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这一段话是教导我们知人的方法,在「学而篇」里面我们读到,夫子讲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我们不了解别人。这个知人非常重要,在那一章里面,我们已经有详细的讲解了。这一章就教我们如何知人的方法,这里讲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讲到一个视、一个观、一个察,这三句就是知人的方法。

  在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面说,「视、观、察,以浅深次第为义」,所以这个是一步比一步深入。视是从表相上来看,观就看他的念头,察是观他的存心。也有的说,视是看他的当下,现在的表现,这容易观察;观是讲他的过去,他的为人;察是讲他心意的去向,安在哪里?

  我们来细细的学习这一章。首先来看朱子的《集注》,他说「以,为也」。「视其所以」这个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他干的是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朱子说「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君子所为就是善的,小人的所为是恶的。所以从他们的所为里头,你就能看到这个人是君子,是小人。这是第一步,从他的造作、行为去观察。

  然后第二讲「观其所由」,这「观,比视为详矣」,观比视讲得就更加的详细,就是观察得更加细致。观其所由,「由,从也」,由当从字讲。「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这个由字就是讲从哪来。从事上来看,他的所为是善,可是他的念头,他的这个为善的意念从哪来?是真正为了民众,还是为了自己?是公还是私?要看他的念头。公者为真,私者为假。你要看他的发心是什么,来判断他善的真假。也就是说,假如他的所为,做这个动作,做这种行为,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自私自利,那就不善。那不善的存心、意念做出来的是善,是有利于大众的,那么只能说这个事情是善,不能说他的人是善,他也「不得为君子」。换句话说他是个伪君子,做出一个样子在行善,其实他的意念还是自私自利,从自己出发的。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可能是为了别人恭敬赞叹,说你是一个好人,你是君子,你是善人,别人赞叹,他图这个的,那都不能称为君子。所以较量一个人是善还是恶,是君子是小人,真要仔细去观察。

  在明朝,袁了凡先生他有一篇家庭的家训,《了凡四训》。里面就讲到善有真假、大小、偏圆等等,讲了十个方面。我们应该认真的去细细的读,读了之后,才晓得如何去观人,这里讲的「观其所由」,从这里判断。

  我们举一个简单例子讲,如果一个人,他在做慈善的事业,他捐赠很多钱,这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在清朝末年有一个官员,后来退休了。他有很多钱,在家乡做很多好事,修桥补路,周济贫苦,整个乡都称颂他是善人。可是最后没想到他暴病而死,没有好死。他的太太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先生是个大善人,最后还不得好死?后来辗转问到,才知道原来他先生过去曾经做了大恶。在他当官的时候,朝廷有一次赈灾,由他负责发放赈灾款。但是他昧着良心,把这个赈灾款贪污了,导致很多人因此而饿死。这个事情除了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以外,其它人都不知道,连他太太都不知道,后来是他的这个朋友讲出来的。原来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昧着良心得到这一笔赈灾的巨款,拿出这么一小部分,拿来做慈善,那怎么能够足以抵挡、弥补他的罪业?所以看为善,要看有阴有阳。所谓阴就是别人看不见不为人所知的;所谓阳就是为人所知。阳善就是你做慈善,大家都赞叹你,说你是个大善人,大慈善家。要知道,名也是福,你出了名,就把福给享完了。他这个福没有留住,结果他的恶是阴恶。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积在内心深处。那天地鬼神明了,所以到最后报应现前,真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像夫子在《论语》里面讲的,「吾谁欺,欺天乎」?你欺骗谁?你难道还欺骗老天爷?

  所以夫子在这里教我们观人,首先我们得要观自己。视其所以,先观自己所为是不是善?再观其所由,看看自己念头是不是善?行善的出发点是不是真善,是不是真正大公无私?要把圣人的教诲先内化到自己头上,反求诸己,不是拿着这个圣贤教诲去量度别人,首先得量度自己。

  朱子又讲了另外一个说法,「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这个由,也可以做为行字来讲。前面讲的说法是从,从哪里来的,就是这个出发点,这是念头上讲。这里讲行,行其所为,是讲他日常生活当中习惯于做什么样的行为?一贯以来所行所为,这里去观察一个人。不是只看他今天做什么样的事,看他一贯以来做什么事,从这里观察一个人,这是细一步的观察。下面一句是「察其所安」,这个察」又更加详细的来观察。所以朱子讲,「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这第三步又更深入了,看他的所安。这个安当乐字讲,就是他乐于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我们喜欢做的,可能是迫于无奈。看到别人行善,自己不行善不好意思,勉强而为之,这个就不一样。

  「所由虽善」,就是他这一念生起来的是善,念头真正是为大众,没有私心,可是只是这一次,他所做的行为也是这一次。但是他「心之所乐不在于是」,他乐的是自私自利,乐着自己的名闻利养,他喜欢这个,不是真正喜欢为善。那他这一次所做的,也不能代表他为人,他还是虚假的,伪就是虚假。所以做一次可以,那做久了肯定就变了,因为他心不乐于此。所以做到乐于为善,好善乐施,助人为乐,为善最乐,那这个人才是真善,这样他能做得恒久,为什么?他乐于此。一个人喜欢做这样事情,他会一直做下去。如果他真正明白了,帮人就是帮自己,为公也是自利,那么他一定是无怨无悔,天天为善,谁也挡不住他。

  所以因果教育就重要了,因果教育让人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报应是丝毫不爽。他真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为善对自己真有好处,他才会真正乐于行善,那是他真正发自内心。如果他不明白这个因果,即使是为善,可能心不真,心有所图,或者是勉强被逼着才这么做,他不能够转他的心。所以我们恩师提倡,要挽救世道人心必须推广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帮助人生耻心,耻于作恶,也能够乐于为善,因为他以善为荣。因果教育帮助人生畏心,畏惧作恶,不敢作恶,也能乐于为善,他知道善有善报,所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要并重。

  我们再看雪公老人,李炳老他讲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句,引古注讲到有一点不同的说法,这个说法也很好。他说「视其所以」这个以,三国时代的何晏作的《论语集解》是把以当作用字讲,就是视其所用。那么皇侃的《注疏》里面说,「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的,今天做的事。那么就是《谷梁传》的解释里头讲的,日用寻常之事。我们看这个来看人,这是看的眼前的事,这是从近处看人。但是光眼看现在的事,不足以了解这个人,还要「观其所由」。何晏的《集解》说,由当经字讲,就是观其所经从。皇侃的意思就是说,从来所经历之事。这是讲到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从过去来观察这个人,观察他一贯以来的为人。

  「察其所安」这个安,皇侃《注疏》里面讲到,「谓意气归向之也」,也就是他的意念所归向的,跟朱子所说的「乐」有相似之处,他的意念喜欢做什么。潘维城先生《论语古注集笺》里头有句话说,「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善人恶人,他心安在哪?如果他行善而安于善,已经变得很自然的了,天天都行善,则善日进,他会愈来愈善。如果有过错而安之,这是有过不肯改,安于现状,因循度日,不能够奋然改过,那就是恶日积,天天是在积恶,积累那个过失,积小恶就成大恶,最后都变成十恶不赦。

  所以我们有恶必须要改,连小恶都不能够姑息,要勇而改之,夫子讲的「知耻近乎勇」,知耻是什么?以恶为耻,能够知道自己有恶,有过错,努力改正,这是勇者。所以天天要忏悔,天天要自省。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干。那我们用什么来做省察的标准?最好的标准,我们恩师讲的儒释道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就用这三篇文章天天对照自己,发现自己的过失。

  我们曾经跟一些同学一起,把《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做为功过格,天天省察自己。譬如说《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们就把它做为功过格,列出一百一十三条,做一个日期的表格。今天是几号,对照一下,做到的打勾,做不到的、犯错误的打叉。然后数一数今天有几个叉,明天着重在那些打叉的地方改过。这一开始,会发现一天下来错四、五十个叉,一百一十三句都错一半以上。发现自己过失,这就开悟了。悟后起修,开悟之后怎么办?修,把过失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这就能够恶日少而善日多。逐渐逐渐恶习气都断掉了,就成为一个纯粹的善人,这就称为真正的君子。

  皇侃《注疏》里面有一段话讲得好,他说「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这是把视、观、察三个层次给我们又细致的说明。视就是直视,直接来看他,就近来看,这比较容易。这个观,广瞻也,广泛一些,看他现在,也看他过去。看他的所作所为,还要看他的存心,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去广泛的来考察他的为人。到了察,这就更深入了,「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就我们细细的揣摩,用心的去思惟他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他是不是真善人,还是个伪君子?

  皇侃他说「即日所用易见」,当天所为的、所做的这些事情容易见,叫视。「从来经历处」,这个出发点在哪里,他过去做的什么事,我们去调查去研究,这比较难一些,所以叫观,观就比视难度大了。那么要察情性所安,就是他真正存心,他的本性是什么样的?这是很深隐的,内心深处的种种的念头,至隐至微,那要细细的去察看。所以把视、观、察给我们做一个对比说明。

  我们用视、观、察去看人能知人,看自己就能自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首先得明,才有知人之智。明是明白了,开悟了,你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所以视、观、察,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为先,反求诸己。看自己日常的行为、造作去反省,看自己的念头是自私还是为大众,是图名闻利养,还是真诚的为善?这是要去观,观心。察,察自己隐微深处有没有丝毫名利心?有没有丝毫的虚伪心?如果有,要细细的去洗涤干净,让自己的心地纯净纯善,然后你就能够观人了。你观人也就能观得很准确,为什么?这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知人之智,本来具足。你心地纯净纯善,你就清净了,就好像这个湖水平静下来,无风无浪,外面山河大地,自然照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它没有障碍了,什么是障碍?自私自利是障碍,名闻利养是障碍,五欲六尘的享受是障碍,贪瞋痴慢的烦恼是障碍。把这些障碍都去除,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瞭。

  底下夫子连讲了两句,『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朱子解释说,焉当何字讲,廋当匿字讲,藏匿的匿。「重言以深明之」,或者说重言以深明之,重复的讲,也是强调。着重这个语气,是为了让我们深刻的明了,明了什么?「人焉廋哉」是讲人何能隐藏?知人是一件难事,但是孔夫子教我们用这个方法,视、观、察。从这个人种种事迹,种种的表相去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自然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他怎么能藏匿?

  那我们了解这个情形,反观自己,反省自己,也会出一身冷汗,为什么?自己肯定过去也做过不少的恶事。以为能够欺骗别人,别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能欺骗的都是愚人。境界比你低的人可以,你可以欺骗他。境界比我们高的,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你怎么能欺骗他?他会这个方法来观察人。就像孔子这里讲的「人焉廋哉」,人怎么能够藏匿?连讲两句,提醒我们,深刻的去省悟,不能自欺欺人。《中庸》教我们诚,《大学》里也教我们诚意。诚意是什么?慎独。在幽居独处的时候,都好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只眼睛盯着我们,十个手指指着我们,我们哪里有藏匿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是提醒我们要自省内察,慎独诚意,不能自欺欺人。

  程子有一句话说,这是《朱子集注》里引用的,「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这三句,告诉我们知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自己而言,我们运用这个方法能知言穷理。知言是听到人讲话,就知道什么意思,这叫知言。夫子讲不知言,无以知人。言是他心里的表达,所以通过知言来知人。穷理,是对于理都明白了,对于宇宙人生道理都通达。如果自己真能做到知言穷理,那么再用理、言来衡量别人,观察人是什么样的人,那你观察的准确性跟圣人没两样。程子这句话,意思给我们透露出来,要知人,首先得自知。要能够真正有知人之智,自己首先要能做到穷理尽性。身修了,心正了,才能够真正知人。程子这句话,把意思稍微透出来,并没有说得非常的透彻。我们来看蕅益大师,他把程子这个意思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蕅益大师讲,「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这是讲到要知人先从自己下手,自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刚才我们已经讲了,所以是所为,你自己所为的事情,所做的事情。所由是你这个由来,由意念来,你的意念在什么地方?是为人还是为己,是公还是私。所安是你所乐的事情,你是乐于为善,还是安于自己的过恶?从自己心性上省察。自己的所为、所念、所乐「千停百当」,什么叫千停百当?就是都办妥了,简单的说就是办妥了这个意思,也就是没有过失。

  这个成语,其实是来自于朱子的话。我们想象可能蕅益大师过去年轻的时候,是专攻儒家的。他过去十二岁就开始习儒,专读程朱学说,程朱理学,也受了程朱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佛法有偏见。写了好多篇辟佛论,就是攻击佛法的这些论述。到了他后来十七岁,他醒悟了,自己错了。然后把这些文章都烧掉,一心来学佛。因为他儒的功底很好,学佛成就很快速,二十四岁就大彻大悟。后来成为佛家净土宗的祖师,他是莲宗第九祖,莲花的莲,净土宗的意思。

  那么他对于儒家功底深厚,所以他有《四书解》。《四书解》里就把知见都圆融,没有年轻的时候那种偏激了。他这里是《论语点睛》,所以讲的话非常的简练。这句成语出处就在《朱子语类》,就是朱熹朱子所讲的。原话是说,「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朱子讲的这个圣人专指孔子,而泛指一切的圣人。那夫子自己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做什么?学习圣道,真是废寝忘餐,把吃饭都忘了。也就是他真正专注,一心来学道,发愤忘食。而且乐于道,乐于善,忘了一切的忧恼,乐就忘忧。这是说明一心向道,那些忧恼、杂念就一刀两断,统统都斩除掉,心只向道这一边去。真有这样的一个境界,千了百当,什么事都办妥了,也就是说这个人不会有过恶了。他已经没有那个作恶的妄念,更没有那些自私自利的考虑。所以圣人是一心为善,恶无从起,没有落脚的地方。

  蕅益大师在这里讲的,自己所为、所念、所乐都是乐于道、乐于善,那一切的恶都改了。也就是说,你自己这个分上的事情你办妥,你已经成就了。你自己成就了,你就懂得观人了,别人的所为、所念、所乐,不难观察出来。因此自然就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能力。这个能力不用去求,不用去刻意去学,只需要把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全部断除,一心向道,这个能力你自然有,为什么?自性中本有的能力,不是外学来的。所以君子但求诸己,只从自己分上下功夫,他没有一个心说去观察别人。他有心观察别人,这个心也是妄念,那都是向外攀缘的心,那就没有千停百当。停是什么?停止,你心不再向外攀缘,你止于至善。当是什么?完毕,你已经大学之道圆满了,你何须再去别求什么事,别学什么能力?所以君子真的都是反求诸己,一味的学道,自然所有能力具足,我们讲神通具足。这个神,在古时候跟圣意思是相通,神通就是圣人具备的能力,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当然能知人的这个智慧,他当然也具足。这种具足,完全是自性性德显发出来。自性好比一个镜子,镜子上现在很多灰尘,就照不到外面的景象,全部给灰尘蒙蔽住。你要把它擦干净,擦得很亮,镜子就能照了,照得清清楚楚。所以自己得清净了,你才有照见外面境界的能力。所以知人,哪里用学?自己的事情办妥了,自然知人。

  蕅益大师讲,用磨镜做比喻。古代的镜子都是磨,磨得平平光光的,就能照人了。过去是以铜为镜,要磨得很光滑的表面,你才能够照见。这个能照的功能本来就有,只是现在表面不光滑,所以它这个能照的功能显不出来。那现在你得要去磨它,磨就是修德,修它。修谁?修自己,修身,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真正磨到有一天,把它全都磨平了,磨得很光滑了,很明亮了,它这个性德就显露出来,它就能照了。用磨镜子来做比喻,比喻君子只求自己修身,心绝不会往外去求人。所以这个知人的能力,我们不能有心求。要有心求自己修身,这就对了。身修好了,自然就带有这个知人的能力。

  所以我们从这里看到,蕅益大师处处给《论语》点睛,像龙,最后点一个睛,等于把眼睛一点,龙就有神了,这个《论语点睛》也是如此。孔夫子讲的这些大道理,我们看古注,能明白它的意思,对于这些名词术语,至少我们都能够了解,意思能串起来,可是解得浅。譬如说就这一句,讲知人的道理,知人的方法是什么?你去看他的所为,你去观他的所念,你去察他所乐,安于、乐于做什么事,这是知人的方法。这都是什么?如果没有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我们很容易心就往外去攀缘,用这个方法去观察别人,没想到其实夫子本意让我们观察自己。但反求诸己,不是让你向外的,让你向内的,这就是内圣,圣道往内去求。

  所以这个批注的人,他自己的境界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境界不够,用我们自己的意思去解圣人的意思,全解错了,都解成自己的意思了,容易误导大众。所以蕅益大师给我们留下这个《四书解》,我们真的是非常的欢喜、庆幸、感恩。蕅益大师在佛门也留下《阿弥陀经要解》,被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喻为「古佛再来为《弥陀经》批注,也不能超过其上」。换句话说,蕅益大师对《弥陀经》的批注,就是等于古佛的批注。那么蕅益大师自己的境界,就是古佛的境界。蕅益大师把《阿弥陀经》批注完了之后,再来批注《四书》,以古佛的境界来批注《四书》。所以若说孔子再来为《论语》做一个批注,也超过不了蕅益大师其上,这个说法不为过。真正是圣人的意思,为我们开显出来。我们非常的庆幸,能读到这么好的批注,千古的灯重新亮起来了,照耀了圣贤之路。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论语,为政第二
阅读全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