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根据《雪公讲要》这里面说,他引《集解》,《论语集解》「包曰」,包咸的批注说,「时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这是此章为什么夫子要这样说,把背景讲了出来。时就是那个时候,有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就是他有创作,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著书立说。那夫子讲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能够创作。只能是什么?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当时有人这么做,所以夫子在这里特别说这个话。说这个话,对当今来讲就更有必要了,因为现在人你看,有几个人说不想创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都已经觉得不能理解了。现在都想自己搞发明、搞创作,自己要搞创新、创意,写的书都是自己的意思。

  我们知道为什么夫子要述而不作?因为圣人他证得自性,他所说的这些教诲是自性性德流露出来的,他都是教我们也回归到自性上,也像他一样成为圣人。那我们现在没有回归自性,还没成圣人,先学习圣人教诲,依教奉行,总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成就圣人。我们不能自己搞一套,搞一套肯定搞不成功。没有证得自性需要依据圣贤他的教诲来做,他们是过来人,他们已经成就了,教给我们这个经验、这种方法,我们照做就能够成就,用不着自己创作。创作的,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正是需要放下的,这就是回归自性的障碍。等你回归自性了,你成圣人了,你讲出来的教诲也是跟圣人讲的一模一样。所以孔子他成圣人了,他还是述而不作,用不着创作,大家都证得自性了,所以大家的看法、想法完全一致,因此说法也是一模一样,何必要自己创作?讲古人的就行了。

  佛法更加严格。你看释迦牟尼佛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讲一个字,他自己说没讲一个字。为什么?都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意思,所谓今佛如古佛再来。现在你成佛了,你所说的跟古佛讲的一模一样,真正是述而不作,完完全全述而不作,没在古佛的经典上多加一个字,完完全全是按照古佛所说。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现在学习这些圣贤经典,我们只有学习的分,不用提出自己的创意。创意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放下,这是修定、修忍辱。忍到一定程度,定功深了,智慧就现前了,那时候你也不需要创作,你所讲的肯定跟圣人一模一样,只是把圣人的意思发明出来而已,没有在圣人的意思上多加一点。

  所以夫子在这里讲『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不知就是无知,对于圣贤之道根本没入进去,完全是门外汉,不知「道」,对道他完全不了解,所以他才会创作。《雪公讲要》里边讲,「不知而妄自创作者,当时盖有其人,孔子决不如此」。「我无是也」,就是针对当时有人确实在那里妄自创作,他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书,在那里谈论,这种人夫子讲我绝不如此,「我无是也」就是绝不如此,我只是坚守著述而不作。

  下面,『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个「多闻多见者」,雪公讲「如孟子滕文公篇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多闻、多见是讲夫子他见识得很多,尤其是看到当时这个社会的乱象,他所处的时代,春秋时期,乱象。在《孟子.滕文公篇》里面就讲到,「世衰道微」,世运已经衰了,道已经很微薄,没有人行道。「邪说暴行有作」,这社会上充满着邪知邪见,各人讲一套,全都不符合正道。「暴行」,像弒君、弒父、杀盗淫妄,这些属于恶行,很多。孔子担心,如果不扶正社会风气,那后世就没有可遵循的道德准则。「孔子惧」,他害怕将来的人没有一个标准,他要作一个《春秋》这部史书,记录「天子之事」,那是鲁国的历史,为了匡扶正气。所以《春秋》出来之后,乱臣贼子惧,那些乱臣贼子害怕了,知道这个标准就无地自容了。

  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作《春秋》,把圣贤的正气、正道写到《春秋》这部书里。我们要了解孔子,要读《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这是对于孔子毁谤的、批评的,也是因为《春秋》。为什么?《春秋》写到他们那些乱臣贼子的恶行,他们会批评。「史事或见或闻,皆易失实」,因为历史,我们的见闻很容易失掉真实,有时候我们所见的未必是真的,所听闻的也未必可靠。「如非孔子之明,难免不有诬罔。」如果不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明白,他有智慧辨别善恶,他来写史书没有问题,纯善无恶,就是纯正的,没有瑕疵,否则难免有诬罔,就会把正道给埋没。即使是我们所见所闻,如果没有圣贤的正理在心,就凭着自己的意思去猜测、去判断,也往往会有诬罔,那是会搞错的。所以孔子说这个话,是有这个背景。

  这一章是说明夫子述而不作。夫子讲这个话,是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人在这里妄作,按自己的意思来创作。夫子是为了教化世人,所以说这个话。他说『有不知而作之者』,就是指这一类人,自己没有真知,却妄自创作,讲的东西、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知见,跟事实真相、跟真理还是大相径庭。孔子说『我无是也』,我绝不会如此,也就是说孔子绝对不会自己创作,甚至没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人,怎么会有意思?正如孔子自己讲的,是「空空如也」,心里是空的,什么东西都不装。那为什么孔子确实又有这些著作?他明明写了《春秋》,写了《孝经》,删诗书,订礼乐,他作了很多的这些著作,那不是他的意思吗?不是,他是述而不作,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意思。而古圣先贤也没有意思,说的是什么?说的只是事实真相,我们讲是自性性德流露。世人需要接受这种教诲,古圣先贤就跟他说这种教育,那是应众生之机而说出来的,他自己没有自己想说什么,是因为众生需要他才说。如果他自己想要说什么,那是他自己的意思了。就譬如说叩钟一样,圣人他的心是空的,像一个钟一样,你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那它自己,这个钟鸣起来了,有声音了,也不是它自己要响,是你叩它它才响,这叫没有创作。

  所以孔子下面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夫子他为什么会写作?为什么会有这些道理教化弟子和世人?他这里讲「多闻」、「多见」,那最重要的为了教化世人,要把见闻当中的善者选择出来,用善来教化世人,隐恶扬善。用多闻多见来求知,这个知是次之,这是讲学人。学人他需要去见闻,需要求学,接触到善法,他能「从之」,效法,所见的,他也能把它记下来。这种靠见闻而学到的知,『次也』,就次一等了,但它也是近似于真知。最怕的是什么?自己没有真知,只有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又不肯去见、去闻,不肯学习,那个知就叫邪知邪见,不是真知。所以夫子教我们,最好的是你自己没有意思,心要空,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能见性了;见性了,你就无所不知了。那退而求其次,你不能见性,要靠多闻多见,你要去靠学习,这样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也可以,这是属于好学,学而知之。

  这种知还要经过反复的推敲、证实,因为所见所闻得到的知,如果没有去进行证实,说不定也会有错误。下面雪公举了两个例子,他说「礼记檀弓」,《礼记·檀弓篇》记载,「夫子有为之言」,这个「夫子有为之言」是什么?本来孔老夫子他是述而不作的,没有自己的意思,那这里是讲「有为之言」,是弟子们误以为孔老夫子有所创作,这个话是什么?「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两句话,「弟子亲闻,犹有误会」,孔老夫子弟子们听到这两句话也会产生误会。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这是讲有一天,有子问曾子,曾子是夫子的弟子,有子也是学习夫子的学生,他向曾子请教。他问夫子有没有讲过关于丧的事情?他问曾子。丧是指当官之后失去了官职。结果曾子就回答说,「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讲的这两句话。有子听到这两句话说,这不是夫子讲的?曾子说,这明明是我亲自听到夫子讲的。有子说我不能相信,说不可能是夫子讲的,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是讲,失去官职以后,希望能够快点贫穷。一般丢了官职就很容易贫穷,他希望快点。死了希望尸体早点腐朽。有子说这不可能是夫子讲的,如果是夫子这样讲的话,那夫子就是有为之言了,这是他自己的意思了,这不应该是圣贤的意思。有子他有这样的一个见地,他坚持。曾子看到有子这个说法,他就把这个话跟子游说了,子游也是孔子弟子。结果子游听了之后,非常赞叹有子,他说「有子之言似夫子」,有子的话跟夫子的话是一样的,他们俩见地是一样的。

  为什么?过去孔夫子在宋国住的时候,那个时候宋国的司马桓魋当政。我们之前有讲过这一章,是夫子被司马桓魋追杀,夫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我是有天给我赋予的使命来推广德性的,桓魋这个人能拿我怎么样?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孔子说这个话。因为当时司马桓魋自己给自己建了一个大的石椁,椁就是大棺材,他是用石头做的,做了三年还没有做完,很大的一个棺材,劳民伤财。结果夫子见到这种情形就说,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死就不如速朽好了,「死欲速朽」,死了之后赶快腐烂算了。说这个话是对司马桓魋讲的,这是他特地的背景讲的。这个「丧欲速贫」,是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南宫敬叔,他原来是大夫,他失去官职了,离开了鲁国,后来回来了,就拿了很多宝物去贿赂。结果夫子见到这种情形就说,「丧欲速贫」,说丢了官职,最好赶快、快速贫穷好了。意思就是说你贫穷了,你就没有钱去贿赂,所以这个话是对南宫敬叔讲的,都是有特定的背景。

  至于夫子本身他的意思,他不是讲这两句话的人,何以见得?曾子把子游的这个原话告诉有子了,有子说你看看,是不是我说对了吧?夫子不会说这两句话的。曾子说你怎么知道?有子讲,夫子过去在中都做官,他当过中都宰,为中都制定礼法,他制订的棺木,里头的棺是四寸厚,外面的椁,我们讲棺、椁,里面的是棺,外面的是椁,棺材是两层的,外面椁是五寸厚的。所以证明夫子并不是希望死了之后赶快腐朽的,他用这样好的棺木把他给装起来。在过去夫子当过鲁国大司寇,这是宰相,结果夫子辞了官职去周游列国。到了楚国以后,听说楚国想要来请孔子去当官,孔子也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能够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了。所以他先让子夏去打听这消息是不是真的,然后又让冉有去联系和接洽。所以从这里可以断定,夫子不是说希望丢了官职以后就赶快贫穷,以后再不做官,不是这意思。这两句话,「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他讲这个话是有特定的背景的,对特定的事、特定的人而言。所以可见得,连孔子的弟子亲自听到他讲的话,都会把这个意思给解错,这属于见闻的误会,这个知也不是真知,所以我们的见闻要经过反复的证明、考证。

  这个确实不奇怪,我们跟着恩师学习,我们同学之间,有时候对恩师所讲的这些道理,也会提出来讨论讨论,对恩师同一句话,各人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都是有见闻,见闻的、我们所领悟的有不一样,甚至还可能有误会,把这意思解错的,都时常有之。所以这种知是「知之次也」,这个是次一等的,这种靠见闻所得知的,必须反复的研究考证。而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圣贤道理之后,自己要去力行,你真正能力行了,你对于圣贤道理才会有真实的体悟。这个体悟不是见闻当中所知的,而是你自性所碰出来的火花,那是你真知。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教育一定要去实践、要去力行,这才有可能做到像夫子那样绝对的真知,他的见解跟古圣先贤见解完全一样,为什么?他见性了,就完全一样。没开悟、没见性,用自己意识心推敲、推理、研究所得的知,那都是次一等的,所以「知之次也」。这里教我们这个方法,我们学习圣贤教育不能离开见闻,就是你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经典,但是又不能死在经典之下,你要真正去力行、去领悟,而不是着了文字的相。

  李炳南老居士又引了另外一个例子,他说「家语」,这是《孔子家语》里面记载的故事,「颜子见尘落入粥,遂将染尘之粥食之。子贡见之,以为颜子窃食。如非孔子辨得其情,几使大贤蒙冤不白。」这个话是出在《孔子家语·在厄》这一篇。这是讲孔子在陈蔡绝粮的时候,那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楚昭王想要聘用孔子,结果孔子去应聘,带着弟子们去投奔楚国。路上走到了陈蔡边界,陈蔡大夫就在那里想,说孔子是个圣贤,如果他到了楚国,他一定会把诸侯的问题、这些病痛之处说出来,那时候对我们陈蔡也会有威胁,所以他不让孔子走,派兵把守住,不给他到楚国去,把他围困在陈蔡之地。结果孔子他们一行七天都没有饭吃,什么都吃尽了,带的干粮吃掉了,找的野菜什么的都不够充饥,跟随他的人一个个都病倒了。难得孔子还是非常的自在泰然,弹琴、唱歌,真是乐以忘忧。

  结果子路看了之后,他就不高兴了。他问孔子说,君子应该无所困,他没有困境的,怎么夫子今天落得这般困境?他还讲,「昔者闻诸夫子」,我过去听夫子您讲过,「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可见得孔老夫子对弟子们平常常常教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儒家教育讲求什么?伦理、道德、因果,因果教育也是夫子常说的。子路在这里他就问,他说夫子你常常跟我们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是《尚书》里的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都是你教我们的。「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今天为什么夫子你平常都积德行善,「怀义」就是他真正有道义,努力的力行圣贤之道已经很久了,怎么今天还碰上这样穷困的地步?子路他对因果道理现在疑惑了,他要质问老师,说明他信心不足,那不能信就很难有恒。

  所以夫子,昨天我们学的这一章讲,他说,善人我不得以见之,希望能见一个有恒者。有恒的是什么?在困境当中能够保持他的信心,保持他的志向。子路现在都动摇了,没饭吃,饿了几天,动摇了。夫子就跟他讲,说仁者必定是要有信心。他说过去伯夷、叔齐,这是贤者,他饿死在首阳山上。如果你以为智者就一定会得用,因为夫子周游列国不得其用,想要做官没人请他,好不容易楚昭王要请他了,他又被围困在陈蔡,绝粮。后来他解围了以后,到了楚国,楚国楚昭王又驾崩了,又不请他了。结果夫子说,你以为智者一定有他的用处吗?那这样,王子比干也不用被剖心了。这是讲商纣王他暴虐,他将王子比干挖心。王子比干给他建议,劝他不要这样暴虐,应该想到天下百姓,结果纣王很气愤,把他挖了心。夫子又讲,子路你以为忠者必有报,谏者必能听,这些就是说,有德的人,一定是有他的用处,这样的话,你是错了,能不能得用,是看时节因缘。

  但是没有这个因缘,君子依然是保持他的德行,夫子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说什么?「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夫子那种乐天知命的圣人情怀。所以我们如果猜猜孔子最喜欢什么花?他喜欢兰花。为什么?他这里讲,芝兰生于深林,兰花生在深山老林里头,没人去欣赏它,可是它不因为别人不欣赏它而不吐芳香,它依然如故。这是比喻君子,君子修道立德,绝不因为穷困的境界而改变他的节操。我们做君子是看我们自己,「为之者人也」,这是看我们自己,可是「生死者命也」,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命,有没有这样的一个运能够施展抱负,这个我们不能想,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说了这个话,子路服气了,出去了。结果孔子又把子贡叫回来,对于子贡教育他,知道这些弟子们跟着他肯定心里面会犯嘀咕,没有得吃,饿,饿得慌,难免心里会有牢骚,跟着夫子怎么吃这些苦!子贡跟夫子讲,说夫子之道很广大,可是天下不能容夫子,难道夫子就不能够再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吗?子贡很会权巧方便,你这个道太高深了、太广大了,人家不能接受,你就降低标准,适合大众。夫子跟他讲,「子贡,即使是很优秀的农民,他们很懂得种植,可是也不能担保有收成,要看天时。即使是手艺很好的工匠,他能做出很好的工艺品,也不能够担保做出来的工艺品顺乎买者的心,各人的喜好不一样。君子只是要修其道就好了,不必求天下要能容我。如果我们自己道德不修,而只是求天下人能容我、能用我,你的志向就不够广了,你的思想就不够深远了。」你看,夫子一个个教化自己的弟子。

  后来颜回进来了,颜回对夫子讲,他跟子贡讲的第一句话是一样的,说「夫子之道至大」,您的道很广大,「天下莫能容」,天下没有人能容纳夫子。虽然如此,下面话是颜回不一样的地方,说夫子能够推行道,世间不能用我,不能用夫子,那是因为世人他们鄙陋,跟夫子何干?夫子没有问题,这是世人的问题。而正因为世人不能容夫子,才见得出夫子君子的操守。孔子听了颜回这一番话,很高兴,他说,「颜回,你要是有财有势,我给你当家臣。」换句话说,孔子非常赞赏颜回,只有颜回能知道夫子的心。

  结果他们这一群弟子就这么待在那饿着,仅有一点点的饭食,还是子贡他千辛万苦换来一点米粮,换回来之后,由颜回去煮饭。结果颜回去煮饭的时候,那大概是非常简陋的屋子,他们住在那个地方肯定是不好,所以有尘土落到了粥里。他们煮粥,煮饭都煮不了了,米很有限,只能煮粥。颜回看到尘土落到粥里的时候,于是就把这尘污染了的粥,把这个污染的地方盛出来,自己就吃掉了,这也是不浪费粮食。结果正在他吃的时候,子贡在外面看到他吃的样子,子贡就很不高兴了,为什么?他误会了,以为颜回在偷吃,大家都这么饿,他这么饿是不是他先偷吃了?本来《弟子规》上讲的,「长者先,幼者后」,「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颜回他应该把饭食先给孔子吃,自己才能吃,怎么能自己先偷吃?所以子贡就非常不高兴。

  他就进去问孔子,他问得也很有艺术性,子贡是很会言语的。他讲,他说老师,「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做为一个仁人、一个清白之士,在困境的时候会不会改节?「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如果是改节,孔子说那就不能称为仁人廉士了,当然不会。子贡又问,颜回会不会改节?孔子说,不会的。结果子贡就把刚才他所看到的那一幕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不太可能,说我跟颜回很久了,我了解他的人品,他不会做出这个事情来。不过你看到了,大概有些什么特殊的内幕,我们需要去查证一下。于是就把颜回叫来,孔子也很会说话,就对颜回讲,说昨天晚上我梦到我的祖先,大概祖先要来保佑我们。所以这样,你今天煮的粥,先去祭祀祖先,然后我们再来食用。结果颜回就立即说,不行不行。为什么?他说,「因为刚才那屋顶的尘土落下来,掉到粥食里头了,我就把那个污染的部分给掏出来我自己吃了,这已经吃了的粥食,我们就不能够再祭祀祖先了。」孔子和子贡都听到了颜回这番话。孔子说「是,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像你一样把那个吃掉。」最后弟子们这才服气。

  所以这里讲,「如非孔子辨得其情,几使大贤蒙冤不白」,大贤是指颜回,如果孔子他不是这么样的明断是非,听了子贡的话就信以为真了,那就让颜回蒙冤不白了。这是说明什么?我们所见所闻要经过考证、经过核实,不能够随便的轻信。就连子贡这样的人,也都往往会见闻有错误、有误会。

  说老实话,我们分析分析子贡的心理,他为什么会有这误会?他内心深处对颜回还是有不服,跟同一个老师在一起学习的这些弟子们,互相之间难免都有不服。那子贡已经是难得的贤者了,七十二贤之一,他对颜回当然会敬佩,他在夫子面前说,颜回能闻一知十,我自己只是闻一知二。夫子说,对,你讲得对,说你确实不如颜回。只要子贡他没有放下我执,就是他还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他有个「我」在,有了我,就难免有「我慢」,傲慢。傲慢就包括对别人不服,对别人嫉妒,肯定的,这种烦恼是与生俱来的,所谓四大烦恼常相随。哪四大烦恼?一个是我见,就是你有「我」这个见,你以为有我;那随着这个我见就有我爱,我爱是贪;我慢,我慢是瞋;我痴,我痴是愚痴。贪瞋痴跟着这个「我」来的,嫉妒属于瞋恚这一分。所以他见到颜回这一幕,他会怀疑颜回改节了,因为他心里、内心就不服他,所以看到这一幕就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你看孔子就不同,孔子听到子贡这么说,这是来讲是非的,孔子没有往坏的地方想,他对颜回有信心,他认为颜回是个善人,他不会想某一个人是坏人,他没有猜疑,圣人了不起的地方在这里。一般普通人都会有猜疑,人家来讲讲是非,他就会对那个人马上印象就改变了、猜疑了,这是自己没有智慧,就受人的影响。要知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子贡他来就是讲颜回的是非。「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子贡看人家过,看到颜回有过失,当然因为自己心里不服,他就去告诉老师。本来子贡如果真正是想要为颜回好,他应该单独找颜回谈,私下里跟他劝诫。如果颜回真的做不对,他要私下里,做为一个同学、做为一个道友,应该有这个义务帮助他改恶修善,所谓「过不规,道两亏」,是要规过劝善。但是子贡他不是找颜回私下谈,他去禀告老师,这一点,我们知道他有问题。子贡就是有这个毛病,你看《论语》里面有一章是讲「子贡方人」。方人就是讲人家是非,评论人,这叫方人。夫子就讲,「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夫子批评子贡,说赐也,赐就是子贡的名字,端木赐,说赐,你是不是很贤德?你有资格来评论人了?我都没有这样的一个闲工夫去评论人,你比我还贤德。这是夫子教育子贡,你看这里又教育了一次。

  难得的是这些弟子们跟着老师,死心蹋地的跟着,跟着一生,追随老师,他没有离开,所以最后,他虽然有这些不好的习气毛病,都改过来了,所以子贡也称为贤人。如果他不是遇到像夫子这样的好老师,他的这一生是肯定成就不了。难得子贡他对老师有一种崇敬心,真正仰慕心、孝敬心。你看夫子去世以后,其它弟子在老师坟墓那里守孝三年,子贡守孝六年,那是对老师一片深情厚义,他感恩老师。真的,如果不是老师这一生不断的教化他,循循善诱,自己怎么可能成为圣贤?

  这里就是说明,孔子弟子当中所见所闻也未必是真实。从所见所闻而得到的知,不是真知,为什么?因为他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他六根所接触到的境界,第一念是真的,那是真知。《楞严经》上讲的用根中之性,眼有见性,用见性去见,那是真的,你见到的是真相。那个见性是没有分别执着,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见到是真相。但是像子贡这样,他有妄想分别执着,他就不是用见性见了,他见了第一念是见性,第二念很快就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从外面所搜取的信息,经过他的执着分别妄想不断的加工,已经扭曲了,不是真相,落到他自己阿赖耶识里头的那个印象,完全是变了样,根本不是真相,是他自己意识所扭曲的那个相,是个歪曲相,所以不是真知。要想得到真知,非得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所以雪公底下有一段说,「见闻之不足信者,因受耳目感官之限制,与夫好恶成见之影响,使不得其实」。这是讲我们的见闻,所见所闻不足信,就是不能够完全信自己的意思,你所见所闻已变成自己的意思了,你就不能相信。佛家告诉我们,你没证得阿罗汉果之前,你都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阿罗汉果叫正觉果位,正觉是他的知见完全正了,没有丝毫偏邪。我们没证得阿罗汉果,那个知见都不完全正,都难免是邪知邪见,所以不足信。那信谁的?要信古圣先贤的,他们已经得到正觉了,他们知见是正的,他们见性开悟了。我们没见性没开悟,得信他们的、听他们的,所以述而不作。我们自己没见性没开悟,又不听圣贤的,自己搞一套,那叫邪知邪见,误导众生。

  包括我们讲解圣贤教育的课程,这一点很重要,你看我们现在讲课,都是按照古注讲的,不敢用自己的意思来讲。我们只是在古注基础上做一些白话的解释,发明这个意思,不敢有自己知见,这叫复讲。佛家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都是用复讲,就是老师怎么讲,弟子原原本本按照老师的意思讲,不能有自己的意思。我们恩师过去学经教的时候,跟着李炳老也是学复讲。第一天听老师讲,他们这些弘法人才、学员,坐在教室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老师讲完之后,第二天,他去复讲。老师讲的一小时,他要能讲出五十分钟,这才算合格。所以复讲就是教我们述而不作,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但是意思绝对是不能有自己的意思。

  这种方法,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当年他的弟子阿难,阿难尊者他就用这个方法来集结经典的。佛在世的时候,他没有写作,真正是述而不作,佛他是转述古佛的意思,他自己连著作都没有。但是佛的这些教育,弟子们希望能够流传于后世利益众生,所以把这经典集结起来。集结的方法是阿难复讲,底下五百阿罗汉,就是阿难的同学,证得阿罗汉果的,他们一起听,鉴定阿难讲的是真的,确确实实是佛说的,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这是经典。假如五百阿罗汉当中有一个人反对,说这句话我没有听佛这么讲过,这不是佛的意思。就像刚才我们讲到的有子,听到曾子讲到「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他说这个话我不能相信,这不是夫子讲的。只要这五百阿罗汉里头有一个人反对,立刻就把这句话取消,不能写到经典里。所以流传下来的经典,经过五百阿罗汉全部通过的,证明是佛亲口所说的,才能记录下来,所以经典可信度高,比《论语》可信度要更强。《论语》,我相信当时没有五百大弟子们在一起研究讨论,来集结这些孔子的话语,只是每个人记下来之后汇总,它没有经过这样严格的考核鉴定的过程。当然这些弟子们都是有成就的人,他们所记录的,我们非常相信是孔子原话。但是佛经的集结,那个科学、那个严谨,那是其它宗教的典籍,其它学派的典籍没办法比拟的,这是取信于后世。

  我们自己没证得果位,没开悟,我们所见所闻不足信。这是因为受感官,耳目感官限制,就是我们讲,看也会看走眼,听也会听错,听歪了意思。这是什么?因为自己有意思,自己有好恶,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像子贡,他对颜回不服,他看到颜回吃粥,他就会往坏的地方想。如果没有孔子这样的鉴定、这样的核实,子贡要对别人讲颜回是这样的人,那岂不就是冤枉人?这是他心里有好恶的意思,就影响了他所见所闻的真实性。其实所见所闻第一念是对的,你不要分别执着,看到了颜回吃粥就看到了,见如未见就好了,你为什么非得加一个意思,你说颜回改节了?你看,这是你自己的意思了,这个不是真相,是你自己好恶里头产生的意思,这就容易犯大错误。子贡尚且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那不知犯多少的过失!最好的就是不要分别、不要执着,看到了就看到了,不要往心里去。你管人家是偷吃还是不偷吃?他要是犯这个过错,他有他的因果,我犯不着去理会人家,只理会自己就行了。所以圣贤没有别的,就是反求诸己,自己好好的修持自己,不要责备别人,只责备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就没有过失。

  成见也会影响人。成见是他本来有的印象。有了印象,这就是它在阿赖耶识里头,阿赖耶识就是他的神识,他的灵魂深处落了印象。这个印象往往就会左右我们的看法,所以「不得其实」,就见不到真实相,「是以必须多闻多见,求其近似」。最上乘功夫,是见闻的时候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分别执着,那就是真实。可是你做不到,你肯定要起心动念、要分别执着,那怎么办?那要进行反复的推敲、核实、考证,所以必须多闻多见,我们讲要客观一些。这个所知的,只是近似,不是真相,真相见不到,因为都落在你自己的分别执着里面了,只是你在分别执着里面用得正一点而已,不要那么偏邪,正一些。但是他还是分别执着,怎么见都是见不到真相。唯有放下分别执着,才有可能见真相。那「多见得其近似之实,乃可识之」,经过反复的核实验证了,确确实实这应该是事实。这里讲的「近似之实」,就是你肯定见不到真实,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那就近似也好,愈近真实愈好,你就把它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是为了什么?教化将来的大众,是为教育的。

  「多闻则似实犹恐不得,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闻,听得多,我们讲兼听则明,多听听各方的意见,还担心什么?听得偏了,跟这事实不一定完全符合,所以在这些事实当中,我们还需要有所选择,「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就是选择善。这是为了要教化人,我们要讲这个,我们应该多讲善的,我们要学善的,不要学恶的,不要宣扬恶,「择其善者,隐恶扬善也」。所以我们所见所闻,肯定不是事实。如果是多见多闻得来的,最多是近似于事实,那还担心跟事实不相应,所以在这里面我们要宣扬的话,要选择善去宣扬,即使不是事实,那我们宣扬善的,总是有个好的教育效果。倘若是宣扬恶的,万一不是事实,这不冤枉人了吗?同时你教化大众也是等于教恶的方面。像子贡他见到颜回吃粥这个相,他就想歪了,想歪了之后他还去说,你看,这就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了,应该隐恶扬善就对了。见到那一幕我们不看,我们不要去想它,不要放在心上,更加不要说。而说什么?赞叹颜回善的方面,即使万一讲的善的方面不是真实的,你看走眼了,他没这个善你说有这个善,那总是有一个教育效果在,人家听了他总是受鼓舞。所以宁可多宣扬善,不可讲那个恶,是这个道理。

  「多闻多见之似知,次乎尽得其实之真知」,真知不是一般人就能得到的,他是要离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得到真知。我们一般人是靠多闻多见而得到的知,那是似知,近似,「故曰知之次也」,这是次一等的知。「知之次者,若为淑世牖民,述之可也」。我们在见闻当中得到的知,虽然是次一等的,但是为了教化世人,牖是劝导、诱导,淑是美好,就是使世间更美好,劝导人民行善,这个我们可以把它述,就是讲出来,讲出来的目的为了教育。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隐恶扬善,包括现在我们讲的媒体。媒体如果都能够隐恶扬善,那就达到淑世牖民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如果反过来,挑恶的来讲,善的就不去宣扬,那得到的后果便是社会大乱。因为什么?人家看到报纸上登的,天天都有这些恶事,杀人的、放火的,这么多人都是恶人,我干一点恶事无所谓了,我们比他还差远了。你看,这是扬恶了,扬恶他就人人去效法。如果报纸上全部登的都是善人善行,孝顺父母的、勇于救人的这些善事,这大家看了,你看,我做一点恶事,别人不说,这么多的善事看到之后,我自己不好意思,我应该收敛我的恶行,多去学学人家的善行,这就是淑世牖民。所以媒体对于这个社会有着巨大的教育的功能,这个影响力很大。我们恩师讲,这世界上有两种人能够救世界,也能够毁灭世界。一个就是国家领导人,他的一条好的政策,可以救国民;不好的政策,那就是使社会动乱。另外一种人,媒体的负责人,节目主持人,他们所宣扬的,现在那个覆盖面很广,也是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我们讲新闻记者那是无冕皇帝,真的他们这教化功能很大,用得好,和谐世界;用得不好,那就是天下大乱。

  下面蕅益大师有一个批注,对这一段解释,「知便不作,作便不知」。蕅益大师的批注叫「点睛注」,批注你看,龙点睛,言简意赅。这是讲夫子述而不作,他是真知。这个「知」,在古代也跟那个智慧的智是同一个字,所以这个你念「智」也行,念「知」也行。真知,那是智慧所知的,它是真知。什么叫智慧?自性当中本有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个才叫智慧。如果没有境界来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更没有分别执着,那叫根本智。缘来了,境界现前了,立刻观照得清清楚楚,完全明了,没有丝毫的错误,这叫后得智,这是真知。根本智和后得智是一不是二,只是看缘分,没有缘的时候,它是根本智;有缘的时候,它的反应就是后得智。这里讲「知便不作」,真正有这个智慧了,他不会去创作,为什么?创作是用自己的意思,他没有自己的意思,何来创作?所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作便不知」,搞创作的,用自己意思来发表文章、发表书,那个是什么?不知,没有智慧,也没有真知,为什么?智慧和真知被他这些妄想分别执着给障住了,所以它就出不来了。圣人就是教我们把这个放下,先从不分别、不执着做起,然后慢慢才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个真知就现前了。

  底下又说,「卓吾云:甘心为次,所以为上」。李卓吾先生讲,「甘心为次」,就是我甘愿、甘心情愿做次一等的这样的人。什么叫次一等的人?我不创作,我们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不是我说的,是圣贤说的,我做圣贤的次一等的人。能够这样做,「所以为上」,那你也能够做圣贤,为什么?你放下我执了,你放下自己的意思了,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了,你就能够成为上人,就是圣贤。所以我们讲谦德重要,谦德里头没有我。认为我很有成就,我的创作,我执太强了,你要出头,你要当第一,那所以为下。你要谦让,你要求次一等,不敢有自己创作,不敢有自己意思,只是老实、听话、真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你就为上了。这个意思很妙,我们要好好的思惟,做一个老实人,别那么多自己的妄想。凡是自己意思很多的人,那个人肯定得不到圣贤的教诲里头的受用。

  「方外史曰:今之高谈向上,耻居学地者,愧死愧死!」方外史讲,「今之高谈向上」,就是现在真的有一等人,夸夸其谈,讲起这些道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且全都是讲自己的那一套。人家看起来,这个人真有见地,真有思想!一般无知的人就会很佩服他。真正的方家看了之后只会笑笑,知道他没有真知灼见,他的知、他的见全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愈谦卑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有学问的人,自然就会谦卑。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愈深,他愈谦虚,愈不敢为天下先。只有那些半吊子的、半桶水,他们就会高谈阔论,谈玄说妙,讲得让人家听了似懂非懂,就对他好像很崇拜了。「耻居学地」,这种人不愿意当个学生,他以老师身分自居,认为我都学成了,跟圣贤人都已经差不多了,就是了。让他重新回头来认真学习,他不可能做到,他认为虚心向人学习是可耻的。这种人傲慢到极处了,读一读夫子这一段话,真的叫「愧死愧死」,惭愧死了!你看人家夫子多么谦卑!哪敢有自己的创作?

  这一章里面也多次讲到夫子他自己表达自己那个意思,很谦卑,你看后面第三十二章有讲到,说「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他说,写文章我还勉强跟人家能够相齐,还能够跟人家比得上,但是「躬行君子」,讲到力行圣贤之道,做个君子,我「未之有得」,我还没做到。你看人家孔子,大圣人,说自己连君子都没有做到。又在下面第三十三章也讲,「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敢称圣称贤,自己称自己作圣贤,他不敢。所以孟子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有大患,在好为人师,高谈阔论,自以为很高的,那都是学问不足的表现,真正有学问他自然就会谦虚。像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你看他们用稻子来做比喻,结满了果实的稻子,那个穗很重、很沉的,它都是低下头去,这代表什么?学问愈厚重的人,他头低得愈低,不敢自以为是,不敢有傲慢。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论语,述而第七
阅读全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