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这个话不难懂,意思很明显。雪公《论语讲要》里头引用了何氏的《集解》,这是三国时代何晏评的《论语集解》。他说「求字作责字讲」,所以『君子求诸己』,这个「求」就是责备,责备于自己,就是自责。所以凡事他责自己,自己没做好,不会责备别人。小人反过来,凡事责备别人,他不责备自己。所以君子和小人就在这立判,从这一点存心处就可以判得很清楚。当然我们不能够判别人,你判别人又是求诸人了,你得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一件事情出了差错,能不能先自责,不责备别人,这个人就是君子。像汤王,这是圣人,看到老百姓有过错,他不责备老百姓,责备自己。他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的罪是我的罪,为什么?我没教好他们,我没给他做好榜样,我的德行还不够,不能感化他们,让他们都跟我同归于善,我有错误。所以要求诸己。这个「诸」是当之于讲,求之于自己。

  《雪公讲要》引「孟子离娄篇」,说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这是讲到这么一个情形,有人对我横逆,就是来伤害我,来绊倒我,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生气,都会有怨恨心,可是君子必自反也,他自己反过来想自己,我哪里做得不好,导致他对方这样来对待我。如果真正自己有问题,那得忏悔改过。假如真的自己没有问题,是对方的问题,也不责怪对方,还是怪自己德行不够,「德之未修,感未至也」。你的感动力还不够,不能够用你的纯善之心化解他的恶念,还让他起这个恶念来加害于你,你看,这君子心地多么善良!

  「二十四孝」里面第一个就是舜王,舜对他的父母就是这样,只有自反,自己反省,没有责备父母。你看父母三番五次要加害于他,把他置之于死地,这样狠毒的父母都很少见。可是舜连怨恨心都没有,他只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孝敬,让父母生烦恼。这是真君子、真圣贤。所以后来他用他的真诚心感动他父母,感动父母的同时,也感动了当时的尧王,感动了天下人。所以尧王把王位都禅让给他,让他做天子。所以他治国平天下,垂拱而治,为什么?天下人都被他感动,谁不服他?治国平天下就是个修身而已,他不断的修身,成就自己,也就成就天下人了。

  然后孔老夫子再给你说一句,天下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这个话在《论语》里面真有,你看「颜渊问仁」,孔老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就是行仁,推行仁道,行仁就是克己复礼,谁克己复礼?就是自己克己复礼,不能要求别人,你一要求别人就是小人了,『小人求诸人』,只要求自己。所以《弟子规》只要求自己做,不要求别人做。圣贤之道只是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这个人就是君子。你自己克己复礼了,天下都归仁,因为自己跟天下不二,整个天下才是真的自己。佛法里称法身,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个自己。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除了自己以外哪有人?自己以外没有人,心外无法,自己以外没有天下,所以君子能够求诸己,知道自己以外还有什么?没了。

  所以蕅益大师在批注里面讲得好,说「识得自己,自然求己」。这话讲得妙!天下人有几个识得自己的?总认为这个身体才是自己,这身体以外就不是自己,他不知、不识。所以《论语》里面讲,「知德者鲜矣」,真正知道道德的人太少,难是难在知,不是难在行。你要真知道了,行起来很容易,这个圣贤之道是知难行易之法。就好像这句「君子求诸己」,你像舜王,你们能做到吗?父母这样来残害他,他都没有怨恨心,只是求诸己,不责备父母,能不能做到?大家就觉得好难。我曾经讲课都问底下人,能做到的请举手,没人敢举手。为什么不能做到?不知、不识。所以这里蕅益大师点出来了,要我们识得自己,就是你要改观念,把原来错误的观念改过来。原来什么观念错误了?以为这个身是自己,身以外就不是自己,这是错误的观念,这叫身见,错误的知见。改过来之后,你要承认整个天下乃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自己,那才是真我。你要真认识了、真承认了,你就不难做到,自然求己。求己,从近处求,先从自己一身一心上求,这叫从根本上下手。外面呢?外面还是自己,但是修身先从最近的开始。《论语》上讲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能近取譬,就是从近及远,从最近处下手,这是行仁之方法。最近的就是这个身心,这是我能控制得了的。

  所以,你看《大学》之道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就是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以修身就是修心,然后你自然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什么以修身为本?因为身心是家国天下之本,这从根本修起。家国天下那是远的,远的自己,就近的这个自己就是一身一心,佛法里面称这是正报,外面家国天下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所以要以修身正心为本。修身在正其心,身心是正报,把身心修好了,外面的家国天下这个依报就好了,一转一切转,所以君子自然就从身心上下手。《大学》里面讲所谓知本,什么叫知本?识得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整个宇宙是自己。那要修行从哪修起?就从这个身心修起,这是根本,家国天下是枝末。

  所以,你看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要挽救世道人心,从哪做起?就从自己一身一心做起,你把自己修好了,你做世间人好榜样,你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顺序不能搞乱。弘扬传统文化,好,先叫家人学,先叫别人、同事、朋友去学。我也遇到不少这样的人,说学《弟子规》了,好家伙,回到家里就要求大家学《弟子规》,本来家里还满和谐的,结果他这一学《弟子规》,大家都紧张得不得了,好像动动身子都哪犯了。你看你看,叫你「勿触棱」,你又触棱了。你看你看,长幼有序,「长者先,幼者后」,你怎么先坐下?赶快起来。好家伙,全家人都处在紧张恐怖当中,这学《弟子规》学歪了。原因出在哪?求诸人了,不是求诸己,这不知本,不知道先后。所以知其先后则近道矣,不知其先后则远道矣,愈学愈糟糕,家里愈学愈不和谐。看到家里人吃肉,就讲业障重,造这么多杀业,冤亲债主都来了,不许吃肉、不许喝酒,条条框框特别多,就是不规范自己。所以这样学,不是弘扬传统文化,是糟蹋了传统文化。方法没对路,愈学就愈成了小人了,「小人求诸人」。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的关键点,先从自己做起。凡是从自己做起的,那都很顺利。

  你看胡小林老师,他在公司里推行《弟子规》,怎么推行?自己先做,老板先做到,底下员工跟着就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要是没做正,你自己上梁都不正,下梁就歪了,你的号令别人就不听从,不服你。你自己正了,自己先做到了,你再讲,没有不听从的。这个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观念要搞正,如果真正识得自己,求己就不难了,你真正像舜一样能做到,永远不去责怪别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不会见别人过失,有见别人过失的心,就是在求诸人;换句话说,自己就是小人。所以蕅益大师说,「小人只是不知自己耳,哀哉」!哀哉是很可怜、很悲哀,小人不知道自己,所以不求诸己,把自己跟人对立起来,不知道人我是一不是二。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阅读全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