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这适、莫两个字,要做一个解释,这个关键词,这两个字古注有多种解释。我们看到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老人的讲义,他有提到五种意思。这五种意思都是先儒古德所提出,都有道理,而且是大同小异。我们这里就不花很多时间来一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义》。「适莫」的解释,李炳老采用清朝大儒俞曲园先生他所考证的意思,他考证适莫二字即是「亲疏」之义。适就当疏字讲,莫当作亲字讲。像东汉时代的郑康成先生,他说这个适是通假,通匹敌的敌字,而且应该念「敌莫」。莫是通贪慕的慕,爱慕的慕。爱慕其实就是亲,敌就是疏远了。所以适莫,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亲疏。

  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好懂,讲『君子之于天下也』,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所谓是无亲无疏。他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也没有一定要跟谁疏远,没有亲疏,他没有这个分别,他只用什么标准?用义,『义之与比』。这个比字,雪公老人批注说,「比者,密也,和也」。这个比就是亲密,就是有融合的意思,「义之与比」就是以义为亲密。换句话说,我所亲的是道义,跟义融合在一起。《朱子集注》当中把比解释成从也,比者从也,从是跟从,这个意思也说得很好。所谓是「唯义是从」,对一切人不分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这是一个君子。

  我读《论语》这句话,正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讲亲疏,我们为什么讲孝?孝顺父母,父母是我们的亲人,那我们对父母跟对别人,怎么能够不一样?我这个问题一直在思索,这个疑情我在那参。到了昨天早上,我去跟我们师父上人一起用早餐,早餐之前跟师父上人在楼下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师父早晨都有散步习惯,师父就跟我说了一段开示,我突然就豁然明白了。老人家跟我讲,说这个宇宙真相是什么?都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宇宙一切万物一念而生,但是我们这个念头相续不断。一个念头只有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这么短,所谓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之一秒。这一秒钟里面产生的宇宙,含有圆满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小至原子、粒子、夸克、电子,大至星系、星云,全是我们这一念所生。这一念时间太短,但是它第二念又生,念念相续不断,它停不下来。所以我们看到这宇宙相续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是个假相,它是一念一念都不同,叫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其实是一念念断开。就好像我们看电影,底片是一张张断开,但是影出来在银幕上我们看的是相似相续,电影有情节连在一起了。

  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原来宇宙万物都是我自己,就是我的念。我的身固然是我自己,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我自己。就好像我的身体,我每一个细胞都是我,不能说我这身体只是我心脏,或者是我的头,那不是完整的。全身所有细胞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己。用这个比喻我们能够了解,整个宇宙就是自己,所有众生就是这宇宙中的一个细胞。所以对宇宙万物、对一切众生都需要爱,都需要关怀,不分亲疏。不能说心脏我得亲一点,我就爱它,脚我就不爱它,它是疏远的,我把它砍掉也无所谓,这个就错了,这就是不自爱。所以放下自己小我,你才能知道原来宇宙真正是一个自己。

  君子他明白这一点,他明白天下原来就是一个自己,所以他对天下『无适也,无莫也』,无亲无疏,没有分别执着,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平等的爱就是义,义是什么意思?「义者,宜也」,宜就是合适的、应该的,所谓合情、合理、合法。为什么他做的事情是合情合理合法?因为他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要是一落到分别执着,他肯定做出来的不符合义,因为他有亲疏的歧视,他有分别。所以这我们才明白,原来夫子讲这一句是希望我们放下亲疏的分别执着。你不放下分别执着,你怎么能够合义?「义之与比」就是跟义相和,唯义是从。其实义是讲我们的行为,行为本来应该是义,是符合道义的,只是我们有分别执着了,所以才干出不符合道义的事情。现在把分别执着一放下,你就能够回归到道义上,就这么简单。

  回归之后,你的行为是不是说绝对是对任何人都一模一样,说不分别,不分别就是一模一样?也不是,那要看缘,缘上有亲疏。虽然我心里没有分别,但是要随着缘做,对着父母我们要行孝,对于老师要恭敬。这种孝敬所表现出来行为,确实看起来是超过对一般其它人的孝敬的行为,那种礼敬的行为。因为缘不一样,父母跟我们最亲近,而且对我们有很深的养育之恩;老师教导我们,施以慧命法乳,这个恩德很大,当然对父母、老师那种礼敬的行为是应该更加加强。可是我的心是平等的,绝不会偏私于哪一方,也绝不会歧视一般的众生,这叫符合义。

  如果说行为上都一定绝对平等,那这是一种执着。你看我们伸个手指出来,五个手指,这五个手指不平等。你说要平的,全部切除,一模一样的高低,这叫义吗?这不叫义。五个手指都有长短不一样,为什么?它的缘不一样,它的功能不一样,我们一定要绝对平等,一模一样,那就违反自然,那就不合符道义。所以我们见到父母鞠躬顶礼,见到老师鞠躬顶礼。走到路上,你看香港,人来人往,马路这么多人,你见每一个人都在那里鞠躬顶礼,那像什么话?人家说你阻塞交通,这就不义了。所以心要平等,心不能有分别执着,行为上随着缘去做,心还是平等。

  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批注就注得更加清楚,他说,「义之与比,正所谓时措之宜,却须从格物慎独来。」「义之与比」实际上是什么?讲我们做一切事合情、合理、合法,合时宜,要随缘,随缘但是又不变。不变是讲我们的心是平等的,无分别无执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要放下我们的分别执着,平时要用功,功夫从哪来?格物慎独来。格物是把自己内心中的烦恼物欲放下。这个格好比格斗,我自己这一天下来,看的这个念头此起彼伏,要把它放下,不能让那些不好的念头相续,首先断除那些恶念。什么是恶念?贪瞋痴慢就是恶念,先断掉。然后善念起来了,善念也要放下,善也是让心不清净。你起心动念要想善,已经这心里装了东西,心里装了东西就是有分别有执着,也要格除干净,让自己的心空掉,不要装东西。空了,它就灵。事情来了,它立刻智慧现前,你就懂得怎么样处理,你所行的就是义。如果你心里要装着东西,哪怕装着善,你执着在善上,事情来了以后,你对这个事情看得就不清楚,所行的就不圆满。所以格物,真正要下功夫,一直格到把自己内心什么都格掉,无有一物,这个格物才叫圆满。为什么?因为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你偏偏要加上一物,那个就把它格掉,你才能回归本来,回归本来了,义才能够显现出来。

  慎独是我们不能放逸。我们修学的人功夫提升到一定阶段之后,障碍我们再提升的往往就是放逸、懈怠。在人面前自己能够提起精进,要做一个好样子,不能丢人。可是没人看的时候立刻就懈怠下来,对自己内心防范就没那么严格,甚至会做出一些自己平时都想象不出来的事情。这一放、一松口就像一个江堤给决裂了,江水就哗啦哗啦就全流出来,那平时所用的功夫就中断,就破掉了。所以学人真正想要一帆风顺,学的道路上能够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必须要慎独,不能放逸、不能懈怠,要勇猛精进。

  这个功夫修成熟了,不管在人面前,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心中都能够空无一物,没有烦恼、没有杂念,这就是成片的功夫,那你所行肯定是符合道义。明朝的俞净意先生说的,「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静的时候是没事的时候,没事一念不生,你不要没事还起念头,这叫无事找事。动?动是有事来了,动是反应,有事来了你不能不反应,你不反应,实际上已经反应了,怎么反应?你故意不反应,那这种反应就是执着。动的时候事情来,缘到了,还是不起心不动念,心还是空的。但是所做的万善相随,都是善,都是符合道义的。要追求这样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夫子讲的仁。

  蕅益大师批注下面说,「若欲比义,便成适莫。义来比我,方见无适莫处。比义,则为义所用。义比,则能用义。」这个讲得非常好。「若欲比义」,这个比刚才讲的是亲密的意思,比义是什么?你要去亲密那个道义,你想要去行道义,问题出在哪?你有个欲、欲望,你有这样的执着,想要去行道义。这个需要你去想的吗?不能想,一想心就不清净,你心里有物,你还有一个义在你心里存着,那就是分别执着。你有这个分别执着,我要想行义,行出来的那一定有适莫,适莫就是亲疏。本来应该是不分亲疏,可是你心里已经有亲疏,我所亲的是义,我疏的是不义。有这些念头就是义的障碍,为什么?不自然了。本来无一物,你现在心中有一物,所以当下就已经有了亲疏,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所以要连那个义也要放下,真正是空无一物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做到「义之与比」,唯义是从。

  所以要怎么样?「义来比我」,我没有起个念头说我在行义,我要行义,而是什么?我把心空掉。有事情来的时候,自然反应就是义,这叫义来比我,比是亲,我不要去亲这个义,义来亲我。「方见无适莫处」,你这时候才真正做到无亲无疏,无分别无执着。「比义,则为义所用」,这是为什么不能够有亲义的念头,因为什么?你有亲义的、想要行义的这个念头,已经被义所转,所以你心中有一物,就被那一物所转,被那一物所用,你自己做不了主。当然能够心中存义,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人了,在世间也能称为君子,只是他还没入圣贤境界。孔子讲的「择善固执」,他心中有没有善?有善,他执着,执着善,行!你生三善道,不会生三恶道,但是能不能够成圣人?不行!要把那善也放下。那义比,这就行了。义比是什么?我不是主动,我内心是清净,有缘来的时候反应就是义,这才能用义,你自己能做主宰。

  底下讲,「比义,则同告子之义外,便成袭取。义比,则同孟子之集义,便是性善。」这是蕅益大师引用《孟子》里头的话。孟子讲,「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讲告子这个人他根本不懂得义是什么,为什么?因为他把义当作是外在的东西,这叫义外,以其外之也。实际上义哪是从外来的?义是自己自性中本有的性德。你能够放下分别执着,心中空无一物,这个义就随时显现。有事的时候义就显,没事的时候义隐,义只有隐显不同。不能说我有事的时候我才行义,义才出来,没事的时候义就没有了,义有生灭。有生灭这个义不是你真正得到义,这叫什么?义外,这也是这里讲的比义。

  你把自己和义分成两桩事情,本来是一桩事情,你现在分成两桩事情,没有跟义合为一体,是一分为二。这个叫什么?《孟子》里讲的叫袭取,「袭而取之」。袭是什么?偶然来一次,这个袭,偷袭一样的,突然做一次,今天兴致来了,做了一件符合道义的事,这是袭而取之。今天你偶然做了一次道义的事,那是不是你真正得到义?当然不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跟义合为一体。所以孟子说,你还不懂得义,「未尝知义」,这是讲告子。当然我们自己要直下去接受孟子的教诲,也就是说,我们心要学着放下分别执着,这个义就不是外来的了,就不是偶然才做一次,那是内心里真正跟义融为一体,不管有事无事都是义。「义比」倒过来,就能够跟孟子所说的集义相同,集义是什么?是你真正跟义合在一起,你自然流露出的就是义,那是自性流露出的性德,性善。孟子讲的性善,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深意。这个性善是什么?是自性中本有的善,本善。本善就是义,那你要放下分别执着你才能回归本性,你所行的才是性善。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论语,里仁第四
阅读全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