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是子张说的话。子张在这里说『士』,「士」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读书人,真正明理的人。在诸儒批注当中,子张所说的士是指在朝为臣的这些人,也就是他们读书明理,还要出来为国服务。子张认为士人必须要具备以下四种德行,这四种德行实际上跟孔老夫子讲的是相应的。在「宪问」这篇里面第十四篇,「子路问成人章」,孔老夫子也讲过什么叫成人。这跟子张所说的士是非常吻合的,一会我们可以对照着参看。可见得弟子们他们的说法跟老师确实是相应。老师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他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没有创作,没有自己的意思,弟子们也是如此。当然弟子对老师的境界有不同程度的领会,因此所说的虽然也都是复述老师的话,但是确实是有境界的高下不同,这个是弟子本身对老师教诲的理解程度上的问题。

  子张在这里说的士人,第一个是『见危致命』,「危」是危难,见到国家的危难,就应该宁愿牺牲生命去挽救危难,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孔子也再讲过,在《论语》当中也说过「见危授命」,跟「见危致命」意思是一样的,授就是给出来、牺牲出来。这个是真正读书明理的人,他们知道生命诚可贵,道义更可贵。

  我们在大的灾难当中往往见到真有士人,像二00八年五月十二号中国四川省的汶川大地震。刚发生之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到现场,去亲自督战,参与赈灾工作、救人的工作。因为他亲自前往前线,所以这是对士气一个很大的鼓励,使到赈灾救人的工作非常顺利,这就是见危致命、不怕危难。

  那么在地震当中我们也看到真的有人在地震的现场的时候,一看大地震来了,立刻自己第一个跑掉,还是个中学老师,把学生都丢到楼里头自己跑出来。这个就是不能叫士人。他读书也读过,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可是他不明理,没有操守,见到危难首先想到自己,不想别人,甚至还大言不惭说自己是对的。你看他的价值观堕落到所以然处。

  我们又看到最近刚刚发生的、上个礼拜发生的日本的大地震、海啸,导致核电厂爆炸,核辐射出来了。真正有一些日本本国的人,他们冒着辐射尘的危险,战斗在前线帮助灭火,为了一国乃至周边各个国家的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自己宁愿舍身,这都是见危致命的好例子。

  所以现在这灾难频繁,我们自己读了《论语》,至少做一个士人,做不了君子得做一个士人。真正人民需要我们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要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要知道生命实际上是永恒的,人不会死,死的只是这个肉体,换一个身体。如果你能见危致命,为了道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你下一次的生命比这次要好、要殊胜,你生命层次提升了。不要害怕,我们不会死的。

  我们昨天晚上参加一个助念,一位比丘尼法师,她得了肝癌,一切放下念佛往生。她念了十几年佛,求生极乐世界,曾经三次见到阿弥陀佛。大概是阿弥陀佛给她报讯了,告诉她哪一天走,她跟别人讲说阿弥陀佛来了。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走,说是二月中午。二月,现在是农历二月,中午是哪一天中午?大家摸不着头脑,昨天晚上我讲经还提到这个事。没想到今天中午走的,十二点多,今天是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盘日。二月中、午,我们才明白,二月中就是二月十五,二月十五的午时,午时就是十一点到一点这期间,真的她预知时至。刚刚我听到这个消息,一个多小时之前走的。昨天晚上我助念,助念到今天早上我回来了。一直都是信心坚定、愿心恳切,没有说退自己的信心。走的时候听说她跟大家讲见到西方三圣了。这证明什么?确实生命哪里就是这一期肉体的生命?她不畏惧死,念佛她往生极乐世界了,这是做好榜样。

  昨天我下午去给她助念的时候,我问她,妳有没有信心往生?她说百分之百有信心。我问她,妳还有什么牵挂的?她说什么牵挂都没有,就是念佛。昨天晚上虽然是身体有病折磨她很厉害,但是每次问她,妳有没有念佛?她都点头,心里跟着念,这真走了,真往生了。昨天晚上我讲经的时候她还没往生,跟大家先报告了,真的走了。所以不贪生不怕死,你下一期的生命会更好。念佛人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危难不怕,为了道义而死,念着佛往生极乐世界,多好!还感谢这些危难,要不是这些危难我还走得没那么快,幸好有这些危难,我早点往生。

  下面一句『见得思义』,这句话也是出自孔子的口。孔子在《论语》当中在「季氏篇」里面有讲到「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其中最后一种就是「见得思义」。在「宪问章」里面,孔子也有对子路的一个回答,说「见利思义」,这意思都是一样的。真正的士人见到利益的时候,立刻要想到合不合乎道义,不合乎道义不能取,合乎道义才能取。下面一个是『祭思敬』,「祭」是祭祀、祭祖、祭神,这是感恩、怀念,表达自己的诚敬心,修自己的诚敬,所以祭一定要敬。「八佾篇」里面讲,这也是《论语》的「八佾第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鬼神就像鬼神在自己面前一样,祭祀祖先像祖先在自己的面前一样,「事死者,如事生」,诚敬心一点不会缺乏的。在古时候祭祀属于五种重要的礼节之一,所以世人非常要注重这个祭祀之礼。而祭祀之礼最重要就是个诚敬,「诚于中而形于外」,不是只做一个表面形式。他内心有真诚,外面各种礼仪就不会有缺少。缺少礼节是怠慢。在祭礼当中养成诚敬心了,对人、对事、对物都是用这种诚敬。所以祭祀原来也是一种教育的活动,教育我们诚敬。

  下面『丧思哀』,父母之丧,丧礼要尽哀戚之情,「丧尽礼,祭尽诚」。这个礼表达自己的哀思,也不是只搞一个形式,甚至搞一个大的场面,显示自己对父母很尽心,这个不是孔老夫子所赞成的。「八佾篇」里面孔子也说,「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个易就是讲和易,和顺而有条理的意思,就是你这丧礼做得非常和顺,礼节一点不会缺乏,很有条理,那只是个形式。所以孔老夫子讲「与其易也,宁戚」,戚就是你哀戚,哀戚才可以得到丧礼之本。丧礼是为了表达哀戚之情的。如果没有哀戚之情,而在礼节上做得有条不紊,这个不是真正丧礼的意义。丧礼也是孝道。所以子张在这说「丧思哀」。

  『其可已矣』,做到这以上的四桩事情,就是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这种人可以算作是士人。可以算作士人,换句话说,做到这四桩事是士人的最低标准,连这个都做不到,不能算士人。有没有更高的标准?有。在「宪问第十四」里头,第十二章「子路问成人」,什么叫成人?就是有成就的人。孔子就回答说,「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老夫子讲有成就的人要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的不贪欲(无贪),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这个所谓的智慧、无贪、勇敢、才艺,还要加上文之以礼乐,用礼乐来熏陶,这就可以算有成就的人。这个标准就比子张说的四个标准要高,这是孔老夫子认为的标准。

  底下孔子又说,「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那就不需要这么高的标准了。现在成人的标准是什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说的跟子张那个标准就一样,降低一步。见利思义,就是子张说的见得思义;见危授命就是见危致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种人有诚敬。这个久要,要是当「约」字讲,跟人有约,永久的守信,一生都不忘记跟人的约定,这是诚敬。诚敬是从祭思敬、丧思哀而得来的。祭思敬是培养诚敬,丧思哀这是培养哀思、孝思、诚心、真诚。所以退一步讲,如果智慧、无贪、勇猛、才艺和礼乐有稍微不足,能做到子张的这四个标准,也就能够算是士人,所以其可已矣。

  蕅益大师在批注当中说「卓吾云」,这是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致命,不用思字,有理」。你看看子张说的后面三条都有个思字,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都有思,第一个没有思,见危致命没有说见危思致命,没有这样讲。他说很有道理,什么道理?大家想想,在危难中哪有时间再去思?面对危难那就是不容思虑,立即勇于致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用思考,这是果决、决断。有这种决断,那一定是平日里能够谨言慎行、克己复礼,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这个操守中修来的。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这就是平日的操守。把诚敬修到了极处,无我了,至少是做到忘我,把自己放下了,身心世界全然放下,你见危,在危难关头才不假思索,立即能够做出牺牲奉献。平日里没有这种临渊履薄的操守,危难当前你不可能做出那种见危致命的这种气节,不会有的。所以崇高的气节,不离开平日里的点滴的修行。这不是说我到危难的时候我再来放下,那你放不下、肯定放不下,平日就得放下。

  这个让我们也想到念佛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理论上讲临终十念也能往生,但问题是你临终的时候能不能够念上十句佛号,临终时候能不能保证没有病苦,能不能保证心不颠倒,能够清清醒醒的,能不能保证?人为什么到临终时候会颠倒,会不省人事?那别说念佛了,根本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甚至见什么人都不认识了,胡涂了,大有人在。原因在哪?平时没放下,那个时候是危难,就是临危念佛你能不能做到?做不到,为什么?平日没放下,你要想等到临终再放下,晚了,真的晚了。

  我们常常助念对这点就感受特别深。就像昨天,就是今天刚往生的这个人,这位法师念佛念了十几年,很不错了,真的没什么牵挂,修行也比较好,很老实的、很本分的一个出家人,到临终的时候你看还得肝癌。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凌晨,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昏迷的,虽然她自己确实有信愿,信愿很坚定。每次问她,她都是绝对不动摇,那为什么还昏迷?业力牵引,这业力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她算是真正深信切愿,但是功夫没成片。

  我昨天晚上跟大家报告了,怎么知道她功夫没成片?我问她,妳心里面佛号有没有断?她说有时候会断,那我就知道她功夫没成片。没成片到临终时候肯定会有昏迷,就颠倒。痛起来,她这个肝癌痛啊!痛的时候她就叫。但是幸好这信愿是坚定的,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真的,功夫没成片只要真有信愿也能往生。只是自己就怕没把握而已。没把握什么?怕会颠倒、会昏迷,心里没底。实际上不要紧,到临终时候佛来加持你的,所以到那个时刻佛告诉她「二月中、午时」,就是今天二月十五中午午时的时候她往生,她告诉大家,预知时至。这个预知时至不是她自己预感,肯定是佛告诉她的,她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她没有功夫成片。佛来安慰她、来鼓励她,佛加持她让她心不颠倒,所以临终的时候她就清醒过来了。一清醒,大家一助念,念佛她就走了,见到西方三圣了,真的十二点多午时走的。

  你看像这样的功夫算很不错了,她真能全放下了。全放下了,但是习气还没完全放下,念佛功夫还有间断,所以临终的时候还会出现这些状况,会有业障现前的时候。冤亲债主都来找她,她看到了,告诉大家。所以我们也给她冤亲债主念《地藏经》回向,代她向冤亲债主求忏悔,她自己也求忏悔化解。所以你想临终时候自在往生,平常要真放下,这个不是靠思能思得来的。那个时候没的你思的,颠倒错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提起警觉,一切放下还得要用功念佛,功夫不间断你才能保证心不颠倒、自在往生。她都不算是自在往生,她是能往生,已经不错了。这个是决定往生,因为自己说的「西方三圣来接了」,这是决定百分之百往生。

  【评析】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点。

论语,子张第十九
阅读全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