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这章经文,这是夫子有一天跟四位弟子在一起,做了一个小型的座谈。根据《雪公讲要》里面说的,这是孔子隐居在家,他没有出来做官,这四位弟子在旁边侍坐,就是侍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皙,就是曾子的父亲。在这样的一个情形下,夫子就叫他们各言其志,所以,『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个是孔子提示弟子们,你们可以各言其志。「以吾」的以字,是当作因字讲,因吾一日长乎尔,就是我比你们年长一些。这个「尔」是你们,我比你们年长一些。这个「一日」,实际上当然不是一日,长一些的意思。

  「毋吾以也」,这个以当用字讲,这个是倒装,应该是「吾毋以也」,就是我已经无用了,没用。这是孔老夫子很自谦,我年纪已经比你们大很多了,现在没什么用了,意思说,你们现在还年轻。『居则曰』,就是你们现在在闲居着,你们跟我一起隐居,你们也没出来做事,可是你们不是常说,『不吾知也』,别人不知道我。『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知道你们的话,「尔」是你们,那「则何以哉」,你们将如何办事?就是夫子问他们,你们谈谈你们的心志。我们先看这一小段,这一小段就分成这两节,一节是讲四个弟子的名字,他们侍坐;第二节就是孔子提示他们各言其志。

  蕅益大师对这节的批注说到,「圣贤心事,虽隐居求志,而未尝置天下于度外。虽遑遑汲汲,而未尝横经济于胸中。识得此意,方知禹稷颜子,易地皆然。奈四子各见一边,终不能知孔子行处,故因此侍坐,巧用钳锤,以曾点之病,为三子之药;又以三子之病,为曾点之药也」。蕅益大师这段话,是把整一大段经文主旨、内涵给点出来了。虽然夫子现在在闲居着,在隐居,可是「圣贤心事」,圣贤心中想的事,想什么?天下万民,没有想自己的。虽然现在是在隐居,隐居还在求其志。没有机会出来做事,圣贤独善其身,等待机缘。等机缘到了,就出来兼善天下,那个志向没有退过。所以「未尝置天下于度外」,从来没有说不管天下百姓。我现在隐居了,我做个自了汉,那些苦难众生,现在没有因缘救,我就算了,拉倒,走了,退了救度天下的心,这是属于小乘。夫子他显然是大乘,他即使是隐居的时候,依然是满腔救度天下的志向。儒家讲究「修身以俟之」,自己好好修身立德,俟就是等待,等待因缘为天下服务,所以这是大乘。

  我们恩师老人家常常强调,你要入大乘佛法,必须要在儒、在道上面扎根,儒和道是基础。当然,儒和道也有根,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除了这个根以外,你还要真正对儒家的精髓,你也要深入学习,这才是完成整个大乘佛法的基础。然后,你转入大乘你就能很快入得进去。所以儒和道,真的,它代替了小乘。如果不学儒道,你必须要从小乘学起。释迦牟尼佛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就是《佛藏经》里面讲的,小乘是大乘的基础。中国人现在都不用学小乘,佛法传入中国来,小乘经典翻译了很多,但是,自古以来学小乘的人很少,都是直接入大乘,而且很有成就。

  像蕅益大师,这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净土宗第九祖,明清以来,可以说是最富盛名的祖师大德。他不仅是在净土宗上的造诣很高,可以说是通宗通教,通禅通律,他教宗天台,当然也旁涉其它的宗派,他是在禅宗开悟的。戒律?戒律研究得特别的深,近代几乎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他三次阅《律藏》,用了几十年的功夫,编写出的《毗尼事义集要》,这可以说是做为律宗学习的一个最好的教材。在净土宗的贡献,当然大家一致推认《阿弥陀经要解》,他老人家作的。这是印光大师赞叹,即使是古佛再来为《阿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也超过不了蕅益大师的《要解》。他何以能够在大乘佛法里面,有这么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儒有道的深厚根基。你看他批注的《四书解》,你就看出他的造诣。他十七岁开始学佛,二十岁悟明了孔颜心法。出家之后﹙二十三岁出家﹚,二十四岁在禅宗就开悟。你看看,这是根基好!

  所以他老人家也特别强调儒和道的学习,学佛一定要从这扎根。所以你看他的注疏里面,有儒道方面的批注,着力很深。《四书解》,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四书解》,什么时候完成的?他四十九岁那年写的,他老人家五十七岁往生,所以这是他晚年的著作,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作品。这部《四书解》和《阿弥陀经要解》两部是同年完成的,都是四十九岁完成的,他先写《阿弥陀经要解》,再写《四书解》,你看看他的年谱,你就晓得。他写《阿弥陀经要解》的时候,已经是被印光大师称为是,古佛再来都超过不了其上,他已经有古佛的水平了。然后,他用古佛的水平来批注四书,你就想想他老人家这个批注,那真叫千古绝唱,佛亲自来给它做批注,那真的也超过不了其上。所以,我们认真的学习这部书,做为我们大乘入门的一个根基,这是我们也相当的幸运,他老人给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做一个指引,所以儒家它跟大乘非常相应。

  这里讲的,「虽隐居求志,而未尝置天下于度外;虽遑遑汲汲,而未尝横经济于胸中」。遑遑汲汲,跟隐居是相反,隐居是没事做,很安静;遑遑汲汲是做很多事,匆忙,遑遑是匆忙的样子,汲汲也是心情很急切的样子。孔子他曾经周游列国,那是属于遑遑汲汲的时候。可是也「未尝横经济于胸中」,经济就是讲生计、名利,出来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把生计和名利放在胸中,还是一心想着天下万民。所以「识得此意」,你懂得这个意思,才知道「禹稷颜子,易地皆然」。这举出三个人的例子,禹是大禹,尧舜禹这都是圣人,稷是后稷,他跟禹是同时代人。禹治水,把水患治理好,大家有了安定的环境。后稷就教导大家开始耕种,后稷被尧举荐出来,由舜任命做为农师,就是教导大众种植,大家才有稳定的生活。这都是有大恩惠于民的圣人,他们出来是做事。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后稷的后代,他们这些人是出来做事。颜子?颜子也是圣人,他叫复圣,颜回。颜回,他没有出来做事,他没有做过大夫,始终是平民,是庶人的身分。可是,「易地皆然」,他们的地位虽然不同,遭遇虽然不一样,就是因缘不同,可是心是一样的,境界也是一样的,都是圣人,隐居不出来做事的,也是为天下万民;出来做事的,也是为天下万民。

  所以,「奈四子各见一边,终不能知孔子行处」,奈是奈何,四子就是这里提到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人都没证得圣人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见解都偏在一边。子路、冉有、公西华,偏在出来做事这边;曾皙,偏在隐居这边。你看,后面曾皙这里讲到,他希望在暮春的时候,穿着春服,带着五、六个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在河边享受着清风,那是属于隐居的生活。但是,这都是落在二边了,没能够用中道。所以,「终不能知孔子行处」,都没到达孔子的境界。

  孔子是循循善诱,很会教导人,所以利用大家一起座谈的机会,「故因此侍坐,巧用钳锤」,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对他们点拨教化,帮助他们提升境界。巧用钳锤,钳锤是指严厉的批评和教化,他用得很巧。怎么个巧法?这里讲的,「以曾点之病,为三子之药」,曾点就是曾皙,曾皙他的毛病是什么?偏在了隐居这方,而且他所说出来的这种志向,带有一种狂味,人比较狂,这是他的一个毛病。你看,他曾经用棒子打他的儿子曾参,打得他晕倒,他性格比较古怪。记载中说,当季氏季武子,这是鲁国最有权势的大夫,季武子死的时候,他倚着门在那唱歌,放荡不羁,这是他的毛病。「为三子之药」,用他的病,正好对治另外三个人的毛病,用他的病来做为药,来治另外三个人。另外三个人,因为刚好跟他相反,他们三个人要出来做事。特别是一个子路过于莽撞,过于直率而莽撞;冉有和公西华,又过于谦退,各有各的毛病。「又以三子之病,为曾点之药」,曾点跟他们刚好相反,所以拿这三个人,子路、公西华、冉求的病,来对治曾点的毛病。

  这两种类型的人,用这个的来对治那个,用这个对治那个,这是夫子巧用钳锤,善于教导。我们等下会仔细看到后面的经文,我们就体会到夫子那种大智慧,那个教学是活活泼泼,没有预先准备,完全是现场观机,来把智慧用起来。如果你准备好了,说要怎么教导他,那就没有这样的一个效果,你不能点悟人。这个是什么?因为孔子自己内心真正清净,所以现场能够抓住机缘来教化弟子。

  好,下面第二段,总共分四节,就是四个弟子各言其志。每个弟子的个性不一样,子路是直率,冉有是谦退,公西华是温恭,温和、恭敬,曾皙是简约的。我们来看,经文上讲,『子路率尔而对曰』,这个「率」,根据皇侃的《注疏》里面讲的,当作卒字,所以也可以念卒(音促),子路卒而对曰,当卒字讲,就念卒(音促)音。卒是什么?仓卒。子路一听到孔子让大家各言其志,他马上就说话了,这是显得仓卒,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他就抢先说话了。

  他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千乘之国」就是个大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这种大国,当时在诸侯国里面属于大国,这个国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这两个大国以师旅加之,倒装的句子,师旅就是什么?发兵了,这两个大国发兵来侵略夹在中间这个国家。又「因之以饥馑」,又加上这个国家还闹饥荒,这是雪上加霜。然后,底下经文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由」就是子路,他自己自称,他是叫仲由,说如果由我来治理的话,「为之」,就是治理这个国家,「比及三年」,比作案验讲,就是说我们拿三年做实验,三年治理就能够有什么样成效?「可使有勇」,可以使这一国家的军民都有勇气,可以抵御外国的侵略,而且知道义方,也就是懂得礼义之道。看来子路很有信心,抢先说话,提出他的政治抱负,有这么个国家给我治理,三年之内,就能够使这个国家有礼义,又有军事的实力,子路相当的自信。结果他讲完之后,『夫子哂之』,「哂之」就是笑,夫子为什么笑?底下我们会谈到,这个笑有高兴的味道,也有训诫他的味道。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子路说的句句不虚,又且高兴热闹,所以夫子为之抚掌大笑。袁了凡曰:『礼云:笑不至矧。矧,与哂同(这个是个通假字),露龈大笑也。居丧,则笑不至矧。』今言志时,闻此畅谈,何妨大笑。若注云微笑,则成尖酸气象矣」。蕅益大师这里评点,子路讲的这个话句句不虚,都讲的是实话,子路他确实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给他这个国家治理,他能治理得好,能够使这个国家有实力。子路,也是孔子的一位贤才。很难得他那么率真,夫子问话话音刚落,他就叭叭叭说出自己的理想来,所以又高兴又热闹。反正你可以想象,老师跟弟子们是如同父子,无所不谈,所以子路也就没有什么拘谨的地方,率性而谈。「所以夫子为之抚掌大笑」,听到子路这么率真,而且口气还挺大的,给他抚掌大笑,哈哈哈,大笑起来。

  袁了凡先生曾经讲过,这是明朝的,我们都熟知的,他写过《了凡四训》。他讲「礼云」,《礼记》上讲,「笑不至矧」,这是君子的威仪,笑不能够露出牙肉。这里矧和哂同,这个矧字,就是「夫子哂之」这个哂,是「露龈大笑也」,龈」是牙肉,那就是把整个牙齿都露出来了,这就没有威仪了。真正有威仪,是笑不露齿。当然,这样就没办法大笑。夫子这里哂之,是笑得很大,他真正是开怀大笑,毫无那种拘谨的样子。「居丧,则笑不至矧」,如果是我们参加丧礼,或在居丧期间,那么就不能够大笑。这是什么?哀思使然。「今言志时」,孔子叫弟子们各言其志,讲你们的志向,听到子路这么一番话,子路很畅谈,讲得很自然。「何妨大笑」,孔子也就很自然的大笑起来。所以这个是蕅益大师给我们注得很传神,把孔子和弟子们那种关系给我们开解出来。「若注云微笑」,微笑是谁注的?《朱子集注》里面讲是微笑,微笑那种意思就不一样,就成为了「尖酸气象」,孔子听到子路讲出他的志向,在那里嘿嘿笑,微笑就有点像冷笑,就太尖酸刻薄,不应该是夫子的气量,夫子应该是很豁达开朗,可以允许弟子们各言其志。所以不应该做微笑来讲,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澄清的。当然,这种笑既有赞同他的地方,同时也带有提醒他的味道,他毕竟还是境界不够高,底下我们会说到。然后看第二小节,这是冉求,他言其志。

  『求,尔何如』,这是孔子叫着冉有,他的名字叫求,就问他,你怎么样?「尔何如」,就是你如何?冉有对曰,他回答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个「方」就是方圆,方圆六、七十里地,这么一个地方,「如五六十」,或者是五、六十里地,这么个地方。『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求」就是他自己自称,说我如果去治理的话,给我三年的时间来做为考验,可以使到民众富足,这个地方能富裕起来。这个是冉有他比子路要谦虚很多,子路豪爽,他要千乘之国是大国,冉有他要的是个小国,方圆六、七十里地,这是小国。说到方圆六、七十里,还觉得有点太大了,又改口,说方圆五、六十里,再谦虚一些。所以冉有跟子路性格就完全不一样,但是他虽然谦退,可是也有自信,他说这个国家给我治理三年,我可以使民众富足,这都是讲的实话,他有这个能力。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是说如果讲到礼乐,要在这个国家,当时这国家都是小国,六、七十里地的,也就是个国家了。这个国家要把礼和乐兴起来的话,冉有说,我就做不到了,「俟」就是等待,那我要等待君子来治理了。所以冉有他说,他只能做到使国家富起来,而不能够让这个国家教育兴起来、文化兴起来。曾经冉求就问过夫子,在卫国的时候,他们到了卫国,发现卫国这个地方人很多,冉有就问,一个国家如果是人多了怎么办?夫子告诉他,让他们富起来,「富之」。然后又问,富起来之后又怎么办?「教之」,教育他们,就是要用礼乐教导这些百姓。冉有自己说,我只能让他们富起来,但是教导他们,我是做不到。这都是讲的实话。谁去教?得要圣贤去教。然后孔子,他这里没有反应,这里没有讲是笑他,还是不笑他,他只是继续问。第三小段:

  『赤,尔何如』?就问第三个人,「赤」,就是公西华,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就是他比冉有就更谦虚了,他说我不能说可以治理一个国家,我只是在学习,「愿学焉」,我想学习,这是很谦虚了。然后底下说,「宗庙之事」,宗庙是祭祀的事情,在国家属于大事,还有「如会同」。会同是什么?国与国之间两君相会这种事情。那么,还有「端章甫」,端是代表礼服,章甫代表礼帽,这个属于穿礼服、戴礼帽。「愿为小相焉」,就是愿意做一个小傧相。意思是说,在祭祀的时候,或者两军相会的时候,公西华讲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做一个礼仪小官。你看,这讲得非常的恭敬、谦虚。这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我们再看。

  孔子问,『点,尔何如』?点就是曾皙,夫子问他,谈谈你的想法。『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曾皙在旁边做什么?他在旁边弹琴,「鼓瑟」就是在弹他的瑟,瑟是一种琴。「鼓瑟希」,就是他这个琴的声音,逐渐逐渐就稀落下来了,就停下来了。证明他在孔子跟那三个弟子谈话的时候,他在旁边弹琴。你看,这个人有点狂士的味道,老师跟弟子们在讲话,他在旁边弹琴。等到老师问他的时候,然后他才慢慢把琴的声音,慢慢降下来。最后,「铿尔」,铿是什么?他就铿锵一声,把那个琴放下了。这段描绘也是非常细腻。然后,「舍瑟而作」,把琴推开,叫舍瑟,「而作」就是站起来,对老师讲话,站起来讲,所以「对曰」,这时候才回答老师的问题。他说什么?

  『异乎三子者之撰』,这个「撰」,《雪公讲要》里面引「经典释文」,是做「具」字讲,所以这个撰,就是撰具,就是才具、才华这样的意思。意思是说,曾皙自己讲,说我的想法跟他们三位意思,他们的才华不一样,我跟他们所说的不一样,因为我没有他们的才华,这个也是比较的谦虚。下面,『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何伤乎」,就是何妨?没关系,你讲,大家都在一起各言其志而已,没所谓对错。结果,底下曾皙就说了,『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个时候,曾皙就很简约的说出自己的志趣。「莫春」,莫是当朝暮的暮字讲,说暮春,就是春天最后一个月,叫暮春。这个时候,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装已经做好了,所以可以换上春天的服装了。「冠者五六人」,这个冠者是成年人,成年人就戴帽子了,未冠是童子,带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做什么?这一行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个沂就是沂水,是一条河流,是从鲁城东南方尼丘山流向城南的这么一条河。

  「浴乎沂」这个浴,雪公这里讲说不一定洗澡,当然也可能是洗澡,在那河里头洗澡,也可以做引申的解释。譬如说,在《礼记.儒行篇》说到,「儒有澡身而浴德」,这个浴是讲浴德,这么个意思,是引申了。「风乎舞雩」,舞雩是求雨的这种祭坛,祭祀的时候要载歌载舞。这个雩字,就是在求雨的时候那种发出的声音,所以舞雩就是祭祀求雨。「咏而归」,就是歌咏而回来。曾皙给孔子描绘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图,这晚春的时候,跟着一些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上,去那里玩耍,在求雨的坛上面享受着春风,然后歌咏而归,那是非常宜人的一种情景。

  结果夫子,『夫子喟然叹曰』,「喟然」叫感叹的样子,他感叹说,『吾与点也』,这个「与」就是赞同的意思,「点」就是曾皙,他叫曾点,说我赞同曾点的说法。为什么会赞同?我们可以想象出来,曾皙所描绘的这样的一个情景,正是孔子一直在向往的,那种所谓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世界。虽然描绘得很简单,但是那种神已经给勾勒出来了。所以这一讲,触动了孔子的心弦,所以孔子很感叹,「喟然叹曰」,我赞同曾皙。曾皙当然他这个意思,也是有着隐居教书的志趣,在大同世界里面,各人各得其所,万物各遂其性。所以真的,也不需出来做什么事情,只需要隐居教书,乐在其中就好了。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对这段话的批注,「铿尔者,舍瑟之声」。曾点本来在弹琴,听到孔子问他的时候,「铿尔,舍瑟而作」,就是把他的琴推开这个声音,铿的一下。「此非与点,乃借点以化三子之执情耳」。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点出来了,夫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那实际上,并不是说在赞叹曾点,「非与点也」,并不是真正赞叹他。因为什么?曾点并没有到达那个境界。那何以他说出这样的境界出来?那是他平时听到夫子的教学,听多了,他也就会说了。可是说得出来,他却未必能行得出来,他所说的确实是圣人的志向,大同盛世,但是他自己没那个境界,他做不出圣人之事。所以孔子这里说,「吾与点也」,不是说真的给曾点授记、鉴定了,他这个境界已经到家了,不是。而是什么?善巧的教学,是「借点以化三子之执情耳」,用曾点所说的话,来教化另外三个人。另外三子是谁?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有执情,他们执在一边,执着。

  我们再看《江谦补注》他说到,「先言鼓瑟,次言希,次言铿尔,次言舍瑟,而后言作,写出曾点从容不迫气象」。江谦先生把曾点的动作进行了分析,他这里说「鼓瑟希」,曾点在夫子跟另外三个人谈话的时候,他在弹琴、在鼓瑟;「次言希」,慢慢的鼓瑟的声音就小了;然后「铿尔」,一下停下来,把琴一推那个声音;再言「舍瑟」,把琴推开;再言「作」,就是他起身。你看动作非常安详,这里说,写出曾点从容不迫的气象。因为他有这种气象,所以发表出来的言论,确实又高于另外三子,所以赢得夫子的赞同。赞同的不是他这个人,不是他的境界,而是所说的话,话不是他的境界,但是他至少说得出来,证明他有解悟,但是还没证悟。

  底下又说「希是瑟声渐淡」,琴声慢慢淡下来了。「铿尔是弦外余音」,琴一收,一推,它还有些余音在响着。「舍瑟是安置得所」,你看这动作有表法的意味,江谦先生把它写出来了。「作是答问之礼」,这是起身回答夫子的问话。「春是生机盎然」,他讲了暮春时分,这个是生机盎然的意思。「冠者童子」,冠者是成人,童子是未成人,未成年的。「是作圣之基」,这个意思透露出来是什么?要做圣人,首先要做一个人。你把人做好,你有这个基础了,你才能做圣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内外清净,是养正之道」。这里浴,他是把它做洗浴来讲,即浴身,也浴德,德是心。「风乎舞雩」,舞雩是求雨祭祀的礼,雩也是用来沐浴。这是讲什么?沐浴身心。这讲到内外清净,内是心,外是身,都经过了洗浴,这是养正之道。这是讲什么?养好孩子身心。因为这里说带着童子六、七人,养正之道,这是国家的根本。国家下一代是不是人才?那能够决定了国家的兴亡。

  底下又说「政化及于一时,教泽流于万世,政教不可偏废」。这个「政化及于一时」,我们做政治,就是治理好国家,这个能够对一时的国民带来好处。但是,真正使到万世都能够得到利益的,要重视教,教育。你譬如说,最明显的,周公他是用政治,他是圣人的政治,可以使周朝得以稳定。但是相比之下,孔子的教育,那是惠泽于万世,所以人们把孔子称为万世先师、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但是,没有把周公称为是万世师表。为什么?孔子的教,「泽流于万世」,他的功德就更大了。两者都不可废,政和教都不可偏废,而往往两者相辅相成。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这是靠政治,离不开教育,要用教育来推动政治,以政治辅助教育,缺一不可。

  「故孔子叹曰:吾与点,而亦兼赞由、求、赤之能为邦也」。孔子感叹是什么?「吾与点」,是说我赞同曾点的说法。曾点他这里隐含着教育,大同世界,从教育而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他这里讲的特别是春意盎然,这都是隐含着什么?重视基础教育,重视童子的教育,养正之道,而教育注重内外清净,这是可以泽被万世。由、求、赤这三个人,他们是讲政治,讲为邦,为邦是搞政治治国。这四个人的说法,要相辅相成,政帮助教,教帮助政,而相比之下,教更重要,所以夫子讲「吾与点」,我赞同点,曾点所说的是教育,这个比政治更重要。所以这个深义,我们可以看出来了。好,我们继续看下文:

  『三子者出,曾皙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最后出来,跟着孔子,他问孔子,『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他问孔子,这三位师兄弟,他们讲的话如何去理解?曾皙这样问话,我们也可以看见,曾皙并没有真正开悟。如果开悟了,他就没必要问,他应该全听懂了。他还问,证明他没入境界,所以他讲出来的大同世界美景,虽然是讲得对,孔子也赞同,但是不是他的境界,他叫虚证,他没有实证。『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回答他说,这是他们各人各言其志。『曰:夫子何哂由也』?曾皙又问了,说夫子您为什么笑仲由?笑子路?夫子回答说,『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国,要以礼治国,最重要是讲究礼。可是子路讲的话,一点都没有谦让的味道,那谈不上以礼治国了。而他自己却是口气很大,说三年当中,可以使到国家兵强马壮,而且还懂得礼义之道,这个口气太大了,所以就笑他。

  底下又说,『唯求则非邦也与』。这个「唯求」,底下讲「唯赤」,这两番论述,古注各有看法,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皇疏》和《邢疏》。皇侃,南北朝的经学家,还有邢昺,是宋朝的,他们的注疏里面都说,这是孔子自问自答,一直都是孔子说的话。《朱子集注》里面,却是认为这句话,「唯,求则非邦也与」,这是曾皙问的,底下才是孔子答的,是曾皙和孔子一问一答。这是两种看法。一个说这是孔子自己说,成片都是他说。一个是中间曾皙有问,孔子回答。《雪公讲要》,他也是主张是一问一答。但是蕅益大师,他的见解是说孔子一直说下来,中间曾皙没有发问,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如果是说曾皙跟孔子一问一答,这个「唯」就属于曾皙自己唯唯诺诺那个唯,就是好的,表示他听懂了上面的话,然后问下面,「求则非邦也与」,冉求就不是治国吗?蕅益大师就主张,这还是孔子说的话。我们还是以蕅益大师的为准,这是讲到古佛再来也超过不了其上,那我们还是用他的批注。

  孔子这里说,难道冉求就不是治国吗?这底下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见」就是难道,方六、七十里地的这么一个地方,或者五、六十里地的这个地方,就不是国家吗?「而非邦也者」,就是不是国家吗?因为冉求他自己说,他治理方圆六、七十里的,或者是五、六十里的地方,孔子说这也是个国家。所以,冉求也是在治国。底下又说,『唯,赤则非邦也与?』刚才讲到公西华,他是说在宗庙祭祀的时候,或者两君会同的时候,他做一个小相。那这里讲的,『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这个宗庙和会同就是讲国家,诸侯就是国家,不是国家,又是什么?

  你看,这个讲的「非诸侯而何」,比前面讲的,说冉求的「非邦也者」,这个反问他的语气就更重,为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因为公西华比冉求更谦虚,谦得有点什么?变得谦退了。那太过谦退也不行,也不符合中道,过犹不及。所以夫子在这里,就对公西华的语气就比冉求更加重,说不是诸侯又是什么?给他引导到中道上来,就是你不能退得那么远,你过于谦虚,也不符合中道。所以,这是也体现出孔子处处讲中道。『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是孔子这里又说了一句,如果公西华是做小相,那还有谁能做大相?这是因为公西华太过谦退,夫子又说一句,把他引导到中道上来。

  孔子当时处在春秋时代,夫子他很想为国家做点事情,推行周公之治。可是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他,他不得不回到鲁国来,在家里隐居以求其志。他一面教学,一面删《诗》、《书》,作《春秋》,定礼乐,做这些著书典籍。所以,这一天跟这四个人在一起谈话,实际上都是帮助他们提升,而四个人的境界都没有达到标准。谁达到标准?弟子中只有一个人,就是颜回。夫子曾经对颜回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是对颜回讲的。就是用到我的时候,我就出来做事;不用我的时候,我就藏起来隐居,能够做到这个,只有我跟你,「唯我与尔」,尔是你,就是指颜回,才能做到。这是什么?夫子他从容中道。《周易.系辞传》里面也讲到「显诸仁,藏诸用」,把仁道显示出来,但是我们要用的器具、才华,把它藏起来,叫「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等待时节因缘,再发挥自己的才华、才智,这是君子所谓「乐天知命,修身以俟之」。心绝对是安住的,而不外求。

  蕅益大师这里《批注》说「不哂其为国之事,特哂其不让之言耳。既说为国,又说非邦也与,正是与三子,以补点之虚证。一直皆夫子之言,不是一问一答也」。夫子哂之,就是笑子路,不是笑他为国之事,子路他治国这个事,确实是可以认可的。只是孔子笑他什么?不让之言,出言不逊,有点太过的傲气了,有点自大了,笑他这个,也就是提点他,让他改正。

  「既说为国,又说非邦也与」,这是对冉求而言的,当然也是对公西华而言的,公西华也说「唯,赤则非邦也与」,为国就是治国。说明什么?三子都是讲的治国。「正是与三子」,与是赞同,子路、公西华、冉求这三个人,讲的都是治国之道,所以孔子都赞赏他们所说的。哪怕是冉求和公西华非常谦退,不敢说自己治国,不像子路那么率真,很谦虚,但是孔子还是肯定他们,说他们也不就是为国吗?也不就是治国吗?「非邦也与」,肯定了他们治国之事。以此来补点之虚证,曾点是虚证,他没有真正入境界,他自己说的志向出于狂慧,不是真修实证得到的圣人境界。用这三个人所说的,来对治曾点虚证狂慧的毛病,这就是夫子善于教学。

  然后又说,「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来补足前面三人之不足。前面三人只谈到政治,没有谈到教育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都是不够高。子路是以力治国,他要兵强马壮。冉有他是用经济管理来治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使国家富强起来。公西华也讲究以礼治国,他只说要注重祭祀时候的礼,君会同时候的礼,以礼治国。到了曾点所说的,那才是真正大同世界。「一直皆夫子之言,不是一问一答也」。这跟我们讲清楚了,这一段话全是夫子讲的,中间没有曾皙的插话、请问。这是把一大段经文我们就讲完了,从这里我们就体会夫子教学的善巧,和所提倡中道的学问。

  【评析】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也:虽然我比你们的年龄稍长一些,而不敢说话。

  居:平日。

  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率尔:轻率、急切。

  摄:迫于、夹于。

  比及:比,音bì。等到。

  方:方向。

  哂:音shěn,讥讽地微笑。

  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

  如:或者。

  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会同:诸侯会见。

  瑞章甫: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相:赞礼人,司仪。

  希: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作:站起来。

  莫:同“暮”。

  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论语,先进第十一
阅读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