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老子道德经

德经·第六十一章

作者:李耳老子道德经[挑错/完善]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dà bāng zhě xià liú , tiān xià zhī pìn , tiān xià zhī jiāo yě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pìn cháng yǐ jìng shèng mǔ , yǐ jìng wéi xià 。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gù dà bāng yǐ xià xiǎo bāng , zé qǔ xiǎo bāng ;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xiǎo bāng yǐ xià dà bāng , zé qǔ dà bāng 。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gù huò xià yǐ qǔ , huò xià ér qǔ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dà bāng bù guò yù jiān chù rén , xiǎo bāng bù guò yù rù shì rén 。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fū liǎng zhě gè de suǒ yù , dà zhě yí wéi xià 。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治理大国要向江海一样居于下流,以此居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其天下之交,雌柔常常以静战胜雄强,这也就是静处下的缘故。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因此,大国对小国谦下,则可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与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因此,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小国的依附,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大国的包容。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不过想令小国归附,小国不过想令大国包容,两者通过谦下各得其所,因此大者宜为下。

本章是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老子治国和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主张。在老子看来,国与国之间能否和平相处,关键在于大国,所以一再提出大国要谦下,不可以强大而凌辱、欺压、侵略小国。这章中仍有社会政治的辩证法思想。大国应该像江海,谦居下流,天下才能交归。大国还应像娴静的雌性,以静自处下位,而胜雄性。这里的国,是指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本章文字浅显,易于读懂。

[长篇大论]

愚人买智

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

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我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八十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这样进退三次,智慧便来了。”

“‘智慧’就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

当天夜里回家,他推门进屋,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要砍下。

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心想:何不试试?

于是,他前进七步,后退七步,往复三次,然后,点亮了灯再看时,竟然发现那与妻子同眠者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任由头脑发热,怒火中燃,便会失去理智,意气用事,这是做决策时的大忌。不妨做一下慢处理,比如先让自己从心里数到一百,再做决定。这样,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冷静是最简单的智慧。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邦:一本作国。

2、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一本作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交,会集、会总。

3、或下而取:下,谦下;取,借为聚。

4、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

老子,道德经
阅读全文
《德经·第六十一章》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德经·第六十一章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