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这个是孔子弟子樊迟,向夫子请问怎么样学苗稼,种菜、种庄稼这些事。孔子不答复他,只是说『吾不如老农』,种庄稼的事,我比不上老农。『为圃』,为圃就是种蔬菜,园圃种蔬菜,种蔬菜我不如老圃。樊迟听了之后没听明白,孔子话里有话,当学生得用心听,不能就是听到这个言语,还要听言外之音,所以君子视思明、听思聪,你要听得懂人的意思。孔子他是圣人,当然他也能够懂得种庄稼、种蔬菜,可是在这他说他不懂,我比不上这些人,你去问他们,没给他讲怎么样种庄稼,怎么种蔬菜。
结果『樊迟出』,樊迟只好出去了。然后孔子跟其它的弟子说明这里面的道理,夫子批评樊迟,说『小人哉,樊须也』。这个小人不是贬义的那个小人,这个小人是心量窄小,眼光短浅,只看到那么一点点,看不到大局,这样的一个人叫小人,并不是坏人。孔子认为种五谷种蔬菜这些事情属于小人之事。所谓小人,就是他们只关心自己一身一家,这叫小人。你只肯自己种菜自己吃,不管天下人,那就是小人,所以老农、老圃是指那种心量窄小,他只看到自己身家,没看到天下。当然如果能看到天下,心怀天下的老农老圃,那就不是小人了,是大人。夫子在这里批评樊须是小人,他只想到这么一点事。
底下就说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孔子当时的政治并不是很好,春秋时期是乱世,所谓礼乐不兴。所以孔子他忧国忧民,就想着如何在天下推行礼乐,推行周公圣治,这是大人所关怀的事情,他心中想的是这个事。可是樊迟在这儿向夫子要学习怎么样种菜、种庄稼,实际上樊迟他的意思,等于讽劝孔子,你不要再想那么多在天下推行周公之治的事了,不如你教些人怎么种庄稼、怎么种蔬菜,还来得实在,干点实在事吧,您别老务虚了。樊迟心里是有这么个想法,所以故意对老师说我要学稼,要学为圃,这就是民生。结果孔子不以为然,他认为办政治更为重要。为什么?政治是首先你要转变在上位的人,上位的人一个人转了观念,整个国家的人都得福,孔子要办这个大事。这个事情没人办,他要来办,所以他说「上好礼」,在上位的人喜好礼,礼义,则民众不敢不敬,大家都会恭敬。为什么?领导人重视礼敬,上行而下效,那肯定大家都会礼敬,这礼就能复兴起来,所以最重要改变上位的人。所以孔子不遗余力的就是这样,他希望在一个国家能够做一官半职,能够跟国君接触,劝化国君,能够推行礼乐之治。
底下又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好义就是喜好道义,讲恩义、讲情义,那在下面的人民百姓岂敢不服?都会服从,心服口服,为什么?领导人是一个有道义的人。『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讲信实,在上位的领导诚信,做人很诚恳、很守信,民众就不敢不用情,情是情实,也是以诚实相待。所以改变上位的人很重要。这里夫子举出三个方面的意思,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这是做民众的好榜样。正己化人,己身正,孰敢不正?自己做好了样子,底下的人谁敢不听从,谁敢不效仿?怕的是自己没做到,要求底下的人做,没人肯做!
所以这里讲到在上位的人,『夫如是』,真正做到这个样子,『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四方之民,就是周围的百姓,包括其它国家的人,都会什么?襁负其子,襁负就是襁褓当中这些小孩,这是用布把孩子包在肩上,包在背上,这叫襁褓之子,背着小孩来投靠。『焉用稼?』还用自己去耕种庄稼吗?就这个意思。所以这里孔子勉励弟子们,要研究修己安人的学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好好自己修学,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士人、君子应该做的事情。不必要分心去学这学那,学种菜、学种庄稼,这人生在世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你能学得来?你要为了吃,你去学种庄稼、学种蔬菜;那你为了穿,你还要学缝纫、学织布;你为了看书,你要学造纸、学印刷,那有得你学了,大好光阴这样分心就散掉了。
孔子在这是强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真正在一门上学通了,自自然然你治国平天下,你做出真正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比你教他们种庄稼更强。所以孔子认为,政治改善是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和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怎么样把政治办好?最重要的是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首先要办教育,而且教育里面,首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真正是怪不得古德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你看这些道理你要是真用到政治上,天下太平了。这我们今天学的这几条就够用了,你看前面讲的「先之劳之,无倦」,「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正名」,名正言顺,这都是治国之道。正人伦,在上位的好礼、好义、好信,这就是治国之道。所以樊迟在这遭受孔子的批评,这也是留下了非常发人深思的一条哲理。
实际上如果我们看《孟子》,《孟子》里面专门有一段等于演义了孔子的话。当时孟子到滕国,有一个叫许行的人,这个是奉行农学的。当时是诸子百家,各种学说都有,许行奉行农学,要求发展农业。他见了滕文公,滕文公也很赏识他,所以许行就在那里教化百姓,教大家穿粗麻的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来谋生,耕种,干农活,他说这样才称是发展民生。有一个原来学儒的,儒家学说的,叫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也来投靠许行,认为许行是圣人。结果有一天陈相来拜访孟子,就说了贤人治国,应该跟老百姓一起耕种,不耕种就不能吃,亲自耕种,亲自做饭,这样才是贤良的君主,否则他自己不耕种,让百姓给他耕种,他等于是寄生虫,让百姓来养活他,这怎么能叫贤明?结果孟子听了陈相的话,不以为然。
他知道陈相跟许行学的,孟子讲话很有风格,特别厉害。他就问了,说许子一定要自己耕种才吃饭吗?陈相说是。孟子又问了,他一定要自己织布才穿衣服吗?陈相说那不是,许先生是穿粗麻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是用粮食换的。孟子说他戴帽子吗?也戴帽子。帽子是自己织的吗?不是,也是用粮食换的。孟子问了,那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陈相说因为怕误了农活。孟子又问了,许先生做饭用锅,锅是自己做的,还是用粮食换的?陈相说是用粮食换的。许先生用农具耕种,那农具是铁器,铁器是自己做的吗?也不是,也是换来的。是这样。孟子说,如果一定要靠自己去做事,才能得这个享受,那许先生为什么自己不去自己打造农具,自己织布来织衣服,而要去一件件换,这不是太麻烦了吗?孟子他的逻辑给他问得陈相就说不出话来了。
结果孟子就告诉他,治理国家的人,怎么能够说非得一边耕种一边治理?百工都有分工,做农具的,织布的,耕种的,各有他的本分工作。治理国家的,怎么能够说能分心?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用脑力工作的劳心者,他要治理人,比方国家的官员、在上位的领导,他要想着怎么样带好国家;「劳力者治于人」,用体力做事情的,他是接受管理,这等于社会有分工。「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被人治理的就是劳力者,食人就是供养人,「治人者食于人」,那些做领导的,他要专心的去治理好国家,那他就要接受人的供养,这是天下之通义。所以孟子他的意思也很明白,人有分工不同,跟孔子这里讲的,真正你要推行政治的人,教化百姓的人,不必要学种庄稼,学所谓的种蔬菜,那都不必,都是自己一门深入。
孟子后面还有一段话,也讲得很好,这个大意我给大家讲讲就好。就说当时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不太平,洪水泛滥,草木无限制的生长,禽兽也常常危害人类。当时尧就选拔舜来治理,舜后来又选择了禹,大禹治水,治水非常的得力,这是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所以孟子讲,禹连自己家门都没时间回去,都不能入家门,他哪有这个时间自己亲自种地?他要治理国家。后来,后稷教人种庄稼,这是后稷他的专业,他是农家的始祖。
但是人学会种庄稼了,有饱食,有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所以「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当时舜委任司徒,就是契做司徒,司徒就是我们讲的教育部长,这是教育的官,让契去教人,教人伦。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这个。所以后面讲到,「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圣人他考虑的事情,就考虑这些,怎么样把人民教好,他要办教育,用教育来推行仁政,他哪有时间耕种?这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回答樊迟这一章很好的脚注。
这章主要的宗旨是孔子教我们要有大心量,要想着天下国家,要学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学问。所以古代的儒者、读书人,所谓心怀天下,他们自己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所以当樊迟想向孔老夫子学种菜、种庄稼,夫子反而不教他,而且还批评樊迟,说他是小人。这个小人不是坏人,小人是心量小,眼光短浅,不能够发大心去治国、平天下,这叫小人。反之,大人,那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来修学。所以夫子勉励我们,学儒不要学做小人儒,要做君子儒。君子儒是学大人、大儒,他们的心量很大,是为了真正治国安民。小人儒只是自己学好就行了,天下国家好像跟自己不相干。像樊迟这样,他自己学好种庄稼,有得吃就好了,这个缺乏远大的抱负,所以孔子批评他。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蕅益大师把孔子的意思跟佛法联系起来。他说:「宁为提婆达多,不为声闻缘觉。非大人,何以如此?」提婆达多是佛当年在世的时候,跟佛学习的人,这个人对佛有嫉妒,看到佛受众生的恭敬供养,心里他就不服气,于是他自己也想要来做一个佛,他甚至想把佛害死,自己做新佛。所以他伙同阿阇世王一起来破坏僧团,甚至出佛身血。佛有一次走过一条山涧,提婆达多就在山顶上把一个大石头往山涧里推,想要把佛砸死。佛一死,他就能做新佛,这是嫉妒。佛的福报很大,没有人能害死佛,石头跌落到半空,护法神用金刚杵一打,就把这石头打碎了。结果石头的碎片落下来,划破了佛的脚,出了点血,这叫出佛身血。《戒经》里面讲,出佛身血,这是阿鼻地狱的重罪。所以提婆达多,真的他那一生就堕地狱了,堕到阿鼻地狱。这是一个我们讲十恶不赦之人,居然佛都会嫉妒,还要去害圣人,害佛。
那蕅益大师为什么这里讲,说「宁为提婆达多,不为声闻缘觉」,什么意思?声闻、缘觉,这是二乘人,声闻叫小乘,缘觉叫中乘,是区别于大乘。声闻是指阿罗汉,他们已经出离了三界六道,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缘觉也叫辟支佛,比声闻就更高了,不仅出了六道,阿罗汉出离六道,这是因为他断了见思烦恼,就断了执着,但是还有执着的习气在,辟支佛是缘觉,连执着的习气都断了。这两种人都属于圣人,叫小圣,不是大圣。为什么蕅益大师这里说圣人我们都不去做,偏偏做那个提婆达多?此话怎讲?
底下说:「非大人,何以如此?」大人就是大乘人,大乘人心量广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仅自度,还发愿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是大人。小乘人,他们没有那么大心量,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自己出离六道就好了。众生?众生他管不了,他觉得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他度不了,所以只求自度,不求度他,这叫小乘。纵然是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这佛还是会批评他们。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这看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弹偏斥小,声闻、缘觉住于偏真涅盘,小乘,不肯发大心广度众生,他们不能成佛。要成佛,必须是你要发广大心,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菩提心。小乘人没有菩提心,所以他没办法成佛。为什么?他得要想作佛,才能成佛。不想作佛,那你说他怎么能成佛?想作佛的心,这就是大人,是大心。这个是佛法里面,佛批评小乘人,他们没发大心,只顾自己,跟孔子在这里批评樊迟,意思是相应的。
孔子是大心量,他的心量是治国、平天下,他要建立大同之治,所以能修己以安百姓。樊迟就没这个心量,他只顾自己,所以孔子说他是小人。小人等于佛法里讲的小乘人,并不是骂,骂他是怎么坏,不是,他小乘人,不是大乘人。所以学儒,它也是跟大乘相应,你要真正成为一个君子儒,也要发大心量。你看《大学》里面,一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己觉悟,自明其明德。亲民就是度众生,让众生也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叫止于至善。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把孔子这一段跟佛弹偏斥小这一段合在一起讲,这很有味道。可见得,儒、佛都是要我们发大心。当然,儒他的心就是包天下,佛的心量就比儒要更广大了,不仅是一个地球、一个天下,那还是小,是尽虚空、遍法界,整个宇宙、所有众生,都要去度他们。
底下我们来看江谦先生的补注,「提婆达多,示现逆行,而授记成佛。声闻缘觉,安于小乘,而不求作佛。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及信解品可知」。这是把蕅益大师的意思,把它显明出来,提婆达多示现逆行,就刚才讲的造五逆重罪。五逆重罪是包括杀父、害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这五逆重罪。这个重罪只要犯一条,决定堕阿鼻地狱。提婆达多就犯了,可是在《法华经》里面,他竟然蒙佛授记,将来会成佛。
你要翻开《法华经》,看「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你就看到非常的明显。《法华经》,这里头授记授得很多,连提婆达多都蒙佛授记。授记就是预言,预言他将来会成佛。佛跟大众讲,说提婆达多将来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天王佛,这是他的成佛的名号。他的世界名天道,他住世二十中劫,可以广度众生。无量的众生,在他会下得阿罗汉果,恒河沙众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这提婆达多将来成佛,度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这个我们相信佛绝对不会妄语,如来的境界,他是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都看得清清楚楚。虽然提婆达多现在在地狱里面,可是他将来从地狱里面出来,无量劫之后也能成佛,佛给他授记。
当然,因为他造了罪业,得受无量劫的苦,苦受够了,将来成佛。我们问,为什么他能成佛?因为提婆达多发了愿作佛的心。你看,他看见佛这样的庄严,这样的受人恭敬供养,他就想作佛,他对佛嫉妒。他发这个心,其实是发得不正,自己想作佛是为了名闻利养。但是不管为什么,这个心发了,这个成佛的心一发,就种下成佛的因了。因有了,将来一定会有果,这个果是在无量劫之后,他能成佛,所以真是不可思议。
《法华经》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讲无量劫前一个樵夫,他当时在山里打柴遇到老虎,吓得上了树。上了树之后,叫了一声南无佛,结果无量劫下来,他都没种什么其它的善根,就是那一次念了一句南无佛。这就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种下这个因。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这个当年的樵夫他示现来又在这个时代出生,佛度他出家。结果佛的弟子们都是阿罗汉,入定观察,他这五百世中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出家也不能得度。结果,佛还是让他出家。出家以后,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大家不晓得,为什么他没有善根,居然还能够证阿罗汉?佛说你们不知道,你们的神通力只能看过去五百世,可是这个人在八万劫以前种下这么一个善根,念了一句南无佛,这一生成熟了。所以《法华经》里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个善根不可思议。
提婆达多他见到佛,他想成佛,这个善根种下去了,成为他金刚不坏的种子,将来也成佛。所以,了解这个状况,我们应该多帮助别人种善根。譬如说,你遇到有人反对佛教,你就合掌跟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即使骂你打你,你也不要在乎,你念了一句佛,他听进去了,就给他种善根。他可能这一世会堕地狱,就像提婆达多那样,但是地狱苦受够了,他出来,就是因为你给他种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善根,他将来也一样能够成佛,不可思议!所以蕅益大师讲,「宁为提婆达多,不为声闻缘觉」,就是像提婆达多他发了愿作佛的心,这是大心量;声闻缘觉,安于小乘,而不求作佛,他们没发要想成佛的心,所以还不如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他发了愿作佛的心,这个发了心,心量就超过小乘人。可见,发大心多么重要!世间人讲的要立大志,不能安于小乘。
《法华经o提婆达多品》,这品经文里面就讲到非常的详细。另外还有读「信解品」,也可以知道这个意思。「信解品」里面,这是佛在《法华经》里面第四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个比喻。是说有一个人在很年幼的时候,就逃离了他父亲,到了其它的国度里面。经过了五十年,他也就长大了,年纪也不小了,逐渐也就淡忘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富贵的、有福报的这么一个人,而且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逃走了。可能是像现在很多人有逆反心理,父亲管教他,他就逆反,他就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父亲日夜的思念他,这是他唯一的儿子。这个儿子,他就在外面过着流浪的生活,非常穷困。他父亲非常富有,家里金银珠宝非常富足,很多的佣人,很多的听差马弁,牛羊马象,很多。
有一天父亲出行的时候,正好这儿子沿路乞讨,到了他父亲来出游的地方。他父亲坐在象上面,在印度一般都坐大象,远远就看到儿子,就非常的欢喜,他一眼就认出他了,但儿子早已经把父亲忘掉了。所以他父亲立刻就叫自己这些跟从的人,把这儿子请过来。结果儿子看到他有这么一个大富的长者来叫他的家丁来抓拿他,他很害怕,拼命的跑。结果那家丁就拼命追,把他追上了,就押到了他父亲跟前。这个儿子当时被押着的时候心里就想,完了完了,这回遇到冤家了,被人押着去见大富长者,恐怕这次死定了。结果,他父亲看到他儿子这个样子,心里很痛心,知道这个儿子已经是心意下劣,在外面流浪几十年了,他习惯于那种卑贱的生活,所以他见到富贵的人都很害怕。
像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一下子把整个家产交给他?他承受不起。父亲虽然认出这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父亲就想着要用一个方法慢慢的去引导他,让他慢慢的心量打开,他现在心量太粗鄙了。所以,父亲就安慰这个人,安慰他自己的儿子,说你也不要害怕,你可以到我的宫廷里面去给我做点活,我不是为难你,你可以到我那去做点事,你不用乞讨了。结果,就想着安排给他一个工作。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安排很好的工作给他,他受不起,别的人也不服他,所以只好让他去做除粪的工作,每天就清洗那些厕所、粪便,做这些事情,最污秽的事。然后每天就做,他父亲就偷偷在屋里看着他。
时间做久了,他就慢慢习惯于家里的生活了。然后父亲就不断的来提拔他,给他加工资,而且叮嘱他,你要好好工作。这个人也算挺要好,也很努力的做事情,慢慢,地位就逐渐逐渐提升,大家也对他愈来愈尊重。如是经过了二十年,那也是不短的数字。你看要引导一个人,教化一个人,那时间很长。到了最后,这个父亲逐渐看到儿子下劣之心已经舍掉,自己慢慢产生大志向,于是自己他也到临终了,就把所有的亲族,包括国王、大臣、剎利、居士等等这些贵族,全部都召集来,然后就跟大家宣告,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儿子,他是我所生的。他年幼的时候逃离了我,经过了这五十多年的辛苦,现在又回到家里。经过我这一番调教,他渐渐也就能够担当起这个家业了」。于是,说完就把所有的财物、财产,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佛是用这个比喻来跟我们说什么?说我们这些凡夫,就像这个乞讨为生的儿子一样,逃离了佛。这个佛是什么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本来的面目。我们每个人本有佛性,可是现在我们迷失了,而且迷失很久了,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本来是佛。就像这个儿子,不知道自己本来是家财万贯,他以为自己就是这样贫穷,在外面流浪受苦,我们现在就干这个事。佛慢慢善巧的劝化、诱导,让我们逐渐逐渐回头,逐渐逐渐认识我们本来的面目,让我们发起大心,发起愿作佛心。我们凡夫心地粗鄙、下劣,不肯作佛,佛我们怎么能做?太高了,圣人我们岂能做得到?发不起这个大勇猛心,所以这是小人。不仅说凡夫没有发这个心,连声闻缘觉都没有发这个心,都感觉到自己没办法作佛,跟佛没得比,不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佛。
佛就是这样善巧诱导,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古德判作五时说教。第一时是华严时,华严时是佛在定中宣说的《华严经》,世间大众没办法参与,这是法身大士参与的法会。然后出定之后,开始讲经教学。佛的意思,就像《法华经》里讲的,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他为什么来到世间?他就是为了告诉众人,告诉世间的众生,你们本来就是佛,现在教你们如何成佛。你们当然能成,你本来就是,你现在又要发心作佛,怎么不能成佛?他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来到世间,告诉众人这个大事因缘,实现教学的目标。
但是,一开始众人不能接受,我们怎么能是佛?佛看到大家不接受,于是就慢慢开始诱导。所以先讲阿含,就是小乘经,阿含时,总共十二年;再讲方等,方等经典是八年;然后是般若时,二十二年,讲般若,讲智慧,教我们看破、放下;最后讲法华涅盘。到最后《法华经》是开权显实,跟我们讲佛法里「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过去讲的都是方便说法,慢慢劝导的。就像这个父亲,慢慢的去引诱孩子发大心一样,先让你掏粪,做掏粪的工作,做这些粗鄙的工作,慢慢慢慢提升你的志向,最后才让你直下承当。
《法华经》,就是教我们人人本来成佛,连提婆达多都能成佛,你说还有谁不能成佛?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让我们直下承当,自己来做圣人,我们要发起这个大心。儒家讲,读书志在圣贤;这佛家讲,学佛是志在作佛,你得发这个心。包括你要往生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干什么的?去作佛的,不是为其它的事情。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