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这章道理也是很深的,子贡和夫子的对话也是让我们深思觉悟。孔子在这裡唤着子贡的名字,『赐也』,子贡叫端木赐,叫着子贡说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这个识字就是前面《论语述而篇》裡所说的「默而识之」那个识的意思。一般普通来讲,这个识可以当作默记在心的意思来讲。所以孔子问子贡说,「你是不是以为我学得很多?」博学,记得很多,你是不是就是这样以为我的?因为孔子确实博学多能,弟子们都很佩服孔子,样样都会,夫子肯定学得很多,样样都学、样样都通,他记得很多,所以他是圣人。这种理解对不对?孔老夫子看出很多弟子可能心裡会这样想,这就想错了,因此在这裡特别叫子贡来问他,然后把道理跟大家讲清楚。怎麽样才是真正的圣人,是不是学得很多,成了一个大学问家,这就是圣人?不是这样讲的。所以问子贡,子贡就回答,『对曰:然,非与?』然就是子贡真的是这样认为,他承认说,「老师您讲得对,我就是以为您做圣人是多学而识之,不是吗?」非与就是反问,不是吗?底下孔子又说,『曰:非也』,不是的,『予一以贯之』,这就说出心声了,孔老夫子不是学得很多、记得很多,靠学得多、记得多只能成为记问之学,不能成为圣人。

所以孔子也讲过,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我们师父也讲过,学儒和儒学是两码事,搞儒学的,你儒家十三经都能背,甚至你能够写很多的论文,写书、着作等身,拿到博士学位、拿到教授,博学多记,是不是就是圣人?当然不一定,从哪看?前面一章就告诉你,假如你在陈绝粮七天,你还能不能乐在其中,你会不会起烦恼?是不是像子路那样,你会起怨恼、会怨天尤人?所以学儒和儒学是两码事,博学多闻的,记得多、念得多的,那只是搞儒学、搞学术,真正学儒是学做圣人。学成圣人了,他就天天乐在其中、法喜充满,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能够像孔子那样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真体会到那个乐。

孔子在这说他是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到底是什麽贯之?这个贯就是贯通,之可以理解为孔老夫子的学问。他的学问,确实孔老夫子是有学得很多,知识很渊博、学问很广,但是夫子说,这个学和不学都不是关键问题,你想成圣人,要一以贯之。夫子指出一条修道的方法,告诉我们,一而不是多,这就好办了,让我们就来了信心。要不然,真的,这儒家十三经都够我们学的了,还有《四库全书》,这麽多的典籍,我要全都学通才能成圣人,那我这一生不可能成圣人,没有信心了,而且文化低一点的更没指望。好在孔子给我们点出来了,学多学少不关紧要,最重要的,你要抓住这个一,他就是一以贯之,你通了这个一就行,就好学了。这个一是什麽?我们偏偏想得太多,其实学儒跟学佛都一样,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凡人比圣人就多了妄想分别执着,除了分别执着以外,其他都平等,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学圣学贤没别的,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行。夫子在这讲得很明白,一以贯之,已经告诉你、回答你了,你还要问那一是什麽,那个问题就属于妄想分别执着。你以为一以外还有一个什麽?错了,这个一是讲一以外没有了,整个宇宙合一了,就是这个一。讲得具体点就是一心,你得了一心,你就妥了,成圣人了,你成佛了,这叫一以贯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是你在一心以外还要找什麽,再找,那就是心外求法,头上安头。佛法裡面讲的「头上安头」,你已经有了头在脖子上,你还要找,「我的头哪去了?」还去找,头上安头,多馀了。所以大家看到这一点,关键要归一,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才能归一。

这个道理就有点像《愣严经》裡面,富楼那尊者问佛陀,无明从哪来的?无明就是妄想,我们这些念头就是无明,无明从哪来的?什麽时候开始?放下无明之后,以后还会不会起无明?问这麽多问题。佛陀告诉他,很简单,「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看见了、你知道了,还要立一个知见,那就是无明的根本。本来没有无明,你偏偏问无明在哪,无明哪来的?无明灭了以后,还有没有无明?这就是无明,你这是妄念,你本来不起心不动念,你偏偏起了念头要问问题,就陷在无明当中。就好像孔老夫子回答子贡,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予一以贯之,我为什麽成为圣人?一以贯之,这「一」就回答完了。我们还问那一是什麽,是哪个一?这叫做无明,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大家明不明白我说的是什麽意思?千万别想,你愈想愈不明白,愈陷在无明当中,你不能归一了。没有一心,你怎麽能贯通?所以就是放下妄念,把念头放下,用一心,你就贯通了。

前面「里仁篇」,孔子曾经对曾子也讲过类似的话。「里仁篇」裡面孔子对曾子讲,「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就是曾子的名,说我的道一以贯之,这个跟「予一以贯之」是一个意思。说明什麽?你学道不是在于你多学而识之,学得多、记得多跟学道没有关係,关键你能不能得一心。一心怎麽得?你放下就行。所以老子道德经》裡面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求学问,你得记得多,广学多闻,那是每天增加,日增。为道跟为学是两码事,不一样,为道日损,损就是减少,就是放下,把你原来心中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减到最后、放到最后,全放光了,心中没有妄念,一心现前,这是无为境界。无为就是一心,有二心是有为。到了无为就无不为,一心现前,整个宇宙你都通达了,你真正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是圣人。那是你本来具有的智慧德能,自性中本有的,问题是你能不能贯之,能不能通,能不能得一心。

夫子讲这个话实际上是告诉曾子,曾子明不明白?我们不了解。「曾子曰:唯」,唯就是「是的」,他好像明白了。「子出」,孔子出去了,「门人问曰:何谓也?」孔子其他的弟子听到夫子对曾子讲这个话,大家都没听明白,然后问何谓也,这是什麽意思?吾道一以贯之,到底是什麽道?你看,还是知见立知。「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一看这些人无明没放下,还在问,怎麽能得一心?还是用妄心,没用真心,那怎麽办?就告诉他一个下手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们老师的道,忠恕而已,就是你从这下手。

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夫子这个「一以贯之」之道绝不就是忠恕而已矣,而是告诉你从忠恕下手、从这用功,这是入门,而不是最终的境界。所以曾子不是到家了,而是刚入门。他如果到家了,就是夫子的传人了。传人,夫子只承认一个人,就是颜回。颜回到家了,曾子都没到家,何况是子贡?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裡面也谈到这个,说曾子所说的忠恕之道是用它来下功夫,最后达到一以贯之的道。所以忠恕是属于人本心中的性德,我们要回归本性,就要行性德,按照性德来做。忠恕是性德,所以从这下手,就能够最终见性,就能最终得到那个一。如果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把这个道理揭示出来,我们还想着一以贯之就是忠恕。孔子的道哪是这麽简单?当然,忠恕也是属于道,道的相,那是属于德。什麽叫忠?尽己就是忠。什麽叫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从这入手,你能够入道,一直做下去,你最后能得道,所以讲一以贯之也没错。对一般凡人是得这麽讲,讲深了都不懂,就是夫子讲的下学而上达,对一般人要讲下学,强调道德,要力行,行到最后你就能得道。否则好像懂了,其实似懂非懂,为什麽?没做,忠恕都没做到,更何况道?所以曾子讲的没错,让我们去力行。真正的道,说老实话,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因为你可道,你说你讲出来是不是又落到了妄想分别执着当中?讲不出。所以这个境界叫「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仅不能说,也不能想。想都不能想,就是没有妄念,你忠恕做到了极处,就没妄念了,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蕅益大师对这一章有个注解,根据刚才我们讲的,我们就好理解了。「卓吾云」,他引李卓吾先生的话,「腐儒谓然非与处」,然非与,这是子贡的话,「然非与处,不如曾子之唯,可发一笑」。刚才我们提到「里仁篇」当中,曾子说「唯」,是的,就是他明白了。先儒有人认为曾子也得道了,他这个唯字是他也得到了孔子的心传。实际上没有,他只悟到了从忠恕下手,还没有得到一以贯之那个道。腐儒,李卓吾讲得很不客气,就是那种见地不高的儒者,他们说子贡「然,非与」这个意思不如曾子的境界高,因为他讲「非与」,还反问一个「不是吗?」他认为那就是。所以认为子贡境界低于曾子。可发一笑,实际这理解错误,子贡和曾子实际上境界不会相差很远,都没有得到夫子的心传。

「方外史曰:俗儒妄谓曾子传得孔子之道」,这裡就讲得很清楚,「则子贡亦传得孔子之道矣」。俗儒,就是没通达的这些儒者,他们以为曾子传得孔子之道了,既然如此,子贡也传得了。实际上两个人都没传得,就是没得到心传,就没入道。换句话说,他们还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无明没放下。「孔子何以再歎今也则亡?」这是孔子因为颜回死了以后,在「先进第十一篇」,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您的弟子谁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我有一个弟子叫颜回,他很好学,可是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这个话在「雍也篇」也出现过一次,两次,所以称为「再歎今也则亡」。换句话说,孔子心目中只有颜回真正传得他的道,他真正得到一心,一以贯之,这个贯就是对宇宙万物通达明瞭,他成圣人了。其他的弟子还没入这个境界,所以只能称为贤人,不能称为圣人。不过做贤人也是难得,我们必须先做贤人才能做圣人,也就是先从忠恕下手,一直做下去,做到妄想分别执着自然脱落,你就证得一心,你就成圣人了。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阅读全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