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论语》:孔子告诉你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作者:佚名国学知识

导读

何谓中年? 如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大体说来,中年是处于青少年与老年之间的一个年龄段。 按照通行的理解,一般是指45岁至59岁的年龄。

按照社会对中年人的期待,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大多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虽不一定是功成名就,也该小有所成,有了固定的家庭生活,事业也稳定下来。

有一句老话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这让人很是沮丧。人到中年,很多人就感到人生锐气顿失,有一种人生一望就到头的感觉。 于是,在心理上产生了比较大的波动,引起了过分的焦虑,导致了所谓的中年危机。

道德经》中有“大器晚成”的话,好像是给中年人以无限的希望。

孔子却说: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好像是说,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还是没有什么名望的话,也就不会有多大出息了 。难道说,孔子对中年人真的就失去了信心?

如果结合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来理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孔子是为了勉励年轻人,先说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对年轻人非常期待,认为他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后面才出现了对中年人人某种意义上的贬损。当然这原本也无伤大雅。我们也不能以这句话,就断言孔子对中年人“不友好”。

我们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看孔老夫子给我们树立的中年奋斗好榜样。他在七十多岁时,回顾自己人生轨迹时,曾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人生的每个阶段所达到的境界已成为后人的奋斗目标。就拿出其中涉及到孔子中年时期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来看看吧。

中年危机好像在孔子那里压根就不存在。因为他已经足够通达,认为四十岁应该不迷惑,不再为了目标而踌躇。因为他自己确定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目标在何方。

五十岁的时候,孔子的人生又进入了新的境界。他明确知道自己的“天命”。天命在这里并不是迷信的说法,是什么宿命,而是说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个人的一生一世,总是带着责任来的,是为了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你有多大的能力,就要完成多大的事业。这是理所当然。

孔子在自己五十一岁时,才真正从政,当鲁国汶上县的县长。因为治理汶上很有成绩。第二年就被提升为司空,后又提拔为司寇兼涉相事。用今天的话说,就相当于是当时鲁国的最高法院院长兼国务院总理。

孔子虽然晚年才从政,但很有成绩。在齐鲁“夹谷会盟”中,没有费一兵一卒,拿回了被齐国占领三十年之久的汶上三城。后又发起了“堕三都”行动以削弱三桓势力,加强鲁君权力。此次行动虽未成功,但精神可嘉。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人,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时刻想着为鲁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鲁国三桓终不能容他。此时,他已经五十六岁了。这在那个时代绝对可以算是高龄。但他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带领一众弟子,去鲁周游,继续推广自己以礼让治国的政治主张。

实事求是地讲,中年人往往会因为阅历过多,对一切都失去了新鲜感,所以会生出很多悲观的想法,失去了青年时期的昂扬斗志,看事情过于圆滑等等。

但孔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年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已,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不丧失人生目标,保持动力不衰减,中年人真的可以大有可为。正如谌容在《人到中年》中所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论语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论语》:孔子告诉你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