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总结:不要指望成功有捷径
一部《孙子兵法》讲完了, 你会发现它不像传说中那么神秘,也不是什么秘笈,而都是简单平凡的道理,是平正通达的大道。
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奇的兵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学了《孙子兵法》你就知道, 腐朽就是腐朽,它是化不了神奇的,想成功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坚持基本原则,所有的一切都在基本面。
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我们之所以不能伟大,是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
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平平常常的大道理,最有价值的谈话就是那几句老生常谈。而关键的关键,是你要把这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知行合一,切实笃行,真正做到。做到了你才知道,原来这些道理这么厉害。
最后总结《孙子兵法》,我们还是开讲时的那几句话——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是以多胜少之法。
《孙子兵法》的九大思想精要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要,我最后再总结九条。
· 第一,《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因为弱胜不了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和计算,而是强调要将优势、劣势、威胁、机会以及敌我双方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评估。你要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
计算的内容是“五事七计”,你要对敌我双方从五个方面和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你打完分以后就能“知胜”,这就叫
“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
知胜,算下来能赢以后就可以兴师动众地发动战争了;算下来自己的分没别人高,那就不要打了。
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的,那是小概率事件。兵法者,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那些小概率事件。我们平时学兵法,往往都想学一些小概率事件,都想出奇制胜。 但其实战场上没有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靠不住。
· 第二,打得赢也要算代价,如果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也不要打。
因为行动必有代价,战争的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一下这场仗打得值不值得。我们引用了战国时候李克对魏文侯说的话“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为什么呢?因为
“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总是在发动战争,人民就疲惫了;总是打赢,君主就骄傲了。以骄傲的君主来率领疲惫的人民,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
我们的汉武大帝就演绎了主骄民疲的一生。他开疆拓土,战功赫赫,结果连年的战事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汉武帝晚年,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给自己下罪己诏,批评自己说: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这就是打了这么多胜仗,最后算下来这些仗赢得都不值得。
· 第三,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你要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着打败别人。就是你别老想着打败谁,你要想着自己要自强。所以孙子说: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而可胜在敌”。
善于作战的人先让自己修炼成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能被战胜的时候,自己不可战胜在于自己,而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打败,那完全在于敌人,你控制不了敌人。
所以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能不能胜是可以去通过计算知道的,但是如果算下来胜不了,你强求要它胜,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 第四个观点叫做要能等待、能忍耐。
不作死就不会死,《孙子兵法》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因为战争这个东西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等,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也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
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 哥舒翰守潼关,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是唐玄宗焦虑,不能等,逼哥舒翰出关作战,这就全军覆没了。
所以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是人们往往会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能接受的。你要有这种认识,一辈子都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
日本的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忍耐和妥协的。织田信长在,他是小兄弟;丰臣秀吉在,他是大诸侯。他有没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没有。
“志在必得者死”,什么事情如果你是志在必得,你可能就会死。德川家康不是志在必得,他可以等,等不来他可以妥协;如果丰臣家族强,他可以一直做诸侯。结果这些大哥都没他命长,一个个都先死了,那就没有人能拦住他了。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在丰臣秀吉死了之后又等了十七年,才稳稳当当地夺了天下,之后他的家族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所以第四个要点,你要能等待,记住一个口诀,不作死就不会死
· 第五个观点,要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就无意义。
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胜仗不能平定,你已经百战百胜了还要接着打,那即便打一百场胜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一仗都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敌人的人,也不如让他不要死,而是让他们加入我们,这样才能“胜敌而益强”。通过战胜敌人,我越来越强。
孙子有很强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财产,最好也保全敌人,把敌人都收服了归我所有,这才是平定天下呢。
· 第六,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的战术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孙子兵法》最为人所熟悉的话,前面我们详细地用多个战例讲解过了。奇,又称余奇,意思是多出来的部分。
余奇就是预备队,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你要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这叫出奇制胜,又叫分战法,是兵法里最基本的战术原则。
凡是作战,一定要分兵,无论人数多寡。项羽最后到了乌江边,只剩二十八个骑兵,他也要分成两拨,首尾相顾而不能挤成一团来打,兵与兵之间要相互配合。
韩信背水一战,他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队都布阵在水边。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真被人撵到河里面去喂鱼了。韩信是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有预备队在关键的时候杀出来,这才获胜。
人们老是相信奇袭得胜和以少胜多,这还是一个侥幸心理,总想使巧劲。 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一定成拙,打仗必须按军事规律,按兵法的套路来。
现在咱们经常讲一句话叫守正出奇,一提到《孙子兵法》就讲守正出奇。要再次强调,《孙子兵法》没有守正出奇这四个字,整个中国历史和全世界任何兵法都没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以讹传讹,而且代表的是最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想。
守正出奇什么意思?是说平常坚持原则,而关键的时候可以突破原则。那还要原则做什么呢? 克劳塞维茨说,制定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按原则去做, 说的就是这种毛病。
· 第七个总结,诡道不重要。
“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这句话误了好多人,很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以诡诈取胜。但是诡诈归诡诈,如果人家不上套,你再诡诈也没有用。
诡诈在兵法里面不是主旋律。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这是很大的误区。 打仗跟我们平时做事一样,不能靠诡计,还是靠踏踏实实的努力。
· 第八个总结,知己知彼,关键在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念着这句话,就总想去知彼,以为知己不是问题,觉得我自己我还不知道吗?实际上我们讲过,知己知彼,关键在于知己,因为
“不可胜在己”。
自己强大了不失误,别人就无奈你何。你如果千方百计地去知彼,可能还着了别人的诡道。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和抓基本面。你要管好自己,等你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如果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我们再强调一遍那句名言,不作死就不会死
· 第九,《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学会认输。
为什么不战呢?知道自己要输所以才不战。第一句就强调过,《孙子兵法》首先是不战之法。我们都喜欢听一首歌,叫《永不服输》,因为人们都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
然后有人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结果还是赢。如果结果也没有赢而还是输呢?你能不能也接受失败呢?
本讲小结
在课程的最后, 希望通过学习《孙子兵法》,让我们能够学会接受失败。 接受失败就是知道很多事我做不到,所以兵法从这个意义上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人们总是喜欢积极的一面,把什么事都搞定。
我们希望最后以一个很消极的态度来结束课程。通过学习兵法,你能知道好多事我们都搞不定,都不能做,我们要接受失败。这样一个消极的态度,它有什么积极的价值呢?它能够堵塞所有错误的源泉。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了很多遍“不作死就不会死”,我也希望用它来作为我的《孙子兵法》课程的结束语,“不作死就不会死”到这里《猴哥带你读懂孙子兵法》的内容就告一段落了,在你学完了这30讲之后,我们要再给你提供一个知识服务。在30讲结束之后,我会把孙子兵法原文里,对现代人最有启发的精华要点再抽离出来,重新整理成一个知识清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这个内容放在下一讲里,请你要记得查看。
划重点
《孙子兵法》的九大思想精要: 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因为弱胜不了强。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如果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也不要打。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4.要能等待、能忍耐。 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就无意义。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的战术原则。 7.诡道不重要。 8.知己知彼,关键在知己。 9.《孙子兵法》首先是教你认输。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