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 地形篇:打仗一定要先仔细审查地形
重点金句解析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现场有神灵
这一讲我们进入《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地形篇》。这一篇原文有680字,有五个层次的内容:
· 第一层,讲解了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
· 第二层,讲了将领犯错会导致的六大败局;
· 第三层,对应一层的内容,孙子强调了地形的重要性;
· 第四层,对应第二层的内容,他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
· 第五层,他讲了如何做一个好将领的四个要点。
这一篇,我会分成五讲来跟你讲,也是我们用时最长的一篇。
在前面的《行军篇》中我们已经讲过四种典型地形和六种危险地形, 但《行军篇》主要讲不同地形的行军和宿营原则,而《地形篇》则侧重谈六种不同地形的作战原则,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所以作战前要先仔细审查地形。
首先,你平时要把地图看得滚瓜烂熟,到了现场之后,五十里之内要先派兵去打前站,看有没有敌人的伏兵。
其次,将领要亲自去察看地形,从而知道地形险易以及哪里方便作战。
李世民打仗的时候,每次作战他一定亲自去看作战地形并观察敌营,即使多次遇到危险,他也绝不把这个活儿派给别人。
我们说一切答案都在现场,现场之中有神灵。 只有到了现场,你才能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用兵。你只有一路打好腹稿,作战的时候才能够胸有成竹。
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中有一个“三现主义”—— 现场,现物,现实。 你一定得是到了现场,看到那里的现物,看到在那里发生的现实,然后你才会知道怎么办。
我们中学时学过一个成语“胡服骑射”,讲的是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让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并练习骑马射箭的故事。
在赵武灵王的治下,赵国军事强大而且征服了周边的很多土地。这使得赵武灵王的志向越来越大——他想灭了秦国。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假扮成赵国的使者出使秦国,还见了秦王。他的目的就是一路亲自考察秦国的山川地形,从而一路打腹稿——如果我要打秦国,我应该怎么进兵,在哪里扎营。
三国时最后率军灭了蜀汉的魏国大将邓艾,邓艾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人,最早在魏国屯田部队里当一个看管稻田的小吏。
他很有才学又喜欢军事,每到高山大川就四处勘察,跟周围的人讨论哪里可以宿营和设埋伏,如果敌人来会从哪条路来。当时周围这些人都讥笑他,但他毫不介意。
邓艾就像我们说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是搜尽奇峰打演习。 不管看到什么地形他都在心里演兵。
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了二十年,邓艾终于被提拔,当上了一个管理屯田的小官叫典农都尉。
作为典农都尉,邓艾就有资格到洛阳去汇报了。他到洛阳汇报时见到了司马懿,一次谈话就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进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后来成为灭掉蜀国的大将,建立了奇功。
六种地形的作战要诀
《地形篇》重点讲了六种地形: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和远形。
· 第一种,通形。通形就是四通八达,我可以往,你可以来,大家处于平原地带,所以往来通达便利。
通形作战有什么原则呢?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遇到这种谁也挡不住谁的通形,我们要先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和阳面从而保障粮道的畅通,这样作战对我们就比较有利了。
如何保障粮道的畅通呢?你要在关键的要冲地方修筑堡垒或者甬道。
刘邦和项羽对峙时,刘邦就是靠修筑甬道连接了敖仓,而敖仓是一个大粮仓。刘邦占了粮仓所以每天吃饱,项羽的粮道被汉军截断而供应不上,项羽的军队就饿肚子,所以项羽同意讲和来划定楚河汉界。
但是等项羽签完和议一撤兵,刘邦马上就撕毁和议并击其惰归。刘邦追项羽一直追到垓下,最终把项羽打到乌江自刎了。
· 第二种,挂形。挂形是可以往难以返,你去很容易但是很难回来,有去无回。
遇到挂形怎么办呢?孙子说: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遇到挂形要看敌人有没有防备,他如果没有防备我们可以出兵突然袭击他;他如果有防备而我攻击不能得手,那就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
进退两难怎么办呢?兵法里面没有说,估计是没法办。所以这种地形你就不该去,去了就会挂掉所以才叫挂形。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但兵法说天有绝人之路——你不能去,去就挂了。
· 第三种,支形。我出而不利,你出而也不利,这就叫支形。比如说我们和敌人两军之间隔着一个山谷,我们在这边,敌人在那边,这个地形就是个V字形,而这个V字形就是支形。
我们如果要去攻打敌人就要先下到谷底,然后再从下往上攻;敌人要想打我们,他也得先下到谷底然后再从下往上攻,所以谁先出动就对谁不利。
碰到这种支形怎么办?孙子说,
“敌虽利我,我无出也”。
遇到这种V字形,敌人虽然引诱我但我也不能出击,我要“引而去之”,也就是撤退。
我撤退是为了“令敌半出而击之,利”。——我撤退就是引诱他来追我,等他刚下到谷底的时候,我又再折返回去,这就是“兵半渡可击之”。
可惜兵法就是两边的将领都懂。我之前讲过一个战例,春秋时晋国和楚国交战,晋、楚两军就隔着一条河叫泜水,结果大家想一块儿去了,相互都不中计,这仗就没打起来。
· 第四种,隘形。
曹操说:
“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
两边高山中间有山谷。只要我守住这个山谷的谷口,他就没办法攻击我。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
如果是我军先遇到这种地形,“必盈之以待敌”,“盈”就是满,就像把水装满一样,你的兵力部署一定要把山谷的两头填满。
隘形一前一后两个口,在这两个口你的兵力都要和隘口平齐布阵,这样敌人才进不来。
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隘口之战就是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温泉关之战。三百个斯巴达勇士盈满了隘口并与隘口平齐,斯巴达人通过这种作战阻挡了波斯十几万大军三天,杀得波斯人血流成河。
那么波斯人后来又是怎么攻下温泉关的呢?他们通过当地的向导找到一条小路,绕到了关口的后面。
这就证明斯巴达人没有做到将兵力盈满隘口的两头,他只填了一头,所以被波斯人从后面攻进去了,因为斯巴达人没有读过《孙子兵法》啊!
· 第五种,险形。险形就是险要的地形。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
这种易守难攻之地如果是我们先到达,那就占领高处和阳面以等待敌人来,这是抢占制高点。
“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如果敌人占了险要地形,那这就不是人力所能攻下的,咱们要引兵撤退。
咱们撤退,他如果来追,他就离开了他的险要地形,那我们就可以设伏兵打他;他如果不来追,那就让他自己在山上待着吧,咱们就回家了。
曹操专门强调了“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碰到险隘的地形你尤其不能去攻击。李靖也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一句:
“致人而不致于人”。
永远是我摆好战场等你来打,而你摆的战场我一定不去。
· 第六种地形叫远形。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远形是指敌我双方相距很远,兵力又相当,这种情况我方不宜主动挑战。这和前面的支形有点像,支形是中间有不利的地形,谁主动出击谁就先进入不利地形。
远形中间虽然没有不利地形,但打仗的原则是以逸待劳,如果你先冲上去那就是敌方以逸待劳了。
打仗是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克劳塞维茨说防御总是较强的作战形式, 孙子说“五则攻之”,强调要用五倍的兵力来进攻敌方。 如果你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跑远路去挑战对手,那就容易吃亏了。
本讲小结
以上就是地形篇中所讲的六种地形,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和远形。
这一篇的内容有两个要点:
· 一是要明确地形在作战中的重要性——在《孙子兵法》的战术层面,地形是所有要素的重中之重;
· 二是要理解并牢记围绕这六种地形孙子所阐发的战术要点。
我们这一讲就到这儿,下一讲我们讲《地形篇》的第二讲,将领犯错所导致的六大败局。
划重点
1.地形是作战的关键,作战前要仔细审查地形。 2.审查地形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平时熟悉地图。 第二,到了现场之后,五十里之内要先派兵去打前站,探查敌人伏兵情况。 第三,将领要亲自去察看地形,从而知道地形险易以及哪里方便作战。
83年猪女40岁后命运开始好,40岁的猪命最好
4-2983属猪的人十年大运
4-2983属猪的一生婚姻外遇
4-291947年的猪寿终是哪年
4-291959年属猪的是什么命,属猪人运势好不好
4-291971年猪十年大运预测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