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这章是冉有和子贡两个人他有问题,向夫子来请教,这个『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这个「为」根据郑玄郑康成的批注说当助字讲,帮助的助,也就是说冉有问「我们的老师」,这个问话是问子贡的,说我们的夫子(夫子就是老师),「我们夫子会不会帮助卫君」?卫国的国君,当时孔子在卫国。这里有一个历史的背景,简单介绍一下。

  卫灵公他的儿子,这个儿子叫做蒯聩,跟卫灵公的妃子南子有怨。南子我们前面介绍过,是一个淫荡的女人,但是卫灵公非常宠爱她,对她是言听计从,所以南子把持朝政,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大臣们都不得不屈从。卫灵公的儿子,就是世子蒯聩跟他的母亲,就是南子有怨。后来因为涉嫌谋杀南子未遂,就离开了卫国,这是鲁定公十四年的事情。后来到了鲁哀公二年的春天,卫灵公就死了,他的夫人南子就说卫灵公有遗命,有指令要立公子郢来做国君。当时郢就辞掉了,说有辄在,辄是蒯聩的儿子,就是出逃的那个公子的儿子,就是卫灵公的孙,于是卫国人就立了辄为国君。结果那一年六月,夏天的时候,晋国赵鞅领兵帮助蒯聩来回卫国,要把国君的位置夺过来。实际上晋国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赵鞅他是自己另有企图,其实是挟持着蒯聩入侵卫国。这个时候齐国,当时齐景公因为跟晋国有怨,所以他又出兵来帮助卫国来防范,不给蒯聩回国,结果蒯聩也只能够离开了。

  这一段典故就是蒯聩和他的儿子辄,父子争位的背景,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傀儡,他们都没有实权。这个当父亲的是被晋国所挟持,他的儿子被立了国君,也是被人硬弄上去的傀儡,所以两个人都是受人挟制。当时因为孔子在卫国看到这样的一种局势,就不知道孔子心里怎么想。因为孔子在卫国也特别受到卫君的礼遇,孔子又留在卫国,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国家有政变,孔子居然留在卫国,所以冉有就有一种疑惑,他就想问一下夫子是不是有意思要帮助卫国国君,当时国君就是蒯聩的儿子辄,是卫国人所立。因为按照一般弟子们的想法,这种属于父子相争是严重违礼的行为,如果是孔子留在卫国,似乎有帮助做儿子的抵抗他爸爸回国的这么一个嫌疑,这到底怎么办?所以这些弟子们就有这种疑惑,这种疑惑确实难免。冉有不知道孔子怎么想,但又不敢直接问,这个太敏感的问题,所以他去私自问子贡。

  冉有和子贡那都是很有政治韬略,所以对政事特别关心。可是他们虽然是很懂得政治,但是跟夫子的存心相比较他们还是差一截,没到孔子的境界。所以不是那个境界就琢磨不到圣人的意思,他们俩在揣测,揣测不出来,怎么办?子贡比冉有会讲话,孔门四科冉有是政事第一,行兵打仗、管理国家这是他很拿手的;子贡言语第一,是外交人才,很有口才,问话很懂得投石问路。这一段我们也可以学子贡的言语,问得很巧妙。『子贡曰:诺,吾将问之。』诺就是答应了冉有,说「好吧,我去问问夫子,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留在卫国,是不是想帮助卫君抵抗他父亲回来」。所以『入曰』,进到夫子的房间问夫子,他问他很会问,他不是直接问,他就问了一个历史的故事,说『伯夷、叔齐何人也?』

  伯夷和叔齐都是古之贤者,他们都是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诸侯,这两个人是兄弟俩,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当时国君就很想立叔齐,叔齐是小儿子,老三,请他到时候继位。结果父亲过世了以后,叔齐很贤良,虽然他父亲有意思立他做国君,可是因为自己的兄长在,他不忍心去得到这个君位。所以他就让给伯夷,伯夷是长子,他说「按照礼数上长子应该继位,我是小的,不能继位」,这是以国相让,真正是君子。伯夷也是一位很难得的贤者,他说「这是父亲的旨意要立你为君,你就应当承担」,所以他自己就逃跑掉,他为了成全他父亲的遗命,让叔齐当国君,自己跑掉了。结果叔齐看到他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说「我不能够行不义」。

  结果后来没办法了,国人就把老二中子立位,立了成为孤竹国的国君。后来周武王伐纣,讨伐纣王的时候,当时伯夷、叔齐为了劝止周武王,因为他们彼此都是商朝的诸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臣子推翻君主,纣王是君,当时武王毕竟是臣。但是武王伐纣那是替天行道,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可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这个事情发生,不愿意臣弒君,所以叩马劝谏,但是当然挡不住武王的军队。武王最后势如破竹,因为民心所向,纣王实在是暴君,太恶劣了,所以民心归顺武王,武王很快就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他们也很有气节,他身为商朝的臣子,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所以就在首阳山上饿死了。

  伯夷、叔齐两位贤者,孔子非常赞叹这两个人,孔子对武王也是赞叹得五体投地,这是圣人,对伯夷、叔齐也是赞叹。他说文王、武王、周公是圣人,伯夷、叔齐也是贤人,他有这样的气节。所以子贡来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问问孔老夫子的意见,听听老师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老师说『曰:古之贤人也。』这孔子回答的,子贡又问『曰:怨乎?』这个怨是指伯夷、叔齐他们有没有怨?这个按照《雪公讲要》里面说「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齐怨兄也」。所以子贡就问伯夷有没有怨他的父亲,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伯夷?大概这个怨是因为父亲指定叔齐做国君,伯夷会不会怨他父亲,伯夷自己不肯做国君逃跑掉了,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就这么个意思。

  「孔子再答,二人皆是求其行仁者也」,这就是文中所讲的『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就是孔子讲,孔子回答子贡的问话,说这两个人,伯夷、叔齐都是「求其行仁者也」,他们所求的是行仁道,已经求仁而得仁,他们已经得到仁的境界了,又有什么怨?何怨之有?「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顺乎亲,孝也。」孝悌是为仁之本,伯夷这是兄长,他能够孝顺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意思,希望把王位传给叔齐,所以他就以亲志为己志,他力主让叔齐继位,这是孝。「叔齐能恭其兄,弟也。」叔齐他是「长者先,幼者后」,让兄长去继位,自己不愿意继位,不敢跳到兄长之上,做兄长的君,让兄长称臣,他不愿意这么做,这是悌道,对兄长恭敬。一个是孝,一个是悌,「孝弟乃仁之本」,这是两个人都得到了仁。「仁者天爵,国君人爵耳」。这是孟子讲的,天爵是天给你加的爵位,人间里没有!像孔子、孟子,人间没有给他什么爵位,但是他有天爵,他们真正是仁者,这是圣贤人。国君是人爵,那是人的爵位,人世间有那是短暂的,不能够永垂不朽。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赞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道德经》上讲圣人为而不争,这是讲究上善若水,水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它去,别人要争的它让,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高处是人之所争,低处是人之所厌恶,水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争,这是圣德。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儒释道圣人都讲求让而不争。所以孔子赞叹伯夷、叔齐兄弟以国相让,这个是仁,他能够不争,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他得到的是仁,仁不用争,你能让就得到。那从孔子的回答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真正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弟子来问他,他回答的全都是仁道。

  所以我们学习这章,子贡是代我们问,冉有是代我们存疑,这一问我们就能了解圣人的心境是怎样的。所以子贡也明了了,就出来跟冉有说『出曰:夫子不为也』。就跟冉有说,「咱们老师不会帮助卫君」,为什么?这已经很明显,夫子讲求的是让,以国相让,现在卫君父子争国,那你说孔子会帮助他们吗?谁都不帮,所以「夫子不为也」,就不会帮助辄,帮助卫君来抵抗晋国所挟持的蒯聩他们来入侵。

  我们再看《论语集解》里面讲「郑玄曰,父子争国,恶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也」。这就明白了,「父子争国,恶行也」,这是郑康成他的批注里面讲的,争国是争利,争利而忘义这是恶行,父子之义那是天性,那是天经地义,不能争。要争,这就损德,这是大恶。所以孔子讲伯夷叔齐是贤者,而且求仁而得仁。子贡也就明白了孔子绝对不会去帮助卫君,帮助卫君就是帮助恶行。底下有一段是李炳老他的批注。

  「父子争国,实由外力使然」,这是刚才我跟大家报告的这个历史的背景,卫君他和他父亲其实不是争国,都是被外力所挟持,把他们当傀儡。「聩辄父子」,蒯聩还有辄,就是那时候的卫君,他们父子之间「未必皆有恶行。如果聩辄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何以不去卫耶」。这评论得好,如果他俩真的是不仁不义,当父亲的不像父亲,当儿子的不像儿子,父不父、子不子,这是无道,那孔子肯定就会离开卫国,他绝对不会住在一个无道的国家。圣人择居处,择不处仁非智也。圣人都很有智慧,他所选择的一定是有道、有仁,至少是有机会能恢复道、恢复仁;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圣人就肯定离开。

  「不去卫,而又不助卫君,为卫国计,息争免祸而已。」这就是孔子的仁爱慈悲。孔子没有离开卫国,不去卫就是没有离开卫国,但是又不帮助卫君。帮助了,这就是助长恶行,这会给后世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夫子不会这样帮助卫君,等于是做为一个旁观者,看局势发展,然后找机会来帮助这个国家恢复道德仁义,还有礼。这是什么?为卫国计,真正想着帮助卫国,帮助息争免祸,平息战争,减免祸害。如果国君无道,那人民就遭祸。所以孔子在那里等待机会来平息这种战乱,这就是孔子善巧方便之处。

  夫子曾经有讲过,可以共学的人,未必能够立,不可与立,可与立不可与权,权就是行权方便。伯夷、叔齐可以说立了,他真正有气节,是贤人,但是他们不懂得行权方便,不可与权。权是什么?这些礼有开缘的时候,按照周礼(当然按照道理来讲也是),臣不得杀害君。周武王伐纣这是开缘,这个不是犯戒,这真正替天行道。但是孔子他赞叹周武王是圣人,可是对于伯夷、叔齐也赞叹,这是贤人,他能立,不可与权,他真正坚守着他们的仁义礼数,可是他不能够开缘,百姓得不到他真实的利益,这是什么?是自己的节操成就,但是众生得不到他真实的好处,这属于小乘不是大乘。大乘是什么?一切为众生,哪怕是自己造业,但是真正帮助众生,对众生有好处的他也会去做,周武王就是这样。战争本来是不好的,以臣子的身分讨伐君,这也是不符合礼的,违礼,但是这开缘。纣王当时已经君不君,这是一个恶人,他已经没有资格做君,于是周武王领兵伐纣,那是民心所向!这不是他自己要的,人民之所向,向往,这就是可立可权。

  我们再看夫子,他的境界超过伯夷、叔齐了,他达到武王境界,伯夷、叔齐是可立、不可与权。夫子在这里,你看看他没有离开卫国,这就是他能够行权方便,他不是为自己节操而已,真正把我统统放下。如果为自己节操,看到这样的一个国家,那一定是乱邦不居、危邦不入,赶紧离开。可是夫子看到他的存在对于卫国息争免祸带来帮助,他为的是卫国计,不是为自己自身名节。这点存心,那不是伯夷、叔齐可比!毫不为自己考虑,只为人民、为众生考虑,哪怕是损害自己名节也勇于承当,绝不会为矜惜名节而不敢去承担。这一点存心是大慈悲示现,我们从这里学习。这个又比子贡和冉有从他老师那里所听到、所得到的感悟又加深了一层,子贡和冉有只是明了夫子赞叹伯夷、叔齐是贤人,所以不会帮助卫君,但是还没有真正深入到雪公这里所讲的,不帮助卫君又不离开卫国是什么样的存心,所以学圣人从他这个细节上细细去体会,学他那种大公无私。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批注》里面说「非说二人以失国为悔也。只是二人既去,设无中子可立,则废宗绝嗣能不动心否乎?既曰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蕅益大师又补充说明夫子讲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里头的意思,真的如果蕅益大师不点出来,我们这样随口滑过也就把这意思漏掉了,没有去体会。读《论语》真的是要细细品味,无怪乎古人讲一部《论语》读到老都其味无穷。这里子贡问孔子说两个人有没有怨,夫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个怨不是说怨悔,说这两个人伯夷、叔齐,「以失国为悔也」,悔是懊悔,这两个人丢了国家,是不是会悔恨,会有懊恼,这不是讲这个意思,子贡也不是问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讲这两个人离开了他自己的国家,如果没有中子可立,他们是三兄弟,大哥和小弟离开了,还有老二中子可以立为孤竹国国君,但万一没有中子可立的话,这个会不会有懊恼?一般儒家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父业这是孝,所以他这个怨不是说懊悔自己国家没有了,他绝对不会以富贵、身外之物为忧恼,他们所忧患的是对父母尽孝这方面。万一没有老二可以立为国君,那会不会心里有过意不去,这属于废宗绝嗣,这能不能不动心否,会不会有懊恼?这讲的怨是讲这个动心,他会有一种懊恼,心里过意不去。因为这属于世间讲的不孝,所以子贡其实问这个怨乎,是问这个心理。

  孔子给他回答也是就这个心境来回答的,说「既曰求仁得仁」,伯夷、叔齐他求的是仁,圣人的境界,那个是大孝。《孝经》上讲孝有三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最终极的,最高的孝是立身、行道、得仁,这是至孝、大孝。那这个孝比为自己这一个本家留一个宗嗣更为重要,这个孝不是对自己一家而言,是对全天下而言,为天下乃至后世立一个榜样,这是大孝。所以「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世间所谓的留有后代,能够有香火,这个是小事情。真正的大孝那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普利天下万世一切众生,这叫大孝,《孝经》上讲最终极的孝。伯夷、叔齐所求的是这个境界,所以他心中又有什么懊悔,他有什么怨?所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讲的是这样的一个心境。

  我两个多月前在北京大学做过一次演讲,他们是请我讲一个「金融危机里的省思与出路」这个专题。我就谈到金融危机是道德的危机,所以要找出路必须要恢复道德教育。道德以孝为本,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抓住根本来解决危机。把人的危机解决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粮食危机,什么恐怖主义,什么自然灾害,统统都能得到解决,这是抓住了根本。结果我讲完之后,就有人问了这个问题,问得也比较尖锐。他说「你提倡孝道,孟子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什么时候要结婚?」他问我这个问题,来势很猛!我就跟他用一个比喻回答,我现在三十七岁,确实没有谈婚论嫁,也没这个打算,我希望一心去钻研、去弘扬圣贤教育,来帮助这些迷惑的众生能够破迷开悟,这是根本解决危机之道,我自己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了,但是这是不是就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为什么不留后?我用个比喻说:

  假如有这么一个父亲,他生了十个儿子,前面九个哥哥都挣钱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都有后了。可是因为他们太忙了,没时间教养他们的儿女。第十个小老弟就想,哥哥们都这么忙,可是他们的儿女那是我们家的后代,不能没人去教他们;如果不教他们,那我们这个家族就没有后了。这后代不是说能生就是有后,动物都能生,那不能叫有后。真正的后是他这个后代能传承你家的家业、家道、家风、家学,真正有德行、有学问他才能够有后,这才是真正的后。所以光生不教他们,那等于没后。等于是这第十个小老弟就发心,牺牲自己,我就专心致志的来教导这九个大哥的儿女,做一个专业老师,他没有时间去搞自己成家立业的事情,他就专门做老师,教这些侄子们,为自己这一家留后。

  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老祖宗,像我们这一家的父亲一样,炎帝、黄帝,我们都是一个家族里的人。那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多人的儿女要是没人去教他们,那我们老祖宗会掉眼泪,没后!这个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到我们这代就断绝了,中华民族的家道、家风、家学、家业不能再传下去了,这是民族的悲哀。所以我们要做这个小老弟,我们来献身,我们来教他们。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能教的、发心出来讲学的人太少,我们选择这个道路。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这里讲的,「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不能想自己这一个小的、小支流里头有没有后,你要起心动念想到大的主流,想着中华民族。结果我把这个话讲完之后,大家也鼓掌。然后主持人也很会问,他问在座的,在座下面将近都有五百人听课,就问说:你们有儿女的,请举手?不少人举手。有谁愿意把你们的儿女送给锺博士教的,请举手?很多人举手。然后主持人说:锺博士你有后了!

  确实,现在真正要救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圣贤教育,需要有立志走圣贤道路的人,这种人确实少之又少。我妈妈鼓励我走这条路,跟我讲,现在要真正帮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确实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金融教授,我原来是在大学里教金融的,现在急缺的是圣贤教育以及师资人才。这个事情与其求别人,不如求自己。所以如果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就是像子贡问的「怨乎?」,你的心里会不会有懊恼?你有没有后,你有没有自己个人的考虑了?怨乎?那我就会用孔子这些话给他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真的无怨无悔。

  江谦先生他有一段补注也非常的好,他讲「得仁谓得其本然之性德,性德竖穷横遍,一切具足,而亦一切非有,何有于得,何有于失,何有于生,死而又何怨乎。子贡闻之,而知夫子不为卫君计较于得失生死之间也。求仁即是敦行孝弟,论夷齐而自知卫君应尽之分。善哉子贡之妙问,而夫子之妙答也。」江先生他这里讲「得仁」,求仁而得仁,得仁是什么?是得本然之性德,这个性是自性。自性人皆有之,本自具足,每一个人都不缺,圣人不缺,凡人也不缺。只是圣人性德没有障碍,他流露出来。凡人就不行了,凡人有障碍,性德不能流露,这就不能得仁了。

  障碍是什么?障碍就是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烦恼,把本然的性德全部给封闭住了,不起作用。「性德竖穷横遍」,竖穷是讲时间,竖穷三际,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横遍是指空间,横遍十方。「一切具足」,一切是指宇宙万物,统统都具有性德。为什么?因为一切宇宙万物都是自性所生,当然它是跟自性是一不是二,具足了性德。性德要讲起来太多了,所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染不净,不一不异等等。这里又讲「而亦一切非有」,一切非有是讲什么?一切万物不是实有,所以叫妙有,就是假有。眼前任何境界就如同作梦一样,《金刚经》里讲到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宇宙就像你的梦境一样。梦境,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你在作梦的时候,请问这梦境是真有,还是假有?你不能说它是没有的,它是真有,可是真有又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作梦,哪是真的!所以真的,实际上是讲它的本体,当体即空,梦境,不是真的,只是你这一念变现出来的,你那个作梦的心变现的。因为你那作梦的心念念在相续,所以产生了梦境这种幻觉,念念相续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但是它又是假的。真空又是妙有,假有,叫一切非有。

  「何有于得,何有于失」,你真明白这个道理了,知道眼前都是幻境,都是假的,就无所谓得失了。你在作梦的时候,你梦里得到了金银珠宝,真得了吗?没有。失去了几百万,真失了?没有。哪有得?哪有失?都是作梦,没有得也没有失。就像古代小说里面讲的「黄粱梦」,一个秀才准备赶考,生活很清苦,煮着黄粱,黄粱就是小米,煮小米粥,一个道长坐在旁边。他煮着粥,火生起来了,自己在旁边打了个盹。一打盹就梦到自己考了功名,当了状元,得到高官厚禄,几十年官运亨通,跟他有仇的也报仇了,跟他有恩的也报恩了,最后这梦醒了,几十年在梦中过去了。一醒来一看,锅里的那个小米粥还没煮熟。你看那时间很短,我们煮小米粥是二十分钟就能煮熟了,他那打个盹也就是十来分钟,你看梦中过了几十年了。他在梦中得到了荣华富贵,请问他真得了吗?一觉醒来梦中荣华富贵就没了,没了也不能说真失掉,因为本来就没有,何所谓得,何所谓失,那个得失心就是我们有妄念,抽象的妄念不是真实的。在《百法明门论》里面讲,这属于不相应行法。不相应就是抽象,它不是真有,是妄念的作用,所以要把得失放下。现在有钱、有福报,多为众生做好事。纵然一下丢掉了,也无所谓,本来就没有得失。所以伯夷、叔齐他们至少得到这个境界了,他们知道万法皆空,这才叫立。立就是他能够证得了智慧,知道万法皆空。在佛法里面,属于小乘阿罗汉的境界,他没有得失心,把国家让出去好像没有让一样,无得亦无失。

  「何有于生,死而又何怨乎」,生死都是假的,人本来没有生死。说生说死是我们这个肉体,肉体是个臭皮囊而已,哪里是真的?不是我,就好像我们的一件衣服,用了几十年,用旧了要把它脱掉,换一个新的身体。真正的我是自性,那是真正的自己,那没有生死,不生不灭。真正看破了,知道身体不是我,老实说连灵魂都不是我。你把灵魂认为是我,你还有我相,我相就有人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具足了,那你就有生死,你就离不开生死轮回,那个什么?完全是虚妄的一个妄念。真正的我是什么?整个宇宙是我,心性是我。而这个肉体就好像宇宙万物一样它有生有灭,如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不要在意。你不在意,又何怨乎?生和死你都不怨了,没有什么,这个怨是讲没什么懊恼的、没什么遗憾的、没什么在意的,所以你才能了解为什么孔老夫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是你真正明白道理了,把这个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那死就没有了,夕死可矣!生死都没有了,那你说这个肉体死就让它死,花开花落,花落了还会开,在什么意,又何怨乎?而自己已经是不生不灭了,你这入道了。

  伯夷、叔齐有这个境界了,当然夫子就更有这个境界了。所以「子贡闻之」,子贡听了夫子这一段话,他真正也有所悟了,会听的人他也入境界。要是不会听,那种个善根也好,他知道了「夫子不为卫君计较于得生死之间也」,你明白这个道理,夫子他不会帮助卫君。为什么?这也是教化,行不言之教,教化世人什么?不要计较得失,也不要计较生死。人没有得失了,争个什么?你争来的你也没真得到,都是假的,何必要争?自然就不争了。知道生命本没有生死,本来是不生不灭的,那你又害怕什么?你对生死都没有畏惧,更不会有计较,这一生就是求仁的境界,成圣成贤。

  所以「求仁即是敦行孝弟」,孝悌是为仁之本。所以力行孝悌,那就是求仁。这里讲「论夷齐而自知卫君应尽之分」,夷齐是伯夷、叔齐。子贡以伯夷、叔齐来问孔子,当然是问伯夷、叔齐,实际上是要去了解夫子对卫君的看法,对这种现在的事态的一种决定。夫子他的回答,他也是就这个所问而给他所答,答在问处,可是圣贤的心境都显露无疑。当时孔子是身在卫国,当然不好直接评议卫君。虽然卫君做得不如法,但是孔子存心厚道,在他这个国度里,这是属于臣子的身分,不评论君上,这是真正的厚道。正如孔子在另一章《论语》里面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对于父亲的过错,我们不张扬,我们给他隐含着。但是旁敲侧击点出来之后,这是教育弟子,同时也是启发国君,启发那个当事人,让他了解卫君这是应尽的本分。尽什么本分?孝悌这是本分。父子相争,这是没有孝悌,就没有仁义了。

  藉这个事借古喻今,用古代的例子教化今天的世人,他这一讲,我们细细一读,我们都得利益。你看看夫子言语之妙,子贡和夫子这一唱一答,把这个大道理给我们都披露出来了。所以「善哉子贡之妙问,而夫子之妙答也」。江谦先生赞叹,他看出味道了。子贡非常会问,问得很巧妙,夫子也答得巧妙,这师生之间一唱一和都是在教育,让我们受教育,这叫师资道合。正如释迦牟尼佛和当年他的弟子们常常是问答,你看问得最多的阿难,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他常常会问问题。这一问往往问出大法来,这是妙问妙答,这我们需要学习!这做学生的不懂问,老师没有这个缘,他也没办法把这个大道理阐发出来,所以要善问。这个问不光是为自己,是为大众,这点我们大家都要学习。我们有时候跟着恩师出去的时候,一看这个情况,看看大家会存在什么疑虑,会代大家来问,代众生请法,这就是你的妙问,你这是慈悲。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诺:答应的说法。

论语,述而第七
阅读全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