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我们先看《集注》里面的解释,「鲜,上声」,这里这个字是念险,不念先,是少的意思。「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这个「中庸」的中就是讲无过无不及,过和不及这二边都不中,过分了等于不及,所以中是无过无不及。「庸,平常也」,这个平常最重要是这个常字,它是长久的、永恒的,不是一天、二天。一天、二天你能做到无过无不及,那没什么,一辈子做这叫中庸,这才是真的,不是偶尔才遇到的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个「至」,是「极也」,当作极字讲,也就是极高的。「鲜,少也」,这个少,鲜是当少的意思,就是已经很少人,『民鲜久矣』,很少人能够有中庸之德,这是「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这是讲的这个意思。「民」是百姓人民。中庸这个德那是究竟、最高的这么一个德,现在人很少有这个德,这已经很久了,这是夫子的感叹。虽然中庸是至德,但是很少人能行了,而且已经很久没有人去行。

  《朱子集注》里面引程子的话说,「程之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少有此德久矣。』」这种解释非常的经典,程子说不偏就叫中,不偏二边,无过无不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既不左倾又不右倾,不偏左不偏右这叫中,中道。不易,是恒常,易是改变,恒常不变这叫庸。中庸合起来是不偏不倚,恒常不变。「中者天下之正道」,天下的正道,道是讲到宇宙本体,中偏重于作用上来讲,天下本体的作用就是中。「庸」,是「天下之定理」,定理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自从在这世间教衰,什么教?圣贤教育,衰了。当年孔子在世是春秋时代,礼虽有,条文在,但是没人去讲了,所以这个礼也是形同虚设,没人遵守。这些道德仁义没人讲,大家也就不知道要去行了,所以「民不兴于行」,不去做。「少有此德久矣」,很久了,已经没有人真正去行中庸之德。说老实话,中庸这个德是什么样的,都没感觉了,更不要说去施行。

  从这个话我们也能够感触到,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去兴学办教,去办教育。通过办教育,大家才能够真正明了该如何去落实。如果都没有人讲了,那怎么会有人做?所以兴德第一步先得兴教,教不兴,德怎么能兴?要有人去讲,所以《礼记·学记》里面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恩师今天讲课时候还特别提到,说假如国家能够有个五、六十人做老师,他们有德行、有学问,天天把我们古圣先贤的这些经典拿来开解,教导民众。现在可以利用远程教学的工具,用网络,用电视、电视台来教学。这样,我相信中庸之德就会慢慢复兴起来,这是至德。先从基础德行开始教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基础的德行,这些基本的道德做到了,那才能够提升到中庸之德。中庸之德是圣德,你成圣人了,你才能够真正行出中庸。

  那得一步步来,我们现在从我做起,得从自己做起,不能要求别人。我们先天天在这里学、在这里讲,也通过网络,现在很方便,这种教学方式又不会很贵,建一个网站现在也很便宜,天天讲。有人来听,可以,很欢喜。没有人来听,也很好。像夫子「学而篇第一」就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是什么?他来听课,来听课的是朋友。现在通过远程工具,不用来到现场,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面前也是有朋自远方来,来到我们这个空中课室,来一起学习。当然你来现场那是更加欢迎,但是总是要看个人条件。如果人不知,譬如说不知道你在讲演,不知道有这个网络,或者是他们不想来这学,怎么办?我们也不愠,不在乎,不会心里不满意,这是不亦君子乎。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得其乐,自己能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教,最大利益是自己。你看一部《论语》,从开头到现在,我们讲到这次是第四十三集,八十六个小时,真正从头到尾用心听的,一集都不落的,甚至一分钟都没有开小差走神的,只有一个学生,就是自己。其它人肯定是会缺一堂课、二堂课,这是肯定会有,上课的时候会不会开小差、打瞌睡,或许也会有的,只有一个人、一个听众最忠实,就是自己。「学而时习之,不也说乎」,自己教自己学,教学相长,自己又是老师又是学生,跟大家一起来成就,这真的里头是其乐无穷。国家真正有几十个人他们一起来教,专门教伦理、道德、因果,那我相信这个社会是很容易和谐起来。

  蕅益大师对这一章没有批注,但是在《中庸》这篇里头,他有讲,讲了这个,那我们就拿他《中庸》里的批注来这里讲,这句话其实在《中庸》也出现过。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在他的《中庸直指》里面是怎么说的,「中者,性体。庸者,性用。从体起用,全用在体量,则竖穷横遍。具,乃彻果该因。」这个中,中庸的中讲体上,性是我们的自性,讲到的是宇宙的本来,它的本体,这是讲中。自性有体也有用,我们讲体、相、用,这是三而一、一而三,有体一定有相,有相也有用。这个相是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万事万物,这是相。相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整个宇宙一切时空当中的一切众生,一切现象都是它的相,都是我们自性所变现。庸就是讲它的用,大用无方。「从体起用,全用在体量」,这个用是从体上起来的用,本体中起来的,所以这个用也回归到本体。这个量是讲它的容量,量是什么?「竖穷横遍」,竖是讲时间,穷是尽,尽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上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叫竖穷;横遍是空间,遍法界虚空界,这是体的量,那个量是无量,不可思议,整个宇宙。所以这个作用,整个宇宙都作用,讲到中庸,真的是它的体、相、用都是圆圆满满。什么人能证得这个境界,只有是圣人,他证得这个境界了。

  《中庸》里面有跟这一章《论语》类似的话,它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你看跟这个基本是一致,这出自于《中庸》,跟《论语》这个话完全一样。所以蕅益大师批注《中庸》里的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套用。「中庸其至矣乎」,也就是讲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这是至德,赞叹中庸。中庸到底是什么?我们再简单一点讲,它就是自性中圆圆满满的德行、性德。「民鲜能久矣」,当然少有人能行,而且很久没有人能行。蕅益大师批注中说,「中庸是大本达道,所以为至」,这个至是极了、至极了、到顶点了。为什么中庸这个德是到顶点了,叫至德?它是大本达道。大本实际上就是讲我们自性、大根本,宇宙都是自性所变现,所以这个是大根本。达道是通往自性的那条路,道就是路,达道就是帮助我们恢复自性的这条大道,那这是中庸。所以中庸能够帮我们回归到自性上,又是自性圆满的德用,所以称为至。

  下面说「必具真智真仁真勇,然后能之,所以民鲜能也」。智、仁、勇,这是三达德。这三德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自性,实在讲智仁勇就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能。智是智慧,真实智慧。仁是仁慈,「仁者爱人」,「仁者无敌」,他没有对立,他视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体,这是真仁。真勇,这个勇是勇敢,为什么他能够有勇敢?因为他无我,人到了无我的地步,他就真勇敢。你有我,那你还不会是真勇敢,你会有顾虑,而且你可能只是一种义气上的勇,不是那个理智起用的勇。一时冲动起来,那个勇不是真勇。真勇是在真智、真仁的基础上。智慧是能看破,知道什么?宇宙人生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宇宙万物都由我们这一念心性变现,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空假中三观」。空观,知道一切现象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它是你念头所生。现在科学家讲的波动产生的现象,根本没有物质,只有波动,你看到了本质。

  你看到这个本质,你就知道,这世间任何事都是空的、都是假的。而虽然是空、虽然是假,但是它又有,那么这个有是什么?所有众生跟我自己就是一体,同出一心性,都是心性所变现的,是一体,所以你能在起用上就是仁。仁是没有对立了,真正是一体了,你的存心才叫仁。做事自然就有勇,无我了,哪怕你把我的命要了去也无所谓。因为本身这个身体就是空的、就是假的,而且为了行仁可以舍去,这真正是真勇、大勇。具备了智仁勇这三达德,「然后能之」,才能够行中庸之德。所以中庸之德,至德,「所以民鲜能也」,很少人能够做得到,毕竟有智仁勇的人太少。

  古书上记载的圣人能够有中庸,像尧舜,《尚书》上讲的叫「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用中庸,尧舜能做到,孔子也能做到。再后面谁能做到?那我们不敢去评定,因为我们自己没做到。没到这个境界,不晓得。但是我们能够学,学着去做,慢慢做到。我们以孔子为例,这就好学了,有个榜样。像我们刚刚讲完的这一章「子见南子」,孔子去见南子这就是中庸之德,他具备了智、仁、勇。他有智慧,知道谁该见、谁不该见,弥子瑕他就不去答应他,不去做他的家臣。但是南子要求跟他见,当然一开始是推托,后来发现还是可以去见,这个人如果能改邪归正,对卫国有好处。这是他的智慧。

  仁是什么?刚才讲的,不舍罪恶众生,对南子这样的人还去见,还希望能够使她改邪归正,这是一片仁心,不舍弃机会。而不仅对南子,更重要的是对卫国上下朝野百姓。如果这一次见,南子果然不障碍,能够让孔子在卫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复兴周公之治,这个功德利益是无与伦比。所以就为了这点,还是去见,这是他仁的地方。他绝对没有想到为自己个人功名利禄的问题,他没有自己了。子路就很难体会到孔子的这片仁心,所以他不悦,那这不悦就是过失,他没有中庸,说老实话,智仁勇他也没做到。孔子这个勇才是真勇,子路的勇还有一点点属于匹夫之勇。为什么?智慧不足,这就不是真正的勇了。孔子去见南子,这就是勇。难道孔子不知道南子是淫乱的人吗?难道他就不知道假如去见了南子,可能很多人会有闲言闲语吗?甚至自己的弟子可能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见、看法吗?孔子都知道,但是为了行仁,这些可以放下。所谓「清者自清」,真正你是心地光明磊落,希望能够一心、一个念头推行礼治,以后别人会明白的,让后人去评论功过,我只一心行道、行仁,你看何等的勇气!

  《中庸》这篇文里头,以后我们会学到,因为它是四书中的一篇,这一篇里面它对中庸「中」字做了一个定义,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讲到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中的定义,我们这里用《中庸》的定义就更能够深入的体会。「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叫中。喜怒哀乐是我们的情感,情感之未发这叫中。是不是说我们没有情感的时候,这才叫中?那不是。没有情感叫木头,没有反应那叫木头。喜怒哀乐有没有?有。但是喜怒哀乐发与不发,这个跟中有什么关系?未发就是讲的喜怒哀乐都不到的地方,这叫未发。不是说你没有发作的时候,那个当然好理解,但不是事实真相。我们没有发喜怒哀乐这个情感的时候,也未必是得到中,所以这里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不是说没有发作的那个时候,难道发作的时候就没有中了吗?

  这里后面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本是什么意思?就讲的宇宙的根本,这是自性,中就是指自性。所以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它缘不到自性,喜怒哀乐是我们的执着、情执。情执这些执着,当然也包括妄想分别,自性里原来没有的,所以这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就能体会自性是什么。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你才能够见到自性。喜怒哀乐发作的时候,能不能放下?也能放下,那是表演。圣人有没有喜怒哀乐?有,可是他喜怒哀乐都是为了众生。好比父母对儿女,儿女不听话,父母显一个怒相,打他骂他,这是怒,怒也是爱,大家就能明白了。喜怒哀乐都是爱,都是仁慈,都是智仁勇的表现,圣人喜怒哀乐,无不是帮助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个不妨碍他自性起用,所以喜怒哀乐到这个时候,还是自性的作用,还是性德流露。

  「发而皆中节」,这发出来了,中节,这叫「和」。怎么叫做中节?简单的来讲,你没有自私自利了,这就是中节了。如果有自私自利,那你就不得中节。一般来讲,这个中节就是不要过分。过分不过分,不是看自己这方面来讲,是对众生来讲,让众生能够觉悟,该发的就得发,这就是爱,这就是慈悲,这就是仁。对自己不能发,自己要是真有喜怒哀乐,为自己,那叫烦恼。那怎么能叫中节?有烦恼就不中了,所以不和了。和是跟什么和,跟自性和。有烦恼,这就背离了自性,这就不和。放下了自私自利,放下了我执,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就跟自性和了。喜怒哀乐无不是利益众生的表演,所以这里讲的「中也者」,中就是天下之大本,就是自性。「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达道,就是恢复自性的这个道、这个方法。

  我们用性德、修德来比喻,中就是性德,和就是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中是属于明德,明德本有的,这个是你自性中本有。那明明德,就是讲和了,那就是你要去修,你要去让你的明德显明出来,这要通过这样一个修法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真正明心见性了,恢复自性了,天地万物无不是从自性所变现,自性所生,这时候你跟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了,你是大圣人,你所有的行为都是利益天地万物。真正是《法华经》里讲的,众生以何身得度,你能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性德圆满现前的表现。所以《中庸》里面这个解释,把中庸之德可以说给我们显现出来,这个德是自性里的,性德。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里面,他偏重在儒这方面来讲。「中庸」的庸字,依郑康成的批注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作用字讲」,中用,用是用途的用,一个当「常」字讲,这两个讲法都很好,而且可以相辅相成。他引了《礼记·丧服四制篇》,这是《礼记》中一篇文说到,「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它讲到说行丧、丧事,我们服丧一般都是三年,实际上《礼记》上有一个具体说法,这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头尾三年。《弟子规》上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用三年为限。「贤者不得过」,贤者是什么?很有孝心的人,父母过世了他服丧,三年常悲咽,过了三年他还会悲咽,但是在礼上讲你要有节制,不得过,过分了也就不合理,不中庸了。「不肖者不得不及」,不肖者是没有孝心的,他觉得三年太久了,服丧服了一年,就想中止,这就不及。这不得不及,就是一定要依礼行事,所以礼是帮助我们达到中庸之德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此丧之中庸也」,以三年为限,这是什么?在丧事上的用中,所以中庸的庸当用字讲,是用中,用就是礼。后面又说,「王者之所常行也」,王者是讲天子,天子提倡礼,常行于礼,这个常是永恒不变,所以中庸的庸字也可以做为常字讲。在这引用的这句话里面,体现了庸字作用字讲、作常字讲,两个意思相辅相成。

  刘氏说(就是刘宝楠),说「不得过不及,谓之中」。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过和不及都不属于中,不过无不及那叫中。「所常行(王者之所常行),谓之庸。常行者,即常用是也」,所以它这个常和用合在一起讲。「故赞舜之大智曰」,赞叹舜的大智能,「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舜的智慧体现在哪?中庸,执其两端,而用中于民,这个两端《尚书》里讲的「惟精惟一」。我们用佛法的观念来讲,就是空、假、中三观。执其两端,他知道一切现象当体即空,但是它又有假象的存在,他空和假都知道,这叫两端,但是他用的是中,叫「允执厥中」。对于老百姓他能用中,这是圣人的智慧。「用中,即中庸之义是也」,所以中庸就可以当作「用中」来讲。这是给我们讲中庸的这两个定义。

  中庸是至德,民鲜久矣。为什么人民(就是一般普通人)很少能做到中?这是我们讲到的,我们刚才看到的贤者容易过,不肖者容易不及,过犹不及,过了、过分了这也不中,不及也是不中。所以很难去拿捏得准,这确确实实不容易。而且要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这就太难了,这只有圣人能做到。这个圣人为什么能做到?我们去分析分析,圣人他跟我们凡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什么?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假如他有妄想分别执着,有执着是什么?执着假象,凡人就是执着假象,就偏在有上了,对于现前的境界他以为真有,着实了,就不得用中。如果我们放下了执着,知道一切法、一切现象是空的,那什么都不要做了,那就偏在空上了,这也是不能用中。那么他有分别,分别他就有取舍,他有自己的意思,这就错了。要把这个分别执着放下,还要什么?把念头都放下,没有任何自己的意思,没有自己的念头,完全是恒顺众生。这时候才做到什么?他既不偏空,也不偏假,他就能用中。所以说到底,中庸这个德是果德,圣人的果德,哪里是这么容易可以达得到的?我们下手处先放下执着,在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着先放下执着,就是不要有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放下执着。执着自己的见解,执着自己的任何的意思,都是属于执着,我执、我见。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重在落实,讲到落实这就高了,高级的落实,它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我们一讲落实很容易偏。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我是听不少人这么讲,都有这个问题。过去没学《弟子规》的时候,迷在五欲六尘当中浑然不觉,也不知道敬重父母,对于自己修身这方面,也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结果学了《弟子规》,听了我们的一些论坛,像青岛企业家论坛,这里面教导孝顺父母,学《弟子规》,要吃素,健康饮食。回到家里他就一下子跟过去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自己的父母来孝心,天天鞠躬。而且担心父母现在老吃肉,怕身体不好,会有三高,肉也全撤了。而且让父母也跟着学《弟子规》,看到父母哪一条不符合《弟子规》的,立刻就提出来纠正父母,搞到家里压力很重。不学《弟子规》,好像大家还觉得挺好的,家里没什么压力。一学《弟子规》,好家伙,肉也不能吃,酒也不能喝,又不能看电视,电视都是污染,只能天天看《弟子规》,看「幸福人生」光盘,家里人都不自在,这就没有用中。所以家里人都产生逆反心理,一听到儿子脚步声要回来了,赶紧、赶紧把肉都收起来,这学《弟子规》的人回来了,酒瓶子赶快收起来,他们做好准备。你看就这种心理,闹得家里真是有点鸡犬不宁。这是什么,不学《弟子规》则己,一学反而大家烦恼更多。这属于什么?偏了。没学《弟子规》之前,偏在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烦恼当中。一学《弟子规》,好了,偏到这边来,一定要学圣人,什么都不能做,如果谁要是犯了《弟子规》,就进行批判,这个又偏了,这都不属于用中。用中是什么?一定是会先自己学,《弟子规》不是先让别人学的,我要先学,我不要求别人学,这就近似于用中。他不偏执,不激进,不会一下左、一下右,大家觉得能够挺正常。学《弟子规》的人,正常的就是应该让家庭更和睦、家人更欢喜,这就对了。愈学家庭关系愈僵,这就学(得)有问题。我自己以《弟子规》为例,当然学佛、学儒都是如此,这种问题真还不是少见,我听说过不少,这就不懂用中。

  我还举出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参考,用中实在是不容易,稍有执着你就不中了。这是我把工作辞掉以后,我学习传统文化了,一学感觉到自己确实太不足了。真正学然后知不足,发现自己根基太浅,又没有定力,又没有智慧。不要说帮助别人断烦恼、开智慧,自己的烦恼一大堆,自己未度,何能度人?所以就想到赶紧先得自度。结果我的老师,恩师就常常让我出去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头两年。因为恩师致力于推动宗教团结、推动传统文化,这是和谐世界的至德要道,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宗教团结,这个世界就能和平。能够把传统文化弘扬开来,人心就能转变、就能回头,社会就能和谐。这些工作,一开始老师带着我们去做,以后的这些对外交往活动,全由我来代表他老人家去参加。他老人家也年纪大了,所以让我们去参加,当然这是做为学生弟子义不容辞的。

  但是我有一个疑惑,我就有一次,我记得是到马来西亚的时候,在马来西亚也是推动传统文化。有一天早上跟老师一起吃早餐,吃完之后就闲聊,我就把我的疑问提出来。原话怎么说(的)我有点忘记了,把意思说出来。我就向恩师请教,我说:儒家也好,佛家也好,是讲众生跟我是一体的,自他不二。你看《论语》里面「颜渊问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人跟我是不二,天下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我怎么能够使天下归仁?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和谐世界?天下所有的人都变得仁人,变成仁人,那就天下归仁。既然天下跟我是一不是二,我就好好的成就我自己,那就能够使天下归仁。你看孔子讲,我们自己克己复礼,就能使天下归仁。那这样我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修行,这也能够成就天下归仁。对不对?确确实实,天下跟自己不二,你自己成就了,天下也跟着你成就,这是你的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你看提的问题都挺尖锐,引经据典,把这个道理提出来。

  我的意思老师也明白,我不想出来,我就想着好好赶紧成就自己,我的圣贤书读得太少了,我得好好的埋头苦干一场。现在老是出来弘扬传统文化、团结宗教,这些事情太费时间了。结果老师就跟我讲说,「你想成就?等你成就了,恐怕这世界也该毁灭了。」说这话很像禅门里的机锋话,都是直指人心的。我当时就辩论,我学了点理论,半懂不懂,还能讲出一些道道来。我就说:孔子讲「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们使天下归仁、要和谐世界,靠自己就行了,何必去推动传统文化?去帮助别人?天下众生跟自己是不二,我自度了就是度他,何必自度以外别求度他?我是这个(意思),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偏空。恩师跟我讲了一句说,说「既然你能不二,你度人也是度自己,那你为什么不去度众生?不二,那你还是有二,你说要先度自己再度别人,这不有二?度人不就是度自己吗?」

  这话讲了,当时我若有所悟,开了窍,我说不出来,真的无言以对。现在我就明白了,我偏在空上了。原来没有真正发心修学圣贤之道,偏在有上、偏在假上,没有成就就发大心要度众生,结果自己还是烦恼。原来就是在度众生方面很有热心,可是自己没有踏踏实实想自己断烦恼,这是偏在假上,凡夫的知见。结果学了之后又偏在空上了,没有发起这个大心要去度众生,有是有以后再说,先自度,这又偏有空上。要知道,偏在空上、偏在有上都不是中,不是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成了小人了,不能够行中庸就是小人。

  小人也不是污蔑人的话,你看我们前面就学过了,孔子对子夏讲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我们学儒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什么?他发大心为众生,他来学这个道,他这个愿是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君子儒。小人儒他只求自度,只求自己正心修身,当然也是很难得,偏在自己,小乘,不是大乘,这叫小人儒。所以小人儒不是污蔑人的话,心量小就叫小人儒。我知道原来自己做了小人都不自知,心量太小,只想自己了,原来也想自己,学了圣道还想自己。现在要把自己浑然放下。无过无不及,这叫中庸。不及的人,他是心染在世欲上,追求名闻利养。我以前也是,追求当博士、当教授,出名气,写很多文章出来也是为了功名,这是世欲、世染,这不及。结果学了圣贤之道了,要放下,放下,不要出头露面了,什么都不要干了,就好好先成就自己,这就是什么?过了。都是什么?有个自己在。

  无过无不及者,他全没有对自己考虑,只有替天下考虑。只有什么?有没有缘分。有缘分,就出来;没缘分,那就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还是为了将来缘分成熟,可以出来兼善天下,这个才是中庸。所以我们学这些圣者,不能够只从他的形迹上学、从他的形式上学。像颜回他没有出来做官,他就是守着他的陋巷不改其乐,那他是小乘吗?小人吗?不是,他是真君子、真仁人。为什么?当时没有这个缘分,让他施展他的抱负。包括我们《论语》前面,就是这一章,我们也看过的,闵子骞当时也有人请他,季氏请闵子骞做费邑的宰官,闵子骞也推辞,他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季氏这个大夫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明君,他自己不守礼,所以闵子骞不愿跟他为伍,就没有这个缘分。如果真正是像文王、武王这样的领导,闵子骞一定出来。所以出不出来看缘分,不是说他没这个心,他有心兼善天下,只是缘分还没有成熟。孔子也是,他看到没有缘分,回来到自己家乡写著作留给后世,这是兼善天下、兼善后世。

  我们现在当然还是不会那么随便出来,我自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其它的演讲活动,除非是恩师亲自要求的,或者是他赞许的,那我们去参加,我们去帮助推动一下传统文化。自己中心的任务,还是放在修学上,深入传统文化的经典,这是独善其身。但是我们有这个缘分,是什么?可以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学,我们可以兼善天下。所以我们天天在这里讲课,这不也兼善天下?恩师跟我讲的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在摄影棚里面我们就能实现。对众生讲课、对大众讲课,就是度自己。人家听不听得明白,我们不晓得,可是我们这样讲自己能明白,自度和度他不二。过两天恩师要带我们去罗马、去梵蒂冈会见教皇,去跟他们谈宗教团结,大家共同推动伦理道德的教育。宗教里面讲伦理道德,天主教,这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合在一起最多人数,伊斯兰教第二,第三是佛教。三大宗教如果都能够推动伦理道德的教育,三个教的人口占了世界人口一半,那这个是对和谐世界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事情要不要做?要做,所以我们又得把课程暂时放下,还要出去忙一忙这个事情。

  这是什么,缘分来了。缘分来了,我们如果推辞,这就不是用中了。缘分来了,我们要认认真真的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圆满,不遗余力的去做,能不能成功,我们不问,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些事情确实很难做,不可为,但是还要去做。虽然有可能是失败,有可能不成功,但是这样做的本身就能觉悟一批人,它就有效果。孔子当年不就是如此吗?你看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当时周游列国是靠马车,周游的区域不大,仅限于中原地带。孔子到哪个地方都是要说服这些诸侯大臣,希望他们能够恢复礼治。现在恩师带着我们不也是周游列国吗?只是现在不是坐马车而是坐飞机,这个地方大了。你看这么多年我们跟着恩师,跑遍了全世界五大洲,老人家八十多岁了,还不遗余力,不辞辛劳,他这个仁心绝对不亚于孔子。孔子到了六十八岁就回自己家乡,他就不再出来,参加外事活动,派弟子代表参加。我们的恩师现在八十四高龄,重要的事情,还都是自己要必须参加,那我们做为弟子的怎能够不去勇于担当一部分?

  所以这回头想想,我当时提出的这个问题,很不对!那是什么?全想着自己了,根本体会不到恩师那一分仁慈的心,替天下人着想的心。所以自己没有智、仁、勇,没有智慧,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仁,心只想自己,就没有仁,爱人的心不够。勇就更没有了,不敢担当。现在经过了也是将近一年的学习,问这个问题到现在一年,提升了,知道自己过去不足,现在改过来,慢慢的使自己的智仁勇提升,这是恢复自己的性德。像孔子,你看为了推行礼治,现在我们讲弘扬传统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节都可以牺牲,见南子就是可以牺牲名节。士人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名节都能够放下,什么都可以放下,全没有自己,全不为自己考虑,全是为万民着想,我们慕贤当慕其心,学孔子要从这个存心上学。

  所以夫子慨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人能做到的这个太少。说少,实际上是什么?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发愤去做、去努力,不是只单纯一个感叹而已,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发起这个心,断自己的执着,把分别执着放下,然后我们才懂得用中。所以现在是我自己找到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因为自己没有智慧,不知道该怎么做,那我如何去行智仁勇、行中庸?我只是老实、听话。恩师有智慧,我们就听老师的,老师叫我去东就东,去西就西,叫我坐下来就坐下来,叫我站起来就站起来,这就是最简单。这虽然不能叫中庸,但至少可以听一个中庸的人讲,老实听中庸人的话,老实、听话、真干就好了。先听话,依教奉行,慢慢慢慢自己就明白了,学着颜回不违如愚。我现在不是如愚,是真愚。真愚,慢慢慢慢你不违就行,你不明白先去做,做到了你就明白。我们这种人属于中下根人,上根人是一点就明白,他就去做,那是上根人。我们下根人讲是讲不明白,所以老师也不跟我讲太多,叫我去做,那就老实做就好,做到了你就明白了。

  像我告诉你这条路可以到北京,那你就不用问说到底是不是会到北京?这条路是往东的、还是南的、还是西的、还是北的,方向对吗?你盘问这些浪费时间,何必去问?一个过来人告诉你,这就是北京,你就往这条路走,你就听话,直走,走到北京,你就知道这条路果然是到北京。下根人也能成就,只要老实听话就行了。老实听话,这也是性德,你就随顺。孝顺,先要做到顺,你才能做到孝,孝是达到一体的境界了。老一代和子一代合一是孝,老一代是谁?圣人,圣人跟自己都合一了,自己就是圣人。先顺着圣人讲的话去做,等你做到了,你就不知不觉你也成圣人。这是一个,我发现是好方法,所以有老师重要。没有老师,靠无师自通我办不到,我一定要有老师,这真是幸运,可遇不可求。遇到老师,这叫不仅是三生有幸,百千万劫难遭遇,你知道有这么难得的机会,你就得努力,真正踏实依教奉行,不打折扣,最后你也能走到目的地。中庸之德,至德,你也能做到。这样学儒,最后你能够真正变成圣人。所以我们学《论语》重在力行,不是光在理论上讲。重在什么?我们去落实。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论语,雍也第六
阅读全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