楞严会上波斯匿王他觉得自己天天在衰老,很忧虑,佛就给他开导,你这个身体是在老化,但是你身体里有一个不会老化的、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他用眼根做为例子,他说你的眼在三岁的时候能见恒河,这是能见,这个见是真如本性的作用,当然也有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把所见的变成眼识了。当你十三岁的时候,你也能见;二十三岁的时候也能见;到现在你六十二岁了,你还是能见,只是眼睛现在有老花了,看不清了,器官功能萎缩,但是你能见的性没有变化,那个能见的性是不生不灭的。即使是你眼睛瞎了,你还是能见,见什么?你见到一团漆黑,一团漆黑就是你的所见,并没有说你不能见,你那个能见的性是不变的。说到这里,波斯匿王他就理解了,他觉悟了,心生欢喜了,知道原来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灭的,不要为这个生灭的假相所烦恼。
所以真正孔子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也就不会畏惧死亡,为什么?你不会死,你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会生灭的你不是真正的你。就像你的一件衣服一样,穿了几十年,可以把它脱下来烧掉,再换一件新衣服。这个道理明白了,叫解悟。解悟就很难得了,你至少不会有恐惧心理了,你不会害怕死亡,因为你知道根本没有死亡,死亡只是你的一个假相,你的一个误会。可是解悟,你要超越生死,还得要证悟。证悟是什么?你要放下,放下什么?妄想分别执着。生死怎么来的?因为有执着就会有生死,不管你执着什么,只要有执着就有生死。六道轮回是执着变现的,所以先要放下执着,学着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执着,什么都好。
像弘一大师到晚年真正放下执着了。他年轻的时候很执着,人家来找他约会,说好八点钟见面,人家晚一分钟,他不开门、不见人;提早一分钟,他也不开门,一直到八点正,他才开门。你看这执着,执着什么?执着时间,时间是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里面这是寿者相。非常准时的人,要注意不要执着。当然不是说让你不准时,准时还得准时,但是不要去执着。要在一切境缘当中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人家要是准时,我们要迁就他、恒顺他,我们也要准时。可是我们准时,他不准时,你可别生烦恼,你生烦恼就说明你有执着。弘一大师到晚年,人家请他吃饭,菜里面放盐放多了,很咸,他说「没关系,咸有咸的味道」。第二天盐放少了,「没关系,淡有淡的味道」。咸淡一味,都是好味道,这没有执着了。
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把分别执着放下,从这里学起,在一切境缘当中不生烦恼,这样你才能超越生死,这是证悟。所以进而把分别放下,把妄想也放下,你就真正证得真如本性。证得真如本性,这就是成佛了,那个境界是不仅没有分别执着,连起心动念都没有。没有起心动念,但是又能恒顺众生,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他只是一个应,众生有感,他来应,他自己绝没有想到我怎么样去度众生,没有这个念头。
昨天有一位同修跟我谈到,说他一心一意想求往生,求往生,因为现在灾难很多,赶快求往生。但是,他说如果我跟这众生,看到众生需要我,我还是可以留在这世间帮助苦难众生。我说你这样的想法错误。他说怎么错误?我跟他讲,要不要留下来,你不需要自己想。你说我要看到这些众生跟我有缘,他们需要我帮助,我就留下来帮助他。你动这个念头,你还是没舍得、没放下,这你是执着。当然这个执着是好的执着、善的执着,将来能往生人天善道,能不能往生净土?不一定。往生净土是彻底放下,好事不如无事。那怎么办?众生要救怎么办?众生如果跟你有缘,你自然走不了,不是你想留的,你是自然走不了,你要留下来度众生。你自己心里面念念求往生,希望早点走。现在这一天走不了,这一天走不了,当然就好好的为众生服务,做度众生的工作。是不是你想留?不是你想留,是因为你跟这个世间还有缘,缘尽了你就离开,不是你想的,你只会随缘就行了。你要想,说明你还有控制的念头,把那一丝毫控制的念头、执着的念头放下,你的心就真正清净了,你真的是决定往生。这一个现在的身,就是有余涅盘,身体还没走,叫有余,还剩余这么个身体,但是你心已在涅盘上,涅盘是没有烦恼,心已在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就是涅盘境界。你看,这多自在,真正是对于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这里江谦先生给我们说到真如本性的样子,让我们去体会。
底下说,「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就是为什么颜子说这四句,颜子至少他明白了真如本性的样子。所以这四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四句,表面上看,好像是颜子称赞夫子之道,实际上夫子之道就是真如本性。夫子证得了,颜子还没证得,但是他有解悟,他明白了。解悟之后,剩下是证悟了,解悟就了不起了。他明白什么?真如本性无所不在,愈往上看它愈在上面,超过你眼所见的范围。确实,真如本性你没办法用六根缘得到,你愈看愈远,可是它在什么地方?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仰之弥高,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舌尝不到,身触不到,连你的意都想不到,非六根能缘到的境界,真如本性。六根所缘到的最究竟的、最极处,就是阿赖耶识,可是真如本性缘不到,因此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那你怎么样才能够证得真如本性?你把六根收回来,不要向外了,你都摄六根,回归到自性上来,你就能够见到了。在《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给我们表演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世音用耳根,他不去闻外面的声音,他反闻,往自性中去闻,这是把耳根收回来。用耳根做代表,我们六根都要这样收,眼不要去看外面的,要反观观自性。鼻呢?鼻子不要嗅外面的味道,要反嗅嗅自性;舌不要尝外面的味道,反尝尝自性,把六根都收回来,这叫都摄六根。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他们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手,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跟观音菩萨用的法门,其实是异曲同工。你看大势至用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是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净念。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德号,它就是代表自性。所以你把六根收摄回来,一句佛号,净念相继,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是相继,净念相继,这就是反闻闻自性。为什么特别用耳根这个闻?因为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因此观世音菩萨在六根当中为我们拣择耳根。
这两个菩萨他们的法门,我们合在一起用。我们都摄六根怎么都摄?你能摄住自己的耳根,那你六根就摄住了。摄就是集中、专注。所以念佛该怎么念?最重要的是听自己念佛,都摄耳根,反闻闻佛号,这就是反闻闻自性,不要闻外面的声音,外面谁在说话,谁在敲打法器,甚至别人念佛,念佛机念佛那个佛号我们都不要去理会,就听自己念佛,这是反闻闻佛号。佛号从自己自性中流出来,你又把它听到自性当中,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你听不清楚,说明你在打妄想了,你没有都摄耳根,你没有都摄耳根,你也就没有办法都摄六根。所以两位大菩萨方法一合起来,再加上中间阿弥陀佛,这西方三圣全了。反闻闻自性,就是反闻闻阿弥陀佛。自己能够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才能闻到你在念佛,自己神不守舍,在打妄想,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讲的「己尚不闻佛岂闻」?你自己都没有听到你自己念佛,你想阿弥陀佛怎么会听到你念佛?这个方法最妙。
在日常生活二六时中,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怎么不间断?二六时中都听到自己念佛声,你可以不出声念佛,但是你还是能听到自己念佛,听什么?心里的声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清清楚楚、历历分明。你这个功夫就成片了,你成片就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你就一定能见性。念到什么时候见性?你不要去管,你想什么时候见性,完了,这就是妄想,这就是夹杂,把三昧功夫破坏了。直念去,不管它,管它什么时候见性,一直念下去,念到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自然脱落了,那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你就自然见性了。所以在这个境界上用功,用力不得,只能够自自然然,用力就用力在念佛上,不能夹杂其它的念头。所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里给我们提示的深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是前后左右无不是道,那是到了什么?已经念到心空了,佛号也忘了,能念、所念都脱落,能念的是自己的心,所念的是这句佛号,能念所念没有了。这时候一看,原来我们这个境界就是极乐世界,原来自己就是阿弥陀佛,能念的是阿弥陀佛,所念的是阿弥陀佛,能所不二。不仅自己是阿弥陀佛,你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个境界。
下来说到,「博我以文,知真如之不变而随缘。约我以礼,知真如之随缘而不变」。真如本性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是在体上讲,随缘是从相上说,随一切相的缘,随一切众生的缘。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是广义的,就是一切的现象都是众生,相上讲广博。菩萨不仅要证得自性般若智慧,还要修后得智。自性本有般若智慧叫根本智,你证得真如,根本智得到了,后得智也得到。后得智是了解宇宙一切现象,就是了解,怎么了解?随缘了解,随一切现象你都能够了知,了知同时你又不变,心还是空寂不动的。所以讲到博,博我以文,从相上讲的,广博的;从体上讲是讲约,简约,简约就是一,万法归一,所以它又是不变。
「未来无尽,我愿无尽,故欲罢不能」,这是菩萨大愿,尽未来际,无尽的未来,广度一切众生,众生不尽,我誓不成佛,所以叫欲罢不能。就像地藏王菩萨一样,众生度尽了,才方证菩提。这个话在理上讲,确实如此。理上讲怎么讲?只要你眼中还有一个众生存在,你确实不能成佛,一定要你众生都尽了,怎么叫尽?都成佛了,你才能成佛。这个道理也不难懂,譬如说,当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人的时候,他对我来讲真是好人。如果一个人对我来讲,我看他是坏人,整天猜疑他,他对我就真的是坏人。
我常常讲这么一个小故事,在一个都市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子,她是个白领阶层,上班的,租了一个公寓搬进去,发现她的邻居,一个单亲的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家里比较穷。这个女子就担心这家穷人可能会来占我的便宜,所以就不跟她来往、不跟她打交道。结果有一天晚上,这个大楼里忽然停了电,高层公寓一停了电就一片漆黑,这个年轻女子一个人在家里觉得心里有点发毛。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她更加的毛骨悚然了,然后就问「谁呀?」门外一个孩子的声音回答说,「姐姐,我妈妈来问妳有没有蜡烛?」这个小孩原来是邻居家的孩子,这个女子心就比较定一点,不是坏人。但是转念又一想,这个家怎么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黑灯瞎火的向我来讨蜡烛来了,于是就非常粗鲁的跟他回敬了一句:「没有!」结果门外那个男孩又继续说,「姐姐,我妈妈知道您可能没有蜡烛,让我跟您送两根来」。这个女子听到之后,一下子就觉得非常的羞愧,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人家是给你送蜡烛的,妳却以为别人来讨妳便宜,还不给人家,你看看!所以这女子觉得非常惭愧,表示忏悔,从此就跟这一家人结成了好朋友。
所以你看这个女子,她眼目中一开始看这个家,带着那种猜疑、防备,看到好像都是不正经的家庭,看到好像常常想要来占我便宜的,所以跟它离得远远的。当念头一转过来,这一家人就是好人了,实际上那一家人有没有好和坏?好和坏都在这个女子自己心上,她的分别而已。所以我们要是学会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那他们都是真的好人,他对我是好人。他明明是来害我的,也是好人吗?也是好人,你不要想着他是害你,你想着他是害你,那你肯定是心里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他来害你,那他真的就在害你了。他来害你,你还是把他当作好人,没有想到他在害你,没有想过他是坏人,他对你就是好人。这就是佛法里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你为什么想他害你呢?为什么不想到他来给你消业障?他是来有恩于你,是你的恩人,不是你的敌人。是敌人还是恩人,是你自己心想出来的。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我们存心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存心,看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什么事都是好事。
打个比方说,忽然今天天气转凉了,打个喷嚏,有的人他会想,我打喷嚏是不是感染病毒了?现在流感病毒很严重,什么禽流感、猪流感,我可能是不是遭上了?这么一想,又打一个喷嚏,心就更慌了,完了,今天打喷嚏,明天恐怕就喉咙痛。因为我一般都是一着凉就喉咙痛,喉咙痛完了,肯定就到我胸部发闷,胸部发闷之后肯定就发烧,第三天发闷,第四天发烧,第五天恐怕我就不能工作了,我就得休息了。到第六天要是过不去,那恐怕真的就是感染上禽流感了,我就完了。你看,才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妄想就已经牵引到第五天以后你躺在床上动不了那种情形。你这么一想会不会成就?真的会成就。你干嘛这样折磨自己?为什么不往好的地方想,我打个喷嚏没啥,不会有什么事情,再加上念阿弥陀佛,更不会有事。你这样想着没事,真的就没事,病也是你想出来的。所以你看看,刘素云居士,她得了红斑狼疮,她没把这个病放在心上,这是绝症。她认识的人得了红斑狼疮都死了,她还当没事,就念佛,念了几年念好了,现在一点事都没有了,意念的力量太厉害了!看你怎么用。所以为什么不把人人都想着是好人,事事都想着是好事?这你才是对得起自己,那你的心就好,因为你心只装着好人,只装着好事,只有对人的感恩,你不会看别人不顺眼,你不会心里面有不满、有烦恼,你没有这些。
这个道理你懂了,再进一步,看一切人都是菩萨,这是印光大师讲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萨,你自己不知不觉也成菩萨了,为什么?你是菩萨心,你心里都装的是菩萨,除了菩萨以外没有别的人,你已经是菩萨心了,你就成菩萨了。如果你见一切人都是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除了佛以外,你没有别的众生,你这个时候就成佛。所以成佛怎么成的?见一切众生皆是佛,你就成佛了。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是这个意思,在理上讲就是这个意思,不难懂。什么时候众生度尽?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不是众生度尽了吗?那你就成佛了,那是同时成佛的。你如果看到还有一个众生没成佛,对不起,你还没成佛。你要看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时候你就成佛了。所以你成佛不是自己成的,你是跟一切众生同成佛道,全是往自性中求。
所以你这才明白,为什么《金刚经》上讲,佛度尽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已,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盘,得灭度已,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我度尽一切众生,为什么说我没有一个众生得度?因为什么?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看到,你现在看到真的众生本来是佛,难道是我度的吗?不是我度的,他本来就是,跟你度不度没关系。所以就是实无一众生得灭度,他本来就是圆圆满满的佛,只是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看到他们不是佛。你看到他们不是佛,所以你发心度他们。等到你把他们度成佛了,你一看,根本不是你度的,他们本来就是佛,实际上是他们度你,不是你度他们。所以这是佛讲的真实境界就是这样,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全是自己转观念,只是你自己在迷的时候你看到有众生,觉了之后,没有众生,只有佛,只在觉迷而已,只因一念觉悟和迷惑这个差别,哪有圣凡之彼此?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众生,我们发大愿,发慈悲愿要去度,欲罢不能。等到看到一切众生得度了,这就罢了,停止了。这个停止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还是在度众生,但是他存心不一样,他不是在度众生了,他是在供养诸佛。这是普贤大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供养一切如来,在他的眼中没有众生,只有如来。所以还是没有休止的。这种也不是自己起心动念,要去做什么事,都是什么?随感随应。
所以你这才明白,为什么《金刚经》上讲,佛度尽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已,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盘,得灭度已,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我度尽一切众生,为什么说我没有一个众生得度?因为什么?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看到,你现在看到真的众生本来是佛,难道是我度的吗?不是我度的,他本来就是,跟你度不度没关系。所以就是实无一众生得灭度,他本来就是圆圆满满的佛,只是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看到他们不是佛。你看到他们不是佛,所以你发心度他们。等到你把他们度成佛了,你一看,根本不是你度的,他们本来就是佛,实际上是他们度你,不是你度他们。所以这是佛讲的真实境界就是这样,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全是自己转观念,只是你自己在迷的时候你看到有众生,觉了之后,没有众生,只有佛,只在觉迷而已,只因一念觉悟和迷惑这个差别,哪有圣凡之彼此?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众生,我们发大愿,发慈悲愿要去度,欲罢不能。等到看到一切众生得度了,这就罢了,停止了。这个停止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还是在度众生,但是他存心不一样,他不是在度众生了,他是在供养诸佛。这是普贤大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供养一切如来,在他的眼中没有众生,只有如来。所以还是没有休止的。这种也不是自己起心动念,要去做什么事,都是什么?随感随应。
所以「全性起修,故曰既竭吾才不可谓无」,全性起修,性就是真如本性,你完全明了了,一切法由真如本性所生,你在这样明了的基础上,这样觉悟的基础上起修,你开始修。所以你所修的,全在性上,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度与度他不二,为什么?因为你明了自他不二,修自己也是度众生,度众生也是修自己,这是全性起修,性修不二。所以你很努力的去做,「既竭吾才」,这是尽心尽力去度众生,但是心里没有执着,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想到是我在度众生,你有我相;度的众生是人相、众生相;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历无量无边劫,这是寿者相,这四相都得放下,尽心尽力,确实心里一点分别执着都没有,心地清净。所以「既竭吾才不可谓无」,因为你不着于空无,所以你尽心尽力度众生。
「故如有所立卓尔,不可谓有」,如有所立,是你修行功夫增上,你在广度众生,你立定了修行的根基,如有所立卓尔,是卓然有所立、有所成就了,但是不可谓有,有没有?没有成就,你要有成就这个念头,你就没有成就。一定要做到三轮体空,所谓我在度众生,众生在被我度,我用什么方法度,这个三轮都得空掉,不要有这个念头,一味做去。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似的,我们念阿弥陀佛就老老实实念,不要刻意说是我在念佛,我在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在那里跟我感应道交;我什么时候能往生,念到什么时候功夫成熟,什么时候成片,一心不乱,那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接我。念佛的时候,不要有这些念头,就是老老实实听自己念,听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再多的一个念头都叫妄念,这叫老实念。不要有怀疑,念到自然功夫成熟的时候,佛就来接引,那时候你不用去预期,也不是你能预期得到的,真正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的。
下面又说,「故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里你要有一个欲,有要想怎么样达到自己的修学目标,那就不究竟,你的功夫就不会很高。「末由也已」,末就是无,「末由也已」就是你不会达到究竟。所以要把「虽欲从之」的欲也放下,这是真正老实,心里什么都不想,就是一句佛号。夫子在《论语》当中讲「念仁」,仁爱的仁,仁就是佛,仁是慈悲,佛是什么?佛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以念仁就是念佛,念佛也是念仁。《论语》上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食之间」,就是吃一顿饭的工夫,这么短的时间,都没有违背仁的心。「造次」的时候,就是你很忙的时候,你不会退你的仁心。「颠沛必于是」,颠沛是你很多挫折,经受苦难的时候,颠沛流离,你的仁心也不会减退,这就是功夫成片,一味的。念佛也能念到这样,你要能念到功夫成片,不仅说无终食之间违仁,没有一秒钟违背你的念佛心,你功夫就成片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管什么样的境界来,顺逆境界都随它去,佛号始终不停,你这是真正功夫成片。再进一步,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事一心相当于阿罗汉果,你出三界了;理一心相当于禅宗明心见性,你成佛了。所以念佛就是把孔颜心法落实。我们怎么做?孔子颜回他这些方法、这些原则理论我们懂了,但是方法怎么做?我们总觉得不踏实。念阿弥陀佛踏实,又简单、又容易、又方便,佛号谁不会念?四个字,你要想多念两个,念六个字也行,「南无阿弥陀佛」可以,「阿弥陀佛」也可以,一直念下去,念到功夫成片,孔颜心法你全贯通了。
下面说「夫子之道之妙,即各各本具之真心也」,这是颜回赞叹夫子之道,实际上就是赞叹各个人本具的真如本性、真心,人人分上本有。「非颜子之善学,乌能知夫子之善诱乎」,如果颜回不是真正善学、好学,他不可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他怎么能够知道孔老夫子循循善诱这里头深刻的意义和内容?善诱,你看看,这一章就告诉我们,他的善诱不仅是他有好的方法教导我们,他自己表演出来,颜回看明白了,所以在这里极力的赞叹夫子,夫子之道的高深,而又循循善诱。
这使我们也想到《金刚经》上世尊每天为弟子们的表演,跟夫子没有两样。你看世尊,这经上一开头讲,世尊每天依旧是这样的生活,到时间的时候,入舍卫大城乞食,他的工作是乞食,乞食是为什么?跟众生结法缘,因为向众生乞讨,别人给他饭,这是施食,佛必定是回报以法,给他说法,施法,所以乞食也是度众生。你看佛每天出去乞食,依次第乞已,乞食只能乞七家,第一家不给,到第二家,第二家还不给,就到第三家,最多不能超过七家。如果七家都不给,今天就不吃了,那就回到僧团,别人乞多的,他可以分一点。因为僧团里面,当时佛带着一千二百五十五位常随弟子,大家乞来的混在一起,平均分配,真是共产主义。世尊次第乞已,然后还至本处,回到自己的居所,他的居所是大树之下,树下一宿的。「洗足已,敷座而坐」,上了法座,他的法座就是一个草团,哪有像我们现在有个课堂这么好,还有摄影棚,什么都没有,在大树下一坐,开始讲经说法,教化弟子。每天都是这个工作,天天如是,表演了几十年。
终于这一天,须菩提尊者,这是世尊弟子当中解空第一的,他看明白了。就像颜回忽然有一天看明白孔子,就赞叹孔子循循善诱,须菩提赞叹佛什么?他是感动得涕泪交流,赞叹世尊,说世尊善付嘱诸菩萨,付嘱就是教导,善于教导诸位菩萨,菩萨是佛的弟子。这跟颜回一样,他看明白了,须菩提也好学,看到世尊这样的表演,终于看明白了,体会到世尊的道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须菩提他理解了、开悟了,然后向世尊请教。他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说我们心应该住在哪里?这个住不是身住在哪,是心住在哪。「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我们怎么样降伏我们心中的烦恼。世尊就应须菩提尊者的请问,讲出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发起的因缘,跟颜子评论(就是赞叹)他老师,是一样的。
须菩提善学,颜子也是善学。这么多弟子里面你看,就是颜回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说夫子循循善诱。世尊也是,这么多的弟子,只有须菩提能够说出来,世尊善付嘱诸菩萨。所以不是善学,怎么能看出老师的善诱?从这里我们要看到,什么叫好学,什么叫善学?善学不是说我就每天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你观察老师,你在身边仔细观察他一举一动,体会他的存心,体会他的道,道在哪?道无所不在,道就是生活。所以世尊每天都是如此生活的,天天如是,别人看不出来,须菩提看了几十年终于看出来了,道原来不可须臾离也,不离开我们的道,不离开我们的生活,大道就在平常日用当中。那我们具体怎么落实?在日用平常保持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存心,待人处事接物都不要丢掉这个心,不忘失这个心,你就在修道,这个心就是性德。要是忘失了这个心,即使是做了好事,都变得不好了。
有同修昨天还问我,说我很想帮人,但是看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听我的,我心里就很生气、很烦恼。我说你这个心就失掉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了,你帮人也不是帮人了,好事也不是好事了,为什么?自己都生烦恼,自己都帮不了自己,你怎么能够帮助别人?自度度不了,你怎么能度别人?佛讲的,不能自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什么叫自度?你能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自度,自度同时你就能度人,这是我们平时用功,要这么用,这是我们老师的心传。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弥:更加,越发。
钻:钻研。
瞻:音zhān,视、看。
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