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黄帝内经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

作者:佚名黄帝内经[挑错/完善]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利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岐伯回答说:吃脂膏厚味的人和吃菽藿薄味的人,在针刺时,怎能一样呢?针刺之时,气滑的出针要快,气涩的出针要慢;气滑的用小针浅刺,气涩的用大针深刺;深刺的要留针,浅刺的要快出针。由此看来,针刺劳动人民要深刺并且要留针,针刺王公贵人要浅刺并且慢进针,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血慓悍滑利的缘故。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
阅读全文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原文解释翻译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