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孙子兵法

第六讲、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

作者:猴哥孙子兵法[挑错/完善]

重点解析金句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第六讲、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

这一讲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二讲。

上一讲我们说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一讲,我们就专门讲“不战而屈人之兵”。

怎么样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这里讲了四句话,叫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上策是伐谋,然后是伐交,第三才动刀兵打,最糟糕的就是攻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干攻城的事。

上兵伐谋

“上兵伐谋”这四个字,我想每个人都非常地熟悉了,就是打仗要用计谋吗?不对,这是对《孙子兵法》误解最多的一句话了。上兵伐谋的意思是伐掉对方的计谋,伐是谓语,谋是宾语,伐掉他的谋,也就是说要打消掉他的计谋。

怎么伐呢?

· 一种是伐掉他主谋的人,让他丢掉了主心骨,就没法打了,没人出主意了。

· 第二是伐掉他心头的念想,让他自己不想打了。

这就像我们看那个电影《盗梦空间》一样,把他脑子里面想打仗的那个念头给他拔除了。所以上兵伐谋的目的是要把战争消灭在萌芽阶段。

第一种就是伐掉他主谋的人。 这个案例是讲东汉的开国名将寇恂,去讨伐一个拥兵万人的叛将高峻,之前打了一年都打不下来。寇恂大军一到,高峻就派了军师皇甫文作为使者来见,寇恂二话不说,把皇甫文直接推出去就斩了,然后让他的副使回去告诉高峻:

“他的军师没礼貌,已经被我杀了。如果他要投降,赶快投降;如果不想投降,那就固守吧,看看能怎么样。”

高峻马上就投降了。

寇恂手下的将领们就看不懂这是什么高招。皇甫文是军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怎么也不问他一句就把他斩了,然后叫高峻投降,他就降了呢?

寇恂解释,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派他来就是来探我们的虚实的。

“留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

如果留下他,放他回去,皇甫文一路来观察我们,他就已经想好了怎么跟我们打了,回去他俩就商量,定计来对付我们。我把他杀了之后,高峻就没了主心骨,他就吓破了胆。这就是上兵伐谋,他伐掉了高峻的谋,这个谋就叫皇甫文。

折冲樽俎的伐谋

第二种伐谋是伐掉他的心头念想,这个案例就是成语折冲樽俎。 意思是在酒桌上就把敌人的百万雄兵给退了,这个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故事。

晋平公想攻打齐国,就派范昭做使臣去探听虚实。齐景公高规格地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就说,我想讨国君杯中的酒喝,行不行?

齐景公说:“这有何不可,来人,把我杯中的酒倒给范先生。”侍者把齐景公杯里的酒倒给范昭,范昭一口就干了。

干了之后,侍者正要给双方斟酒,齐国的大臣晏婴就说,且慢,给国君换一个新杯子。范昭就不高兴了。又接着喝了一会儿,范昭假装喝醉了,说:“我想跳个舞,给我奏成周之乐。”这管音乐的太师很冷淡地说:“你要这音乐,我们这儿不会奏,没人会演奏。”

类似几个来回的切磋,搞得范昭非常没面子,很不开心地回去了。酒宴结束之后,齐景公就问晏婴,大国来使,你们弄得人家很不舒服。

晏婴说,他就不是来舒服的,他就是来挑事的。他要咱们国君杯中的酒,这是挑衅,是试探,是要乱我们的尊卑。

所以我给你把杯子换了,就是不跟他喝一个杯子里的酒,以免乱了上下尊卑。他跳舞要奏成周之乐,这成周之乐是天子之乐,我们诸侯国是没有资格演奏的,他偏要乱来,所以太师也不给他演奏。

范昭回到了晋国,向晋平公汇报说,齐国不能打,我想侮辱他的国君,被晏婴识破了,我想乱他的礼仪,又被管音乐的太师给识破了,所以齐国有贤臣,不能打。

晋平公去探虚实,探完之后很实。前面我们讲十二诡道的时候讲过“实者备之,强者避之”,一探虚实很实很强,就不要打。 所以这就是晏婴和太师在酒宴上,上兵伐谋, 折冲樽俎的故事。

其次伐交

伐谋是要伐掉他的计谋,伐交就是要伐掉他的外交,破坏他的外交,绝了他的外援。

战国的谋士合纵连横,苏秦、张仪都是干伐交的活。张仪伐掉楚怀王和齐国的外交联盟,就是一个伐交的典型案例。

楚怀王是合纵抗秦的盟主,又和齐国结盟,这时他的势力在秦国之上了。秦国的丞相张仪为了破坏齐楚联盟,访问楚国,引诱楚怀王,说如果你跟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秦国愿献出桑榆之地六百里给楚国。

楚怀王这时候就忘了本谋,为利益所牵引,马上就派人去跟齐国绝交。绝交了之后,又派一个将军去秦国接收桑榆之地。张仪称病不出,不见。

楚怀王还检讨自己,张仪丞相是不是不信我?他再派一个勇士去齐国,当面辱骂齐王,让全天下都看到他跟齐国已经彻底闹翻了,来取信于秦国,取信于张仪。

齐王莫名其妙就受到这么大的侮辱,勃然大怒,不仅跟楚国绝交,而且马上转头,他先去跟秦国结盟了。

这时候张仪病好了,接见楚国的使臣,兑现承诺,给楚国桑榆之地六里。之前答应的是六百里,这时候只给六里,少了两个零。楚怀王被骗了,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但是没有齐国联盟,他哪里打得过秦国呢?楚国大败,从这一次楚国就衰落下去了。

伐交还有一个标准战术,叫做杀使伐交,两国竞相用外交手段拉拢异国,杀掉竞争对手的使臣,逼迫目标国和其结盟。 两国竞争要拉拢一个国家,这两国都派使者去那个国家的首都,就在这我们把敌国派来的使者给杀掉了,目标国跟那国没法交代了,他就干脆只好跟我们结盟。这就是一种绑架,一种胁迫。

这种案例非常多,我讲两个最著名的。

第一个案例是楚汉相争时,淮南王英布作壁上观,就看项羽和刘邦到底谁能赢谁,谁赢我就加入赢的那一方。

刘邦和项羽也都派出使者去拉拢英布,英布心里面已经倾向于降汉,但是犹豫未决,还在跟楚国使者聊天。汉使随何直接冲进去,一屁股坐在楚使上座,喝道:“淮南王已归汉,你在这儿做什么?”

楚使大惊,惊慌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马上要逃走。随何再喝:“不能让他走了,杀了他!”英布被逼到墙角,不断也得断,当即杀了楚使,降了刘邦。

第二个案例是班超出使西域,招降鄯善国。 鄯善王开始很热情,但突然变得冷淡了。班超一打听,是匈奴使团也来了,鄯善王正摇摆不定呢。班超得想办法帮鄯善王抉择。

当天晚上,班超召集手下三十六名勇士,突袭匈奴使馆,把匈奴使团全杀了。班超拎着匈奴使臣的首级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鄯善王这时候不归顺汉朝,他也跟匈奴那边交代不了。于是下了决心,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把自己的王子送到长安作为人质。这就是班超杀士伐效的故事。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那么比伐谋和伐交更次一点的什么?就是其次伐兵,最后是攻城。

在动刀兵里面呢,最糟糕的就是攻城,因为代价最大。《孙子兵法》说,攻城是万不得已之法,因为你要准备各种攻城器械,这得三个月时间,挖战壕,堆土坡,构筑攻城阵地,又是三个月。久攻不下,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主将暴跳如雷,失去理智,哇哇叫着让士兵冲锋,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攀援而上,结果士兵被杀掉三分之一,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样的战例比比皆是。《孙子兵法》说,攻城的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攻城是下策的下策的下下策。

民国名将傅作义,他一生最大功绩是向解放军献出了北京城,让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而傅作义最厉害的就是守城,他是民国守城第一人,成名作就是涿州之战。

直奉大战,那时候傅作义在阎锡山麾下。敌方奉军得胜,但是傅作义率一支孤军守涿州城,内无粮草,外援断绝,但他就是不投降。奉军五万人攻他几千人,攻了两个月,攻城总指挥张学良,飞机大炮燃烧弹各种狂轰滥炸,恨不得把涿州都轰平了,傅作义还在守,奉军一冲上去,就被他打回来。

张作霖因此大为恼火,亲自上阵指挥第七次总攻击,他可没下令士兵像蚂蚁一样攀登城墙,他要给傅作义整点高科技,命令向城内发射了五百发毒瓦斯弹。他以为这回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了,谁知步兵一攻城,城上依然枪炮齐发,还是拿不下来。

这回张作霖也服了。说咱不打了,围起来,饿死他!这时候阎锡山看到也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指示傅作义议和,傅作义接到上级指示,这才和张学良签了合议,开城投降。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在下一讲,我们就要讲,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这就是战争的兵力原则。

划重点

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提出了三种方式: 1.最佳的方式是“伐谋”,就是伐掉对方打仗的念头。伐谋的方式有两种:第一,伐掉他主谋的人;第二,伐掉他的心头念想。 2.次佳的方式是“伐交”,就是破坏他的外交,绝了他的外援。 3.最次的方式是“伐兵”,就是攻城。这种方式代价最大。

孙子兵法
阅读全文
《第六讲、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全唐诗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宋词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

第六讲、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

国学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国学梦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