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南北朝 / 刘勰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摘自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不同的岁时,有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面貌;诗人的感情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语言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 佚名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摘自《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解释: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养,不露锋芒,就如未经提炼琢磨的金玉一般,虽不炫人耳目,但日久便知其内涵价值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代 /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解释: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赏析:此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 / 王维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解释: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赏析: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此句自然清新,以“相思”和“红豆”相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元代 / 白朴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出自元代白朴的《清平乐·朱颜渐老》 解释: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不一定能把人常留于她的怀抱中。 赏析:诗人留连忘情于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两汉 / 佚名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出自两汉佚名的《旧题苏武诗》 解释:四海之内都是兄弟,谁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 / 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解释: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赏析:诗人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
先秦 / 吕不韦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解释:天覆盖万物,没有偏私;地承载万物,没有偏私,日月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先秦 / 吕不韦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解释:有见识的人,最可贵的是能够由近知远,由今知古,用看得见的东西来推断不知道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先秦 / 王诩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摘自先秦王诩的《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解释:聪明人不会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人的长处;不会用自己的愚笨,而用愚人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先秦 / 王诩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摘自先秦王诩的《鬼谷子·鬼谷子·忤合》 解释:世上没有永远居于高贵位置的,事情也没有固定的模样。 赏析:此句体现出纵横家“忤合”之术的思想观念,阐述了事物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两汉 / 戴圣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摘自两汉戴圣的《礼记·经解》 解释:进入一个国家,可以了解其对国民教化的情况,如果民众为人处世温柔厚道,一定是《诗》教化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先秦 / 庄周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外篇·山木》 解释:经过了一番雕琢,最终还是要回到质朴中去。 赏析:庄子以北宫奢铸钟,经过一番雕琢,最终归于质朴为喻,提倡自然美,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先秦 / 庄周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杂篇·外物》 解释: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函车之 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 之
先秦 / 庄周 函车之 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 之。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杂篇·庚桑楚》 解释:能吞下大车的野兽,如果孤身离山,就免不了网罟的灾祸,吞舟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宋代 /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解释: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
先秦 / 庄周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先秦 / 庄周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外篇·天运》 解释:她只知道蹙眉很美丽,却不知道为什么蹙眉很美丽。 赏析:此句演化为成语“东施效颦”,庄子借这个故事,说明脱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先秦 / 庄周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赏析:此则美学寓言恰切地表达了“万物与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先秦 / 孟子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解释:善良、诚信充满人的形体叫做美,充满而且放出光辉叫做大。 赏析:从“充实”之“美”到“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先秦 / 庄周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消除了彼此的对立,才叫做道的枢纽,道的枢纽进入环的中空,便能应付无穷的变化。 赏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先秦 / 庄周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摘自先秦庄周的《庄子·外篇·马蹄》 解释:白色的玉石不毁坏,用什么造出珪璋?人的本性道德不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 赏析:庄子认为一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先秦 / 孟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解释:孔子登上东山就感到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变小了。 赏析:孟子借孔子登山此事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先秦 / 孟子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解释: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 赏析:此句体现出孟子的“性善论”,借水向下流动的必然性罪莫大于可欲。
先秦 / 韩非 罪莫大于可欲。 摘自先秦韩非的《韩非子·喻老》 解释:没有什么罪恶比欲望更大。 赏析:此句揭示出欲望的祸患,一个人如果溺于物欲不能自拔,必然造成私欲膨胀,进而以私害公。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先秦 / 孟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解释:品德高尚的人,说出的话不一定句句守信,想做的事情不一定事事成功,只看是否符合道义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先秦 / 孟子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解释: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就该反问自己是否仁爱了;管理别人却没有管理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先秦 / 孟子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解释:每隔五百年一定有一位圣明君王兴起,这期间也一定会有杰出的人才出现。 赏析:孟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