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夏日悠长,清莲生香,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作者:佚名国学知识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今天是6月21日

壬寅年 丙午月 乙巳日 星期二

夏至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将迎來白昼最长的一天。

日渐升高的气温,宣告着仲夏时节已经来临。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此时节,蛙声阵阵,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01

夏至来历

据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陈希龄的《恪遵宪度》里这样解释夏至的“至”,即至极,这一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处,白天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一年中最短。

一年中最盛的阳气,也正是从夏至这一日开始逐渐转衰。

夏至的这一含义,体现着古人阳极阴生、周而复始、阴阳平衡的自然哲学智慧。

对于古人来说,夏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

02

夏至物候

宵漏自此长,微阴生九原。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

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二候,蝉始鸣

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能治伤寒寒热、喉咙肿痛。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03

夏至天气

降水量大

夏至,正是盛夏到来的时候,所以在江南地区会多次出现暴雨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有洪涝灾害。

在江淮一带,还会有梅雨天气,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阴冷,容易滋生霉菌、病菌。

在北方地区,也会经常出现降雨,时不时地就有大雨、小雨或雷阵雨。

日照长

夏至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日照长。

夏至这一天,正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最长的时候,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是昼长夜短。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光照都非常多,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秋天

气温高

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候,气温是非常高的。

虽然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是一年中少有的高温阶段,很容易导致中暑,所以要注意避暑。

04

夏至习俗

求雨止雨,皆为庄稼丰收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北方多旱,夏至期间流行求雨,祈求风调雨顺。

不过,要是雨水过多,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

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

吃面吃瓜,消暑还靠冰镇

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

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时节也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尝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

烈日炎炎,比水更解暑的是冰。

唐代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可以看出宫廷中食用冰镇果实消暑的情形。

05

夏至寄语

夏至已至,所有美好将如约而至!

这是一个缤纷灿烂的时节。万物极盛,绿茵渐浓。耳边蛙声一片,莲叶何田田。麦谷满仓说丰年,蝉鸣声声不间断。

夏至的美,不是一池春水般的静谧,而是满池荷花的张扬奔放。榴花照人,蝉鸣声声,生动又热闹。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滚滚红尘,一半烟火,一半清逸。

以一种安静守世的淡然姿态,秉持一颗无念无扰之心,即便身处燥热的仲夏,也能够在心底,辟出一处清凉,寻得一栖安宁。

心有宁静,则清凉一夏。

愿你在这繁盛的仲夏,也能养得悠然的心境,不惧骤雨来袭,不忘幽幽荷香,开启一个灿烂辉煌的余生。

国学智慧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寓言故事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五字成语魏晋诗人

夏日悠长,清莲生香,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