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讲三年不改父之道,这叫孝,我们来看雪公的讲要。「此章与学而篇同」,这一章在「学而篇」第一篇里面就出现过,「学而篇」在第十一章就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跟这里重复,那为什么会重复?而且这里只出了一半,他前面那一句没讲,他只讲后半句。「集注胡氏谓为复出,而逸其半。」《四书集注》朱子引用胡氏的说法,说这是重复出现的,所以不必写这么多了,所以就省略前半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只是说后面「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就讲后面一半,大概是为了省点字数。中国人喜欢简单,写的字愈少愈好。那我们会问了,为什么这一章要出现两次?是一个错误还是有什么其它的意义?「先儒考汉石经亦有此章」,古代的大儒,他们考证汉朝石经,发现这一章有,就是它确实有重复,两次出现。「当是弟子各记所闻」,推断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弟子,当时听到孔子讲这个话,把它分别记录下来,出自两个人的手,不是一个人的手,所以两个都出现了。

  「刘氏正义云」,刘氏是清朝大儒刘宝楠,他有一个《论语正义》,批注《论语》的,说到,「案论语中重出者数章,自缘圣人屡言及此,故记者随文记之。」这是根据《论语》当中这种重复出现的有好几章,这是其中一种。为什么会有重复?大概是因为圣人常常讲这句话,他不是一次讲的,应该是讲了多次,所以听的人每听到一次就把它记下来,最后整理就有重复出现,「随文记之」,最后就记录下来,就重复了。那么重复的,说明很重要,如果不重要,孔子不会重复。孔子是敏于行而慎于言,言语都非常的少,怎么会说废话,说重复的话?要说重复,肯定是因为这个非常重要。「春秋繁露祭义篇」,这篇古文当中引「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这是孔子自己说的,在这些诗书当中有重复的地方一定是很重要的。呜呼是个语气词,说什么?「不可不察也」,不能够不细细审察,因为这里头必有「美者」。美者就是一定会有美意在里面,深意在里头。我们不能够囫囵吞枣略过去,重复的更要留心去看、留心去悟。

  雪公又引郑注,郑康成他的批注说,「孝子在丧,哀戚思慕,无所改其父之道,非心之所忍为也。」为什么讲三年不改父之道?父之道,一般讲父亲的做法,先人的规矩。那么孝子三年当中,没有改变父亲、先人的做法和规矩,这是为什么?因为孝子行丧三年。古人守丧得三年。这个三年,《礼记》当中有提到,这是什么?是二十五个月,不是说满满三年,它是头尾三年。二十五个月,两年零一个月,这就属于三年了。三年当中,孝子哀泣思慕,很悲哀,心里很难过,为什么?因为父母不在了,自己没有机会去行孝,很遗憾。又很思慕自己的父母,这三年当中都是处于哀思的状态,没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所以就不能改变原来父亲的做法。

  譬如说这个家有家业,这一家是有家族的生意,那孝子这时候不能管生意了,生意由下属去做,完完全全按照父亲遗留下来的这些做法规矩来做就好了,不要改变,是这么个意思。「非心之所忍为也」,不是说这个孝子心里故意克制自己,不去改变父母留下来的做法,这是因为他没有心思去改变,他的心思全在哀思上面,是这么个讲法。所以这是很自然就会做到三年不会改父之道,等三年哀思以后,那要改革、要创新,三年之后才有这个心思考虑。你看孝子心多么的淳厚,真正像《论语》里面讲到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属于追远,父母走了,缅怀、悼念、思慕父母,其它什么都不想想。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父之道」往往是先人留下来的,先人留下来的道肯定有他的道理。一个家有他的家道、有家风、有家学、有家业,做儿女的应该继承家道、家风、家学、家业,不能轻易改变,这也是什么?孝顺。《中庸》里面讲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继承先人的志向,不改变。特别是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经过了历史的验证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轻易改变。这是真正的孝,这是养父母之志。父母虽然不在了,我们的孝心还在。

  譬如说现在我们这个家,已经不像古代的那个家,现代的家是什么?已经是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小家庭。古代人讲的家,那是几代同堂,大家庭,所以家真有它的家风、家道,有家规。家要是没有家规,那就乱了。我们恩师提倡,现在一定要恢复家的精神、家的文化,那才能真正恢复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是家。你看《大学》里讲的修身齐家,才有治国平天下。你能齐家了,你才能治国平天下。古代的家,那是个大家族,几百人住在一起,你能够管理好这个家,当然你能治国平天下。可是现在这个家没有,那谈治国平天下好像我们没感觉,所以要恢复传统文化必须要重新建立家。

  我们的恩师说,现在要恢复以血缘关系建立的大家庭,已经不可能了。你说几代同堂在一起,肯定闹矛盾,不可能了,也不愿意这么做,都分散了。怎么办?现在我们的社会结构有新的现象,就是团体很多。像企业是个团体,什么协会也是个团体,团体不就好像家一样?只是在团体当中的成员,不是以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而是以共同的理想目标结合在一起。大家要做同样的事,结合在一起,这是同志,志同道合的。在这样的一个团体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恢复中华家的精神。这个团体有它的家道,有它的家风,有它的家学,有它的家业。

  譬如说一个企业,它有所谓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应该是什么文化?应该是恢复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企业的老板就好像家长,企业的员工就像儿女。企业当中的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就好像父子、兄弟的关系,这一个大家庭。所以,做老板的要像父母关心儿女一样去关怀员工,员工要像对父母一样去事奉老板,就是为老板服务,忠于企业。像我们协会,这也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我们恩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我们就像儿女一样。我们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比我们小一辈的,我们要把他看作儿女;比我们年长的,把他们看作父母。一个大家庭里面,老中青至少是三代,甚至可能有四代、五代,这不是等于几代同堂吗?我们共同来落实家道、家风、家学、家业。

  家道是什么?家道讲的我们的关系,道是讲伦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我们协会是做弘扬正法的,大家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来,有来做义工的,有来做职工的,有来做听众的,做共修的,这都是一家人。这里面就有五伦关系。你看父子,刚才讲的,我们的恩师跟我们就像父子一样;有兄弟,兄弟姐妹;有夫妇,夫妇怎么讲?我们不讲夫妇,我们讲弘护。因为一个家,古代讲是男主外女主内,主外的在外面挣钱养家,主内的护持这个家,同时培养下一代。我们这个道场协会有弘法的、有护法的,弘法的上镜头,主外,对公众演讲;那护法的,在台后默默的护持。弘护是一体,把夫妇这伦改成弘护这一伦。剩下的君臣,有领导、有被领导。一个团体有执事,我们大家都得守规矩,听这些执事的安排。如果不听安排,就乱了。有君臣关系、有朋友关系,五伦关系可以在此落实,这是家道。

  家风是什么?是伦理道德。我们要讲道德、讲礼仪、守规矩,落实我们恩师提倡的三个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儒释道三个根,就是我们的规矩,这是家风。我们协会也有特别家风,就是什么?绝不化缘,绝不募捐,我们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我们在此修六和敬,这都是家风。家学,我们天天在这上课。你看现在一天八小时上课,这是学什么?学习中华儒释道传统文化,天天讲学不断,这是家学。家业,我们荷担圣贤家业,自己成就,也弘法利生,这是我们的事业。你看这不是在我们协会当中落实家的精神吗?大家同心协力为共同的理想,共同走这段路,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希望把传统文化真正复兴起来,我们要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这里「三年无改父之道」,我们的恩师给我们做最好的样子。他学传统文化,学儒释道从哪学的?从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老人那学的,这法脉从雪公那传下来。雪公是印光大师的学生,这法脉从印祖那下来的。雪公教我们恩师讲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复讲的原则。复讲就是讲课的时候完全按照老师的意思来讲,不能添加自己意思。一定要什么?守规矩。特别是讲佛经,因为佛经义理深奥,我们不能够凭着自己意思乱讲,那容易讲错,误导众生。我们恩师守着这个规矩,守十年。我们的老师学法的时候,你看第一天,老师就给他三项条件,第一,说你来学习,过去你曾经跟过一些大德学习,听过他们讲课,可是在我这重新学,以前学的不算。你所学的我都不承认,你就现在从头开始跟我学。第二,我不允许你看的书你不能看,你只能看我规定你看的书。第三,我不同意你听别人讲课,你绝对不允许听。三个条件。然后告诉我们恩师,这个也不是长期的,你得先守五年,五年之后,这条件就放开了,你能不能做到?我们恩师当时不理解,年轻,还说这个老师是不是有点跋扈,怎么说这三个条件?但是真的是善根很深厚,他同意了,同意了就好好遵守。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感觉到真是好。为什么?心清净了。你想想,不准乱看,眼睛给蒙起来了;不准乱听,耳朵给捂住了,这心也就清净了;以前学的都不算,现在从头学起,这也没什么可跟老师争执的地方,所以心也就老实了,听话了,这很容易就与道相应了。所以他马上就得到受用,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那个不亦悦乎的感觉。然后他自己跟老师讲,五年不够,我要延长十年,我遵守十年。真的,我们恩师遵守老师这个规矩,遵守了十年。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三个条件加上刚才讲到的复讲的原则,这叫师承。老师教徒弟都是这么教的,不允许你乱听、接受外面的这些。学到的很多东西,统统是把心学乱了。就让你单一的跟着一个人学,老老实实的你复讲老师讲过的经典,老师怎么讲你就怎么讲,别人讲的都不能引用,这个时候真的就学到了老师的心传。后来我们恩师遇到了另外一位讲经的大德,他是谛闲老法师的弟子。两位老人家碰上面之后一谈起来,才知道原来过去谛闲老法师教弟子也是用这些条件,不是说我们李炳南老先生自己发明创造的,这原来就是从古到今师承的做法。

  所以师父现在也用这个方法来对我,我也得老实遵守规矩,真的不仅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要十年守着这个规矩,无改于父之道。这个父之道就是老祖宗的道,老祖宗的做法。守着它,守十年了,你开悟了。开了悟,你讲经你爱怎么讲就怎么讲。为什么?你都开悟了,你是自性流露,你不用看批注,拿起经就能讲。这经也是自性流露,你证得自性了,讲的都是符合自性。现在我们没有证得自性,怎么讲?拿老师的批注来讲,讲老师的意思。我讲了三年,三年下来一方面学、一方面讲,过去也至少有十几年的听经的基础,所以对自己老师的意思比较能够融会贯通。所以可能恩师看到我可以讲一点他没讲过的经典,像《四书》他过去没讲,他也让我讲。这是什么?老师同意,确确实实也看到对现在众生有帮助,所以他让我讲这个。过去虽然他没讲过,但是他知道我有这个能力讲,他才让我讲。我们讲也不敢用自己意思,只是什么?我们对老师讲的意思很熟了,所以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时候用老师哪一条意思放在这讲。所讲的全都不是自己意思,都是老师讲过了,我们自己记得住,在这里融入进来讲。而且我们所参考的是我们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还有蕅益大师,蕅益大师那更是证得自性的大德,他们讲的没错。所以你看看我们讲,不敢直接讲原文,都是只讲批注。这些大德怎么讲的,我只是把它用白话讲出来,然后给您再开解开解,让意思更加明显,仅此而已。再了不得加一点案例,使到这个意思更加明了,我们是这么讲。这也都属于大方向来讲,复讲老师的意思。

  真正到最后,就能了解夫子讲的「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复讲。我们只是把这些意思归纳总会起来,没有自己的创作,只是复述。自己没证得自性之前,复述圣人的意思。证得了自性了,还是述而不作。为什么?根本没什么可创作的,你讲的跟圣人完全是一样的,没有比圣人多讲一点,所以还是述而不作。所以「三年无改父之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来讲,弘扬文化讲经说法的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孝。孝是讲一体,跟老祖宗、跟圣贤一体,所以讲出来的要一致。这是什么?法脉的传承。

论语,里仁第四
阅读全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