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

  『三年学,不至于谷』,这个「至」字,《朱子集注》说,「疑当作志」,这个至字,应该是当作志向的志来讲,这么一讲就很通,朱熹《四书集注》里面讲的,古来一般人都是引用他的这种讲法。「不至于谷」,这个谷当作禄字来解释,就是俸禄的禄。在过去做官得的俸禄多半是用粮食,几石米,几石几斗,这是俸禄。所以这个谷当作禄字讲,就很符合古代的情形。这句话意思是什么?三年求学,不志求俸禄,这样的人『不易得也』,就是很难得了,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孔子鼓励我们求学不要志在俸禄、志在名利,而应该志在圣贤。求学,当然孔子不反对学者做官,古来都是学而优则仕,求学优胜的他就出来做官了,为国家人民服务,他当然会得俸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做官的目的它不是为了求俸禄、求名利,而是应该为了治国安民,这是做官的目的,这也是求学的目的。

  《大学》,你看《大学》就是讲求圣贤学问,这叫「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恢复自己的性德,性德也是明德。现在明德不明了,给障蔽住了,就要恢复。恢复了性德,就成圣人。还要亲民,亲民就是安民,利益百姓、利益众生。明明德是自度,亲民是度他,自度度他都圆满,这叫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这是求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孔子在这里给我们讲,他讲得也很委婉,他说,求学三年的人,还不志在俸禄,就是不求名闻利养的,这就很难得。这是在劝勉我们求学不要求名闻利养。

  这一桩事情确实是难,你看像我们现在要弘扬圣贤文化,儒释道三家教育,难免会遇到名闻利养,你讲课讲得好,人家喜欢听,对你恭敬、对你赞叹、对你供养,这个时候你还会不会不动心?你能够不动心,这就是难得,「不易得也」。但是要知道一动心,那个学问立刻就不是实学了,圣贤境界入不进去了。我们恩师常常提醒我们,要入圣贤境界、要入门必须放下十六个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个十六个字要是放不下,入不了门。放下了,那只是到门口,已经很难得了,跨一步就入门了。这个事如果不是时刻提起高度警觉,在这样的名闻利养包围下,不堕落确实很难。所以智慧的人要远离,实在不能远离,心里面要提高高度警觉,不能为之所动。

  《朱子集注》里面引杨氏的话,「杨氏曰」,杨氏是宋朝的大儒,二程弟子杨时,他讲的,「虽子张之贤,犹以干禄为问,况其下者乎?然则三年学而不至于谷,宜不易得也」。杨时他举了《论语》里面另外一章,说像子张之贤,子张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一位贤者,但是他还关心什么?干禄。干禄是什么?就是从事政治、做官得俸禄这些事情,他还问。这是《论语》里面讲到的,这是在第二篇,「子张学干禄」,你看他跟夫子学如何做官得到俸禄,心里面还有一点这些名利在里头。孔子也很善教,那一章比较长,最后有两句,「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很善巧,子张想要求禄,他就教他求禄之道,告诉他言语要少过失,尤是过失,行事要少后悔,少过失自然少后悔,禄位即在其中了,你才能够办政事,你才能做官。换句话说,把他导归到修身之上。这就是杨时所说的「虽子张之贤,犹以干禄为问」,他还在问这个事。那比子张还要次一等的人就更不能说了。所以夫子说,「三年学而不至于谷,宜不易得也」,很难得了。

  在求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讲学,学不讲,就很难得以弘扬。夫子讲的,「学之不讲」也是他的一个忧,他每天都要讲学。讲学,现在我们利用媒体、网络,一下就普及到全世界了,就很容易出名,名闻利养也就会跟着来。现在世界各地请我出去讲学的很多,我们怎么对待?尽量远离。所以外面的邀请,全都是婉言谢绝,我只是什么?恩师他让我出去讲学,我才出去讲学,我绝对不会自己出去,所以邀请我没有用。我知道自己现在年轻,根柢不够、不深,刚刚长了个小苗出来,这根很浅,大风大雨一吹就要死掉。等长成大树了,根深蒂固,那时候不怕这些风雨了,才能够出来。

  我们恩师他过去也常常提到,说四十岁以前,老师是不让他出门讲课的,真的,怕什么?名闻利养来了,顶不住。而现在,说老实话,不要说四十岁,像我这种根性,五十、六十再出来,还是危险,这我跟大家说老实话。一个是社会污染重,一个是自己底子薄,内忧外患都具足,要是出来早了,很容易就堕落了。我们看到真的也有堕落的,所以看了也是心惊胆战,不敢。所以现在就每天在恩师身边,恩师是我的保护伞,有什么名闻利养,到他那就行了,不要到我这。恩师已经是大树了,他能够一切境界不为所动,这时候他可以护持,护持圣教,护持年轻一代。我们现在还是小苗,在成长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讲课只在家里讲,就在恩师他的照顾下,天天也不对外,对着摄影机讲,讲完就回去,不跟外界大众接触,把名闻利养给隔绝掉。同时做到学不厌、教不倦,又能远离名闻利养,这个方法好。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一个什么?人家的嫉妒、人家的障碍。这个我们恩师也常常提到,说你要讲得不好,人家笑话、笑话你,那就算了,那没什么。你要讲得好了,人家嫉妒你,一嫉妒你,就障碍你,障碍你也受不了。所以现在,确确实实是不能够出来的时候,真正,不要说三年学不至于谷,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学不至于谷才行,就是不要跟名闻利养沾边。人家为什么嫉妒你?还不就是嫉妒你有名闻利养。你要是默默无闻的,没有利养的,人家也不会嫉妒。所以安贫乐道,以苦为师,以戒为师,韬光养晦,这才是最重要的。真正学个三十年,可以远离名闻利养,我想也该总有成就了。印光大师,当年三十年在藏经楼里苦学,当然他不苦,人家看他苦,他不苦,他乐在其中。到了七十岁再出来,出来了只是弘法十年,那个影响力之深远,他同时代的法师里面,没有超过他的,这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论语,泰伯第八
阅读全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