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这一章我们也常常的引用,学习圣贤教育,这一章教给我们应该存有什么样的心态。我们来先看朱熹朱夫子的《四书集注》,他说,「三人同行」,这三个人一起走,「其一我也」,一个是我,「彼二人者」,那另外两个人,「一善一恶」,就是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这个意思讲得很明白。三个人在一起,一个善人,一个恶人,我跟他们在一起,我跟那个善人学。学了以后,发现自己比不上善人的,证明我自己有恶,我要改掉,然后向善人看齐了,这叫从其善。如果看到恶人他身上的毛病,反观自己,看看我自己有没有?如果我有,我自己要改其恶,这个其不是讲别人,是讲自己,通过改自己的毛病,改恶修善,来感化那个恶人。这两个人,善人和恶人,不都就是我的老师吗?一个给我做榜样,让我效法;一个让我反省,看看有没有这个恶,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都对我有教育的恩德,我要感恩他们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上不外乎就是这两类人,善人和恶人。善人和恶人,都是对我这个标准而言的,一类人比我善,一类人比我恶,肯定任何两个人都能够找出比我善的人,和比我恶的人。即使是我自己已经很善了,但是善的并不圆满,不圆满的地方,还是需要改正,所以永远可以有向别人学习的地方,因此能够学而不厌。

  底下朱子又引尹氏,这就是宋朝的大儒尹焞,字彦明,尹彦明的话,他是程颐的弟子。程颐,二程兄弟,是朱熹的私淑老师,理学的奠基人。尹彦明这里说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他引用了《论语》另外一章的话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个贤就是善,不贤就是恶,这里讲到的贤和不贤也是一样,跟善人和恶人相对应。实际上,即使是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也能找到贤与不贤,也能找到善与恶。所以把它解释成两个人,还是有局限,应该是解释成善的方面和恶的方面。即使一个人身上,他有善的优点,我们要效法;他有不好的,我们反观内省,看看自己有没有,有就改。所以善和恶、贤与不贤,可以就两个不同的人来讲,也可以就同一个人不同的优缺点来讲;也能够引申为任何事当中,善事、恶事,不一定就人而言,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这个包含的范围就广了。原则都是一样,都是用这个方法,见贤思齐,就是向他们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所以善恶皆我之师,你看两方面都是我的老师,我无论遇到善的、还是恶的境界,我都能够提升,所以「进善其有穷乎」,这样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是很快速的。这是善学,孔子讲好学,这就是好学,他懂得学,什么样的境界来了,他都是提升。那不善学的人,他什么心态?见到善的,自己还不服气:有什么了不起?他不是学习,而是嫉妒,而是自己在那里分别高下。见到恶的,他看不起,他在那里心中贬低对方,甚至讨厌对方。如果他对我有伤害的话,我就怨恨对方。你看,善的、恶的都使我堕落了,这样子就不善学了。所以进步还是退步,全看你这个心态。夫子在这里教育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应该用什么心。用这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的心态,你能成圣成贤,否则将永远堕在凡夫窠臼,沉沦在凡夫那个境界里头,你不能够提升。

  下面我们又看《雪公讲要》,他的意思也有很好的补充。「集解何晏注」,他老人家引用《论语集解》很多,这是三国时代的何晏,何平叔,他字平叔,何平叔所注。「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集解》这里解释这个话,意思比《朱子集注》要更为圆融。朱子解释说三人同行,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但是《集解》这里讲,三人里头,本没有贤愚,也就是本没有善恶,为什么?这是就本性上来讲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在本性上来讲,大家是平等的,所以没有贤愚、没有善恶,这叫本善。本善不是跟恶相对,那个相对的善不叫本善,本善是没有相对的,所以叫纯善,纯善无恶,这是讲本性。那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有善人、有恶人,这是哪来的?这是因为习性不同,《三字经》里,你看下面两句话说,「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论语》当中孔子讲的,本性是一样的,没有善恶的分别,纯善无恶,但是我们后天所养成的习性,那就有大差别了。后天养成善的习性,这就是善人;养成了恶的习性,这就是恶人了。所以讲善恶、讲贤愚,是从习性上讲的,不是讲本性。

  为什么会有习性上善恶的分别?《三字经》下面那两句说得明了,它说,「茍不教,性乃迁」,茍就是如果,如果没有接受教育,我们的习性就会远离本性,迁就是迁移,离开本性了,这就有了习性上的善恶。所以后天教育十分的重要,假如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圣贤教育,这个人就是善人;从小没有接受圣贤教育,而受到社会的不良之风污染,那这就是恶人。我们关键是看自己身上,确确实实有很多的习气毛病,受到很多的污染。你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毛病习气,你叫开悟了,开悟之后要改。夫子在这一章里面就教我们开悟、修行的方法,如何能开悟?你看到别人有善有恶,容易看到,看自己难,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时候,别人有善,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有,很好,保持下去;没有的话,立刻要向他学习,所以这里讲择善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就是跟从,跟着他学,效法他。如果看到别人有不善,看别人很容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别人是我的镜子,通过他身上的毛病,我能够反观到自己身上有没有毛病,如果有这些不善,改之,自己要改。

  你看,这善人、恶人两个人岂不都是我的老师?只要你会学,那你就处处都遇到老师,周围人全是我的老师,所以说无常师,圣人无常师。常就是一定的,只专指某个人才是我的老师,那个你不善学,你只有一个老师。圣人善学,所以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他遇到的全是老师,这叫无常师,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哪里都是课堂。只要我们能够提起这一分警觉心,这一分观照力,那你也能做到圣人无常师,就是处处都遇到老师。

  在佛经里头,经中之王《大方广佛华严经》,到末后《四十华严》就写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出门去参学,那是什么?在文殊菩萨会下他毕业了,获得根本智,然后他出去参学,在五十三位老师会下学习。这五十三位老师代表着社会上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善的、有不善的,其中有三位就代表着贪瞋痴三毒烦恼。代表贪的,伐苏蜜多女,这是淫女,贪爱;代表瞋的,甘露火王,这是瞋怒;代表愚痴的,胜热婆罗门。这三位也是善知识,也是善财的老师,善财在他们会下也在提升境界。所以五十三参参完了之后,他圆满成佛了,这是善财的表演,真正是圣人无常师。

  我们会说:善财真是好运气!你看他出门都遇到这些菩萨,教导他让他提升,我怎么就没遇到?不是你没遇到,你遇到了,你看不见,你看不出来。我们从早到晚遇到的种种人,不就都是像善财所遇到的善知识一样吗?有善的、有恶的,只是看看我们善不善学,能不能如夫子这里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不能够自己反观,这个是重要的。善财就懂,所以他提升,他不看那个老师有什么毛病,他不这样看,他是往自己自身上反求,所以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这样我们就了解了,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用这个心态,善学。

  《雪公讲要》底下又引《刘氏正义》,这是清朝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说,「何注似以『行』为言行之行,三人之言行本无贤愚,其有善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善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这里雪公他引刘氏《论语正义》里头的话,给我们就把朱子所说的这一善、一恶是分两个人,这个观点加以圆解。他讲《何注》,就是何晏的批注,「似以」,就是好像,这用词都比较的严谨,跟你斟酌商量的意思。「以行为言行之行」,这三人行,这个行不是说一起走路,这个行讲的是言行之行,那就讲得更好了。三个人的行为,这是论的是行为,不是论人了,这个涵盖面、范围就更广了,比人更广了。而且教我们看行为,不要看人,就是论事不论人,我们从事上、从行为上来学。我们不判别那个人是善恶,人都是本善的,只有行显现有善恶。

  所以这里讲「三人之言行本无贤愚」,这个本是讲本性,本性本善。「其有善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所以这是讲事上,这是习性使然。善的习性作用,这个人在做善事了;不善的习性作用,这个人在做恶事。在这事上我们见出有善、有不善,那我们就事论事,就在这个事上我们来自己反观,「择善而从之改之」,改之是自己有不善要改,「非谓一人善」,不是说一个人善,一个人不善。所以夫子在这里,他的用意不是让我们去判断人家是善还是不善,你有这个闲工夫判断人善还是不善,不如自己好好的反求诸己、用功断恶修善好。所以把重点放在修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可见,这里讲的善和不善,不是论人的,是论他的行为,这个三人行那个行字,当作言行来讲,就更加贴切。

  下面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点睛注》,他只有八个字,「师心之人,那知此益」,真正是龙点睛了。师心,就是以自心为师的意思,也就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人,他就不懂得在境界上学习了。这个人傲慢心重,不能够谦虚好学,所以见到人善和不善,他就不能够学习了。因为有傲慢,人家行善,看不起,反生嫉妒;人家有不善,他就生轻慢心,哪里懂得《论语》这一章里头讲到的益处?所以他的境界不能提升。因此,学习重要的是要把心谦卑下来,自己不能觉得自己很高,自己觉得高,你就很难进步。那自己确实是很差劲,我们比起古圣先贤简直是不能比,你比孔子怎么样?比孟子怎么样?更不要说跟尧舜禹汤相比,就连历史上的这些君子、士人,我们都有很多不足,比不上人家。哪怕是周围的人,我们仔细留意一下,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把心谦卑下来之后,我们才能够受教。就好像一个杯子,如果这个里头装满了水,你再往里头倒,倒不进去了,因为它满了。这师心之人,自以为是的、骄傲自大的,就是装满了的容器,不能再接受新的教诲了。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空掉,你才能接受新鲜的这些教育。

  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最不容易过关的,可以说是遇到不善的人的时候,特别是这个不善的人是冲着我来的,他来障碍我、来毁谤我、来陷害我,这个时候我能不能还用孔子这一章的教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不怨恨对方,我不看对方不善,我只是反省自己,努力断恶修善,这就是我们修学的境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真正那个心止于这样的境界当中而不动摇,他能接受考验。

  在佛经里头有一部《大方便佛报恩经》,在第四卷就记载着释迦牟尼佛他跟提婆达多两个人的关系。我们知道提婆达多他是一个大恶人,他跟释迦牟尼佛是亲戚,是堂兄弟。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了,他也出家,跟着释迦牟尼佛学,看到释迦牟尼佛受到信众的恭敬供养,心里起了嫉妒心。觉得释迦牟尼佛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也要做一个新佛,让大家也来恭敬我、赞叹我、供养我,名闻利养心很重,对佛不服气。所以他自己搞一套,也修得神通,也摄受了一批信众,一起来破坏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事业,破坏僧团。甚至要谋害佛,他要把佛害死之后,他自己就作新佛。你看这个好胜心这么强,到了无恶不作的地步。

  有一次佛走到山涧,两山之间,提婆达多事先在山顶上埋伏好,见到释迦牟尼佛走到底下的时候,他就把大石头往下推,想要把释迦牟尼佛砸死。释迦牟尼佛福报大,什么众生都不能害死佛的。护法神在空中用金刚杵把石头给打碎了,但是这石片掉下来划破了释迦牟尼佛的脚,这就出佛身血了。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是属于五逆重罪,这个罪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是无间地狱。释迦牟尼佛对这样的恶人,存什么心态?我们看经上有这样的经文,说,「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若说其事穷劫不尽」。释迦牟尼佛讲,提婆达多这个人用恶心来毁谤、伤害如来,就是佛,他有这个恶心,讲他的事,穷劫不尽。为什么?因为佛在这底下经里面跟我们讲了事实真相,因为每一尊佛要出生的时候,提婆达多都跟着来,这是什么?冤家,所以提婆达多也不是专指一个人,他是指如来的怨怼、怨敌,他就是来毁害如来的。所以这个事情,生生世世是跟着的,他所做的这些伤害如来的事情不胜枚举,太多了,讲不尽。「而如来常以慈悲力,愍而哀伤」,你看,佛对于这样的恶人、这样的怨敌,他以什么心?以慈悲力,就是他怀着慈悲的心。慈悲就是夫子讲的仁心,仁者无敌,仁者心目中没有敌人,因为他只有爱人,他不会有跟人对立的念头,所以对于这样的恶人,愍愍而哀伤。愍是慈愍,怜悯同情他、哀伤他,为什么?他造作这种罪业得的果报都是阿鼻地狱。这个人胡涂到极点了,要逞一时的好胜心,没想到果报是长劫在地狱中受苦,可哀可痛!所以想到这个,怎么还会对他有厌恶心?可怜他都来不及。这种慈悲的心就化解了任何的怨怼心。

  佛底下又讲,「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佛」。释迦牟尼佛他感恩提婆达多,为什么?正是因为他遇到提婆达多这样的人,来给他考验、给他磨炼,让他在这个境界里头还能保持慈悲心。这个人恶到极点了,你看还是我们不怨恨,反而感恩,正因为他对我的这种磨炼,让我境界大幅度提升,速得成佛。他对我这样,让我消业障,要我增福慧,怎么消业障、怎么增福慧?你在这个考验面前,你不起怨恨心、不起瞋恚心,你的境界大幅提升,你就消业障、你就增福慧,福德智慧。那成佛是福德和智慧都圆满了,这就成佛了,这叫二足尊,二足就是两个满足了、圆满了,哪两个?一个福德,一个智慧。所以「念其恩故常垂慈愍」,佛对于提婆达多念念不忘他的恩德,你看这样的大恶人,他成就我来了。我们恩师写过一首诗,就是讲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成全了你的定慧,提升了你的境界,消除了你的业障,所以要感恩,永远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而对那个给我施恩的人,提婆达多,我要怜悯他,常垂慈愍,为什么?他不惜堕地狱的代价来成全我的功德,提升我的境界,这不就是大恩人吗?那我要真正感恩他,我成佛以后,我先要度他。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上做忍辱仙人的时候,《金刚经》里写到这个故事,遭到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最惨的一种刑法,叫凌迟处死,把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这样的死。忍辱仙人对歌利王有没有怨恨?没有,一丝毫怨恨都没有,只有感恩。所以他发愿,将来要是我成佛了,我先要度你。后来他果然成就了,这就是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他首先在鹿野苑讲法,度五比丘,第一个开悟证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前生就是歌利王,佛真正实现他的诺言了。歌利王当那一世身生堕地狱,也在地狱不知多久了。你看,释迦牟尼佛从因地一直到成佛,这中间是以劫数来计算的。他遭遇这个因果,可是他成就释迦牟尼佛这个功德很大,所以他遇到这样的缘,虽然造这样的恶业,可是他也因此而得度了,这就是佛的慈愍。

  在这个经上,《大方便佛报恩经》里头,佛也讲到,佛知道提婆达多堕到阿鼻地狱了,因为感恩他、慈愍他,所以特别派遣弟子阿难到地狱里面去问候提婆达多。阿难也是证果的,所以他乘佛神力,他能到地狱里去。地狱只有两种人能去,一个是造恶业的,业力受报的,到地狱去;另外一个是威神力,到地狱去度众生的。除了这两种人,其它人没办法去,所以我们根本没办法看到地狱,没造这个业看不到,没这个威神力也去不到。阿难代表佛去问候提婆达多,问他这种地狱的苦你能不能忍受?阿难首先到了地狱的门口,地狱都有把门的那些狱卒,是牛头阿傍,我们现在民间讲的牛头马面,他们把守着地狱。阿难就问他,请您帮我叫一下提婆达多出来。这牛头阿傍就说,你问的是哪一尊佛的提婆达多?因为过去每一位佛都有提婆达多。

  这个讯息给我很深的启示,原来每一尊佛出世,他都有提婆达多去磨他,你要成佛,必须要经过这些恶人的磨炼,你要经过考试,要考试过关了你才能成佛。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圣贤教育,怎么能说没有魔?俗语讲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个魔,不一定是魔鬼,那是讲来磨你的、来考验你的。你的道行提升了一步,那个魔力又给你加高一步,总是比你高,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要比你高?比你高,你能禁得起这样的磨炼,你的道行才能提升。要不经过这样的磨,提升不了。

  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说老实话,那个恶人,提升我的这个老师,他对我的提升更大,比善人甚至都更大。只要你能善学,一定要存着虚心受教的态度,绝对不能看对方有什么缺点,不能够起对立,只是虚心接受对方的磨炼。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心态,所以他成就了;孔子也是这个心态,他也成就了。你看下一章就讲到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司马桓魋也是恶人,要杀孔子,孔子泰然处之,心里没有怨恨,他也提升了。所以我们修学圣道的,怎么能够说没有磨?没有磨的,你就没进步了。你看我们的恩师,这五十年来弘扬圣教,遭受多少磨!每次给他磨的,都是让他提升的,只要你不瞋恚,你能忍辱,相信这都是佛菩萨加给我的,来提升我的。

  所以提婆达多他也不是普通人,都是什么?佛菩萨应化来的,故意来成就释迦牟尼佛的。所以牛头阿傍问,你问的是哪一尊佛的提婆达多?阿难说,我想叫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这个牛头阿傍就想,知道了,就把提婆达多叫出来跟阿难见面。提婆达多见到阿难,就对阿难讲,「真是感恩,释迦牟尼佛现在还能够怜悯我,我堕到地狱了,他老人家还在这样的怜悯我,想到我,派遣你来看望我。」阿难就代佛来问候他,说「你现在地狱的苦痛能不能忍受?」提婆达多说,「我处在阿鼻地狱里面,犹如比丘入三禅乐」。提婆达多在阿鼻地狱里他不是受苦,他是受三禅天的乐。三禅天是色界天,色界四禅天,他是三禅,很高。这个乐,比欲界的乐要高,禅定的妙乐,欲界人没办法享受,提婆达多在那里面享受三禅之乐,为什么?因为他的功德太大了,他成就了释迦牟尼佛,所以这个功德让他得到殊胜的果报。

  在事相上,他害佛,那一定是堕地狱的,可是因为他又成就了佛,所以他在地狱里面享受的是三禅之乐。这个妙不可言,又可见得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害佛必堕地狱,但是成就了佛他又享受三禅乐,你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而因和果之间又不能互相抵消,同时并存。因为佛受到提婆达多的伤害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怨恨,他提升了。他提升了,提婆达多就有功德了。假如佛要是不提升,他要是心里面跟他起对立,那提婆达多还是会堕地狱,但是他就不能受三禅乐,因为他没有功德。你不能成就,他就没有功德;你成就了,他就在地狱里还享受三禅乐的这个福报。你想想,佛是如何化解怨恨,把敌人都转化成恩人,所以提婆达多感谢佛,见到阿难来了,他感谢,他明白了,自己堕到地狱就明白了。一定我们自己要成就,自己不成就,那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自己要成就了,就能够化敌为友,化怨为亲。

  底下经文里面又说,「佛言,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这是讲菩萨摩诃萨,大菩萨,修大方便来接引众生,即使是受生死无量的苦,都不以为忧患。「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狱者,无有是处」,这经里头,说老实话,把幕后真相给我们揭示出来了。这是佛亲口讲的,说如果有人讲提婆达多真的是一个恶人,他造了罪业堕阿鼻地狱的,无有是处,这个话没有道理。所以提婆达多是什么人?大菩萨,这里讲的菩萨摩诃萨,他修的是大方便,他是为了成全佛,示现受生死无量之苦,他不以为忧患,他这是密行,成全释迦牟尼佛来的。

  因此我们真正明了这个,要懂得自己去改变心态,我们遇到了恶人,遇到来刁难我、伤害我的人,要知道对方不是一般人,就是菩萨摩诃萨来的,来成就我的。印光大师教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现在肉眼凡夫,看不出来对方是什么人,不像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就看出来了,然后告诉我们大家,提婆达多是菩萨摩诃萨,故意来这示现的。其实每一个来折磨我的人,都是我的菩萨摩诃萨,所以哪里有什么善人、恶人?全是菩萨,他示现善行的、恶行的菩萨。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遇到的有善的菩萨、有恶的菩萨,他们的行为上有善恶,但是都是来成就我的。这个道理真懂了,那就你会常生欢喜心,你不会有怨恨心,绝不会怨天尤人,天天只是法喜充满,天天进步。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论语,述而第七
阅读全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