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雪公讲要》里头批注说,『见贤』的贤是贤人,「贤人高于君子」,这比君子要高。君子是入道第一个层次,再上去是贤人,再上去是圣人,等于是三个学位。这里的贤人比君子就高。「见之者,当自思惟,我当学习,与之齐等。」这是君子之所为。君子见到贤人,立刻生起向他学习的心,他自己想到要跟他齐等,能不能齐等?一定能齐等,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可成圣人,更何况贤人?圣人是证了道的人,贤人虽未圆满证道,但是在证道的过程中,他在修行、修身。

  见到『不贤』的?「不贤」者,这里讲「非谓小人,惟下于贤人而已。」所以不贤不是说这个人很不好,不是这样讲。他是比贤人低一等,君子比贤人低,他也属于不贤这一类。换句话说,他有行为上的瑕疵,他并不是一个完人,他有瑕疵,比贤人要下。「见之者,当自反省,我亦如此不贤乎?」君子常常都是反求诸己,自我检点,见到外面的这些人,立刻反省自己,这是君子学问。他反省,我看到这个人有瑕疵、有不足,我自己有没有?「于是乃能德学俱进。」这样的人,他的德行学问才能够不断进步。这样贤与不贤都是我的老师,都能使我进步,这是君子善学。不善学的人见到贤人很赞叹,但是觉得自己不行,没办法跟他齐等,人家那个是天生的贤德,我们比不上。他不愿意去跟他学习,发不起志向来,要跟他做的一样,自己退步、退心。见到不贤的人,他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差,生起批评的心,去那里评论,这是不善学。你看,错过了两位老师。

  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批注说,「方是惭愧二字实义,方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方可云尽大地无不是药,此圣贤佛祖总诀也。」这是点睛之笔。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这个是什么?惭愧二字的实义。惭是内心良心发现,自责;愧是愧对别人。看到了贤者,立刻回头检点,自己不如人的地方要自我勉励,这是属于惭愧,惭愧是善心所。人有惭愧心这才是善人,没有惭愧心这人基本上没得救。见到不贤的人,有缺点的,他又回头反省自己有没有?如果有自己也生惭愧,不会指责别人,立刻改自己;自己没有这个缺点,也要好好的防范自己不要犯同样的过错。这个是属于一般没有觉悟,世间君子他的想法。

  而真正觉悟的人,他看到人有不贤之处,他自己没有也会生惭愧。惭愧哪来?自己的感召,为什么我见到这些人有缺点?是我心中有不圆满的地方,感召到不圆满的境界,这种惭愧就更深了。譬如说我们现在看到地球这么多灾难,灾难属于不贤。青海地震,一千多人死难;欧洲冰岛火山大爆发,欧洲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天灾跟我有关系吗?一个没觉悟的人认为跟自己无关,觉悟的人他生惭愧心,我有责任。因为我懂得天下兴亡我有责任,天下一事一物有不圆满,是我内心有不圆满。因为天下乃至宇宙,统统都是我自性变现。宇宙当中为什么有不圆满的地方?正是体现出我的内心有不圆满。一切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见到不圆满的地方立刻反省改过,让自己的心能达到纯净纯善。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你的心真正圆满,无任何瑕疵,你再看看这个宇宙、这个地球,那真的是和谐世界、和谐宇宙,这种惭愧是圣贤的惭愧。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论语》的话。三人行,哪三个人?一个是我自己,一个是贤者,一个是不贤者。蕅益大师给这里点出来,这三人原来不是随随便便说三个人,就是这里讲的贤者和不贤者加上我。我见贤者要思齐,要向他学习。见不贤要内省,自我反省:我有没有过错,有没有像他那样不足的地方?你看,这贤者和不贤者皆是我的老师,所以说必有我师。这就是像《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一样。善财童子出去外面参学,五十三参,见到五十三位都是善知识,都是菩萨,包括那个作恶的人也是菩萨。这里头也有表演杀盗淫的,都是菩萨。所以善财童子在他们会下学习每次都能提升。善的人固然能提升,他在善人会下学当然能提升,在恶人会下他也提升。所以真正会学,你哪都能学,每一个环境当中都能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何必要心外求法?当下你就会了。问题是,你不会你就茫茫然向外面找,找什么老师,找贤者,找来找去你未必找到。你会学的,其实不贤的人也是贤人,不贤的人也是我师,这你真的就是善财童子了,所以最后像善财童子那样你圆满成大圣人。所以我们要怎么学?学着见一切人都是贤者,唯我一人实是凡人,只看人的好样子,不看人的坏样子。见到好样子立刻学,见到坏样子立刻自我反省,这就是善学。

  底下又讲「方可云尽大地无不是药」,这意思都是一样的。这是禅门里面的口诀,老师叫弟子去采药,这是什么?看看弟子学成了没有,你去采药来。弟子要是真懂了,他怎么说?尽大地无不是药,哪都是药,随手拈一片叶子,这也是药,就看你懂不懂得用。不懂得用,虽然大地上都是药,对你来说没有药,因为你不懂用,你不会用。你会用的人,原来真的大地哪不是药?都可以用来治不同的病。这是要我们要懂,要会。老师考问弟子:你会吗?看你会不会。这是「圣贤佛祖总诀也」,总是总纲领,总持秘诀。你能不能成为贤人,能不能成为圣人,这是秘诀。你要是不会,你只是生烦恼,见到人贤,你可能生嫉妒,烦恼;见到不贤你生傲慢,看不起人。生的是烦恼,不会。要是你会,都是贤人,都是来帮助我的,成就我的人,教化我的人,你就不断的提升了。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论语,里仁第四
阅读全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