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这章也是子路请教夫子,当然也都是请教为政之道。『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卫君就是卫国的国君,卫灵公的孙子,当时卫灵公的孙子叫出公辄,他名字叫辄,当时做国君。刚才讲到了,卫灵公是一个好色轻德之人,果不其然,他的国家最后就发生了动乱。卫灵公的儿子是蒯聩是南子所生,当时蒯聩想要刺杀他的母亲南子。这真是因果报应,南子是一个淫乱的妇人,所以遭这样的下场。蒯聩当时是太子,结果想刺杀南子不成,于是就逃到宋国,后来就逃到晋国,投靠晋国的大夫赵鞅。南子当时就很想立公子郢做太子,卫灵公也有这个意思,公子郢人品不错。可是公子郢他却推辞,不要做国君,他风格很高。后来灵公没多久就去世,南子再次要求公子郢继位,但是公子郢坚决推辞掉。没有办法,南子只好立蒯聩的儿子辄做国君。蒯聩刺杀南子,她没办法,南子找不到人了,只好找他的儿子立为国君。
不久之后晋国的赵鞅,刚才讲到蒯聩投靠他,赵鞅就帮助蒯聩,其实可能是挟持蒯聩,蒯聩可能自己都没有实权,赵鞅就拿他做傀儡,然后藉这个机会让蒯聩回卫国,想立他为君。这就是所谓历史上讲的父子争国。后来蒯聩回到了卫国,与一个大夫叫浑良夫,挟持了另外一个大夫孔悝。孔悝是孔圉的儿子,孔圉是孔文子,夫子在《论语》中赞叹过他,结果他们三个人一起结成联盟,于是就进行政变。后来蒯聩就做了卫国的国君,就是卫庄公,他的儿子只好出逃,父亲回来当国王,儿子就得逃跑。当时这个国家的政变轰动很大,子路当时也在卫国做大夫,当时就是死在这一场政变当中,子路也死得很冤枉。结果蒯聩他也好景不长,后来晋国的军队又攻打卫国,结果他就被杀掉了。
所以子路在这里问「卫君待子而为政」,这意思说如果卫国的国君,当时就是辄,我们称他出公辄,就是因为辄后来被他父亲赶出去,所以叫出公辄。如果辄待夫子,子就是指孔子,他希望夫子来辅助他治国。那『子将奚先?』不知道夫子将以何事为先?办政治总有一个先后,应该做什么事先?子路在这里问,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历史背景,是这个样子,子路问这个话。孔子就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孔子讲的这个话出乎子路的意料之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正名。正什么名?在古时候的这些大儒,大部分都主张说,正名是指正蒯聩和出公辄这两个父子之间的名分。当然也有说其它的,像马融他批注说「正百事之名」,什么事都要正名,笼统的指。一般像《史记》,还有宋朝的大儒,他们都认为是正父子之名。
如果说正名的话,那是不是父亲回来做国君,儿子就得让位?这是正名。如果按照道理,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蒯聩本来是做太子,又由于朝廷政变他被迫出逃,现在他回来,应该让他做国君,你这儿子怎么能够霸着君位?但是那个时候,儿子辄已经继位很久了,何况当时卫灵公在世的时候,已经不承认蒯聩是太子。因为太子要杀南子,那卫灵公当然很愤怒,所以已经等于废了蒯聩。所以这个名该怎么正法,到底孔子是什么意思?过去这些先儒所谓众说不一,那我们先搁置,等一下看蕅益大师的批注,我们就能明了该怎么正名。
子路他听到孔子说要正名,他大不以为然。因为他想到,如果是辄(卫君)要请夫子辅助他,孔子说要正名,就等于是让这个人不要做君位了,你把皇位让给你父亲,这样也不叫辅助,孔子岂能够这样做?这样做好像太对不起人了,人家请你来帮助他的,你让人家让位,这个名该怎么正法,子路没想明白。所以他底下就说了一句话,『有是哉』,就是等于说哪有这个道理?接着下面他说,『子之迂也,奚其正』。子就是指孔子,对老师都称子,就是尊称。他说老师您的话有点太迂腐了。为什么?卫君现在已在位很久了,就让他一直做下去就好了,「奚其正」,何必还要去正名?子路是这个观点。所谓正名就是何必还要让他父亲再回来重做国君?所以子路是反对蒯聩回来继承君位的。
后来,当真的蒯聩回来发动政变推翻自己儿子的时候,当时子路还护驾,结果就死在乱军之中,而且被剁成肉酱。孔子为此非常的伤心,这是死在父子争国当中,那真的是很冤枉。所以夫子在这听到子路这么样的说话,就纠正子路,说『野哉,由也』。这个野就是粗鄙、很俗,这个意思粗俗,这是批评子路。由是仲由,是子路的名字,说你怎么这么鄙俗。当然也有不能通达事理这个意思,对这些事情不明白。子路就是真有点有勇少谋,夫子在这就教导他,『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于自己所不明白的事情,应该盖阙,就是不说,这样的意思,你不明白就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否则你发表的都是谬论,盖阙就是讲不要说,话说多,不如少。
下面孔子为他解释,为什么必须正名的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跟事实不相符合,这个言语就有错误,就不能顺理成章,所言的不顺理,所以名要正言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都讲不顺,当然事情就做不了,不能成功。『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做事情不能成功,办政治办不好,那你推行礼乐教化这样的事情,更加就不能成功,礼乐不兴了。要知道孔子崇尚礼乐之治,用礼乐治国,以礼治身,以乐养心。礼就是行为规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行为规范,法律规章制度这都是礼的部分。乐是指艺术,艺术本身也是教育。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这礼乐教化之事也就更不谈了。
底下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乐兴不起来,整个国家也就杂乱无章,人民是无所适从,刑罚也就用之不当。『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个措是举措,就是刑罚要是用之不当,人民就感觉到好像手脚都不知在哪放了,也就是说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天下大乱了。所以你看看正名该多重要!所以『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就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的人,首先要正名,名与事实要相符,这才可言,你说出的话才顺理,不会悖理。顺理的话能说得出,那也就能够行得通,所以「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苟就是苟且随便,君子对自己所说的话就不能随便,不言则已,言必顺理。顺理就是顺自性,大家都会觉得很有道理,这才能听从,这才能够敬服君子,这是夫子教化子路。
那我们还是有一个疑问,说了半天到底该怎么样正名?譬如说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要学习,父子争国,实际上父子争国这个是事情,李炳南老先生考究,当时他俩都是无可奈何,都是有所谓的利益集团在后面驱使他们,他们等于有点像傀儡一样。特别是蒯聩,别人想要通过他把政权取回来。当然他们自己本身还是对于政权有迷恋,有名利心,所以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搞到最后一团糟,反而落得个不好的名声,父子都在争。在春秋时代,父子争权,这是见不得人的事情,父不慈,子不孝,这哪里有伦理?像现在这样父子之间为了财产还打官司,甚至还有子杀父、父杀子的事情,这哪有天理在?所以夫子在这讲先正名,也就是先正人伦。
人伦是大道,所谓道是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发明出来的,它天生就是这样的,本来如是。你像这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不是人创造的,人一天生就有。不仅人天生有,动物天生都有。你看一群羊,牠就有五伦关系。有父子,羊爸爸、羊妈妈生小羊,父子;有兄弟,有朋友,有夫妻;也有君臣,君臣就是领导与被领导。你看一群羊在一起跑,领头的那个就是君,后面跟着跑的那些羊就是臣。你看动物里面都有五伦关系,何况是人?所以这是大道。我们的行为符合五伦关系,这叫德。道德,道是天然规律,德是随顺自然的法则,随顺性德,这叫德。违背伦常关系,这是没有道德,缺德了,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逆着天理而行,哪能成?即使偶尔成了,它肯定不长久,它是凶德,不是吉祥。所以夫子点出首先要必正名乎,那是很深刻的意思。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这里他的解释,他引用王阳明先生一段话,跟我们解释到底如何在这样的一个情势下来正名,这是学问。你懂得道理,你怎么操作?你要有这个智慧。我们看看蕅益大师引用的王阳明的话,「人问王阳明曰」,这个人是王阳明的一个弟子,这段话是出自于王阳明《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门人所记录的。王阳明,我们都知道是明朝的大儒,心学代表,他师从陆九渊,陆王学说,跟南宋(宋朝)的程朱学说,可以说是互相抗衡的。同样这样的有名,程朱是理学,陆王是心学。蕅益大师对王阳明先生比较推崇,蒋介石对王阳明也很推崇。我们再看王阳明先生他怎么说。
「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当时公子郢还在,本来卫灵公自己的意思就想立公子郢。公子郢也是他儿子,这个人比较有人品,所以废了蒯聩之后想立公子郢。但是公子郢自己不想干,他很清高,他看到这个国家这么乱,他也就不想蹚入这个浑水里头。所以在这里我们就问,孔子所谓的正名,是不是先儒所说的「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当时还有周朝存在,东周周朝末年,春秋时期,还有周天子在,所以上告天子,这个国家要换国君了,要上告天子。「下告方伯」,方伯是指一方诸侯的这些长辈们,也就是说,告诉诸侯要废辄立郢。当时辄是国君,要把辄废掉,要立郢做国君。「此意如何」,是不是应该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孔子所说的正名?因为孔子说正名,说明现在名不正,怎么个正名?是不是废辄立郢叫正名?
「阳明答曰」,王阳明先生就回答说,「恐难如此」,这恐怕很难做到。「岂有此人致敬尽礼,待我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耶?」这说得好,哪里说有人对你非常恭敬,对你有周备的礼节,要请您出来帮助他办政治,结果你还先去废了他,这哪里是人情天理能讲得通的?孔子肯定不会干这个事情。底下又说,「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辄已能倾心委国而听。」孔子是当时很有名的贤人,大家都知道,很有智慧,他做什么事大家都能敬服。子路问,说「卫君待子而为政」,言下之意,当时卫君(就是辄)已经很希望孔子来给他帮助政治。那孔子既然肯答应,答应辄协助他办政治的话,当然辄也是已经倾心委国而听,肯定对孔子是言听计从。他敬服孔子,他礼贤下士,特别是当时国家出现动乱,蒯聩要回来争国,怎么办?给还是不给?给了,自己丢了王位;不给,就背了大不孝的骂名,父亲回来了,你还抗拒,这大不孝。所以当时肯定是对孔子言听计从,问问孔子应该怎么办。
只可惜当时孔子他可能说了,没留下该怎么办的这个策略。王阳明先生在这里等于为我们来说出来,这是真正懂得孔子心思。他说:「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孔子教化人肯定是教之以德,助君成德,他肯定教辄如何做一个圣君,圣人盛德至诚,圣人的德行盛大,心是至诚,至诚是诚到极处,我们讲至诚感通。孔子是圣人,所以他有盛德至诚,他一定是会以至诚的心劝化卫君辄,让他能够听从孔子的建议,使他知道「无父之不可以为人」。一个人怎么能没有父亲?没有父亲的人,等于是不孝。父亲现在要回国了,你怎么还能够以兵刀相向?这不可以为人了。所以这是立德之根本,《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想立国化民,那必须你自己要做一个大孝子,让人民心服口服。
那怎么做?底下说:「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所以辄应该怎么做?他痛哭流涕,赶紧去迎接他的父亲回国,用至诚的心迎请他回来,而不考虑是不是自己要当国君的问题,把孝道放在第一位。那你有这样的至诚心,会出现什么后果?我们讲善有善报,至诚的行善,那天必定会给你大的福报。「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这是天性。辄是蒯聩所生的儿子,我们讲虎狼再狠再凶,都不会吃自己的儿子,何况是人?所以父子的这种爱是天性,你用至诚心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就能感化他。
「辄能痛悔,真切如此」,做儿子的卫君辄能够痛悔,痛心疾首,悔什么?悔当初自己继承了王位,为什么?因为自己父亲在,按礼来讲自己不该继承王位,继承这个君位。当然他这个是情有可原。为什么?因为这是卫灵公的意思,就是他爷爷的意思,爷爷在就得听爷爷的,父亲虽然在,也得听爷爷的,所以情有可原。那你现在爷爷不在了,父亲回来,立刻痛悔,真切去承认错误,感动父亲。
「蒯聩岂不感动底豫」,他的父亲蒯聩岂能不为之感动?岂能不为之欢喜,底豫就是欢乐的意思,他还会开心,看到儿子对他这么样的孝顺。「蒯聩既还」,蒯聩回国了,「辄乃致国请戮」,这个做儿子的,把国家的大权交回给自己的父亲,然后自己请死,在父亲面前请罪,自己是大不孝,当时是无可奈何,因为爷爷在,爷爷一定让我当国君,所以不得不这样接受,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父亲回来了,把国家政权还给您,我请死,知道这是死罪。
「聩已见化于子」,父亲蒯聩当时已经被儿子这样的真诚感动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对自己这么孝顺,而自己当时其实是不孝。他为什么被逐出外国?这是他自己要谋杀自己的母亲,虽然他的母亲也是一个不正经的人,毕竟是母子,你怎么能够谋杀母亲?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因缘果报真的是,历史上你谋杀母亲,你是大不孝,所以你的儿子也不孝。这都是假设,王阳明事后说假设,他儿子应该这么做,这叫孔子所说的正名。其实他没有这样做,蒯聩自己也是死于非命,这都是业因果报。当然最主要的因还是在卫灵公身上,他自己好色,好色就家乱、国也乱。那要说回来,这还在假设当中,蒯聩当时已被他儿子感动,看到儿子这样真诚,把国家政权交回来,自己请罪。
「又有孔子,至诚调和其间」,孔子当时正在帮助辄,孔子当然会调和,孔子他是德高望重之人,他又至诚的给他们父子调和。那孔子肯定会这样做,为什么?孔子是首重人伦,父子之间怎么能相杀?怎么能相争?所以肯定会劝导他们,蒯聩这时候看到国家政权儿子又愿意交出来,自己又这样的向他请罪,本来自己原来是大不孝,自己犯了罪被逐出外国,也不能怪自己的儿子,那当然也会原谅自己的儿子。而且「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这样的情理当中,蒯聩还能够把政权拿到手?再拿的话,国人都耻笑你。你当时是叛乱逃出去的,你现在回来,儿子对你这样真诚,儿子这么有德行,把政权交给你,你就一拿,拿了就走,这你象话吗?所以蒯聩那时候,也是于情于理都不会受的,还是会把国家政权委任给辄,让他儿子继续当国君。你看这样的结果多好。
「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文武大臣、上下朝野、百姓看到了,辄这么样的贤孝,你看政权并不放在眼里,他把孝道放在眼里,他把父亲迎请回来,自己要请罪,这样贤能的君主百姓爱戴,群臣拥护,肯定还是要大家建议立辄为君,他不会想让蒯聩做君主,因为蒯聩他的行为已经失去信用了。「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当儿子的辄,他把自己的罪恶发露出来,向世人承认错误,暴是暴露,发露出来,他什么罪恶?父亲在世,他接受了做国君,这本身是不妥当的。虽然当时是迫不得已,也是不太妥当,但是这个大家能够原谅。他在这里至诚的忏悔,「请于天子」,向周天子汇报、请罪,「告于方伯诸侯」,向这些诸侯、这些长辈们都承认错误。「而必欲致国于父」,一定要将这个国家,卫国的大权交回给自己的父亲蒯聩。
「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为君。」你看,肯定是这个结果。那蒯聩跟群臣百姓,当时看到辄能够悔悟,能有这样的仁孝,这是美德,所以蒯聩怎么还能够接受国家的大权?国家应该交给仁孝之君来治理,所以他也会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要立辄为君,就等于禅让一样,父亲虽然在世,把君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让贤。「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所以父亲等于他一定会召集群臣百姓,把国家政权又重新交给辄,使他恢复他卫国的君位。
「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自复其位。」辄会怎么做?顺理成章的,他不得已,看到自己的父亲、群臣百姓,都这样诚心的让他去做国君,不得已接受。接受了之后,「如后世上皇故事」,等于是像后世也有这样的例子,尊他的父亲做太上皇。就像唐朝唐太宗,尊他的父亲李渊做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做唐太宗的时候,李渊还在。乾隆皇帝自己做了六十年的皇上,最后就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做太上皇。这都有这样的例子,父子相让,这是在历史上成为美谈。所以「尊聩为太公」,让蒯聩做太公。因为当时不称皇,后面皇帝称太上皇,那当时是卫国是称公,像卫灵公,蒯聩是卫庄公。如果当时辄他不跟自己的父亲抗衡,而是像这样尊他的父亲为卫太公,这多好,自己做国君。「备物致养」,让他父亲能够安度晚年,对他尽孝。「而始自复其位」,然后自己才恢复自己的君位。
「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你看,这王阳明先生讲得多好,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仁德的人应该是这样做。这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名称也就正了,想要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你得把人伦正好。《论语》里面,孔子讲为政之道,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国君的像个国君,当臣子的像臣子,当父亲的像父亲,当儿子的像儿子,这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你看看,蒯聩跟他儿子辄互相这样争,这什么?没有智慧,也没有德行,搞到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你看,什么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了,可是我们没有真正接受圣贤教育,心里只存着私利,争利,最后搞到自己是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何苦来?所以真的古人有一句谚语讲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孔子那时候是老人,所谓老人就是真有德行、有学问、有经验,懂得如何处理问题的,辄当时没有采纳孔子的建议,很可惜。
那确实当时连子路还没有把这个问题看清楚也是不容易。子路是贤人,孔子是圣人,圣人跟贤人真的还是有差距。贤人是比不上圣人,智能只是差一等。所谓智慧差一等,就是他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所以子路听到夫子讲,说「必也正名乎」,他还不太服气,没想到孔子实际上的意思很深,就是治国的大道,就在此地,名正则言顺。名怎么正?人伦正了,就名正。整个圣贤学问,就是关于人伦的学问。清朝陈弘谋先生说得好,「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一个人怎么能离开五伦关系而独自生存?不可能的,人是群居动物,他必须有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要名正言顺。所以整个圣贤学问都是这个伦,人伦的学问,怎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都是讲到伦,伦是关系的意思。
所以从这段王阳明先生的评论,我们真的学到不少,本来这个结果可以很好的。如果辄真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这样做,那真的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美谈,孔子赞叹,他也能保住君位,何乐而不为?所以人就是所谓的利令智昏,追求名利的时候就没有智慧了,眼光短浅,得失心太重了,就办不了事,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结果卫国后来就大乱。你看,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一念之差,这历史就变成两个方向。所以圣贤教育何等重要,不仅平民百姓需要接受,领导人更需要接受教育。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奚:音xī,什么。
正名:即正名分。
迂:迂腐。
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中:音zhòng,得当。
苟:苟且,马马虎虎。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