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佚名成语故事大全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还不知道: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下面国学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口若悬河】故事的主人公:

郭象,西晋时期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注《庄子》,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言遂盛焉”。流传至今。

【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口若悬河】出自哪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口若悬河】词语辨析:


【口若悬河读音】:kǒu ruò xuán hé

【口若悬河的近义词】:侃侃而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的反义词】:一言不发、哑口无言、噤若寒、守口如瓶、张口结舌、沉默寡言、金人缄口、钳口不言、默不作声

【口若悬河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口若悬河】典故: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橡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成语故事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呢?

国学梦手机版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