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子贡这里非常会讲话,他言语的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是子贡对老师的评价,他能够说出这么有艺术的言语,也是基于他对老师由衷的敬爱,尊师重道。经文上说,『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卫」是卫国。在春秋的时候,鲁国、卫国、郑国、楚国四个国各有一个公孙朝,这里为了加以区别所以称「卫公孙朝」。他「问于子贡」,问子贡说,『仲尼焉学』,「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字仲尼。「焉学」,这个焉字当何字讲,就是说孔夫子的学问从哪学来的。子贡就回答公孙朝,公孙朝是卫国的大夫,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这意思是说文王武王他们都是周朝开朝的圣王,武王是文王的儿子,武王建立的周朝,追认他自己的父亲做文王,他们都是圣人。武王的弟弟周公,协助武王建立天下,制礼作乐,做了《周礼》。《周礼》是周朝的宪法,近代的哲学家方东美先生说,《周礼》是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它不叫法,它叫礼,礼比法更好。法是什么?强制性的,你一定要遵守。礼是什么?让他自发性的,人与人之间自然要遵守的这些规矩。有礼,这个社会就叫治世、太平盛世;如果礼没有了,这个叫乱世。

  周朝八百年,西周灭了之后,东周开始就进入乱世。到了东周末年春秋时期,这已经是相当之乱,孔子是在春秋时期。可是文王武王之道,就是圣人之道还流传到当时,春秋时候还能见到,所以叫「未坠于地」。文王武王虽然不在了,他们的道没有随之丧失,一直流传下来,在这世间还能见到。谁来传道?「在人」。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不是说只在典籍里面,是靠人去传的,因为道要行出来。譬如说孝道,孝道如果只是写在文字上,我们很难去体会,仅仅只是文字。但是如果真正看到孝子,我们体会就不一样,孝子能传孝道。还有君臣之道,君臣之道如果有忠臣就能传,有明君就能传,君仁臣忠。「文武之道」在这人间,具体来讲体现在五伦大道,就是人与人之间五种关系,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人在这社会上不能离开这五种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的关系?这叫尽义务。所以五伦就有十义(十种义务),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或者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就是道。道是讲关系,随顺这个关系尽义务,这就是德。所以父子之道,里面父慈子孝那个慈和孝就是德,道德。

  朱熹朱夫子讲过,「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中国传统文化讲什么?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讲道德。道就是讲关系,儒家着重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五伦;德就是修十义,道德。佛家讲关系比儒家讲的要广,不仅讲人与人之间关系,还讲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道家也讲得很多,要人回归自然,要天人合一。还有一个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个佛家讲得多,道家也讲得不少,儒家有,不多。譬如说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这都是道。所以三种关系都要处理好,处理好了就叫德。佛家讲的伦理讲得究竟圆满,他讲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这个伦理究竟圆满。所以随顺这个一体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比儒家讲的仁爱更为升华了。

  但是实际上,讲浅深是圆融的。我们不能说儒家讲得浅,佛家讲得深;或者是儒家讲得窄,佛家讲得广,不能这样讲,看你怎么样领会。你一部《论语》,你能够领会得很圆融,那这部《论语》跟佛家《大方广佛华严经》没有两样。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不能够说佛家一定高于儒家,它们平等。法没有高下,高下是自己的境界有高下,随着你境界不断提升,你对于法的理解就愈来愈深。像我们以前读《论语》,没有现在体会深,为什么?现在因为有佛法的基础,用佛家一体的理念、圆融的教义来诠释《论语》,《论语》也是大乘佛法。你看蕅益大师批注《论语》正是如此。文武之道就是圣人之道,古圣先贤证得了宇宙人生真相,然后把它表述出来。在尧舜禹的时期表述得少,有,但是留下来的典籍不多,像《尚书》这就是有记载的。到了文武周公的时候,典籍就多了,所以传得就广。可是传的都是同一个道,文武之道也正是尧舜之道,孔老夫子也是传的尧舜文武之道。

  孔老夫子怎么学?在这里就说明。我们来看《刘氏正义》里头的说法,这是清儒刘宝楠《论语正义》。「大道之传,由尧舜递至我周,制礼作乐,于是大备。故言文王既殁,其文在兹。及此,子贡言道,亦称文武也」。大道之传,大道的弘传在人,不在文字,但是也不能离开文字。所以文字,文以载道,它是道的载体,不能离开文字又不能够执着文字去学这个道,去悟这个道,去证这个道。中国的老祖宗,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都是圣人,他们都是证道之人。这个证道简单的就是说,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这种人就是圣人。他们所传的道不是自己发明的,不是自己说出来的,发明创造出一套这么个理论学说,不是,都是自性自然流露。他们证得自性了,所以境界都相同。尧舜这两位圣王证得了,禹也证得了,汤也证得了,文王武王也证得了。到我周,周就是周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经历夏商周三代。

  尧舜禹的时期叫大同之治,叫天下为公。不是父传子,而是禅让,政权是禅让,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了禹的儿子启,禹传位给儿子启,也不是说私心,故意传给儿子的,不是。禹是圣人,他没有这个私心,只是当时真的要找到比启还贤的人找不到,大家都推举,推举启来做王,只好传给启。自启以后就变成家天下,那就是父传子,夏朝开始了。夏到商,到周,周朝周公集大成,制礼作乐,把文武之道、把尧舜大道更为的具体化,用礼乐来表现,于是大备。用礼乐治国,来修身,以礼修身,以乐调心。中国老祖宗的大道,你看到周朝就很完备。如果子孙后代一直遵守着老祖宗的成法,那么周朝传到现在还是周朝。只可惜这些子孙们不听话,不孝了,没有真正去力行祖宗的教诲,才有改朝换代。

  到春秋时期还是周朝,但是天子已经失位了,没有任何的权力,诸侯都是割据天下,这就是乱世。夫子极为痛心,可是文王、武王的这种道仍然在世间,还没有丧尽,所以说文王既殁,其文在兹。这是孔子自己说的。文王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文还在,文就是讲道。夫子有这个使命,他自己有这个愿力要继承文武之道。他非常羡慕周公,把周公做为自己的榜样,他能够做到。只是当时因为乱世,而他又不在其位,所以虽有这个抱负,可是实现不了。结果到晚年,从周游列国回来开始著书教学。他是办私塾教育的,开办教学,教三千弟子,传道,其中七十二贤人。而且他自己亲自写书,删诗书(《诗经》和《书经》),定礼乐,着《春秋》,注《易经》,做了很多的这种典籍的会集工作。所以孔子是先王大道的集大成者,后人称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所以这个道,它不是属于哪个人,不是属于尧舜,也不是属于文武,它是人自性本然之道,夫子证得了。他也希望这道能够再传下去,这些典籍是帮助我们印证自己是不是得道。如果得道了,那你的想法、看法跟古圣人的是一样的,用经典做印证。子贡在这里说的道也称文武之道,就是因为文王、武王证得了。但是要知道不是只属于文王、武王,也不是文王、武王发明的,每个人自性都本有的。这就是《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看你能不能去证得。这个本性是本善的,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对立那个善,有善有恶的善不是真善、不是本善,那是讲习性,「性相近,习相远」,那个习有善有恶。本性那个是纯善,就叫本善,没有恶的善。佛家讲本性本觉,觉悟的觉,也是一样,意思相同。这个道还存在于世间,换句话说,还有人在行道,或多或少的在行。

  子贡就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这个「识」是讲作记字讲,记忆的记,像默而识之,这就是记忆的意思。「贤者」,才气大、德高才大之人,才华的才,他们能够记得远大的这方面的道,他们能行大道。「不贤者」,能记得末小的,他们就能行末小的。但是无论大小,无不是文武之道,也无不是我们自性本善。有的人行大善,有的人行小善,大善、小善都不离自性,都是道。

  因此子贡在这里结束的时候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焉」是何字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夫子,孔老夫子何所不学?因为公孙朝问子贡,夫子是怎么个学的?从哪学的这些道?夫子确实是学的。他自己在《论语》当中都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他是学而知之,他是学来的。怎么学?向每一个人学习,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或多或少都能够行一点文武之道,所以孔子跟他们学,没有「常师」。常师是自始至终只跟一个老师学,这就是常师,所以「圣人无常师」是这么来的。你要知道圣人无常师,凡夫?凡夫不像圣人,无法拣别善恶、真伪,那就需要有常师。而且这个常师一定是真正有智慧、有学问、有道的老师,他才能学得成功。这一点如果像夫子,我们就学不成。夫子可以,他是圣人,他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他来到人间就是来整理和集成文武大道、尧舜大道。所以,他在当时向每一个人学,贤者、不贤者,只要符合文武之道他都去学。

  在《刘氏正义》里面,刘宝楠先生举了几个例子。「书传言,夫子问礼老聃」,老聃是老子,他向老子学礼。「访乐苌弘」,这是向苌弘学音乐。「问官郯子,学琴师襄」,你看,都向这些老师学。「其人苟有善言善行足取,皆为我师」,所以孔子当时真正求学非常的勤奋用功、谦虚,到处学习,然后把他所有所学的汇在一起,集大成。他这么做是不得已,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师,没有一个圣人的老师带他。假如文王武王在世,他就不需要去到处学,他跟一个老师就学成就了。可是当时文王不在了,武王不在了,周公也不在了,当时在的都不是圣人,他向谁学?只好他向每一个人学,每一个人都保留着圣人之道的那一部分,他就把那一部分学来,汇集在自己身上,自己做圣人,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圣人是无常师,孔子不是普通人。

  我们现在在这个社会上看到这么多的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各有一套言论,你是不是跟每一个人都学?你这样学就完了,你肯定学糟了。因为什么?你不能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智慧没开。智慧没开就要跟一个老师学,这个老师非常重要,这一定要是明师。明不是名气那个名,是英明的明,开明的明,就是明白的、有智慧的老师。

  所以孔子做的事情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他已经做到了,我们不需要像他那样去做,我们只需要向他学就行。所以我们就向孔老夫子学,有没有学成功的?有,孟子就学成功了。孟子没见过孔子,但他就跟着孔子学,看孔子公的书,跟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学习。所以虽然没有见过孔子,他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他学成功了。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他的学问道德超过孔子其它弟子。所以我们都称孔孟孔孟,没有把他其它弟子跟孔子并起来,很少听说孔曾,孔颜也有,但是没有孔孟这么脍炙人口,孟子跟孔子齐名。所以孟子的学法跟孔子不同,孔子是无常师、集大成;孟子专学,一门深入,跟一个老师学,这都是给我们示现。我们要学得学孟子那样,跟一个老师学,选择明师才行。真正学成了,开智慧了,你也做圣人了,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无常师,那你就广学多闻,到处参访,像孔子当年一样。到处参访目的是什么?增加后得智,自己在师门当中得到了根本智,然后出去外面广学多闻,得后得智。如果根本智没开,那你不能够出去广学多闻,一广学多闻那你就麻烦了,你就会受污染,你就学不成了。这个我们要懂得。

  所以子贡在这里赞叹夫子,说他「何常师之有」,哪里有常师,没有固定老师。没有固定老师实际上也有固定老师,谁是他固定老师?文王、武王。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引了李卓吾先生的话说,「分明说他师文武,而语自圆妙」。子贡分明在这里说孔子师文武,他是文王、武王的学生,师从文王、武王,怎么说他没有常师?文王、武王虽然不在,但是孔子是私淑文王、武王和周公。从哪里来学?贤者记其大者,不贤者记其小者。从这些人当中来学,学的都是同一个道,同一个老师的学问。你看子贡在这会说话,圆满而巧妙,叫圆妙。子贡是夫子弟子当中言语最行的,确实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原来夫子不能说没有常师,还是有常师,常师是什么?是文武。又不能说文武是他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自性,他能够认识自性,佛家讲的明心见性,他的境界跟文王、武王、周公,跟尧舜禹汤没有两样。所以可谓「从心所欲不踰矩」,无论说什么、做什么,无不与自性相应,圣人。子贡这一点他明白,所以他在这里赞叹夫子,赞叹夫子当然是让我们也要好好的师从孔子,因为他确实是证道的圣人。至于说怎么学,那就得像孟子那样,也要包括像颜回、像子贡、像曾子这些人一样,跟一个老师学,学成功了,你证得自性了,你所言所行就从心所欲不踰矩,无不是自性。

  【评析】

  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仲尼:孔子的字。

论语,子张第十九
阅读全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