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孙子兵法

第十一讲、兵势篇:你的部下强不强,责任在你

作者:猴哥孙子兵法[挑错/完善]

重点解析金句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第十一讲、兵势篇:你的部下强不强,责任在你

这是《兵势篇》的第二讲。《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和第五篇《兵势篇》,要联系起来一起理解形势。

俗话说, 形势比人强 。荀悦说, “形”是大体得失之数 。在开始之前,我们大概就知道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形”就已经摆在那儿了。

“势”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 在“势”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去造势和任势。造势就是形成某一种势,任势就是运用这种势。造势和任势都是领导者的工作,所以《兵势篇》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讲组织领导和任势。

组织领导:带兵,带将

《兵势篇》第一句: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就是你率领大部队,就跟带一个班一样轻松。这靠的是“分数是也”,分数就是编制,就是你把部队五个人一组,还是十个人一组。你能带多大的部队,你的领导力就有多大。

看一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对话。韩信说,刘邦最多能带十万兵,再多了他就驾驭不了了;而韩信自己,他自认为是多多益善,带多少都没问题。刘邦就说,那你比我还厉害,你怎么被我擒了呢?韩信说,还是陛下您厉害,您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带将,您能领导我。

现在咱们做企业,很多企业成长的很快,如果你的能力最多只能领导一千人,人再多了你不行,就要请韩信来了 ,这叫 “治众如治寡” 。

后面还有一句话叫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在战场上你要指挥百万雄兵,就靠形名。

“形”,是能够看得见的视觉指挥符号,旗语、烽火狼烟都属于形。“名”就是听觉的指挥符号,擂鼓前进,鸣金收兵。

所以士兵在战场上靠眼睛看,靠耳朵听,就能够接受指挥,组织起来才能捏成一个拳头去战斗。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那么如何造势呢?首先有一个观念: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善于作战的将领,靠势不靠人,关键是形成势,在什么样的势下面,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讲任势主要就是说, 人是靠不住的,势才是靠得住的 。善于射箭的人不是靠练百步穿杨的本事,而是靠能摸到敌人眼皮底下再射。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其势险,其节短”,能摸到敌人的眼皮底下,在很近的地方,这就是势,谁都能射中。

军队是整齐听指挥,还是说乱成一团?士兵是很勇敢,还是很胆怯?战斗力是强还是弱? 责任不在于士兵,在于将领给他们造的势,这就叫任势。

在井陉之战里面,韩信是每一步都造好了势,而且他造的势就好像修好了这个水渠,每一步他的兵都在他的水渠里,在他设计好的时间、地点,冲向敌人,势不可当。而赵军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势,那就像一盘散沙。

背水一战也是主将给士兵造的一个势,靠着河水,没有退路,他就只能殊死一战。这就叫“驱市人以战”,到街上拉个来人,马上就可以让他们作战。

三种兵势:气势、地势、因势

兵势可以造哪些势呢?李世民的大将叫李靖,他说: 兵有三势,有三种兵势,一种是气势,一种是地势,一种是因势。

第一个, 气势是什么呢?就首先是你的内心强大,气势很壮, 所以李靖就说,气壮山河,这种山河一般的气势,它是能够很具体的体现为战斗力,并且获得战斗的利益的。

我们平时在工作、谈判当中,也都有体会,有时候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气势。气势就是权力。如果别人看了你的气势,他也先让你三分,那你就先赚了三分。但是气势不是虚的,它是真的,是实力积累出来的,虚张声势是装不出来的。

拿破仑在战场上跟奥地利的军队突然遭遇,奥地利军队的人比他兵士要多很多,但是拿破仑拿出他的气势命令对方投降。他们屈服于拿破仑的气势,就缴械投降了,等把枪都交了才发现拿破仑根本就没几个人,他们错过了俘虏拿破仑的机会。这就是气势的力量。

第二个什么是地势?李靖说:

“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

这就叫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你就把地的形势给占了,这就是你的王牌。这张王牌抓在手上,不管他有天大本事,他也没法跟你抗衡。

那你怎么能够得到地势呢?就是 在别人还没有看到它价值的时候,先把它占了 。地一直在那儿,关键你得知道哪张牌是王牌。就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失街亭,街亭就是王牌,就是地势。街亭在,地势就在,街亭没了,地势就没了。地势没了,打也没用,就只能撤退。

第三个势叫因势, 因势就是因势利导。

李靖说:

“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未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

“前营未舍”,前锋到了,还没有完成扎营。“后军半济”,后面的部队还没到,这时你就可以因势利导来选择。这个不太好懂,我们具体讲一个战例你就懂了。

曹操造势守合肥

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张鲁到了汉中,留张辽、李典、乐进这三个将军带了七千人守合肥。曹操临走留下一个锦囊妙计,给护军薛悌留了一个信封,嘱咐说敌人来了再打开看。

曹操大军离开没多久,孙权一听曹操走了,马上率十万人来取合肥。一接到这个情报,这四个将军赶紧打开信封,里面写:如果孙权来,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薛将军不要出战。

四个人里,另外三个都没看懂,就张辽懂了。张辽就说:丞相出征在外,如果我们固守不战,等他来救,我们七千人,孙权十万人,丞相还没回来,咱们的城已经被攻破了。他10万人,他不是同一天就能到的,他得陆陆续续的来呀。他10万人到了之后,他就形成10万人的兵势了。

丞相这是叫我们 趁他兵势未合,就先挫其威势,然后我们才能够守城。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李典和张辽两位猛将就趁孙权立足未稳,即刻出战,果然大败孙权。吴军这一下就失了气势。

张辽和李典先赢了一仗,再回到城中固守,守军心安气盛。孙权挨了一棒,再重新收拾军队来攻城,气势已经弱了。攻了10天攻不下,他也就自己撤退了。

从这个战例里我们看到,曹操他是一个任势的高手。曹操自己讲任势是 “任自然势” ,就是顺其自然。你要先设计好“顺其自然”,然后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那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他知道他一走,孙权就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孙权要来,带的人肯定多,人多肯定不能同时到。那就一定要在人还没到齐的时候,先给他来一下,这一切就自然而然地按曹操设计的发生了。

《孙子兵法》里说: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就是说你把人当成木头、石头就好了,它的性情是固定的。

“投之安地则安,投之危地则危。”

你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它就心安,你把它放到危险的地方它就会行动,木头跟石头它自己是不会回避的。

这也是为什么 打包围战的时候,一定不要围死,都要留一面给敌人逃跑 ,这也是要造势。如果你围成铁桶全部围死,敌人要么他投降,那倒是好事了,要么他要拼命的突围,殊死作战。

这个时候留一面给他逃跑,让他有逃命的势,他有了求生的欲望之后,就不想拼命了,就想往那跑。他一逃你就在后面追他,就容易在后面通过追击来歼灭他。如果在他逃跑的路线上再埋伏一支兵马,那基本就把他全歼了。所有的包围战都是这么打的。

本讲小结

《兵势篇》最后一句,孙子说了:“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他打了一个比方, “势”就是在一千仞的高山上,推下来一颗圆圆的石头下来,谁能挡得住呢? 这就是势。

听完要点讲解,最后你可以打开文稿,来继续学习一下《兵势篇》的原文,揣摩一下“势”在兵法中的妙用。

下一讲我们进入第六篇《虚实篇》,虚虚实实,以实击虚。《虚实篇》非常有意思,在《虚实篇》我们重点要讲虚实的价值观。咱们下一讲见。

《兵势篇》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划重点

1.“势”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 2.领导者要善于造势和任势。 3.造势就是形成某一种势。所造之势有三类: 气势,就是内心强大,气势很壮。 地势,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势,就是因势利导。 4.任势就是顺其自然。造好势之后,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孙子兵法
阅读全文
《第十一讲、兵势篇:你的部下强不强,责任在你》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第十一讲、兵势篇:你的部下强不强,责任在你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